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4482发布日期:2020-05-12 14:46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网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箱。



背景技术: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肉质细嫩,鲜而不腻,且具有药用价值,素称“海味之冠”,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目前我国鲍鱼养殖主要以浅海筏式养殖为主,投料清洁时需要人工将鲍鱼养殖箱笼从海中捞出,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升降养殖箱笼的网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提放养殖箱笼而消耗大量劳动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箱,包括:网箱本体,为框架式结构,其内具有养殖空间;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网箱本体顶部的主动轴、设置在所述网箱本体底部的从动轴,及绕设在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的提升带;动力装置,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而带动所述提升带上下移动;多个养殖箱笼,固定在所述提升带的外周上并可随所述提升带的上下移动而依次上升至所述网箱本体的顶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轴及所述从动轴的截面均呈等边多边形;所述提升带为环形扁平缆绳,所述提升带的扁平面与所述主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一侧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箱笼具有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提升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的边长及所述从动轴的边长均与所述背板的长度相等,且所述背板能够与所述主动轴或所述从动轴的侧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箱笼间隔设置,且所述主动轴的边长及所述从动轴的边长均与相邻两养殖箱笼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升带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养殖箱笼的固定单元,所述养殖箱笼通过所述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提升带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单元呈槽状,所述养殖箱笼上凸伸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固定单元配合而使所述养殖箱笼固定于所述提升带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养殖箱笼通过所述固定单元悬挂于所述提升带上。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沿所述主动轴的长度方向,并排绕设有多个提升带,各养殖箱笼与该多个提升带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沿所述网箱本体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道;各过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动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网箱本体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可相对于所述从动齿轮伸出或缩回;主动齿轮,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末端,并可随所述输出轴的伸出或缩回而使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箱本体顶部的纵向方向设置有滑行轨道;所述动力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行轨道滑动配合而使所述动力装置可沿所述网箱本体的纵向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时使所述滑轮固定。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道的上表面低于所述主动轴。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网箱本体包括:顶框,包括间隔设置的两顶横梁和连接于两顶横梁之间的两顶纵梁;各顶纵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主动轴穿设的支撑轴承;底框,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底横梁和连接于两底横梁之间的两底纵梁;各底纵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从动轴穿设的支撑轴承;多个立柱,设于所述顶框与所述底框之间;多个斜撑,位于所述顶框和所述底框之间,且各斜撑设置于相邻两立柱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框还包括设置于两顶横梁之间的至少一顶框中纵梁;所述顶框中纵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主动轴穿设的支撑轴承;所述底框还包括设置于两底横梁之间的至少一底框中纵梁;所述底框中纵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供所述从动轴穿设的支撑轴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网箱包括网箱本体、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及养殖箱笼。养殖箱笼间隔设置于升降装置的提升带上,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升降装置的主动轴转动,而带动提升带上下移动,进而使养殖箱笼由养殖空间上升至网箱顶部而使工作人员可进行工作,或从网箱顶部返回至养殖空间。因此,该网箱能够实现养殖箱笼自动提升至网箱顶部,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提放养殖箱笼而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升降装置在提升养殖箱笼的过程中,仅将部分的养殖箱笼提升至海平面上,降低了对养殖箱笼内生物的影响。且网箱位于海平面上的结构不受水深的影响,因此养殖空间可延伸至海平面以下更深的地方,使本发明的网箱更适用于深远海养殖。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网箱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多组养殖箱笼,如此,通过养殖箱笼的合理布局,提高了单位体积海域的综合利用率,更充分地利用海洋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网箱本体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养殖箱笼固定于一升降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网箱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动力装置与升降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网箱;11、网箱本体;111、顶框;1111、顶横梁;1112、顶纵梁;1113、顶框中纵梁;1114、支撑轴承;112、底框;1121、底横梁;1122、底纵梁;113、立柱;114、斜撑;12、升降装置;121、主动轴;122、从动轴;123、提升带;1231、防滑板;124、从动齿轮;13、动力装置;131、电机;132、主动齿轮;133、滑轮;14、养殖箱笼;15、过道。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箱1,其包括网箱本体11、升降装置12、动力装置13及多个养殖箱笼14。该网箱1可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固定于海域中,如坐底式、漂浮式等。在正常的养殖期间,海水应淹没养殖箱笼14,并且保证养殖箱笼14位于海平面1-2米以下。

网箱本体11为框架式结构,其内具有养殖空间。养殖空间位于海平面下,以养殖各种养殖类生物。本实施例中,养殖空间用于养殖鲍鱼,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于养殖其他鱼类。网箱本体11的顶部为工作空间,且位于海平面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投饵、清洗或收获等工作。

