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9402发布日期:2019-01-14 17:5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



背景技术:

棉花打顶是指将棉花的顶尖打掉,去除顶端优势,使棉花多结铃、多开花。这是采棉前的一项必须工作,也是棉花丰产的核心保障。

目前,棉花打顶机在逐步以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作业,从而解放人力并降低成本。虽然大多数棉花打顶机的设计理论上已经趋于自动控制化,但是当前投入市场使用的打顶机数量依旧较少,影响其投产使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自动响应技术始终滞后于拖拉机的前进速度,即使棉顶被识别系统识别和定位出来,经过升降的过程再去切顶的这段时间已经远远不能跟上前进的速度,从而影响整个棉田的打顶质量和产量。所以基于实际情况设计出控制量适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实用性打顶机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棉株长势杂乱,很多平刀头容易一刀切,窄刀头虽然误打范围小,但过于依赖控制定位,滞后性严重,所以对于棉花打顶机的进一步研发推广应重点关注如何减少误打率和如何最大化的简化实际控制。另外,多数棉花打顶机在设计时忽视了棉株顶尖残芽打去后的处理问题,导致残芽覆盖住棉株植被表面,影响了棉株的光合作用,影响棉株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该棉花打顶机能协助控制定位,本身能采取顶尖,刀头范围也进行了有效改善,可以对棉株进行适当打顶且可对打掉的残芽进行清理,保证棉花健康生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公开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包括机架、牵引装置、除残芽传动装置、升降装置、漏网式打顶装置和正苗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顶部的桁架和分别设在桁架底部两端的竖梁,在两根竖梁的同一侧的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尾架,尾架所在轴线与桁架垂直,所述尾架包括主梁和连接在主梁上的两个支梁,同一尾架上的两个支梁的两端底部的对应位置通过滚子轴承连接滚子。

进一步地,所述除残芽传动装置包括设在滚子上的除残刷和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在除残刷的外侧,同一尾架的两个滚子上的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两个尾架相对一侧的滚子上且位于从动轮的外侧位置设有带轮,带轮通过皮带与拖拉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位于桁架顶端中部的牵引主架和分别垂直设在两侧竖梁上同一水平位置的两根侧牵引架,所述牵引主架和侧牵引架均位于尾架一侧,所述侧牵引架位于尾架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桁架上与牵引主架相反的一侧等距离分布四个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桁架固定连接的电机和与电机输出端相连的伸缩导杆,在伸缩导杆的顶部设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与伸缩导杆活动套接在一起,在所述伸缩套筒上固定套接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桁架底部固定连接,在伸缩导杆底部连接球形旋转头,在球形旋转头的底部螺孔连接所述漏网式打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漏网式打顶装置从上至下依次为固定基座、打顶电机、旋转刀轴、除芽刀具和半球形网罩,所述打顶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基座底部,所述旋转刀轴与打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固定基座的侧面环周等距离设有三个连接座,在每个连接座底部固定螺接一个条称,在半球形网罩顶面与条称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条称底部与连接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芽刀具包括在旋转刀轴底部等距离分布的三个刀具座,每个刀具座内设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一个宽刀槽和一个细刀槽,在所述宽刀槽内设有宽齿刀,在所述细刀槽内设有细齿刀,所述细齿刀位于宽齿刀内侧下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正苗器设在竖梁的底部且与漏网式打顶装置位于同一侧,所述正苗器表面形状为半圆锥体形且尖头方向朝外,所述正苗器所在轴线与桁架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半球形网罩的网孔孔径是根据单行棉田的种植模式设计的,网孔孔径为18-2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协助控制定位,适当采取顶尖,且改善刀头范围的漏网式棉花打顶机,强化了传统打顶机机械取顶的能力,简化了系统控制过程难度,依靠漏网式的半球形网罩这一技术特征对难以控制定位的棉株顶尖进行精准控制,控制精度在3~7cm之内,以此可减少误打率;本发明公开的打顶机还配置了新型残芽清除机构,依靠拖拉机输出轴提供动力,针对打顶削去的顶尖残芽进行清除,解决了残芽凌乱影响棉花生长的现状,保证棉株表面的光合作用效果,进而保证其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正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后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的漏网式打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牵引装置,11—牵引主架,12—侧牵引架,2—机架,21—尾架,22—竖梁,23—桁架,24-主梁,25-支梁,3—升降装置,31—伸缩导杆,32—伸缩套筒,33—电机,4--除残芽传动装置,41--除残刷,42—皮带,43—拖拉机输出轴,44—带轮,45—滚子轴承,46-滚子,47-从动轮,5—球形旋转头,6--正苗器,7--漏网式打顶装置,71--固定基座,72--打顶电机,73--旋转刀轴,74--宽齿刀,75--半球形网罩,76--细齿刀,77—条称,78-连接座,79-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棉花打顶机控制精度差,误打率高且无残芽清楚装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漏网式棉花打顶机,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所述棉花打顶机包括机架2、牵引装置1、除残芽传动装置4、升降装置3、漏网式打顶装置7和正苗器6。

