园林用环保型自动化蓄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6207发布日期:2019-01-28 12:3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园林用环保型自动化蓄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园林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园林用环保型自动化蓄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园林灌溉是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园林灌溉系统要配合植物的需水要求,考虑节水节能,方便实用等因素,同时要给园林景观增光添彩。

现有的灌溉装置通常一端直接连接低下水管,另一端设置于园林的草坪地面,当需要对植物浇水时,人工打开控制阀从而对植物浇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直接连通自来水管,无法根据需要自动控制供水量,导致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用环保型自动化蓄水灌溉系统,具有水量可控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用环保型自动化蓄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园林积水区的蓄水装置、连接于蓄水装置的输送组件、连接于输送组件出水端的喷洒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呈上端开口设置并用于收集储存雨水,所述喷洒装置等间隔设置于草坪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量较大时,多余的雨水进入到蓄水装置进行储存,当长时间不下雨且需要对植物浇水时,输送组件将蓄水装置内的雨水输送至喷洒装置,通过喷洒装置实现对植物的喷灌,从而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可以将多余的雨水充分利用起来,节约了水资源,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设置于园林积水区的蓄水池、设置于蓄水池内的预储水机构,所述预储水机构上下滑动设置于蓄水池内,所述预储水机构侧壁设置有出水组件,所述蓄水池侧壁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组件打开或关闭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首先进入预储水机构,随着预储水机构内水量的增加,预储水机构受到水的重力越来越大并且向下移动,当预储水机构向下移动至出水组件与驱动组件等高时,驱动组件将出水组件打开从而将预储水机构中的雨水释放进入到蓄水池内,这样雨水经过预储水机构临时储存后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沉淀,从而实现对雨水的一次过滤,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雨水中夹杂的碎石子等杂物堆在蓄水池底部,造成蓄水池容积减小的问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储水机构包括竖直设置于蓄水池中部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上端连接有暂存水箱,所述伸缩柱套设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上端连接于暂存水箱下表面,下端连接于蓄水池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暂存水箱内存入足够量的雨水后,在雨水重力作用下会向下移动,同时向下压缩弹簧,当暂存水箱向下移动至出水组件与驱动组件等高时,驱动组件将出水组件打开,从而使得暂存水箱内的雨水向外流入到蓄水池内,当暂存水箱内的雨水卸出时,暂存水箱受到的压力减小,此时通过压缩弹簧的自动复位作用将暂存水箱再次向上顶起,进行下一个循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开设于暂存水箱侧壁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边沿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用于开闭出水口的控制门,所述出水口边沿呈梯形设置,所述控制门边沿呈梯形设置且与出水口边沿密封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门在扭簧的作用下,始终有朝向暂存水箱侧壁转动的趋势,并且通过出水口与控制门边沿的梯形结构,不仅可以防止控制门向外过度转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从而防止暂存箱内的雨水过多的向外漏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蓄水池侧壁的安装槽、固定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固定块、开设于固定块的横槽、滑移设置于横槽内的推杆,所述横槽内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一端连接于横槽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推杆端部,所述推杆伸出横槽的一端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呈斜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可以沿横槽实现滑移,当推杆缩进横槽内时,驱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推杆不受力时,驱动弹簧将推杆弹出,当暂存水箱内水量逐渐增多时,暂存水箱逐渐向下移动,暂存水箱的下边沿首先与推杆的上表面抵触,由于推杆的上表面呈向下倾斜设置,因此可以将推杆朝向横槽内推入,此时驱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暂存水箱继续向下移动至控制门与推杆等高的位置时,在驱动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推动推杆朝向控制门方向滑移,从而将控制门打开,使得暂存水箱内的水流入到蓄水池内,达到自动放水的技术效果。并且出水口开设暂存水箱侧壁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进入暂存水箱内的雨水可以进行沉淀,杂质沉淀在暂存水箱的底部,当控制门打开时,上层较清的雨水流出,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地面的圆柱形桶体、设置于桶体内的喷水机构、设置于喷水机构出水端上方并连接于桶体的导流机构,所述喷水机构底端连接输送组件,上端呈发散状向外喷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机构的高度可调节;喷水机构通过水管连接到蓄水池,通过喷水机构向外喷洒水,由于喷水机构喷出的水呈扇形发射状且范围较大,通过导流机构对上方的水雾进行阻挡,当水雾碰到导流机构时,可以沿着导流机构流动并回收利用,通过调节导流机构的高度,可以调节对水雾的阻挡范围,即当导流机构向上调节时,对水雾的阻挡面积较小,喷水机构喷出的水范围较大,当导流机构向下调节时,对水雾的阻挡面积较大,喷水机构喷出的水范围减小,从而实现喷水范围的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桶体内的密封桶,所述密封桶底部连接于输送组件,所述密封桶顶部设置有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沿密封桶顶面呈环形分布,且所述喷头朝向外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将蓄水池内的雨水通过水管抽送到密封桶内,并且当密封桶内的水累积到足够的量时,密封桶内的水压达到一定值,可以将雨水从若干个喷头中向外喷洒,实现喷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桶横截面呈环形设置,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开设于密封桶中部的回流槽、固定设置于回流槽底部的支撑杆、连接于支撑杆顶端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呈向下凸的半球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头喷出的一部分水雾向上喷洒到导水板的下表面,水流沿导水板下表面向导水板中心的最低点汇聚并沿支撑杆向下流入到回流槽内实现回流收集,通过导水板,一方面可以调节喷头喷出的水雾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使阻挡的水雾回流回收,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可以避免桶体周边的地面洒水过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设置于回流槽底面的安装座、开设于安装座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的升降杆,所述导水板底部连接于升降杆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升降杆和安装座之间螺纹配合,转动升降杆可以调节升降杆的高度,从而调节导水板的高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一端连接于蓄水装置,另一端连接于喷洒装置的水管、沿水管走向铺设且纵向截面呈u形的水泥槽,所述水管嵌设于水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铺设水泥槽,将水管嵌设在水泥槽内,可以减小周边土壤对水管的损伤,起到保护水管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多余的雨水进入到蓄水装置进行储存,当长时间不下雨且需要对植物浇水时,输送组件将蓄水装置内的雨水输送至喷洒装置,通过喷洒装置实现对植物的喷灌,从而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可以将多余的雨水充分利用起来,节约了水资源,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2.通过铺设水泥槽,将水管嵌设在水泥槽内,可以减小周边土壤对水管的损伤,起到保护水管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蓄水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蓄水装置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示蓄水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出水组件。

