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驴养殖场用垫料快速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7460发布日期:2019-02-22 19:5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驴养殖场用垫料快速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料转运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驴养殖场用垫料快速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用三轮车等农机具普及之前,广大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有大牲畜,养驴的农户很多,阿胶厂的驴皮原料供用充足。但是随着农用三轮车等农机具在农村中的不断普及,养驴的农户越来越少。为保证驴皮原料供应,阿胶生产企业不得不引导、组织农户搞毛驴的规模化养殖。毛驴由传统的役用牲畜,变为肉用、皮用动物,养殖方式也由原来的农户一两头的散养变为集中规模化养殖。

大规模集中养殖时,出于卫生清洁、舒适和冬季保温的考虑,往往在驴舍地面上铺设大量的垫料,然而在垫料的清理时,却又要对垫料进行规模清理,由于清理的面积较大,导致费时费力。此外,由于,驴群的乱跑,不仅影响垫料清理过程的进行,稍有不慎,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解决,以完成对垫料的清理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驴养殖场用垫料快速更换装置,解决了驴舍内地板垫料不容易清理的技术问题,节省了时间和人力,也避免了驴群对养殖人员的潜在伤害。

一种驴养殖场用垫料快速更换装置,包括供驴群活动的驴槽护栏、靠近所述驴槽护栏一侧设置的缓冲驴槽、连接所述驴槽护栏和所述缓冲驴槽相邻一端的弧形过道、设置在所述驴槽护栏底面并用于支撑所述驴群活动的可移动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下端的出料槽板,所述驴槽护栏和所述缓冲驴槽之间设置有饲料槽,所述驴槽护栏和所述弧形过道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驴群的第一门板,所述缓冲驴槽和所述弧形过道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驴群的第二门板;

所述托板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长杆状内轨道板上端面设置的开口槽内,所述内轨道板底面设置在出料槽板的上端部;

所述驴槽护栏的两端通过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出料槽板的上端部,所述缓冲驴槽和所述弧形过道均设置在竖直放置的支撑板上,所述出料槽板和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上。

当清理驴槽护栏内的垫料时,先将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打开,这时驱赶驴群通过弧形过道,并进入缓冲驴槽内,缓冲驴槽起到暂时提供驴群处所的作用,人们也可以在缓冲驴槽内,向饲料槽内投递饲料;拉动托板,托板沿着内轨道移动,此时托板上的垫料在驴槽护栏内侧板的阻挡作用下,向下落入出料槽板内,实现了垫料的快速清理,随后托板复位,再将驴群驱赶到驴槽护栏内即可。

所述驴槽护栏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板和相互平行且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两端的两个第一护板,靠近所述缓冲驴槽设置的一所述护板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状通孔,所述护板在所述长方形状通孔的两侧和上端的部位为长杆状栏杆;

所述饲料槽的一侧设置在所述护板的长条形通孔底部,所述饲料槽的另一侧与所述缓冲驴槽连接;

所述弧形过道靠近所述驴槽护栏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门板。

饲料槽设置在驴槽护栏和缓冲驴槽之间,一方面,便于驴群的食用饲料,另一方面,也方便养殖人员在缓冲驴槽内向饲料槽内投递饲料。设置第一门板,可以将驴群限制在驴槽护栏内。

所述缓冲驴槽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二立板、相互平行且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两端的两个第二护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底部的底部板,靠近所述驴槽护栏的所述第二护板通过螺栓与所述饲料槽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弧形过道靠近所述缓冲驴槽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门板。

设置第二门板,便于将驴群限制在缓冲驴槽内,使之不能随便走动。

所述第一门板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所述弧形过道端部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弧形过道相邻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弧形过道的端部,两个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用于封闭所述弧形过道的限位组件连接;

所述第二门板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所述弧形过道端部的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弧形过道相邻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弧形过道的端部,两个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用于封闭所述弧形过道的所述限位组件连接。

通过限位组件,将第一门板的两个挡板和第二门板的两个挡板固定起来,方便安装和拆卸,避免了使用锁链的繁琐。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直放置且开口朝下的u型块以及一端设置在所述u型块开口通槽顶部的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开口通槽的外部,所述限位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开口通槽内且不与所述u型块的内部两侧面接触;

所述u型块设置在两个所述挡板紧邻的一侧上端,所述u型块卡设在两个所述挡板的顶端外侧,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挡板上端面设置的竖直盲孔内。

