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7937发布日期:2019-03-02 00:4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渔业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



背景技术:

投饵机是指可定时、定量投放鱼饵的一种渔业设备,其可有效减轻渔民的养殖负荷,更加便捷省时。但是,现有技术的池塘投饵机却存在以下缺陷:

传统技术的投饵机在进行定时、定量设置后,直接开始投放鱼饵,若投放时间较短,其投放速度较快,在投饵初期,因池塘面积较大,鱼前来食饵需要时间,而前期投放的大量鱼饵会吸水沉底,或是散化溶解,导致鱼饵浪费;若设置投放时间较长,其投放速度较慢,当所有鱼全部前来食饵时,其会发生争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投饵机在进行定时、定量设置后,直接开始投放鱼饵,若投放时间较短,其投放速度较快,在投饵初期,因池塘面积较大,鱼前来食饵需要时间,而前期投放的大量鱼饵会吸水沉底,或是散化溶解,导致鱼饵浪费;若设置投放时间较长,其投放速度较慢,当所有鱼全部前来食饵时,其会发生争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其结构包括漂浮座、鱼饵储存筒、支撑架、撒饵装置、浮动调控装置,所述鱼饵储存筒设于漂浮座正上方,所述支撑架上端与鱼饵储存筒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下端与漂浮座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撒饵装置设于鱼饵储存筒下方且呈贯通相连接,所述浮动调控装置设于撒饵装置下方;

所述浮动调控装置由装置外壳、浮动牵引机构、同轴传动机构、调控机构组成,所述浮动牵引机构设于装置外壳下方四端及其内部,所述同轴传动机构设于装置外壳内部中心,所述浮动牵引机构与同轴传动机构缠绕连接,所述调控机构设于同轴传动机构上方且与撒饵装置啮合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浮动牵引机构由悬浮球、牵引绳、贯穿管道、导向轮组成,所述悬浮球设于牵引绳下端,所述牵引绳上端贯穿于贯穿管道上下端且绕过导向轮与同轴传动机构缠绕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浮动牵引机构设有四个,其呈均匀等距设于装置外壳下方四端,所述浮动牵引机构分别与同轴传动机构缠绕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悬浮球受的浮力大小与牵引绳的拉力大小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同轴传动机构由旋转轴、旋转端座、缠线环、回旋弹簧、连接杆、调控环组成,所述旋转轴呈竖直状设于装置外壳中心且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旋转端座与装置外壳焊接,所述缠线环设于旋转轴下端外表面,所述回旋弹簧设于缠线环内部,所述连接杆下端与缠线环外表面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调控环外表面通过电焊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缠线环、连接杆、调控环均设有四个,所述每个缠线环分别与一根牵引绳缠绕连接,所述每个缠线环通过连接杆与调控环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调控机构由调量挡板、l型控杆组成,所述l型控杆上端与调量挡板焊接,所述l型控杆下端与调控环焊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调量挡板、l型控杆均设有四个,所述每个调量挡板对应设于撒饵装置的出口,所述每个调量挡板通过l型控杆对应与调控环相连接,所述调量挡板对应与同方向的浮动牵引机构相连接。

发明有益效果

相对比较于传统的池塘投饵机,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浮动调控装置,可利用鱼前来食饵时,带动的水流波动,控制投饵出口的大小,实现投饵前期,因池塘较大及大部分的鱼沉于池底,以较小量投饵,防止鱼饵吸水沉底,或是散化溶解而造成浪费,及随后根据鱼前来食饵时,以较大量投饵,防止抢食现象发生而造成鱼受伤;

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浮动牵引机构,可有效感应鱼前来食饵时,带动的水流波动,为调控机构发生相应调控提供驱动力;

本发明设有的同轴传动机构,通过四个浮动牵引机构分别感应四个方向的水流波动,控制对应方向的调量挡板发生相应偏转,从而实现控制出料口的大小;

本发明通过设有的调量挡板,其未受外力的情况下与出料口向重合,根据所受外力的大小发生相应偏转,露出相应大小的出料口,实现对出料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浮动调控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同轴传动机构的结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浮动调控装置的下部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浮动调控装置的上部结构俯视图。

图中:漂浮座1、鱼饵储存筒2、支撑架3、撒饵装置4、浮动调控装置5、装置外壳51、浮动牵引机构52、同轴传动机构53、调控机构54、悬浮球521、牵引绳522、贯穿管道523、导向轮524、旋转轴531、旋转端座532、缠线环533、回旋弹簧534、连接杆535、调控环536、调量挡板541、l型控杆5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的技术方案:

一种鱼游波动调控投饵量的池塘投饵机,其结构包括漂浮座1、鱼饵储存筒2、支撑架3、撒饵装置4、浮动调控装置5,所述鱼饵储存筒2设于漂浮座1正上方,所述支撑架3上端与鱼饵储存筒2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支撑架3下端与漂浮座1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撒饵装置4设于鱼饵储存筒2下方且呈贯通相连接,所述浮动调控装置5设于撒饵装置4下方;

所述浮动调控装置5由装置外壳51、浮动牵引机构52、同轴传动机构53、调控机构54组成,所述浮动牵引机构52设于装置外壳51下方四端及其内部,所述同轴传动机构53设于装置外壳51内部中心,所述浮动牵引机构52与同轴传动机构53缠绕连接,所述调控机构54设于同轴传动机构53上方且与撒饵装置4啮合活动连接。

所述浮动牵引机构52由悬浮球521、牵引绳522、贯穿管道523、导向轮524组成,所述悬浮球521设于牵引绳522下端,所述牵引绳522上端贯穿于贯穿管道523上下端且绕过导向轮524与同轴传动机构53缠绕连接。

所述浮动牵引机构52设有四个,其呈均匀等距设于装置外壳51下方四端,所述浮动牵引机构52分别与同轴传动机构53缠绕连接。

所述悬浮球521受的浮力大小与牵引绳522的拉力大小相同。

所述同轴传动机构53由旋转轴531、旋转端座532、缠线环533、回旋弹簧534、连接杆535、调控环536组成,所述旋转轴531呈竖直状设于装置外壳51中心且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旋转端座532与装置外壳51焊接,所述缠线环533设于旋转轴531下端外表面,所述回旋弹簧534设于缠线环533内部,所述连接杆535下端与缠线环533外表面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连接杆535上端与调控环536外表面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缠线环533、连接杆535、调控环536均设有四个,所述每个缠线环533分别与一根牵引绳522缠绕连接,所述每个缠线环533通过连接杆535与调控环536相连接。

所述调控机构54由调量挡板541、l型控杆542组成,所述l型控杆542上端与调量挡板541焊接,所述l型控杆542下端与调控环536焊接。

所述调量挡板541、l型控杆542均设有四个,所述每个调量挡板541对应设于撒饵装置4的出口,所述每个调量挡板541通过l型控杆542对应与调控环536相连接,所述调量挡板541对应与同方向的浮动牵引机构52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向鱼饵储存筒2添加适量的鱼饵,通过漂浮座1将投饵机漂浮放置于池塘中央,连接好电源,通过遥控器设置好投放时长、投放量等参数即可;到时间点其会自动开始工作,起初因池塘较大,鱼主要沉在池底,此时投饵机附近的鱼量较少,而调量挡板541挡住撒饵装置4的出口,留有一缝隙供鱼饵撒出,供就在投饵机附近的鱼食用,随着周边鱼的游来,其会带动较大的水流波动,某方向有大量鱼游来,该方向本处于静止的悬浮球521因鱼的游来发生浮动,其会拉扯牵引绳522,牵引绳522穿过贯穿管道523且绕过导向轮524拉着对应该方向的缠线环53发生相应幅度的旋转,缠线环53再通过连接杆535带动调控环536旋转,调控环536再通过l型控杆542带动对应方向的调量挡板541发生相应故幅度的旋转,使调量挡板541与撒饵装置4的出口错开,留有较大缝隙进行投饵,从而实现以较大量投放鱼饵,防止其发生抢食而发生不必要的伤害;投饵结束后,在回旋弹簧534的作用下,带动调量挡板541回旋至原位,便于再一次使用。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投饵机在进行定时、定量设置后,直接开始投放鱼饵,若投放时间较短,其投放速度较快,在投饵初期,因池塘面积较大,鱼前来食饵需要时间,而前期投放的大量鱼饵会吸水沉底,或是散化溶解,导致鱼饵浪费;若设置投放时间较长,其投放速度较慢,当所有鱼全部前来食饵时,其会发生争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的浮动调控装置,可利用鱼前来食饵时,带动的水流波动,控制投饵出口的大小,实现投饵前期,因池塘较大及大部分的鱼沉于池底,以较小量投饵,防止鱼饵吸水沉底,或是散化溶解而造成浪费,及随后根据鱼前来食饵时,以较大量投饵,防止抢食现象发生而造成鱼受伤;通过设有的浮动牵引机构,可有效感应鱼前来食饵时,带动的水流波动,为调控机构发生相应调控提供驱动力;设有的同轴传动机构,通过四个浮动牵引机构分别感应四个方向的水流波动,控制对应方向的调量挡板发生相应偏转,从而实现控制出料口的大小;通过设有的调量挡板,其未受外力的情况下与出料口向重合,根据所受外力的大小发生相应偏转,露出相应大小的出料口,实现对出料量的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