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卷材及温室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6127发布日期:2019-02-12 22:1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卷材及温室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温室内置保温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卷材及温室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气泡卷材在包装技术领域和保温技术领域被普遍使用,在使用时,是以成片覆盖的方式或者整片卷放的方式发挥作用,不需要气泡卷材具有折叠收缩和伸开展平的功能。然而,上述气泡卷材不容易折叠,当强制折叠后,相对的表面也不能够自然靠拢贴合,且折叠后占用空间较大,使得悬挂在温室空间中使用时,会对地面造成很大的遮阴面积,影响温室内植物的正常生长。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方便折叠的气泡卷材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卷材及温室保温装置,以解决传统气泡卷材不易折叠,且折叠后体积占用空间较大,在温室内应用时遮阴面积大而影响作物生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卷材包括:第一实心结构层和多组气泡结构层;

多组气泡结构层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上,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上设有所述气泡结构层的位置处形成气泡结构区,相邻两组所述气泡结构层之间形成无泡折叠区,位于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两侧处形成无泡连接区;

相邻两组所述气泡结构层能够沿着所述无泡折叠区折叠并贴合在一起,或者沿着所述无泡折叠区展平;多组可折叠卷材能够通过所述无泡连接区实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温室内置保温的现有技术,是利用镀铝遮阴网或者无纺布等“构造同质”的材料,组成热辐射阻挡保温结构,该“构造同质”是指其构造均匀一致,为了方便折叠,现有技术中的镀铝遮阴网或者无纺布都很薄,主要用于阻隔红外辐射,对热传导的阻隔作用很有限,从而,基于现有技术的温室内置保温装置,无法满足寒冷地区温室冬季保温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卷材,是用于组装温室内置保温装置的(包括温室屋面保温装置和温室墙面保温装置),由于设置了无泡折叠区,可以把可折叠卷材制造得很厚,通过设置气泡结构区来大大提高可折叠卷材的保温性,不仅可以提高其对热辐射的阻隔性,还能提高其对热传导的阻隔性。可折叠卷材在闲时折叠,使得气泡结构区相对表面可以紧密贴合,并使折叠后的体积变得很小,从而,减少对地面的遮阴。由于设置了无泡连接区,各卷可折叠卷材在连接时,不论是缝合连接还是热合连接,都可以使连接处牢固耐用(如果不设置无泡连接区,直接把相邻两个气泡结构区连接,不论是缝合连接还是热合连接,由于气泡是一类松软的构造,很难使连接处牢固耐用)。根据温室内部屋面保温需要,通过无泡连接区可以把多卷可折叠卷材连接成一个整体,一个单体温室屋面下用一个整体的保温装置,还可以阻隔热对流,这样的话,该可折叠卷材用于组装温室内置保温装置,可以对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都能够有效阻隔,这是传统的温室内置保温装置做不到的。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泡结构层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一个侧面上或者两个侧面上;

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侧面上至少设置一层所述气泡结构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气候多样性,各地冬季冷暖不同,由此,对于不同地区的温室内置保温装置来讲,有的地区需要很厚的保温装置,有些地区需要较薄的保温装置。而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卷材既能够满足保温性要求,也符合低成本要求。当需要较厚的保温装置时,可折叠卷材在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两个侧面(表面)上都设置气泡结构层,并且,两个侧面上的气泡结构层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层;反之,当需要较薄的保温装置,仅在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一个侧面(表面)上设置气泡结构层,并且,只设置一层气泡结构层。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泡折叠区为长条形,且所述无泡折叠区的宽度范围为1-5cm;

所述无泡连接区为长条形,且所述无泡连接区的宽度范围为1-5c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卷材,首先是一种卷材,在制造时是成卷收纳包装的,不论可折叠卷材是一次成型还是二次加工成型的,采用成卷收纳包装是一种功效较高的工艺,基于这种工艺特点,可折叠卷材上的气泡结构区、无泡折叠区和无泡连接区都是与制造工艺相关的,都是顺着卷材的延长方向设置的,由此,都设置呈长条形。而各自宽度的设定值都是基于组装温室内置保温装置的具体需要确定的。