图5是喷洒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喷洒装置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示喷洒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7为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装置;2、输送组件;3、喷洒装置;4、蓄水池;5、预储水机构;6、出水组件;7、驱动组件;8、伸缩柱;9、暂存水箱;10、升降弹簧;11、出水口;12、控制门;13、安装槽;14、固定块;15、横槽;16、推杆;17、驱动弹簧;18、第一柱体;19、第二柱体;20、橡胶片;21、导向条;22、导向槽;23、第一滤网;24、第二滤网;25、桶体;26、喷水机构;27、导流机构;28、水管;29、密封桶;30、喷头;31、回流槽;32、支撑杆;33、导水板;34、安装座;35、螺纹孔;36、升降杆;37、导流槽;38、回流管;39、导流罩;40、水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园林用环保型自动化蓄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园林积水区的蓄水装置1,蓄水装置1用于收集储存多余的雨水,还包括连接于蓄水装置1的输送组件2、连接于输送组件2出水端的喷洒装置3,蓄水装置1呈上端开口设置并且若干个喷洒装置3等间隔设置在草坪的地面上。当雨量较大时,多余的雨水进入到蓄水装置1进行储存,当长时间不下雨且需要对植物浇水时,输送组件2将蓄水装置1内的雨水输送至喷洒装置3,通过喷洒装置3实现对植物的喷灌,从而达到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可以将多余的雨水充分利用起来,节约了水资源,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如图2和图3所示,蓄水装置1包括设置于园林积水区的蓄水池4,蓄水池4埋设在地下且上端与地面齐平,还包括设置于蓄水池4内的预储水机构5,预储水机构5上下滑动设置于蓄水池4内,预储水机构5侧壁设置有出水组件6,蓄水池4侧壁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组件6打开或关闭的驱动组件7;下雨时,雨水首先进入预储水机构5,随着预储水机构5内水量的增加,预储水机构5受到水的重力越来越大并且向下移动,当预储水机构5向下移动至出水组件6与驱动组件7等高时,驱动组件7将出水组件6打开从而将预储水机构5中的雨水释放进入到蓄水池4内,这样雨水经过预储水机构5临时储存后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沉淀,从而实现对雨水的一次过滤,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雨水中夹杂的碎石子等杂物堆在蓄水池4底部,造成蓄水池4容积减小的问题。

