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羽高产蛋鸡品系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9389发布日期:2019-01-16 06:25阅读:16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鸡新品种培育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黄羽高产蛋鸡品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鸡蛋年产量两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人均鸡蛋消费量居世界前列。我国蛋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外引进或我国自主培育的高产蛋鸡,年产蛋量高,蛋重60克以上,蛋壳褐色或浅褐色,俗称“洋鸡蛋”。另一种是我国特色蛋鸡,是利用地方鸡遗传资源培育而成的,蛋重50克左右,蛋壳粉色,俗称“土鸡蛋”。据测算,我国特色鸡蛋年产量约300万吨,市场占有率约15%。

特色蛋鸡一般有黄羽、黑羽、白羽等类型。我国人民多喜黄羽鸡。在产蛋周期结束后作为老母鸡销售,黄羽鸡较畅销。然而,我国地方黄羽鸡品种产蛋性能不高,72周龄产蛋量仅150-200个,远远低于高产蛋鸡72周龄300个的水平,因此,市场对高产蛋量的黄羽鸡有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羽高产蛋鸡品系的培育方法,旨在解决鸡蛋产量、鸡蛋品质及淘汰鸡外貌间的矛盾,培育一个生产性能稳定的蛋鸡新品系,既能保持较高的产蛋量又能保证鸡蛋的高品质,且母鸡是黄羽、体型中等,符合主流土鸡的外貌特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羽高产蛋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多次杂交组合测试和数据分析,筛选出以贵妃鸡作父本、以洛岛白鸡作母本的杂交组合,通过大群人工授精交配,收集种蛋,孵化获得雏鸡;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雏鸡常规饲养至性成熟后,公母鸡大群横交配种,收集种蛋,孵化获得雏鸡,根据雏鸡外貌初步选择黄羽留用;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雏鸡常规饲养至15周龄后,根据外貌特征选择留种。成年后,大群配种,孵化获得雏鸡;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雏鸡常规饲养至15周龄后,按照步骤(3)外貌特性选择标准留种,此时的种群记作f0代。

上述的培育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将f0代组建家系,纯繁获得f1代;

步骤(6):将f1代戴翅号,登记系谱;然后根据300日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留种,组建核心群纯繁获得f2代。

上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f1代戴翅号,登记系谱;15周龄按照步骤(3)外貌选择标准选种,并将留种的个体称重,淘汰体重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外的个体;性成熟前转入个体产蛋笼,个体记录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其中包括300日龄产蛋数、蛋重、蛋黄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选择的重点性状为300日龄产蛋数(a)、蛋重(b)和蛋黄比例(c);然后再根据300日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建立综合选择指数a,公式为:

a=i1×a/p1+i2×b/p2+i3×c/p3

上述公式中,i1、i2、i3分别指a、b、c性状的经济加权重,p1、p2、p3分别指性状的观察群体平均表型值;

以选择指数a进行家系选择,公鸡采用同胞选择法留种,选留的公母鸡组建新的核心群纯繁获得f2代。

上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根据外貌特性选择留种的具体特征为:黄羽、尾羽少量黑色(2~5根黑色镰羽)、直立单冠、青胫。15周龄外貌选择留种以后,日常饲养管理中可随时淘汰不符合外貌特征要求的个体。

上述的培育方法,其中,还包括步骤(7):将f2代根据f1代相同的流程进行选育,f2代16周龄全群采血提取dna,检测(fmo3-t329s)位点的基因型,淘汰鱼腥味敏感等位基因t。

