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7133发布日期:2019-01-05 09:06阅读:2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良好的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对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茶树的杂交是种植创新和当前茶树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用于茶树杂交亲本园中栽培管理措施均采用生产茶园的栽培管理方法。生产茶园管理的目的是获得营养生长部分(幼嫩新梢),茶树种植密度大,树冠枝条密生、交叉、重叠,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滋生,枝条容易衰老,结实少;同时目前采用的杂交技术为人工杂交,需要去雄、授粉、套袋等工序,在这过程中会对茶树花朵形成多次损伤,导致授粉花朵脱落,影响杂交的结实率。另外大多数杂交园都是在生产茶园中进行,茶树的栽培管理如修剪、施肥、采茶以及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结实率。同时,利用人工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使茶树及杂交成本增加。

因此,如何攻克现有的杂交技术,提高茶树杂交结实率,创造茶树种质资源,培育茶树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杂交技术结实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了育种材料的开花数量、提高茶树结实率和减少劳动力的茶树杂交培育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包括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亲本:第一年选配同时期开花的两种亲本;

步骤2栽培:一种亲本按排种植后,在等距处再按排种植另一种亲本,两排亲本交错种植并形成一亲本杂交组;并等距种植多组所述亲本杂交组;

步骤3修剪: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均每年修剪亲本幼树的主枝和副枝;

步骤4施肥: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均每年对茶树进行施肥;

步骤5搭建大棚:结果年份第一年搭建移动式钢架大棚,大棚顶部覆盖透光膜,大棚两侧设置防虫网;

步骤6授粉:在结果年份进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将一种亲本的雄蕊花粉授粉给另一种亲本的雌蕊;

步骤7疏枝叶:结果年份在授粉前和授粉后对茶树进行梳枝;

步骤8种籽采收:结果年份茶果种子成熟后采收并标记出两种母本父本相反的种子;

步骤9播种:结果年份将两种种子立即去除种皮进行单粒种植。

优选的,所述生长年份一般为三至五年,结果年份为生长年份结束后的年份。

优选的,在生长年份第一年实施步骤1和步骤2,只进行一次。

优选的,在结果年份第一年搭建大棚,并结果年份的每一年按顺序重复步骤3、步骤4、步骤6、步骤7、步骤8和步骤9,其中步骤3和步骤4可以多次实施。以保持茶果的健康生长。

优选的,步骤1中的亲本选择,根据育种目标选配同时期开花的可育亲本组合即可。

优选的,所述透光膜为po膜。

优选的,步骤2中的栽培中亲本按照“等腰三角形”种植,其中边长为0.5米~0.7米,所述亲本杂交组之间的行距为1.2米~1.5米(参照图1),按照一种亲本种一排,再在等距的距离上再种植一排另一种亲本,这两排不同亲本组成一个亲本杂交组;每个植株与相邻的同排或者相邻排的植株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样有利于幼树吸收阳光,生长,使幼树更容易形成比例合理、分布均匀的树冠。多组所述亲本杂交组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2-1.5米能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修剪施肥等工作。

优选的,步骤3中在幼树距地面0.4米~0.5米处短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厘米~15厘米左右的健壮枝条3~4个作为主枝。翌年在每条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其位置要错开。然后在主、副枝上利用春梢培养侧枝群,形成的比例合理、分布均匀树冠结构。同时对主枝基部或主干上萌发的无用枝、过密枝,要及时剪去。幼树整形阶段,对过旺生长的枝条去除顶端优势,抑制枝梢徒长,加快树体营养生长,尽早形成树冠,同时在幼树前三年必须抑制生殖生长,需摘除花蕾,不让挂果。

优选的,步骤4中生长年份的营养生长期按照茶树栽培的施肥措施进行管理,目的是促进营养生长;结果年份中授粉期要加大磷肥和钾肥的使用量(按照每亩施天然矿质磷、钾肥28公斤~35公斤计),目的是通过增加磷肥和钾肥促进花量和结实率。