具体地,网箱本体11包括顶框111、底框112、设于顶框111与底框112之间的多个立柱113及斜撑114。

参阅图2,顶框11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顶横梁1111、连接于两顶横梁1111之间的两顶纵梁1112和一顶框中纵梁1113。顶横梁1111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工作人员通行的过道。顶纵梁1112上焊接有支撑轴承1114。该支撑轴承1114位于顶纵梁1112的内侧。其中,内侧和外侧是以网箱1的状态为参照,朝向网箱1内部即为内侧,反之为外侧。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关于内侧和外侧的限定均与此处一致。

较优地,沿顶纵梁11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轴承1114。

顶纵梁1112上表面的中部区域设有滑行轨道,上表面靠外侧的区域设置有供工作人员通行的过道。

顶框中纵梁1113的两端分别位于顶横梁1111的中间。顶框中纵梁1113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轴承1114。顶框中纵梁1113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工作人员通行的过道。

其他实施例中,顶框中纵梁1113的数量还可为两个,沿顶横梁1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顶框中纵梁1113上设有滑行轨道。顶框中纵梁111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具体地,顶横梁1111、顶纵梁1112和顶框中纵梁1113的材质均为碳钢管,焊接连接形成顶框111。

底框11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底横梁1121、连接于两底横梁1121之间的两底纵梁1122和一底框中纵梁。底纵梁1122的内侧焊接有支撑轴承。较优地,沿底纵梁1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轴承。

底框中纵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底横梁1121的中间。底框中纵梁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轴承。

其他实施例中,底框112中纵梁的数量也可为多个,且与顶框111中纵梁的数量相一致。

具体地,底横梁1121、底纵梁1122和底框112中纵梁的材质均为碳钢管,焊接连接形成底框112。

立柱113包括设于顶框111及底框112的四角的角落立柱,及设于相邻两角落立柱之间的中间立柱。较优地,中间立柱与相邻的角落立柱之间还设有斜撑114,且各斜撑114均位于顶框111和底框112之间。

本实施例中,立柱113与斜撑114的材质均为碳钢管,与顶框111及底框112焊接连接而形成网箱本体11。

沿网箱本体11的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过道15,工作人员可站立于过道15上进行投饵、清洗或收获等工作。

较优地,各过道15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装置12。本实施例中,相邻过道15的内侧设置有两升降装置12,充分考虑网箱1的布局,使空间利用更合理。其中,在网箱本体的纵向方向上,相邻两过道15之间所限定的区域即为内侧。

参阅图3,各升降装置12包括设置在网箱本体11顶部的主动轴121、设置在网箱本体11底部的从动轴122、绕设在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上的提升带123,及设置于主动轴121一端的从动齿轮124。

本实施例中,主动轴121穿设于顶框111上的支撑轴承1114内,从动轴122穿设于底框112上的支撑轴承内。且主动轴121的上表面高于过道15的上表面,方便工作人员站在过道15上工作。

较优地,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均呈等边多边形。本实施例中,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且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的边长相等。其他实施例中,主动轴121和从动轴122的截面还可以为正八边形、正十边形,具体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

本实施例中,提升带123为环形扁平缆绳。且提升带123的扁平面与主动轴121、从动轴122的一侧面相贴合。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沿主动轴121及从动轴122的长度方向,并排绕设有5条提升带123。沿网箱本体11的高度方向上,5条提升带123共同提升一养殖箱笼14。其他实施例中,提升带123也可以为一条或其他,提升带12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沿网箱本体11纵向方向,带有养殖箱笼14的升降装置12间隔设置多个,进而在有限的养殖空间内,提高了网箱1的养殖密度。具体地,主动轴121设置有多个,并一一对应穿设于顶框111上的支撑轴承1114内。从动轴122也设置有多个,并一一对应穿设于底框112上的支撑轴承内。

参阅图4,动力装置13包括电机131、支撑电机131的底板、主动齿轮132、滑轮133及锁紧机构。电机131设置于网箱本体11的顶部。电机131具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末端可相对于从动齿轮124伸出或缩回。主动齿轮132与该输出轴的末端相连,因此可随输出轴而伸出或缩回,进而使主动齿轮132与从动齿轮124啮合而带动从动齿轮124转动,进而带动主动轴121转动。滑轮133设置于底板的下方,并与滑行轨道滑动配合而使电机131可沿顶纵梁1112移动,进而使主动齿轮132可与连接于各主动轴121上的从动齿轮124啮合。