优选地,把气泡结构区的宽度设置为30厘米、40厘米、50厘米,当温室保温装置设置为三层时,最上层的温室屋面保温体的气泡结构区的宽度为30厘米;最下层的温室屋面保温体的气泡结构区的宽度设置为50厘米;中间层的设置为40厘米,这样设置时,第一温室结构与第二温室结构的高度只需要70厘米左右,比较符合实际需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泡结构层至少包括气泡膜和泡沫塑料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至少包括塑料薄膜、编织布、塑料薄膜和编织布的复合体、覆膜编织布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静止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把空气局限在微小的密闭空间内,空气就会被动地处于静止状态,这些被密闭的空气连同密闭空间一起协同作用,形成很好的保温结构。气泡膜和泡沫塑料就是这类保温结构。由于单位体积内含有大量空气,使得这样的保温结构容重很小,这是组装温室内置保温装置的基本条件(内置保温无需考虑风力的影响,而内置保温装置是悬挂设置使用的,容重小就可以使悬挂结构成本降低,还能使运行所需功率减少)。

第一实心结构层的功能有三个:一是用于附着气泡结构层,二是用于牵引气泡结构层,三是用于连接气泡结构层。基于这样的功能要求,第一实心结构层需要具有气密性、抗老化性、抗拉扯性和柔软性。用聚乙烯为原料制成的塑料薄膜、编织布、塑料薄膜和编织布的复合体、覆膜编织布,由于具有材质轻、成本低、制造容易,是作为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优选方案。除了这些优选方案之外,所有具有上述性能的覆膜织物都可以作为第一实心结构层。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组所述气泡结构层远离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一侧复合有第二实心结构层,用于保护所述气泡结构层;

所述第二实心结构层至少包括镀铝层、铝箔层、薄膜层、淋膜层、编制布层、覆膜编制布层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气泡结构层的微小空间腔壁较薄时,容易老化破裂,从而影响保温功能,甚至会增加其吸湿性,影响正常使用。在其表面涂覆一层保温膜,可以使其抗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单层气泡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保温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室保温装置包括可折叠卷材、悬空组件、悬空连接件、牵引组件以及牵引连接件;

多组所述可折叠卷材通过所述无泡连接区顺次连接,形成温室屋面保温体,且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上具有悬挂折叠区;

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上位于所述悬挂折叠区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悬空连接件,所述悬空连接件套设在所述悬空组件上,所述悬空组件连接于第一温室结构与第二温室结构之间;

所述牵引组件通过所述牵引连接件与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温室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温室结构连接,所述牵引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牵引连接件驱动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在所述悬空组件上展开或者收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温室保温装置主要由保温结构(温室屋面保温体)、限位结构(悬空组件)、动力结构(牵引组件)组成,保温结构、限位结构、动力结构、第一温室结构、第二温室结构配合使用,在白天,在动力结构的作用下,保温结构在限位结构上运动,并折叠收缩至设定位置处;在夜间,保温结构在动力结构的作用下在限位结构上运动,并展开至设定位置,阻隔温室热量以对流、辐射、传导方式转移至温室外部,达到设定的保温目标。为了安装拆卸便利,保温结构与限位结构之间通过悬空连接件连接;保温结构与动力结构之间通过牵引连接件连接。

在具体应用于连栋温室时,每个单体温室屋面下都设置有1-2个独立的温室保温装置,多个单体温室组成的连栋温室就包括多个温室保温装置,多个温室保温装置可以沿相同方向展开或者收缩;也可以每两个相邻的保温装置按相反方向展开,再按相对方向收缩。具体按哪种方式展开或者收缩与动力源的设置方式相关,还与组成连栋温室的单体温室的数量是奇数或偶数相关。

悬空组件是一套具有滑道并能把温室屋面保温体悬挂起来的结构物,优选的方案是用塑钢线作为滑道,塑钢线两端通过张紧装置分别与第一温室结构和第二温室结构连接,温室屋面保温体通过悬空连接件吊挂在塑钢线上。塑钢线是一种塑料树脂线材,具有设定的抗拉强度和光滑度。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及对应的所述悬空组件均至少设置一层,且各层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的一端均通过所述牵引连接件与牵引杆连接,所述牵引杆与所述牵引组件连接;