优选的,步骤5中塑料大棚的搭建是在结果年份的第一年的茶树花原基分化期搭建塑料大棚,搭建高度为2.5~3m,棚架为移动式的钢架结构,不能让大棚以外的花粉进入大棚内,因此棚架顶部采用透光性好的透光膜,两端采用网孔为100~200目的防虫网,采用防虫网有两个目的:一是能使棚外的害虫或者蜜蜂无法进入棚内,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且不受棚外的花粉的授粉,保证大棚内为2个不同来源的亲本即父本茶树、母本茶树,确保杂交后代的亲本来源清楚;二是能在采用蜜蜂授粉时,也能使棚内的蜜蜂无法飞出棚外,使蜜蜂不能采集棚外花粉,也是为了保证大棚内为2个不同来源的亲本即父本茶树、母本茶树,确保杂交后代的亲本来源清楚。在授粉期间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0~35℃。

优选的,在步骤6中的授粉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或者蜜蜂授粉,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1月均可:其中人工授粉包括,下午3点至下午5点采摘父本茶树含苞待放花,于第二天上午收集花粉;上午8点半至上午11点利用剪刀去除含苞待放花顶端部分的花瓣和雄蕊,再利用毛笔将花粉授到母本茶树花的雌蕊柱头上;蜜蜂授粉:在茶树盛花期,将养好的蜜蜂或者雄蜂放入大棚类进行授粉,按照每棵茶树3-5只蜜蜂或者每棵茶树2-3个雄蜂。其中的父本和母本的选择是选择其中一种亲本作为父本,另一种亲本就作为母本,并且是相互为父本和母本,意思即为将两种亲本的雄蕊的花粉都分别授粉给另一种亲本的雌蕊,并使其结果得到两种种子。

优选的,在步骤7中在授粉前和授粉后都对茶树进行疏枝,蓬面叶片层控制在4~6层范围内,其余的枝叶及时摘除。

优选的,在步骤8中等茶果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收,并做好标记,其中结果实的亲本为母本茶树,另一个亲本为父本茶树。

优选的,在步骤9中为了提高出苗率,将获得的成熟种子立即去除种皮后,在苗圃内进行单粒种植,出苗率可到93%~9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利用亲本的自交不亲和性,一共就采用两种亲本,首先就保证了子代的杂交种子的亲本来源清楚;因为两种亲本只能得到两种种子,也容易分辨。

二本发明对杂交亲本园采用同期开花的可育亲本,亲本按照交替种植;同时采用合理的修剪方法、培肥措施,能充分地改善茶树的开花数量和结实率。

三本发明改善了人工杂交结实率低的现状,利用在塑料大棚内,采用简易的人工授粉或者蜜蜂授粉的方法,由于授粉花粉来源单一,能有效防止其他花粉的混入,免去了重复套袋等复杂工序,省时省力,减少人员对花朵的损伤的基础上,杂交授粉成功率也高,结实率在20%以上。

四本发明与生产型的茶园设置完全不同,植株的间距大,能有效避免树冠枝条密生、交叉、重叠,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滋生,枝条容易衰老,结实少的问题。培育出的树型合理,枝条配置适宜,从属分明,通风、透光良好。

五本发明能持续得到性质一致的杂交后代,对于茶树植株的培育和筛选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培育方法,非常适合于科研和大规模的茶树植株的幼苗的育种。