如图3所示,预储水机构5包括竖直设置于蓄水池4中部的伸缩柱8,伸缩柱8上端连接有暂存水箱9,伸缩柱8套设有升降弹簧10,升降弹簧10上端连接于暂存水箱9下表面,下端连接于蓄水池4底面;暂存水箱9内存入足够量的雨水后,在雨水重力作用下会向下移动,同时向下压缩弹簧,当暂存水箱9向下移动至出水组件6与驱动组件7等高时,驱动组件7将出水组件6打开,从而使得暂存水箱9内的雨水向外流入到蓄水池4内,当暂存水箱9内的雨水卸出时,暂存水箱9受到的压力减小,此时通过压缩弹簧的自动复位作用将暂存水箱9再次向上顶起,进行下一个循环。

如图3所示,伸缩柱8包括固定设置于蓄水池4底面的第一柱体18、滑动套接于第一柱体18内的第二柱体19,第一柱体18与第二柱体19之间紧密配合;当暂存水箱9沿蓄水池4上下升降时,第一柱体18沿第二柱体19上下滑动,从而对暂存水箱9起到导向的作用,可以防止暂存水箱9发生歪斜。

如图2所示,蓄水池4内壁沿纵向设置有导向条21,暂存水箱9外壁开设有供导向条21纵向滑移嵌设的导向槽22;当暂存水箱9在蓄水池4内上下滑移时,通过导向条21沿导向槽22的滑移,从而对暂存水箱9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暂存水箱9发生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出水组件6包括开设于暂存水箱9侧壁的出水口11,出水口11上边沿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用于开闭出水口11的控制门12,出水口11边沿呈梯形设置,控制门12边沿呈梯形设置且与出水口11边沿密封配合;控制门12在扭簧的作用下,始终有朝向暂存水箱9侧壁转动的趋势,并且通过出水口11与控制门12边沿的梯形结构,不仅可以防止控制门12向外过度转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从而防止暂存箱内的雨水过多的向外漏出。

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出水口11处的密封性,在出水口11边沿包覆有橡胶片20,控制门12边沿同样包覆有橡胶片20,通过橡胶片20可以提高密封性,避免暂存箱内的雨水过多的从缝隙中流出。

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7包括开设于蓄水池4侧壁的安装槽13、固定设置于安装槽13内的固定块14、横向开设于固定块14的横槽15、滑移设置于横槽15内的推杆16,横槽15内设置有驱动弹簧17,驱动弹簧17一端连接于横槽15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推杆16端部,推杆16伸出横槽15的一端其上表面与下表面均呈斜面设置;推杆16可以沿横槽15实现滑移,当推杆16缩进横槽15内时,驱动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当推杆16不受力时,驱动弹簧17将推杆16弹出,当暂存水箱9内水量逐渐增多时,暂存水箱9逐渐向下移动,暂存水箱9的下边沿首先与推杆16的上表面抵触,由于推杆16的上表面呈向下倾斜设置,因此可以将推杆16朝向横槽15内推入,此时驱动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当暂存水箱9继续向下移动至控制门12与推杆16等高的位置时,在驱动弹簧17的复位作用下,推动推杆16朝向控制门12方向滑移,从而将控制门12打开,使得暂存水箱9内的水流入到蓄水池4内,达到自动放水的技术效果。并且出水口11开设暂存水箱9侧壁的中间位置,从而使得进入暂存水箱9内的雨水可以进行沉淀,杂质沉淀在暂存水箱9的底部,当控制门12打开时,上层较清的雨水流出,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如图3所示,在暂存水箱9内设置有第一滤网23,当雨水进入到暂存水箱9时,经过第一滤网23的过滤作用,可以过滤掉一部分雨水中的杂质。在蓄水池4内设置有第二滤网24,并且第二滤网24位置低于暂存水箱9向下移动至出水组件6打开时的位置,第二滤网24的网孔小于第一滤网23的网孔,这样雨水经过第一滤网23时,可以将雨水中较大的石子杂质过滤掉,当雨水经过第二滤网24时,可以将雨水中较小的杂质过滤掉,实现两次过滤。