所述牵引组件通过所述牵引连接件及所述牵引杆驱动各层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在相对应的所述悬空组件上同步展开或者同步收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本发明提供的温室保温装置的保温性能,以适应在高寒地区使用,可以设置多层温室屋面保温体,但为了简化驱动机关,降低运行成本,多层温室屋面保温体只用一套驱动机关驱动运行。这样的话,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之间设置有层高空间,用于容纳相邻上层温室屋面保温体折叠收缩时所需要的空间高度,这个空间高度是与气泡结构区的宽度是有关的、相适应的。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的垂直投影面积是一样的,所以,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活动端所连接的牵引连接件是在一个垂面上的,设置多个竖向的牵引杆,各个竖向牵引杆间隔地与各层的牵引连接件连接为一体,使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在活动端成为一体,通过牵引驱动牵引杆,就能带动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同步在相对应的悬空组件上运动,或者展开至设定位置,或者折叠收缩至设定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层温室屋面保温体的整体保温性能,在各层牵引连接件的一侧,还可以设置竖向密封部件,密封部件可以用发泡结构、柔性结构或者弹性结构制成,使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之间的空间与温室空间隔开,使各个空间都成为相对独立的空间,阻止各个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牵引组件至少包括动力源、顺向牵引线和逆向牵引线;

所述顺向牵引线的一端及所述逆向牵引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顺向牵引线的另一端及所述逆向牵引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牵引杆连接,且在所述动力源的驱动作用下,所述顺向牵引线或者所述逆向牵引线能够带动所述牵引杆向着相应的牵引方向移动,并由所述牵引杆带动各层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同步展开或者同步收合。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源是指能够驱动顺向牵引线或者逆向牵引线沿悬空组件的伸长方向移动的机关。因此,动力源可以是一组长轴,顺向牵引线和逆向牵引线分别缠绕在对应的长轴上,当长轴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相对应的牵引线在长轴上缠绕,从而拉动未缠绕的牵引线向该长轴移动,而在相反方向的牵引线则从其相对应的长轴上释放。反之亦然。

该动力源也可以是其他的装置,只要能够牵动顺向/逆向牵引线按预定方式移动即可。

还需说明的是,顺向牵引线和逆向牵引线在方向性上是一种相对的表述,相应表示温室屋面保温体的运动趋势是展开趋势或者收缩趋势。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悬空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夹持结构和挂环;

所述夹持结构用于与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上的所述悬挂折叠区夹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种优选方案,悬空连接件选用夹持结构连接温室屋面保温体用于悬空组件,可以在不破坏无泡折叠区结构的情况下进行,而且安装拆卸便捷。当然,悬空连接件也可以用其他部件,只要能把温室屋面保温体悬挂连接于悬空组件上,并且可以在悬空组件上运动,相应地带动温室屋面保温体在悬空组件上移动即可。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悬空连接件还包括悬空连接杆,所述悬空连接杆沿所述温室屋面保温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悬挂折叠区,并位于所述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下方,对所述悬挂折叠区的第一实心结构层进行支撑;

所述夹持结构能够对所述悬空连接杆及所述悬挂折叠区的第一实心结构层进行夹持。

需要说明的是,悬空连接件是间隔设置在悬空组件和无泡折叠区的,无泡折叠区是由第一实心结构层组成的,第一实心结构层是柔性结构,在用悬空连接件悬吊第一实心结构层的悬挂折叠区时,相邻两个悬空连接件之间的无泡折叠区有向下凹陷的趋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悬挂折叠区的第一实心结构层下方纵向设置一根悬空连接杆,这样,当夹持结构使用时,夹持结构把悬挂折叠区的第一实心结构层与悬空连接杆一同夹紧连接于悬空组件上,由于有悬空连接杆的支撑作用,相邻悬空连接件之间的悬挂折叠区就不会向下凹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卷材及温室保温装置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卷材,包括第一实心结构层和多组气泡结构层,其中,多组气泡结构层间隔设置在第一实心结构层上,在第一实心结构层上设有气泡结构层的位置处形成气泡结构区,而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之间形成无泡折叠区,位于第一实心结构层的两侧处形成无泡连接区;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能够沿着无泡折叠区折叠并贴合在一起,或者沿着无泡折叠区展平,多组可折叠卷材能够通过无泡连接区实现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卷材,通过在无泡折叠区处折叠,使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能够靠紧贴合在一起,以实现卷材的折叠收合,且能够在无泡折叠区处展开,以实现卷材的展平,由此,该可折叠卷材能够很方便地实现折叠或展平,折叠时,使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相互靠拢贴合,这样一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打卷、或强制折叠的卷材,具有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无泡连接区能够将多组可折叠卷材拼接在一起,形成面积较大的卷材,以满足多种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即,根据具体需求拼接可折叠卷材,提高该可折叠卷材的适用性。