六本发明容错率高,不用担心授粉操作失误,且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操作,为茶树的杂交育种和构建茶树遗传群提供了一种可靠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两组亲本杂交组的茶树种植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亲本:根据育种目标选配同时期开花的可育亲本组合;步骤2栽培:亲本按照“等腰三角形”种植,一种亲本按排种植后,在等距处再按排种植另一种亲本,两排亲本交错种植并形成一亲本杂交组;并等距种植多组所述亲本杂交组;其中植株间间距为0.5米~0.7米,亲本杂交组之间的行距为1.2米~1.5米(参照图1)。步骤3修剪:在幼树距地面0.4米~0.5米处短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厘米~15厘米左右的健壮枝条3~4个作为主枝。翌年在每条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其位置要错开。然后在主、副枝上利用春梢培养侧枝群,形成的比例合理、分布均匀树冠结构。同时对主枝基部或主干上萌发的无用枝、过密枝,要及时剪去。幼树整形阶段,对过旺生长的枝条去除顶端优势,抑制枝梢徒长,加快树体营养生长,尽早形成树冠,同时在幼树前三年必须抑制生殖生长,需摘除花蕾,不让挂果。步骤4施肥:前三年的营养生长期按照茶树栽培的施肥措施进行管理,目的是促进营养生长;授粉期要加大磷肥和钾肥的使用量(按照每亩施天然矿质磷、钾肥28公斤~35公斤计),目的是通过增加磷肥和钾肥促进花量和结实率。步骤5搭建大棚:在茶树花原基分化期搭建塑料大棚,搭建高度为2.5~3m,棚架为移动式的钢架结构,大棚顶部要求不能让大棚以外的花粉进入大棚内,采用透光性好的透光膜,两端采用网孔为100~200目的防虫网,保证大棚内为2个不同来源的亲本即父本茶树、母本茶树,确保杂交后代的亲本来源清楚,在授粉期间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0~35℃。步骤6授粉,可以通过人工授粉或者蜜蜂授粉,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1月均可:其中人工授粉包括,下午3点至下午5点采摘父本茶树含苞待放花,于第二天上午收集花粉;上午8点半至上午11点利用剪刀去除含苞待放花顶端部分的花瓣和雄蕊,再利用毛笔将花粉授到母本茶树花的雌蕊柱头上;蜜蜂授粉:在茶树盛花期,将养好的蜜蜂或者雄蜂放入大棚类进行授粉,按照每棵茶树3-5只蜜蜂或者每棵茶树2-3个雄蜂。步骤7疏枝叶:在授粉前对茶树进行疏枝,授粉后的母树蓬面叶片层控制在4~6层范围内,其余的枝叶及时摘除。步骤8种籽的采收:等茶果果实成熟后进行采收,并做好标记,其中结果实的亲本为母本茶树,另一个亲本为父本茶树。步骤9播种:为了提高出苗率,将获得的成熟种子立即去除种皮后,在苗圃内进行单粒种植,出苗率可到93%~98%。

茶树花属完全花,两性花,由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组成,且茶树花属自交不亲和。因此,在杂交授粉时可以充分利用茶树的自交不亲和特性。一是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可以不用去雄蕊和套袋;二是可采用外力授粉如蜜蜂授粉;三是可通过修剪茶树植株,培养树型合理,枝条配置适宜,从属分明,通风、透光良好;四是利用施肥技术增强茶树的生殖生长,促进茶树开花、结果。可通过上述措施提高茶树结实率。

上述为本发明的详细阐述,下面为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

亲本选用种植4年的茶树品种“紫娟”和“云茶1号”,于2016年8月搭建大棚。大棚采用钢架结构,其中高为2.8米、宽6.5米、长为16米;两端采用100目的防虫网,其余均用po(polyolefin)膜进行搭建。大棚搭建好后,去除大棚内茶树所有的花、果等;在9月份至11月份期间采用人工杂交授粉方法,即下午3点至下午5点分别采摘“紫娟”、“云茶1号”茶树的含苞待放花,于第二天上午分别收集花粉;上午9点至11点利用剪刀去除含苞待放花朵顶端部分的花瓣和雄蕊,再利用毛笔将“紫娟”茶树花粉授到“云茶1号”茶树花的雌蕊柱头上,将“云茶1号”茶树花粉授到“紫娟”茶树花的雌蕊柱头上;2017年8月至10月期间,待茶果成熟后收集茶果并做好标记,其中“紫娟”茶树茶籽的母本为“紫娟”、父本为“云茶1号”,云茶1号茶树茶籽其母本为“云茶1号”、父本为“紫娟”;种植,将采收下来的茶果去除果皮后立即种植到苗圃。

2016年至2017年效果

由上表可知,结实率能稳定在20%以上,并保证种籽的出苗率在93%-94%左右。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