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土地纵深利用的农业种植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79768发布日期:2019-01-14 17:5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土地纵深利用的农业种植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土地纵深利用的农业种植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植物种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耕地种植,二是温室大棚,三是植物工厂和植物集装箱;

耕地种植有如下缺点,其一是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包括水、耕地、光照等,其而是受到季节和气候等的巨大影响,其三,是对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病虫害、人为事故、战争和恐怖事件、工业污染等无可抗拒和脆弱性,其四是效率低下,包括生产能力的低下,以及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如对水的利用效率低下等,其五是农业生产的食品安全性差,耕地,水,甚至空气受到的污染程度严重,有关报道显示,中国有1/5的耕地受到严重污染,不能使用。

温室大棚和植物工厂主要是减少了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提高效率,减少污染,但是同时有成本能耗高等问题。

事实上,地下环境天然的适合植物的生长,对人,包括动物而言,地面环境是更适合的,因为人需要大量新型的空气来呼吸氧气实现新陈代谢,人同时需要相对干爽的环境,避免细菌以及人体病变等,人也需要自然的太阳光照维持人的生理心里平衡,包括自然的生物钟。当然,人,包括动物也需要相对开放的环境进行移动,交流等,人和动物也可以在自然灾害等来临时移动来避祸。而植物正好与动物有相反同时互补的特性,植物更需要少氧多co2的密闭的环境,更需要水分和潮湿的环境,自然光和led人工照明均可实现光合作用,人类的废物或者废气都可以作为植物的养分,同时,植物一般是固定,无需活动空间,也不能自己移动来避祸。从以上分析来看,植物,尤其是消费性农业植物更适合地下环境。

因此,上述这些问题,当植物种植转入地下后,大都能迎刃而解,如地下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小,对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病虫害、人为事故、战争和恐怖事件、工业污染等有抗拒力等。

但是目前的地下空间的结构,及其设计与建设方法,并不能很好的适用植物种植的要求,主要有如下问题,如空间结构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也不利于自动化;其次,现有的各类地下空间,包括矿井、交通地下设施。人防设施等均不以确保地下与地面的联系为重点,而是注重地下活动,如采矿,地下交通及地下人防避难,而植物种植需要地下与地表有畅通的联系,并同时利用地下和地表的资源,包括利用自然采光,方便植物的收获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土地纵深利用的农业种植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土地纵深利用的农业种植方法,从土地表面开始向土地内部延伸形成空间供植物种植,至少植物的生长是在该空间内进行的,种植的其它过程在地表进行或在该空间内进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通过自然采光、电灯光照系统的其中任意一种或者二种方式实现;作为优选方案,利用地下空间获取植物生长所需水分,包括直接利用地下水,或利用地下空间的冷却能力从空气中获得水。

进一步地,该方法对植物至少完成移动处理、或作业处理中的任一项。所述移动处理是通过运载系统实现,或通过设置在所述空间内的运载通道实现,所述作业处理通过作业系统实现。

进一步地,对植物进行移动处理是指:所述的植物从地表移至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内生长,植物种植的其它过程在地表进行,所述的植物种植在植物栽培器中,植物栽培器安置在承载结构体中,通过承载结构体将植物送至该空间内生长,并在植物生长完成后,将植物送回地表,以供收获;所述的作业处理是指:植物全部过程在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内完成,作业系统在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内完成对植物包括播种、定植、收获在内的作业。

进一步地,当植物在土地内部延伸空间生长时,将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封闭,并从外界为土地内部延伸空间提供co2。

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采用液培,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内还匹配了用于实现培养液循环的液体循环系统。

进一步地,土地内部延伸空间还设置了如下保障性系统中的一项或多项:环境温湿度调节系统、检测及控制系统、储能系统、沼气发生系统、有机物净化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载系统、作业系统为自动化系统。

一种基于土地纵深利用的植物种植系统,系统包括从地表延伸至土地内部的空间,植物直接种植于所述空间的壁上,或种植于位于所述空间内的植物栽培器中;植物栽培器直接安装在所述空间的壁上,或安装在承载结构体上;该空间内还至少具有运载系统、运载通道、作业系统中的一项,对植物至少完成移动处理、或作业处理中的任一项。

进一步地,所述空间内还设置有光照系统,所述光照系统选自自然采光系统、电灯光照系统的其中任意一种或者二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间与地表的联通口上装有密闭装置,能将该空间封闭;所述的系统还具有co2供给装置,该装置在所述的空间密闭时向该空间提供co2。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载系统、作业系统为自动化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保证地表和其内部空间的畅通联系,同时利用地表和其内部的优点,该方法基于对土地的纵深利用,即从地表向其内部延深形成植物种植所需要的空间,这样,既能够利用地下空间解决上述的种种问题,同时克服现有种类地下空间不能适用植物种植的缺陷,同时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本原理图一;

图2为本发明基本原理图二;

图3为斜向延伸到土地内部的空间示意图;

图4为水平延伸到土地内部的空间示意图;

图5为“u”型结构的空间示意图;

图6为带有水平环形的空间示意图;

图7为带有运载系统的种植系统;

图8为带有光纤聚光系统的种植系统;