并且,当可折叠卷材应用到温室中用于保温时,由于该可折叠卷材收合后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之间能够自然靠拢贴合,减小了占用空间,从而有效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折叠后遮阴面积大而影响温室内植物正常生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室保温装置,包括上述可折叠卷材,由此,该温室保温装置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可折叠卷材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单侧面设置气泡结构层)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侧面设置气泡结构层)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单侧面设置气泡结构层且设有第二实心结构层)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双侧面设置气泡结构层且设有第二实心结构层)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单层气泡膜气室构造制成的第三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双层气泡膜气室构造制成的第四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双层气泡膜气室构造制成的第三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四层气泡膜气室构造制成的第四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四层气泡膜气室构造制成的第三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双层泡沫塑料制成的第三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四层泡沫塑料制成的第四种可折叠卷材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温室屋面保温体组成的温室保温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标:

100-第一实心结构层;110-气泡膜淋膜层;120-淋膜编织布层;

200-气泡结构层;210-气泡膜;220-泡沫塑料;

300-无泡折叠区;400-无泡连接区;500-第二实心结构层;

610-悬空组件;620-悬空连接件;

710-牵引组件;711-顺向牵引线;712-逆向牵引线;713-动力源;720-牵引连接件;730-牵引杆;

810-第一温室结构;820-第二温室结构;

900-温室屋面保温体;910-悬挂折叠区;920-下沉折叠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1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卷材包括第一实心结构层100和多组气泡结构层200;多组气泡结构层200间隔设置在第一实心结构层100上,第一实心结构层100上设有气泡结构层200的位置处形成气泡结构区,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200之间形成无泡折叠区300,位于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的两侧处形成无泡连接区400;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200能够沿着无泡折叠区300折叠并贴合在一起,或者沿着无泡折叠区300展平;多组可折叠卷材能够通过无泡连接区400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卷材,通过在无泡折叠区300处折叠,使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200能够贴合在一起,以实现卷材的折叠收合,且能够在无泡折叠区300处展开,以实现卷材的展平,由此,该可折叠卷材能够很方便地实现折叠或展平,折叠时,使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200相互靠拢贴合,这样一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打卷、或强制折叠的卷材,具有体积小、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无泡连接区400能够将多组可折叠卷材拼接在一起,形成面积较大的卷材,以满足多种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即,根据具体需求拼接可折叠卷材,提高该可折叠卷材的适用性。

并且,当可折叠卷材应用到温室中用于保温时,由于该可折叠卷材收合后相邻两组气泡结构层200之间能够自然靠拢贴合,减小了占用空间,从而有效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折叠后遮阴面积大而影响温室内植物正常生长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卷材可以作为温室内部空间设置内置式可收放的保温装置,而不论用于屋面保温还是用于墙体保温,都需要可折叠卷材在宽度方向上连接成一个整体。而把气泡结构区、无泡折叠区300和无泡连接区400沿卷材长度方向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连接拼装效率。优选地,可折叠卷材的伸长方向和温室单体的长度方向(温室纵向)一致,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可折叠卷材在长度方向上的连接次数。例如,温室纵向长度为100m,温室屋面坡长10m,由此,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外形尺寸约为100m*10m。当可折叠卷材的长度为100m时,宽度为1.5m时,大约需要7组可折叠卷材通过相邻的无泡连接区400连接为一体,制成一整块温室屋面保温体900,温室屋面保温体900在具体安装时,一个长边的无泡连接区400与温室结构预定部位连接,另一个长边与牵引连接件720连接,如果制成的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宽度稍宽,可以缠绕或者折叠于牵引连接件720,然后把多余部分剪除。