本实施例中,滑轮133包括轮轴及相对于轮轴旋转的滑轮本体。轮轴的周围沿其半径方向设置有多根肋条。相邻两肋条形成一凹槽。

锁紧机构具有一卡合部,该卡合部可转动而与凹槽卡合或解除卡合,进而使滑轮133的旋转停止或容许滑轮133旋转,而使主动齿轮132转动时使滑轮133固定。

较优地,动力装置13还包括一控制器,该控制器与电机131电连接而控制电机131的启动或停止。在日常进行投喂、清洗或收获等工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31的启动或停止,进而控制养殖箱笼14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当养殖箱笼14运动到所需工作高度时,工作人员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131停止,养殖箱笼14即可停止到当前位置。

养殖箱笼14位于网箱本体11的养殖空间内,并固定于提升带123上,而可随提升带123的上下移动而由养殖空间上升至工作空间而使工作人员可进行工作,或从工作空间返回至养殖空间。本实施例中,养殖箱笼14为用于养殖鲍鱼的鲍鱼养殖箱笼。其他实施例中,该养殖箱笼14也可用于养殖其他鱼类。

具体地,养殖箱笼14为长方体箱体,具有一用于与提升带123固定连接的背板。背板位于养殖箱笼14的背面。其中,养殖箱笼14的正面和背面是以养殖箱笼14的使用状态为参照,朝向工作人员可供工作人员操作的一面即为正面,与正面相对的一面即为背面。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关于养殖箱笼14的正面和背面的限定均与此处一致。

较优地,背板的长度与主动轴121的边长相等。主动轴121的边长与从动轴122的边长相等,因此背板的长度也与从动轴122的边长相等。进一步地,相邻两养殖箱笼14之间的间距与主动轴121的边长相等。因此,相邻两养殖箱笼14之间的间距也与从动轴122的边长相等。本实施例中,在正常的养殖期间,位于海平面上的提升带123上间隔设置有防滑板1231,该防滑板1231的长度与背板的长度相等,且相邻两防滑板1231之间的间距与主动轴121及从动轴122的边长相等。采用上述设计,可确保主动轴121转动时背板、防滑板1231与主动轴121侧面贴合,进而保证提升带123转动时不会出现打滑等情况,且还可以保证主动轴121与从动轴122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背板上凸伸有凸起,提升带123上设有与凸起相对应的凹槽,凸起卡入凹槽中而使养殖箱笼14悬挂于提升带123上。较优地,养殖箱笼14与提升带123之间还设有连接加强件,使得养殖箱笼14与提升带123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养殖箱笼14的正面设有可活动开合的箱门,且箱门背朝向提升带123而开合。箱门关闭后通过卡扣固定,箱门打开时由两侧缆绳限制开启角度。养殖箱笼14上开有若干圆形孔用于水体交换,孔径大小按养殖鲍鱼最小尺寸制作。

本发明的网箱1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正常的养殖期间,养殖箱笼14位于海平面下。

当需提升养殖箱笼14进行投饵、清洗或收获等工作时,通过滑轮133的移动将动力装置13移动至一升降装置12处,调节电机131的输出轴使主动齿轮132与从动齿轮124啮合,再通过锁紧机构固定滑轮133,接着启动电机131使之工作,进而带动主动轴121转动,当养殖空间内的养殖箱笼14上升至工作空间时停止电机131。手动打开养殖箱笼14的箱门的卡扣,再打开箱门,进行投饵、清洗、收获等工作,完成此养殖箱笼14的工作。接着继续启动电机131,使提升带123继续转动,而使下一养殖箱笼14上升至工作空间,工作人员继续工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网箱包括网箱本体、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及养殖箱笼。养殖箱笼间隔设置于升降装置的提升带上,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升降装置的主动轴转动,而带动提升带转动,进而使养殖箱笼由养殖空间上升至网箱顶部而使工作人员可进行工作,或从网箱顶部返回至养殖空间。因此,该网箱能够实现养殖箱笼自动提升至网箱顶部,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提放养殖箱笼而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升降装置在提升养殖箱笼的过程中,仅将部分的养殖箱笼提升至海平面上,降低了对养殖箱笼内生物的影响。且网箱位于海平面上的结构不受水深的影响,因此养殖空间可延伸至海平面以下更深的地方,使本发明的网箱更适用于深远海养殖。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网箱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多组养殖箱笼,如此,通过养殖箱笼的合理布局,提高了单位体积海域的综合利用率,更充分地利用海洋资源。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