所述机架2包括顶部的桁架23和分别设在桁架23底部两端的竖梁22,在两根竖梁22的同一侧的同一水平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尾架21,尾架21所在轴线与桁架23垂直,所述尾架21包括主梁24和连接在主梁24上的两个支梁25,同一尾架21上的两个支梁25的两端底部的对应位置通过滚子轴承45连接滚子46。

所述除残芽传动装置4包括设在滚子46上的除残刷41和从动轮47,所述从动轮47设在除残刷41的外侧,同一尾架21上的两个滚子46上的从动轮47通过皮带42传动连接,在两个尾架21相对一侧的滚子36上且位于从动轮47的外侧位置设有带轮44,带轮44通过皮带42与拖拉机输出轴43传动连接。当棉株顶尖被打去之后,大部分会掉落在棉株植被表面,影响棉株正常的光合作用,本发明利用拖拉机输出轴43提供的动力可实现除残刷41的同步转动,将覆盖在棉株表面的残芽清除干净,使得棉株表面不被残芽覆盖进而影响棉株的健康生长,除残效率高且仅依靠拖拉机提供动力,节约经济,有效降低种植成本。

所述牵引装置1包括位于桁架23顶端中部的牵引主架11和分别垂直设在两侧竖梁22上同一水平位置的两根侧牵引架12,所述牵引主架11和侧牵引架12均位于尾架21一侧,所述侧牵引架12位于尾架21的上方。

在桁架23上与牵引主架11相反的一侧等距离分布四个所述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与桁架23固定连接的电机33和与电机33输出端相连的伸缩导杆31,在伸缩导杆31的顶部设有伸缩套筒32,所述伸缩套筒32与伸缩导杆31活动套接在一起对伸缩导杆31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在所述伸缩套筒32上固定套接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桁架23底部固定连接,可提升升降装置3运行时的稳定性,在伸缩导杆31底部连接球形旋转头5,在球形旋转头5的底部螺孔连接所述漏网式打顶装置7。

所述漏网式打顶装置7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定基座71、打顶电机72、旋转刀轴73、除芽刀具和半球形网罩75,所述打顶电机72固定连接在固定基座71底部,所述旋转刀轴73与打顶电机72的输出端连接,在固定基座71的侧面环周等距离设有三个连接座78,在每个连接座78底部固定螺接一个条称77,在半球形网罩75顶面与条称77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孔79,所述条称77底部与连接孔7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半球形网罩75的网孔孔径是根据单行棉田的种植模式设计的,网孔孔径为20cm。

将所述漏网式打顶装置7顶部与球形旋转头5连接能起到防止刀具卡枝时,破坏刀头的作用,打顶装置能够随着棉株顶芽微转,半球形网罩75依附在棉株顶尖,通过除芽刀具将进入网孔的顶芽削去,球形旋转头5可灵活配合漏网式打顶装置7的工作。

所述除芽刀具包括在旋转刀轴73底部等距离分布的三个刀具座,每个刀具座内设有向同一方向延伸的一个宽刀槽和一个细刀槽,在所述宽刀槽内设有宽齿刀74,在所述细刀槽内设有细齿刀76,所述细齿刀76位于宽齿刀74内侧下方位置。

由于棉株的铃叶相对于半球形网罩75的网孔较宽,所以一般不会伸入半球形网罩75的内部,而较细的棉株顶尖则会轻易地进入其中,这样就避免了其他部位的茎叶被打去,从而大大降低了误打率,利用升降装置3对棉株顶端进行定位之后,棉株顶尖进入半球形网罩75内,当棉株顶尖比较分散时,细齿刀76通过旋转可以适当的切去3~7cm的长度,当棉株顶尖比较集中,宽齿刀(74)通过旋转也能切去5~7cm的长度,都能达到打顶工艺要求。

所述正苗器6设在竖梁22的底部且与漏网式打顶装置7位于同一侧,所述正苗器6表面形状为半圆锥体形且尖头方向朝外,所述正苗器6所在轴线与桁架23垂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