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卷材主要包含三个功能区,即,保温功能区(气泡结构层200),折叠功能区(无泡折叠区300)和连接功能区(无泡连接区400),保温功能区至少包含气泡,与折叠功能区和连接功能区相比,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尺寸,而折叠功能区和连接功能区为了方便连接和方便折叠,其厚度小于保温功能区的厚度,而且是实心状的,以便增加该部位的强度。相邻的两组可折叠卷材通过连接功能区连接为一体,多组可折叠卷材通过连接功能区连成一片较大的可折叠卷材(即,按预定方式连接制成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以满足温室屋面整体保温的需要,或者墙体保温的需要。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气泡结构区为长条形,且气泡结构区的宽度范围为10-100cm;无泡折叠区300为长条形,且无泡折叠区300的宽度范围为1-5cm;无泡连接区400为长条形,且无泡连接区400的宽度范围为1-5cm。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可折叠卷材的制造幅宽是有限的,一般小于2m,必然需要把多组可折叠卷材在宽度方向上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无泡连接区400能够实现多组可折叠卷材的拼接。进一步的,无泡连接区400呈长条形,并将无泡连接区400的宽度设置为1-5cm,把两个1-5cm的无泡连接区400上下重叠或者左右靠紧,不论是热合连接还是缝合连接,都能将相邻两组可折叠卷材上的无泡连接区400结合为一体,由于无泡连接区400是实心状的,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拼接,而且拼接结构的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以提高该可折叠卷材的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考虑可折叠卷材折叠后对地面的遮阴情况以及折叠后对空间的占用情况,由此,气泡结构区的折幅是有限的,优选地,把气泡结构区设置呈10-100c宽的长条形,从而可以满足各类温室内置保温需要的同时,也不会对地面造成严重的遮阴现象,且折叠后所需要的占用空间也能够满足要求。对于普通蔬菜种植温室,优选地,气泡结构区的宽度设定为20cm、30cm、40cm、50cm等。

进一步的,把无泡折叠区300的宽度设置成1-5cm,可以满足不同厚度的可折叠卷材的折叠需要,使折叠后相对表面可以贴合在一起,缩小折叠后的体积,相应地减少折叠后的占用空间。优选地,当气泡结构区厚度为1cm时,无泡折叠区300的宽度小于等于2cm,当气泡结构区厚度为2cm时,无泡折叠区300的宽度小于等于4cm,当气泡结构区厚度为3cm时,无泡折叠区300的宽度小于等于6cm,以此类推,这样的话,相邻的气泡结构层200能够折叠并相互靠拢贴合。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气泡结构层200间隔设置在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的一个侧面上或者两个侧面上;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的侧面上至少设置一层气泡结构层200。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气泡结构层200至少包括气泡膜210和泡沫塑料220中的一种;第一实心结构层100至少包括塑料薄膜、编织布、塑料薄膜和编织布的复合体、覆膜编织布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心结构层100除了具有保温需要的气密性外,还具有用于折叠和牵引的功能,因此,要求第一实心结构层100质地柔软,具有设定的抗拉强度以及抗老化性。基于这样的要求,用塑料薄膜、编织布、塑料薄膜及编织布的复合体或者覆膜编织布只是一种比较廉价的优选方案,因此,凡是覆膜织物具备上述要求的都可以作为第一实心结构层100得以应用。

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卷材中的气泡结构层200是用塑料树脂制成的一类柔性结构,气泡结构层200中的气泡都是相互独立的微小空间,这些微小空间中存有空气,由于各个微小空间是相互独立没有连通的,所以,各个气泡中的空气也就不能相互流动,相对于外界空间的空气而言,气泡里的空气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静止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气泡结构层200也就成为了很好的隔热保温结构,而且,这些相互独立的互不连通的微小空间也不能吸纳水汽,几乎没有吸湿性,这样的话,制成的温室屋面保温体900在温室潮湿环境中长期应用也不会增加重量。

在现有的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内,气泡卷材是被以铺设或者卷放方式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反复折叠或伸展,因此,所使用的气泡卷材的结构是均匀一致的,都是由气泡组成的,不需要设置用于折叠和连接的专用构造,即,不需要设置无泡折叠区300和无泡连接区400。所以,这种传统保温材料如果强行折叠,折叠后的相对表面不能很自然地合拢贴合,不能很好地满足反复折叠-展开的使用要求。

可折叠卷材在反复折叠-伸展运动中,折叠功能区的材质需要满足耐用性和持久性,因此,折叠功能区选用实心结构层的构造,优选地,折叠功能区选用塑料薄膜、编织布、塑料薄膜和编织布复合体中的一种,以满足耐用性和持久性的使用需求。

如果可折叠卷材是用塑料树脂原料在专用设备中通过熔融-挤出-吸塑-淋膜工艺制成,折叠功能区的材质就是具有设定厚度和强度的实心塑料薄膜,折叠功能区、连接功能区和保温功能区的气泡结构层200的材质相同。