图9为带有升降系统的种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的植物的种植过程包括播种、定植和采收,经播种发芽后,植物生长成幼苗,对幼苗进行定植到特定环境中,植物进一步生长,直至最后收获。本发明充分利用土地内部延伸空间的特点,来完成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其他过程可以在地表进行,此时需要移动植物,使之进出该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在地表完成播种、定植和采收等工作;植物的其他过程也可以在该土地内部延伸空间内进行,此时需要作业系统进入空间完成播种、定植和采收。

植物的移动可以采用运载系统来实现,这种系统可以为升降机、传送带、拖曳机构等,或通过在空间内设置运载通道,供运输车辆或人进入进行运输。

本发明所述的作业系统是指为完成种植、定植、收获等作业的系统,包括位于空间内的作业通道和位于作业通道内进行作业的人、设备或作业线。

本发明所述的承载结构体为用于承载植物栽培器的结构,例如,例如,箱式结构、架式结构等。承载结构体4还可以包括辅助植物生长的光照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喷淋系统(喷淋药液、营养液等)、电源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图4所示,从地表向土地内部延伸可以形成垂直地表的竖井11,与地表斜交的斜井12及与地表平行的水平巷道13,均为本发明所述的土地内部延伸空间。

如图1所示,在竖井11中,有多个承载结构体4,承载结构体4内含有植物栽培器3,内含植物1,植物培植可以采用土培,基质培,液培(或水培)及气培,如图所示的2代表培养基质:例如土壤、培养液等。

对于图1中种植的需要光照的植物,图1中采用了自然采光系统,也可以采用电灯光照系统,例如图7中的led照明系统60。图1中设置了聚光式系统30,当然也可以采用普通的自然采光系统,通过光路引入至土地内部延伸空间。采用光照系统,可以大大增加植物光合作用时间和强度,提高产量。而对于不需要光照的植物,例如异养植物、菌类植物,则不用额外配置光照系统;对于仅需微弱光照的植物,例如藻类、苔藓、蕨类等,也可以不额外配置光照系统,利用地下空间的微弱光照即可实现生长。

图1中设置了升降机构20,该升降机构为本发明所述的运载系统中的一种,该升降机构20可以将承载结构体4从地表降到地下空间内,也可以将其升到地表,从而方便实现以下植物种植方式,即植物从地表移至所述的植物生长空间内生长,植物种植的其它过程,如播种,定植,收获等在地表进行。

图1中,土地内部延伸空间也可以具有额外的作业系统,对承载结构体4中的植物、或承载结构体4本身进行操作。作业系统可以为维修作业系统、播种系统、收割系统、定植系统或集成的综合系统。

图4所示的与地表平行的水平巷道13中,也可以采用图1的承载结构体4。这种水平巷道13还可以预留一定的运载通道。承载结构体4通过运输车轮直接经运载通道进行运输。

图2与图1不同,植物的全过程包括收获全部在空间14内进行,需要通过作业系统40来完成播种、定植及收获等工作,包括可以升降的机械手或作业机械41,以及容器42,机械手41用来采摘果实、容器42用来容置果实等。本发明中所述的作业系统可以参考现有农业技术中的收割机、播种机等形式,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改进。

图2中,植物一部分置于植物栽培器3内,另一部分直接置于空间壁上,植物栽培器3也置于空间壁上,当然也可以像图2一样将植物栽培器3置于承载结构体4中。

图9采用图2同样的作业系统,与图2不同,植物及栽培器承载于承载结构体内,而不是空间的壁上。

上述作业系统以及运载系统,可以结合现有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形成自动化的作业系统和自动化的运载系统。

图5,图6表示了可以采用一些组合式的空间结构,图5中,为两个竖井11与水平联巷15的组合,图6为竖井11与环形水平巷道16的组合。

图7中设置了另一种如传送带形式的运载系统80,该传送带上安置有植物栽培器3,植物种植于植物栽培器3中,运行所述传送带,即可实现植物升降,并实现所述的植物在竖井11内生长,植物种植的其它过程,如播种,定植,收获等在地表收获室内进行。

图7可以水培系统,设置了液体循环系统,含泵72和喷淋管71,实现培养液的循环利用。图7同时采用led照明系统60。

植物生长所需水的来源可以是地下水,也可以利用地下空间的冷却能力,从空气中取水,如通过通风,将地表的热空气导入地下,获取冷凝水。

图7中,可以通过位于竖井11上方的屋顶实现密封,同时匹配了co2供给系统50。co2供给系统的co2可以是来自工厂生产的co2,也可以是来自co2捕集系统,即通过捕集大气或者工业及能源过程的尾气,如电厂锅炉的尾气中的co2,也可以直接在现场,地下或地面捕集。

图8与图7不同在于增加了自然采光系统,自然采光系统由聚光器91和光缆92组成。

此外,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还可以配置蓄能系统,例如电池蓄电系统、蓄热或者蓄冷系统,蓄能系统的能量可以来自外界,蓄电系统的电可以用来驱动led或其它设备,如风机,水泵等;也可以用来提供热或者冷,或者为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温湿度调节。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地下空间的易利用和保温特性等,地下空间环境相对恒定,一般并不需要冷热调节,即使冷热调节,其代价与地面相比十分小。采用蓄能后,其成本或代价更小。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还可以配置沼气系统,可以为植物生产提高co2和肥料,同时可以产生乙烷供其它用,或用作制造肥料。

本发明所述的系统还可以增加有机物净化系统,利用有机物,如乙烷制造肥料。

本发明的系统还可纳入现有的检测和控制系统,针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条件进行检测,同时根据检测数据进行反馈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