如图3和图7所示,输送组件2包括设置在蓄水池4内的水泵,水泵连接有水管28,水管28一端连接于蓄水装置1,另一端连接于喷洒装置3,还包括沿水管28走向铺设且纵向截面呈u形的水泥槽40,水管28嵌设于水泥槽40内;通过铺设水泥槽40,将水管28嵌设在水泥槽40内,可以减小周边土壤对水管28的损伤,起到保护水管28的作用。

如图5和图6所示,喷洒装置3包括固定设置于地面的圆柱形桶体25、设置于桶体25内的喷水机构26、设置于喷水机构26出水端上方并连接于桶体25的导流机构27,喷水机构26底端连接于水管28,上端呈发散状向外喷水,导流机构27的高度可调节;喷水机构26通过水管28连接到蓄水池4,通过喷水机构26向外喷洒水,由于喷水机构26喷出的水呈扇形发射状且范围较大,通过导流机构27对上方的水雾进行阻挡,当水雾碰到导流机构27时,可以沿着导流机构27流动并回收利用,通过调节导流机构27的高度,可以调节对水雾的阻挡范围,即当导流机构27向上调节时,对水雾的阻挡面积较小,喷水机构26喷出的水范围较大,当导流机构27向下调节时,对水雾的阻挡面积较大,喷水机构26喷出的水范围减小,从而实现喷水范围的调节。

如图6所示,喷水机构26包括固定设置于桶体25内的密封桶29,密封桶29底部连接于水管28,密封桶29顶部设置有若干喷头30,若干喷头30沿密封桶29顶面呈环形且均等分布,且喷头30朝向外侧设置;水泵将蓄水池4内的雨水通过水管28抽送到密封桶29内,并且当密封桶29内的水累积到足够的量时,密封桶29内的水压达到一定值,可以将雨水从若干个喷头30中向外喷洒,实现喷灌。

如图6所示,密封桶29横截面呈环形设置,导流机构27包括开设于密封桶29中部的回流槽31,回流槽31由密封桶29的内壁形成,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回流槽31底部的支撑杆32、连接于支撑杆32顶端的导水板33,导水板33呈向下凸的半球面设置,且导水板33的最低点连接在支撑杆32的上端;喷头30喷出的一部分水雾向上喷洒到导水板33的下表面,水流沿导水板33下表面向导水板33中心的最低点汇聚并沿支撑杆32向下流入到回流槽31内实现回流收集,通过导水板33,一方面可以调节喷头30喷出的水雾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使阻挡的水雾回流回收,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可以避免桶体25周边的地面洒水过多。

如图6所示,回流槽31上边沿设置有导流罩39,导流罩39呈上大下小的圆锥面设置,并且导流罩39的上下两端开口;这样水流沿导水板33下表面向中间汇聚时,当回流水量较大,导水板33下表面的水流在未流到最底端时有可能落下,通过导流罩39可以对水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水流落到回流槽31外部。

如图6所示,支撑杆32包括固定设置于回流槽31底面的安装座34、开设于安装座34的螺纹孔35、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5内的升降杆36,导水板33底部连接于升降杆36顶端;由于升降杆36和安装座34之间螺纹配合,转动升降杆36可以调节升降杆36的高度,从而调节导水板33的高度。

如图5所示,在导水板33的下表面均等开设有若干导流槽37,导流槽37沿纵向设置;通过设置导流槽37,对喷洒到导水板33下表面的水流可以起到进一步导流的作用。

如图1和图6所示,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回流槽31底部连接有用于将回流水送回蓄水池4的回流管38;由于回流槽31设置在密封桶29的中部,其存储容量一定,当回流槽31内的水装满时,通过回流管38将水送回到蓄水池4,实现再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