如果可折叠卷材是用气泡结构层200和实心膜材复合而成,即在一张实心膜材(第一实心结构层100)上按照预定方式间隔设置气泡结构层200,并通过复合工艺使气泡结构层200和实心膜材复合为一体,则,气泡结构层200与实心膜材的材质不同,这样的话,实心膜材优选地采用编织布、塑料薄膜和编织布复合体、编织布淋膜复合体中的一种,因为这种膜材的耐用性和持久性更好(比如用纯料聚乙烯编织布制成的膜材)。编织布是织物,织物经淋膜处理后可以做到设定的气密性,以阻止对流性散热。

需要注意的是,温室屋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结露滴水,露水可能会滴落在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上表面,并且可能会流入无泡折叠区300,在无泡折叠区300聚集,大量的积水会对温室屋面保温体900或者悬空组件610造成危害,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在无泡折叠区300上要设置透水眼,使该区域上表面接收到的露水通过透水眼流至下表面,最终离开该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

优选地,气泡结构层200为泡沫塑料220,该泡沫塑料220是以塑料为基本组分并布满微孔气泡的聚合物材料,其无数微孔互不连通,微孔是在液态或熔融态塑料中引入气体产生的,该气体的引入方法至少包括机械法、物理法或者化学法中的一种。

具体的,泡沫塑料220又称微孔塑料,泡沫塑料220整体布满无数互不连通的微孔而使表观密度明显降低的塑料,互不连通的微孔是一种闭合的微小空腔结构,由于结构中含有大量空气,可以视为以塑料为基本组分并含有大量微小气泡的聚合物材料,因此也可以说是以气体为填料的复合塑料。

由于泡沫塑料220制造工艺所限,泡沫塑料220的单层厚度是有限的,为了提高保温功能区的保温性能,泡沫塑料220可以设置多层,各层之间的泡沫塑料220复合为一体。

优选地,气泡结构层200是由气泡膜210组成的,气泡膜210是在预定的设备中把塑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经高温挤出吸塑制成的塑料薄膜气泡结构,该气泡结构成行成排布置连接成一体状,成行成排的气泡是相互独立的气室构造,气室构造的直径为3-30mm的塑料薄膜空腔。

具体的,气泡膜210又称气垫膜、泡泡膜、气泡薄膜、气垫薄膜等,气泡膜210在制造工艺上和气泡成型原理方面都不同于泡沫塑料220,气泡膜210的气孔要大于泡沫塑料220的气孔。气泡膜210是由塑料树脂原料在专用设备中融化成熔融状态,在气泡结构区,被挤出成膜,没有吸塑环节,形成第一实心结构层100,即,第一实心结构层100是一层较厚的淋膜层。

优选地,气泡结构层200至少包括一层气泡膜210,第一实心结构层100是由塑料薄膜组成的,且塑料薄膜与气泡结构层200的材质相同。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的材质与气泡结构层200的材质一致是由气泡膜210的成型原理决定的。

优选地,气泡结构层200至少包括一层气泡膜210,第一实心结构层100是由塑料薄膜和编织布复合而成的,或者,第一实心结构层100与由塑料薄膜和编织布淋膜复合体结合为一体而成,而塑料薄膜与气泡结构材质相同,编织布用于提高无泡折叠区300和无泡连接区400的耐久性和耐用性。并且,相邻两层气泡膜210之间还设置有气泡膜淋膜层110,以提高气泡结构层200的耐用性和耐久性。

具体的,用专用设备可以把一层气泡膜210或者多层气泡膜210复合体结构与编织布等织物复合为一体,使第一实心结构层100是由塑料薄膜和编织布复合而成,或者,第一实心结构层100与由气泡膜淋膜层110和淋膜编织布层120复合体结合为一体而成,这样的话,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由于有织物构造,可以用缝纫机把相邻的两个无泡连接区400缝合为一体,使可折叠卷材的抗拉扯性提高,能够提高无泡折叠区300的耐久性和耐用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各组气泡结构层200远离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的一侧复合有第二实心结构层500,用于保护气泡结构层200;第二实心结构层500至少包括镀铝层、铝箔层、薄膜层、淋膜层、编制布层、覆膜编制布层中的一种。

