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薯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20328发布日期:2019-04-05 21:3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番薯栽培方法。

技术背景

番薯(学名:ipomoeabatatas(l.)lam.)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小,披针形,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薯栽培方法,本栽培方法简单易行,诱导生根阶段的促生根物质的生物学活性保存较好,番薯出苗速度快,出苗率、移栽成活率较高。

本发明针对

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番薯栽培方法,包括:灭菌、诱导、生根、移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取健康、无霉变、无虫害的番薯种块,清水冲洗干净后以中性洗涤剂漂洗3-4分钟,再用流水冲洗10-12分钟,然后用60-65%乙醇溶液浸泡灭菌15-30秒,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0.02-0.05%氯化汞溶液灭菌2-3分钟,无菌水冲洗2-3次,将番薯径向切段,每段厚度为1.5-2.0cm;番薯种块灭菌可以灭杀番薯表面携带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将有害微生物引入培养基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对培养基质的吸收利用,为番薯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其分化;

诱导:在番薯切片周边插入4-6只牙签,然后将番薯切片置于培养皿中,以牙签保持番薯切片立起,然后将ms培养液置于培养皿中,ms培养液中含有0.5-0.6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0.04-0.6mg/l的萘乙酸,ms培养液淹没番薯切片1/2-3/5高度,培养液表面放置0.2-0.4cm厚的粉状活性炭,在温度为20-25℃、光照时间为10-14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周即可长出幼苗,将幼苗轻轻揪下待用;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番薯的褐化率,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7%以上,愈伤组织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生根:取新鲜的ms培养液,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0-22g/l、蜂蜜15-18g/l、维生素b10.1-0.12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22-0.025g/l、萘乙酸0.3-0.6mg/l、吲哚乙酸0.6-0.9mg/l、赤霉素0.04-0.06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幼苗接入培养液中,在光照10-14小时、光照强度3000-3200lx、温度24-28℃,黑暗10-14小时、温度15-17℃的条件下培养2-3天即可长出根系;吲哚乙酸容易被光降解而失去生物学功效,(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吲哚乙酸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生成的络合产物可以进入番薯幼苗体内作为吲哚乙酸的一种储存形式,在适当条件下,吲哚乙酸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吲哚乙酸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组织发根、调节根组织形态建成,赤霉素有助于灭菌,可以防止愈伤组织腐烂;

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幼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2-3天,然后向培养液内加少许水,继续炼苗1-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与0.022-0.02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0-45秒,取出在阴凉处晾10-15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栽培密度为每穴相隔30-60cm,深度为植株基部上3-4厘米;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番薯幼苗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栽培阶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番薯的褐化率,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7%以上,愈伤组织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2)吲哚乙酸容易被光降解而失去生物学功效,(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吲哚乙酸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生成的络合产物可以进入番薯幼苗体内作为吲哚乙酸的一种储存形式,在适当条件下,吲哚乙酸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番薯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灭菌:取健康、无霉变、无虫害的番薯种块,清水冲洗干净后以中性洗涤剂漂洗3分钟,再用流水冲洗10分钟,然后用60%乙醇溶液浸泡灭菌15秒,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02%氯化汞溶液灭菌2分钟,无菌水冲洗2次,将番薯径向切段,每段厚度为1.5cm;番薯种块灭菌可以灭杀番薯表面携带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将有害微生物引入培养基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对培养基质的吸收利用,为番薯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其分化;

2)诱导:在番薯切片周边插入4只牙签,然后将番薯切片置于培养皿中,以牙签保持番薯切片立起,然后将ms培养液置于培养皿中,ms培养液中含有0.5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0.04mg/l的萘乙酸,ms培养液淹没番薯切片1/2高度,培养液表面放置0.2cm厚的粉状活性炭,在温度为20℃、光照时间为10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周即可长出幼苗,将幼苗轻轻揪下待用;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番薯的褐化率,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7%以上,愈伤组织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3)生根:取新鲜的ms培养液,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0g/l、蜂蜜15g/l、维生素b10.1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22g/l、萘乙酸0.3mg/l、吲哚乙酸0.6mg/l、赤霉素0.04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幼苗接入培养液中,在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3000lx、温度24℃,黑暗10小时、温度15℃的条件下培养2天即可长出根系;吲哚乙酸容易被光降解而失去生物学功效,(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吲哚乙酸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生成的络合产物可以进入番薯幼苗体内作为吲哚乙酸的一种储存形式,在适当条件下,吲哚乙酸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吲哚乙酸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组织发根、调节根组织形态建成,赤霉素有助于灭菌,可以防止愈伤组织腐烂;