两个所述限位柱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挡板上端面设置的竖直盲孔内,u型块的两侧板卡设在两个挡板的顶端,起到了优良的限位作用。

所述内轨道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驴槽护栏和所述缓冲驴槽之间,所述内轨道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出料槽板的外侧;

所述内轨道板靠近所述出料槽板的一端与外轨道板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外轨道板的另一端与立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座;

一铰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轨道板和所述外轨道板相邻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内轨道板和所述外轨道板上端面开设的开口槽相互对接,所述内轨道板和所述外轨道板相邻的端面设置有相切的弧部,所述外轨道板与所述立杆铰接连接的一端封闭。

设置外轨道板,在使用时,可以将外轨道板作为内轨道板的延伸,使得托板的垫料全部落入出料槽板内,不使用收起时,将立杆和外轨道板弯折收起,节省空间,也方便了操作。

所述出料槽板包括设置在所述内轨道板下端部的固定槽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槽板一端的承接槽板,所述固定槽板的上端和靠近所述承接槽板的一端开口,所述承接槽板的底面设置在所述固定槽板底面的下侧;

所述承接槽板的上端开口,所述承接槽板的一侧设置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底部与所述承接槽板铰接,所述挡料板的上端侧部设置开口盲孔并与设置在所述承接槽板外侧的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承接槽板外侧设置的通孔并设置的所述开口盲孔内;

所述固定槽板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垫料运输到所述承接槽板内的传送组件。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槽板内部两侧的两个传送带,两个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承接槽板的一端设置有同一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两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槽板的两侧,所述驱动转轴一端所述固定槽板外侧设置有惯性圆盘;

两个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分别与驱动杆的两端连接。

当垫料全部落入固定槽板内,驱动惯性圆盘旋转,此时,两个皮带移动,并带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将垫料驱动进承接槽板内,完成了对垫料的收集,采用惯性圆盘,避免了电机驱动的繁琐,极大方便了操作过程的进行。

所述弧形过道外侧面设置有方形豁口,所述方形豁口内设置有进出门;

所述进出门两端底部活动设置在所述方形豁口下端设置的开口槽内,所述进出门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设置在所述方形豁口两侧设置的开口槽内。

养殖人员可以通过进出门,进入弧形过道内,打开或者关闭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使用时,抬起进出门,进出门底部脱离开口槽,通过铰接柱,转动进出门,此时人员便可以进入弧形过道内。

所述驴槽护栏的外侧铰接设置有挡块,所述驴槽护栏外侧所述挡块上端设置有l型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一端与所述驴槽护栏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与所述驴槽护栏的外侧设置有间距,所述挡块活动设置在所述间距内。

当移动托板时,旋转挡块,使之与磁铁块接触,托板在失去外界阻力作用下移动,当托板复位时,放下挡块,挡块抵靠在托板的侧部位置,可以避免托板的移动。

本发明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通过托板的往复移动,使得驴舍垫料快速地进入出料槽板内,方便了养殖人员对驴舍内垫料的清理和更换,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2)、设置有弧形过道和缓冲驴槽,一方面,有助于养殖人员对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的开启和闭合,另一方面,在清理垫料时,驴群暂时进入缓冲驴槽内,缓冲驴槽给驴群提供了暂时栖息的场所,使得驴群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

(3)、设置有内轨道板和外轨道板,一方面,滚轮在内轨道板和外轨道板上移动,有助于托板移动操作进行,另一方面,设置外轨道板,有助于托板移动距离的增加,且外轨道板可折叠,有助于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速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驴槽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托板和内、外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弧形过道和缓冲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料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立杆;3、外轨道板;4、拉环;5、挡块;6、磁铁块;7、出料槽板;7-1、惯性圆盘;8、内轨道板;9、滚轮;9-1、托板;10、固定块;11、弧形过道;12、进出门;13、第一门板;13-1、u型块;13-2、限位柱;14、第二门板;15、缓冲驴槽;16、栏杆;17、饲料槽;18、驴槽护栏;19、支撑板;20、传送带;21、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驴养殖场用垫料快速更换装置,包括供驴群活动的驴槽护栏18、靠近驴槽护栏18一侧设置的缓冲驴槽15、连接驴槽护栏18和缓冲驴槽15相邻一端的弧形过道11、设置在驴槽护栏18底面并用于支撑驴群活动的可移动托板9-1以及设置在托板9-1下端的出料槽板7,驴槽护栏18和缓冲驴槽15之间设置有饲料槽17,驴槽护栏18和弧形过道11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驴群的第一门板13,缓冲驴槽15和弧形过道11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驴群的第二门板14;

