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养殖滤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170发布日期:2019-03-13 22:5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接地养殖滤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康养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养殖滤波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大地为万物之母,土地盛载着万物,孕育地球上各种生命,一切动植物需要依赖其才能健康成长。生存在地球这环境里既离不开阳光、空气、营养和水,也离不开自然界里既有的磁场、频率和极性。大地是处于负极,能吸收以至平衡各生物体内过多的正电荷或静电,并且会不停地传递着8hz左右的频率,这些奥妙的天然环境特性,于数千万年以来,已跟各生物所产生的频率和电场,早已连上密切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上促使生物得以平衡和谐协调地生长,能有助细胞间隙通透性,使营养进入、废物排出的机能提高,电位平衡,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所以接触土地便可摄取这种大自然环境的特性,也正是为何土地可孕育万物生命健康地生长的原因之一,若然缺少或干扰了这些大自然特性,对生物体的活动成长节奏会有一定的影响和干扰或会感到不舒服甚至较易生病。

观赏鱼设备如鱼缸,乃至现今水产养殖,都忽略了接地这种自然环境因素。其养殖场有建设在大厦内,也有使用大型塑料池,在开垦渔塘时,也有时会因怕漏耕情况,于塘底盖上防漏塑料布等设施,这些跟大地绝缘的装备,对作业者于管理上会有帮助,但对于水中动植物来说,就无疑缺乏了自然界的成长因素。野生水产生活于完整的天然环境内,健康及自愈能力强。反观人工养殖的水产就因缺少了自然环境因素,生病率比较高,无论在生命力、色泽和肉质都自然比较起野生的水产逊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接地养殖滤波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接地养殖滤波系统,包括

接地针模组,接收地表负离子;

滤波分支模组,滤除杂质频率去除噪音并将负离子分为多路传递到铜棒水殖模组中;

铜棒水殖模组,引入地表负离子到养殖水体中。

其中,所述接地针模组包括多根铜柱以及导线,所述多根铜柱埋藏在地面以下,所述导线顺次串联多根铜柱的顶部,且所述导线的输出端与滤波分支模组的输入端相连。

其中,所述接地针模组还包括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设置在每根铜柱的导线输入端与导线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器为无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

其中,所述接地针模组还包括保护胶管以及塑料盖,所述保护胶管套设在每根铜柱顶部的外表面,所述保护胶管套设在导线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铜柱的个数为三个,所述铜柱底部距离地表面七米,所述铜柱与铜柱之间的距离在三米以上,且铜柱与铜柱之间的距离两两相等。

其中,所述滤波分支模组设有一个分支器,所述分支器的输入端与接地针模组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分支器的输出端引出多组铜线连接线,且每组铜线连接线上均依次串联有一个1欧姆电阻以及一个第二滤波器,多个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合拢并与铜棒水殖模组相连,所述第二滤波器为太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

其中,所述滤波分支模组还包括高压保险丝,所述高压保险丝设置在接地针模组的输出端与分支器的输入端连接处。

其中,所述铜棒水殖模组包括养殖池、传导铜棒、连接铜线以及石板平托,所述传导铜棒固定在石板平托上,所述石板平托固定在养殖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多个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均通过连接铜线与传导铜棒电连接。

其中,所述传导铜棒包括圆柱形棒身以及半球形棒头,所述石板平托上设有固定圆柱形棒身的通孔,所述圆柱形棒身一端通过石板平托底部与连接铜线电连接,所述圆柱形棒身的另一端与半球形棒头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圆柱形棒身的直径为30mm,所述圆柱形棒身的长度为106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接地养殖滤波系统从大自然地表不断接收地表负极离子,通过滤波分支模组,接引至养殖水体中,使养殖水体与大地接通,传递一致波频以及发放负极离子,这种天然波频能够有助于协调水中生物的频率,而负极离子在异相相吸原理下,可迅速有效的中和水中生物体内过多的正电子,使水体与水中生物能够与大地再度接壤,水中生物得以恢复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养殖,恢复和谐平衡状态,更加健康自然的存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接地养殖滤波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接地养殖滤波系统的接地针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地养殖滤波系统的滤波分支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接地养殖滤波系统的铜棒水殖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接地针模组2、滤波分支模组