4)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幼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2天,然后向培养液内加少许水,继续炼苗1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与0.02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0秒,取出在阴凉处晾10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栽培密度为每穴相隔30cm,深度为植株基部上3厘米;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番薯幼苗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栽培阶段。

实施例2:

一种番薯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健康、无霉变、无虫害的番薯种块,清水冲洗干净后以中性洗涤剂漂洗4分钟,再用流水冲洗12分钟,然后用65%乙醇溶液浸泡灭菌30秒,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05%氯化汞溶液灭菌3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将番薯径向切段,每段厚度为2.0cm;2)在番薯切片周边插入6只牙签,然后将番薯切片置于培养皿中,以牙签保持番薯切片立起,然后将ms培养液置于培养皿中,ms培养液中含有0.6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0.6mg/l的萘乙酸,ms培养液淹没番薯切片3/5高度,培养液表面放置0.4cm厚的粉状活性炭,在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4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4周即可长出幼苗,将幼苗轻轻揪下待用;3)取新鲜的ms培养液,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2g/l、蜂蜜18g/l、维生素b10.12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25g/l、萘乙酸0.6mg/l、吲哚乙酸0.9mg/l、赤霉素0.06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幼苗接入培养液中,在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3200lx、温度28℃,黑暗14小时、温度17℃的条件下培养3天即可长出根系;4)将生根良好的幼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3天,然后向培养液内加少许水,继续炼苗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0.02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5秒,取出在阴凉处晾15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栽培密度为每穴相隔60cm,深度为植株基部上4厘米;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番薯幼苗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栽培阶段。

实施例3:

一种番薯栽培方法,包括:灭菌、诱导、生根、移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灭菌:取健康、无霉变、无虫害的番薯种块,清水冲洗干净后以中性洗涤剂漂洗3分钟,再用流水冲洗10分钟,然后用62%乙醇溶液浸泡灭菌20秒,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04%氯化汞溶液灭菌2分钟,无菌水冲洗3次,将番薯径向切段,每段厚度为2.0cm;番薯种块灭菌可以灭杀番薯表面携带的有害微生物,避免将有害微生物引入培养基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避免微生物对培养基质的吸收利用,为番薯幼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其分化;

诱导:在番薯切片周边插入5只牙签,然后将番薯切片置于培养皿中,以牙签保持番薯切片立起,然后将ms培养液置于培养皿中,ms培养液中含有0.5mg/l的6-苄基氨基嘌呤和0.4mg/l的萘乙酸,ms培养液淹没番薯切片3/5高度,培养液表面放置0.3cm厚的粉状活性炭,在温度为24℃、光照时间为12小时、光照强度为2500lx的培养条件下培养3周即可长出幼苗,将幼苗轻轻揪下待用;活性炭有助于调节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和气水比,同时活性炭还有助于降低番薯的褐化率,降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添加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上较容易诱导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以上,愈伤分化也较容易,愈伤分化率达97%以上,愈伤组织生长情况好,质地疏松,活力旺盛;

生根:取新鲜的ms培养液,遮光条件下依次加入蔗糖20g/l、蜂蜜16g/l、维生素b10.1g/l、(r)-(-)-2,2-二苯基环戊醇0.024g/l、萘乙酸0.5mg/l、吲哚乙酸0.6mg/l、赤霉素0.05mg/l混合成培养液,将经诱导培养产生的健壮幼苗接入培养液中,在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3000lx、温度26℃,黑暗14小时、温度16℃的条件下培养3天即可长出根系;吲哚乙酸容易被光降解而失去生物学功效,(r)-(-)-2,2-二苯基环戊醇能够与吲哚乙酸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防止吲哚乙酸被光氧化分解为醛与吲哚而失去调节作用,生成的络合产物可以进入番薯幼苗体内作为吲哚乙酸的一种储存形式,在适当条件下,吲哚乙酸可以经由解络合反应而转变为游离型,经运输转移到作用部位起作用;吲哚乙酸能够作用于细胞,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组织发根、调节根组织形态建成,赤霉素有助于灭菌,可以防止愈伤组织腐烂;

移栽:将生根良好的幼苗移出培养室并置于室温下炼苗3天,然后向培养液内加少许水,继续炼苗2天,小心取出小苗,冼净基部培养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与0.024%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30秒,取出在阴凉处晾12分钟后移栽到栽培基质中即可,栽培密度为每穴相隔45cm,深度为植株基部上3厘米;通过炼苗并消毒后,幼苗可以迅速适应栽培基质的土质环境,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使番薯幼苗迅速成活成长,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完成栽培阶段。

本发明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