托板9-1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滚轮9,滚轮9设置在长杆状内轨道板8上端面设置的开口槽内,内轨道板8底面设置在出料槽板7的上端部;

参见图2,驴槽护栏18的两端通过固定块10设置在出料槽板7的上端部,缓冲驴槽15和弧形过道11均设置在竖直放置的支撑板19上,出料槽板7和支撑板19设置在底板1上。

当清理驴槽护栏18内的垫料时,先将第一门板13和第二门板14打开,这时驱赶驴群通过弧形过道11,并进入缓冲驴槽15内,缓冲驴槽15起到暂时提供驴群处所的作用,人们也可以在缓冲驴槽15内,向饲料槽17内投递饲料;拉动托板9-1,托板9-1沿着内轨道移动,此时托板9-1上的垫料在驴槽护栏18内侧板的阻挡作用下,向下落入出料槽板7内,实现了垫料的快速清理,随后托板9-1复位,再将驴群驱赶到驴槽护栏18内即可。

驴槽护栏18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板和相互平行且分别竖直设置在第一立板两端的两个第一护板,靠近缓冲驴槽15设置的一护板侧面设置有长方形状通孔,护板在长方形状通孔的两侧和上端的部位为长杆状栏杆16;

饲料槽17的一侧设置在护板的长条形通孔底部,饲料槽17的另一侧与缓冲驴槽15连接;

参见图4,弧形过道11靠近驴槽护栏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门板13。

饲料槽17设置在驴槽护栏18和缓冲驴槽15之间,一方面,便于驴群的食用饲料,另一方面,也方便养殖人员在缓冲驴槽15内向饲料槽17内投递饲料。设置第一门板13,可以将驴群限制在驴槽护栏18内。

参见图4,缓冲驴槽15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二立板、相互平行且分别竖直设置在第二立板两端的两个第二护板以及设置在第二立板和第二护板底部的底部板,靠近驴槽护栏18的第二护板通过螺栓与饲料槽17的另一侧连接;

弧形过道11靠近缓冲驴槽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门板14。

设置第二门板14,便于将驴群限制在缓冲驴槽15内,使之不能随便走动。

参见图5,第一门板13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弧形过道11端部的挡板,两个挡板与弧形过道11相邻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弧形过道11的端部,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用于封闭弧形过道11的限位组件连接;

第二门板14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弧形过道11端部的挡板,两个挡板与弧形过道11相邻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弧形过道11的端部,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与用于封闭弧形过道11的限位组件连接。

通过限位组件,将第一门板13的两个挡板和第二门板14的两个挡板固定起来,方便安装和拆卸,避免了使用锁链的繁琐。

参见图6,限位组件包括竖直放置且开口朝下的u型块13-1以及一端设置在u型块13-1开口通槽顶部的两个限位柱13-2,限位柱13-2的另一端设置在开口通槽的外部,限位柱13-2竖直设置在开口通槽内且不与u型块13-1的内部两侧面接触;

u型块13-1设置在两个挡板紧邻的一侧上端,u型块13-1卡设在两个挡板的顶端外侧,两个限位柱13-2分别设置在两个挡板上端面设置的竖直盲孔内。

两个限位柱13-2分别设置在两个挡板上端面设置的竖直盲孔内,u型块13-1的两侧板卡设在两个挡板的顶端,起到了优良的限位作用。

参见图3,内轨道板8的一端设置在驴槽护栏18和缓冲驴槽15之间,内轨道板8的另一端设置在出料槽板7的外侧;

内轨道板8靠近出料槽板7的一端与外轨道板3的一端铰接连接,外轨道板3的另一端与立杆2的一端铰接连接,立杆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座;

一铰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内轨道板8和外轨道板3相邻的一端铰接连接,内轨道板8和外轨道板3上端面开设的开口槽相互对接,内轨道板8和外轨道板3相邻的端面设置有相切的弧部,外轨道板3与立杆2铰接连接的一端封闭。