依据近3代的系谱和个体记录,利用asreml-r软件估计主要性状,包括300日龄产蛋数、蛋重和蛋黄比例的遗传力,以此为依据优化后续世代相关性状的选择,经过多个世代选育,不断提高外貌一致性和产蛋性能,获得黄羽高产蛋鸡品系。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黄羽高产蛋鸡品系的培育方法,以贵妃鸡为基础,导入50%的高产蛋鸡血缘,经过多世代选育,培育的新品种外貌具有黄羽土鸡和土蛋鸡的典型特征,母鸡300日龄体重1500-1600克,产粉壳蛋,开产日龄150-155天,高峰产蛋率88-90%,72周龄产蛋270-285个,产蛋量高,平均蛋重适中约50-51g,鸡蛋品质好,母鸡肉质好,适合笼养和散养,经济效益良好。简而言之,本发明在提高产蛋性能的同时又保持鸡蛋品质和母鸡黄羽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黄羽高产蛋鸡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贵妃鸡成年公鸡100只,洛岛白鸡成年母鸡2000只,混精人工授精配种,收集种蛋若干天,获得种蛋10000个,孵化,获得雏鸡8500只,翻肛法性别鉴定,留公雏300只,母雏全留;

常规饲养至28周龄,选择健康公鸡150只,母鸡3000只,混精人工授精配种,收集种蛋若干天,获得种蛋20000个,孵化,获得雏鸡16000只;雏鸡外貌特征会发生分离,初步挑选雏鸡,淘汰羽色深褐色、褐色、白色的雏鸡,翻肛性别鉴定,留下符合要求的公雏500只,母雏2000只。

常规饲养至15周龄后,根据羽毛等外貌特性选择留种;外貌选择的标准是黄羽、尾羽少量黑色(2~5根黑色镰羽)、直立单冠、青胫,公鸡和母鸡都要留;选留的鸡生长至性成熟后,混精人工授精配种,收集种蛋,孵化获得雏鸡;

常规饲养至15周龄后,按照上述外貌选择标准留种,此时的种群记作基础群(f0代);

所述f0代按照公母1:10组建家系80个,纯繁获得f1代;

所述f1代戴翅号,登记系谱;15周龄按照上述外貌选择标准选种,留种的个体称重,淘汰体重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以外的个体;性成熟前转入个体产蛋笼,个体记录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包括300日龄产蛋数、蛋重、蛋黄重、蛋黄颜色、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形指数;选择的重点性状为300日龄产蛋数(a)、蛋重(b)和蛋黄比例(c);然后再根据300日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建立综合选择指数a,公式为:

a=i1×a/p1+i2×b/p2+i3×c/p3

上述公式中,i1、i2、i3分别指a、b、c性状的经济加权重,i1,i2均设定为0.4、i3设定为0.2,p1、p2、p3分别指性状的观察群体平均表型值;

指数a进行家系选择留种,选留排名在前60-70%的家系,在留下的家系中适当淘汰部分选择指数a排名较低的个体,公鸡采用同胞选择法,选留的公母鸡组建核心群纯繁获得f2代;

所述f2代的选育流程与f1代相同;f2代16周龄全群采血提取dna,利用分子标记(fmo3-t329s)检测并淘汰鱼腥味敏感等位基因t,300日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综合选择指数选择时,i1,i2均设定为0.4、i3设定为0.2;

经过多个世代选育,每个世代公鸡留种2-3%,母鸡留种率20-30%,不断提高外貌一致性和产蛋性能,获得黄羽高产蛋鸡品系。

通过多个完整世代的选育,本发明提供的黄羽高产蛋鸡品系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性状遗传进展见表1、表2:

表1开产日龄、产蛋量和蛋重性状世代选育进展

表2300日龄蛋品质性状世代选育进展

可见,通过三个完整世代的选育,f3代母鸡300日龄产蛋数提高5.5个,300日龄平均蛋重增加了0.5g,蛋黄比例提高了0.7个百分点。在本实施例1中,f2代母鸡300日龄体重1586克,产粉壳蛋,50%产蛋率152天,高峰产蛋率88.8%,72周龄产蛋达280.2个,300日龄产蛋124个,平均蛋重50.8g,蛋黄比例31.8%,鸡蛋品质好。简而言之,本发明提高产蛋性能的同时又保持蛋品质和黄羽特征。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