具体的,可以用专用设备把第二实心结构层500与可折叠卷材的气泡结构区复合为一体,使气泡结构区敷上一层保护层,用来抵御紫外线的侵蚀,对于单层气泡膜210的多个独立气泡面而言,给其复合一层第二实心结构层500,还能使气泡之间的开放空间变成密闭空间,进一步提高一层气泡膜210的保温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室保温装置包括可折叠卷材、悬空组件610、悬空连接件620、牵引组件710以及牵引连接件720;多组可折叠卷材通过无泡连接区400顺次连接,形成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且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上具有悬挂折叠区910和下沉折叠区920;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上位于悬挂折叠区910的位置处设置有悬空连接件620,悬空连接件620套设在悬空组件610上,悬空组件610连接于第一温室结构810与第二温室结构820之间;牵引组件710通过牵引连接件720与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一端连接,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另一端与第一温室结构810或者第二温室结构820连接,牵引组件710能够通过牵引连接件720驱动温室屋面保温体900展开或者收合。

具体的,多个可折叠卷材通过相邻的无泡连接区400按预定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组成温室屋面保温体900,该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中的可折叠卷材按预定方式把无泡折叠区300和/或无泡连接区400设为悬挂折叠区910和下沉折叠区920,而悬空连接件620则对应连接在悬挂折叠区910上,且悬空连接件620能够沿悬空组件610滑动,在牵引组件710的牵引作用下,悬空连接件620及可折叠卷材能够沿着悬空组件610移动,以实现展开或者收合。

进一步的,悬空组件610至少包括滑道,滑道至少包括塑钢线,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中的悬挂折叠区910通过悬空连接件620与悬空组件610的滑道连接为一体,各层滑道的两端在预定位置与第一温室结构810和第二温室结构820连接并绷紧,将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悬空于预定空间,悬挂折叠区910通过悬空连接件620能够在滑道上滑动,以实现温室保温体900的伸展或者收缩。

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中靠边的一个无泡连接区400固定连接于第一温室结构810或者第二温室结构820上预定位置处,另一个无泡连接区400通过牵引连接件720与牵引组件710连接,牵引组件710能够带动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沿着悬空组件610中的滑道同步伸开展平或者折叠收缩。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温室屋面保温体900至少设置一层,且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一端均通过牵引连接件720与牵引杆730连接,牵引杆730与牵引组件710连接;牵引组件710通过牵引连接件720及牵引杆730驱动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同步展开或者同步收合。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牵引组件710至少包括动力源713、顺向牵引线711和逆向牵引线712;顺向牵引线711及逆向牵引线712分别与动力源713传动连接;顺向牵引线711及逆向牵引线712均与牵引杆730连接,且在动力源713的驱动作用下,顺向牵引线711或者逆向牵引线712能够带动牵引杆730向着相应的牵引方向移动,并由牵引杆730带动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同步展开或者同步收合。

当设置多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时,考虑到多层的同步展开或同步折叠,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牵引杆730,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同一侧端部均通过牵引连接件720与牵引杆730连接,而牵引组件710中的顺向牵引线711和逆向牵引线712分别设置在牵引杆730的两侧,由此一来,在动力源713的驱动作用下,顺向牵引线711或者逆向牵引线712能够分别拉动牵引杆730向相应的牵引方向移动,由此通过牵引杆730带动各层温室屋面保温体900实现展开或者收合的过程。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悬空连接件620包括相互连接的夹持结构和挂环;夹持结构用于与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上的悬挂折叠区910夹紧连接,挂环用于与悬空组件610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悬空连接件620还包括悬空连接杆,悬空连接杆沿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悬挂折叠区910,并位于第一实心结构层100的下方,对悬挂折叠区910的第一实心结构层100进行支撑;夹持结构能够对悬空连接杆及悬挂折叠区910的第一实心结构层100进行夹持。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悬空连接件620与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连接,将悬空连接件620设计呈至少由夹持结构和挂环组成的结构,挂环用于与悬空组件610中的滑道连接,而夹持结构则用于夹紧悬挂折叠区910,实现连接,由此一来,通过夹持结构和挂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悬挂,且由于挂环能够在滑道上滑动,实现了温室屋面保温体900的展开或者收合。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悬空连接件620与温室屋面保温体90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牢固性,本实施例中增设了悬空连接杆,具体的,悬空连接杆设置在悬挂折叠区910,通过夹持结构能够同时对悬空连接杆和第一实心结构层100进行夹持,从而,使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