设置外轨道板3,在使用时,可以将外轨道板3作为内轨道板8的延伸,使得托板9-1的垫料全部落入出料槽板7内,不使用收起时,将立杆2和外轨道板3弯折收起,节省空间,也方便了操作。

参见图7,出料槽板7包括设置在内轨道板8下端部的固定槽板和设置在固定槽板一端的承接槽板,固定槽板的上端和靠近承接槽板的一端开口,承接槽板的底面设置在固定槽板底面的下侧;

承接槽板的上端开口,承接槽板的一侧设置挡料板21,挡料板21的底部与承接槽板铰接,挡料板21的上端侧部设置开口盲孔并与设置在承接槽板外侧的定位销连接,定位销穿过承接槽板外侧设置的通孔并设置的开口盲孔内;

固定槽板内还设置有用于将垫料运输到承接槽板内的传送组件。

传送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槽板内部两侧的两个传送带20,两个传送带20远离承接槽板的一端设置有同一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两端设置在固定槽板的两侧,驱动转轴一端固定槽板外侧设置有惯性圆盘7-1;

两个传送带20的外侧分别与驱动杆的两端连接。

当垫料全部落入固定槽板内,驱动惯性圆盘7-1旋转,此时,两个皮带移动,并带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将垫料驱动进承接槽板内,完成了对垫料的收集,采用惯性圆盘7-1,避免了电机驱动的繁琐,极大方便了操作过程的进行。

弧形过道11外侧面设置有方形豁口,方形豁口内设置有进出门12;

进出门12两端底部活动设置在方形豁口下端设置的开口槽内,进出门12上部两侧设置有铰接柱,铰接柱设置在方形豁口两侧设置的开口槽内。

养殖人员可以通过进出门12,进入弧形过道11内,打开或者关闭第一门板13和第二门板14。使用时,抬起进出门12,进出门12底部脱离开口槽,通过铰接柱,转动进出门12,此时人员便可以进入弧形过道11内。

驴槽护栏18的外侧铰接设置有挡块5,驴槽护栏18外侧挡块5上端设置有l型磁铁块6,磁铁块6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一端与驴槽护栏18的外侧固定连接,竖直部与驴槽护栏18的外侧设置有间距,挡块5活动设置在间距内。

当移动托板9-1时,旋转挡块5,使之与磁铁块6接触,托板9-1在失去外界阻力作用下移动,当托板9-1复位时,放下挡块5,挡块5抵靠在托板9-1的侧部位置,可以避免托板9-1的移动。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

当清理驴槽护栏18内的垫料时,养殖人员打开弧形过道11上的进出门12,进入弧形过道11内,拿开限位组件,分别将第一门板13和第二门板14打开,养殖人员离开弧形过道11并关闭进出门12,这时驱赶驴群通过弧形过道11,进入缓冲驴槽15内,养殖人员再次进入弧形过道11内,关闭第二门板14,缓冲驴槽15起到暂时提供驴群处所的作用,此外,人们也可以在缓冲驴槽15内,向饲料槽17内投递饲料;

旋转挡块5,使之与磁铁块6接触,拉动托板9-1外侧的拉环4,托板9-1沿着内轨道移动,此时托板9-1上的垫料在驴槽护栏18内侧板的阻挡作用下,向下落入出料槽板7内,当托板9-1的另一端面与驴槽护栏18内端面平行时,垫料清理完毕,最终实现了垫料的快速清理,设置外轨道板3,使得托板9-1能够充分的移动,且外轨道板3和内轨道板8铰接,外轨道板3和立杆2也铰接,使得外轨道板3和立杆2能够折叠,节省了空间;

随后托板9-1复位,将挡块5放下,挡块5挡住托板9-1,防止其向外移动,此外,拉环4略高于托板9-1的上表面,当托板9-1复位后,拉环4与驴槽护栏18外表面贴住,防止托板9-1继续向缓冲驴槽15移动,随后,开启第二门板14,再将驴群驱赶到驴槽护栏18内即可;

当垫料落入出料槽板7内之后,旋转惯性圆盘7-1,在惯性圆盘7-1的转动惯性下,出料槽板7内的皮带运转,并带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将垫料向承接槽板内驱动,完成了对垫料的收集,随后打开挡料板21,将垫料取出即可,设置惯性圆盘7-1,即利用圆盘转动的惯性,实现皮带的运转,避免了使用电机带来的不便,方便了操作。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