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1699发布日期:2018-12-25 19:22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平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pleurotusostreatus)也称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平菇芽管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结合后,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在隔膜上有锁状联合,双核菌丝借助于锁状联合,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分枝,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

传统平菇栽培的基质有木屑、秸秆、树枝等,但通常材料要粉碎到一定程度才用来开展袋料栽培生产,粉碎的过程增加了生产中的劳动力和能耗投入,同时天麻废弃菌材是天麻产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目前尚未形成合理有效的循环利用途径,随意丢弃造成了林木资源浪费大,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平菇栽培过程中木屑、秸秆、树枝等大量材料粉碎处理的过程,以天麻废弃菌材小块代替传统种植中的木屑、秸秆、树枝等大量材料,降低材料粉碎过程中劳动力和能耗的投入,充分利用天麻产区的废弃菌材,以及本地区的玉米芯材料,使农业废弃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循环利用,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优选的,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优选的,所述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15%-30%。

优选的,所述天麻废弃菌材主要为青冈树和栓皮栎。

优选的,所述天麻废弃菌材小块的宽为1-2cm,长为2-3cm。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为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

优选的,所述平菇液体菌种由马铃薯20%、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配制成1l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天麻废弃菌材处理成宽1-2cm,长2-5cm左右的小块,添加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等辅料进行平菇的袋料栽培生产,实现了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食用菌,且将天麻废弃菌材处理为小块,简化了平菇袋料栽培技术中主要材料的粉碎过程,降低了传统碎屑状材料袋料栽培的成本,节省了劳动力。

2、本发明中天麻废弃菌材小块的添加量从50%-90%范围内均能保证平菇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和子实体的分化,当袋料基质配比为:70%天麻菌材小块,20%的玉米芯粉末和10%的辅料时,平菇子实体第一茬出菇量最大,生物转化率达到了30%,菌丝体生长速率达到了0.44cm/天。

3、本发明通过合理利用了天麻产区的废弃菌材,同时结合本地区丰富的玉米芯农废资源,开展天麻废弃菌材小块为主要材料的平菇袋料栽培生产,合理利用了天麻种植剩余的木材资源,实现了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农废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利用天麻废弃菌材小块栽培的平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小块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15%-30%。

进一步的,天麻废弃菌材主要为青冈树和栓皮栎。

进一步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的宽为1-2cm,长为2-3cm,通过对天麻废弃菌材处理为小块,简化了平菇袋料栽培技术中主要材料的粉碎过程,降低了传统碎屑状材料袋料栽培的成本。

进一步的,消毒液为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乙醇属于常规消毒液,具有杀菌作用较快,消毒效果可靠的优点,且对人刺激性小,无毒,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小。

进一步的,平菇液体菌种由马铃薯20%、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配制成1l,该液体培养基中20%的马铃薯煮沸后的汁液和添加的葡萄糖能够提供平菇菌种生长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碳源、氮源和部分微量元素,保证了平菇液体菌种良好的生长。

本发明合理利用了天麻产区的废弃菌材,结合本地区丰富的玉米芯农废资源,开展天麻废弃菌材小块为主要材料的平菇袋料栽培生产,合理利用了天麻种植剩余的木材资源,实现了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农废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小块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天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23.4%。

实施例二

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小块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kh2p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天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27.7%。

实施例三

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小块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天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30%。

实施例四

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小块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天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24%。

实施例五

一种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天麻废弃菌材、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各个组分间的质量配合比为:

以天麻废弃菌材和玉米芯为主要基质袋料栽培平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直径大于5cm的天麻废弃菌材,清除天麻废弃菌材表面泥土后,处理为宽1-2cm,长2-3cm的小块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备用;

2)选取玉米芯,晒干后,粉碎至直径小于0.5cm的玉米芯碎屑,备用;

3)取步骤1)中留作备用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步骤2)中的玉米芯碎屑,按照质量配比加入麦麸、黄豆粉、石膏粉、kh2po4和mgso4,充分混合后,按300g每包装入菌袋中,接着按料水质量比1:2加入自来水混合拌匀,得到ph为自然的基质,套紧出菇环,高温灭菌后,备用;

4)取步骤3)中灭菌后的菌袋,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袋1/10的接种量,在每个菌包出菇环端接入30ml的平菇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袋于25℃条件下避光养菌,留作备用;

5)取步骤4)中留作备用的菌袋,当平菇菌丝长满菌包后,对菌袋表面用消毒液消毒,在出菇环一端开口,去掉出菇环,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保持室内湿度75-80%之间进行出菇催化;

6)菌包开口后5-6天在菌丝体表面分化形成原基,分化后2-3天进行采摘,第一茬菇生物转化率15%。

不同质量的天麻废弃菌材小块和与玉米芯对平菇栽培过程的影响的结果表如下:

从表格中记录的数据中可看出当袋料基质配比为:70%天麻菌材小块,20%的玉米芯粉末和10%的辅料时,平菇子实体第一茬出菇量最大,生物转化率达到了30%,菌丝体生长速率达到了0.44cm/天。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