3、铜棒水殖模组

11、铜柱12、导线

13、第一滤波器14、保护胶管

15、塑料盖

21、分支器22、1欧姆电阻

23、第二滤波器24、高压保险丝

31、养殖池32、传导铜棒

33、连接铜线34、石板平托

321、圆柱形棒身322、半球形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接地养殖滤波系统,包括

接地针模组1,接收地表负离子;

滤波分支模组2,滤除杂质频率去除噪音并将负离子分为多路传递到铜棒水殖模组3中;

铜棒水殖模组3,引入地表负离子到养殖水体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接地养殖滤波系统从大自然地表不断接收地表负极离子,通过滤波分支模组2,接引至养殖水体中,使养殖水体与大地接通,传递一致波频以及发放负极离子,这种天然波频能够有助于协调水中生物的频率,而负极离子在异相相吸原理下,可迅速有效的中和水中生物体内过多的正电子,使水体与水中生物能够与大地再度接壤,水中生物得以恢复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养殖,恢复和谐平衡状态,更加健康自然的存活。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针模组1包括多根铜柱11以及导线12,多根铜柱11埋藏在地面以下,导线12顺次串联多根铜柱11的顶部,且导线12的输出端与滤波分支模组2的输入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针模组1还包括第一滤波器13,第一滤波器13设置在每根铜柱11的导线12输入端与导线12输出端,第一滤波器13为无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针模组1还包括保护胶管14以及塑料盖15,保护胶管14套设在每根铜柱11顶部的外表面,保护胶管14套设在导线12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铜柱11的个数为三个,铜柱11底部距离地表面七米,铜柱11与铜柱11之间的距离在三米以上,且铜柱11与铜柱11之间的距离两两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分支模组2设有一个分支器21,分支器21的输入端与接地针模组1的输出端相连,分支器21的输出端引出多组铜线连接线,且每组铜线连接线上均依次串联有一个1欧姆电阻22以及一个第二滤波器23,多个第二滤波器23的输出端合拢并与铜棒水殖模组3相连,第二滤波器23为太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

在本实施例中,滤波分支模组2还包括高压保险丝24,高压保险丝24设置在接地针模组1的输出端与分支器21的输入端连接处。

请进一步参阅图4,铜棒水殖模组3包括养殖池31、传导铜棒32、连接铜线33以及石板平托34,传导铜棒32固定在石板平托34上,石板平托34固定在养殖池31底部的中心位置,多个第二滤波器23的输出端均通过连接铜线与传导铜棒3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导铜棒32包括圆柱形棒身321以及半球形棒头322,石板平托34上设有固定圆柱形棒身321的通孔,圆柱形棒身321一端通过石板平托34底部与连接铜线33电连接,圆柱形棒身321的另一端与半球形棒头32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圆柱形棒身321的直径为30mm,圆柱形棒身321的长度为1060mm。

接地养殖滤波原理:

经一套设备系统,采纳一种从大自然地表上不停传递8hz左右的纯天然频率及负极离子,透过特制滤波,接引至养殖池31内的水体中,使这水体跟大地接通,同步同相,传递一致波频(8hz左右)及发放负极离子。这纯天然波频恰好能够有助于协调各水中生物细胞的频率,而负极离子在异性相吸原理下,可迅速有效地中和生物体内过多的正离子,使水体和水中生物能够跟大地再度接轧,与自然环境产生共振共鸣,达到校正、平衡、协调,提高自我自愈能力;而过多的噪声、杂波正电荷等也会透过导体传到滤波器内纯化,最终引回大地。使水体与大地处于同一相位极位和频率,这是自然界的和谐,藉由系统调整频率和极性,使水中生物得以恢复在自然环境因素下养殖,回复和谐平衡的状态,自然能够更健康地存活。

实施方法:

只须把一支铜棒跟接地系统接驳,然后把这支铜棒设置在养殖池31中央。好处:

——塘中铜棒带负离子,能有效更快地吸引及带走塘内各生物过多的正离子,促使体内细胞电位平衡;

——塘中铜棒传递纯天然波频,能有助调节平衡水中生物体内细胞频率;

——跟大地接轧,补偿人工养殖塘欠缺的大自然因素-地磁和地频;

——有助促进水产健康,增强其活力和自愈能力;

——不须透过发电器材产生负离子和波频,既环保节能又安全;

——正离子最终引回大地,大地是一个处于负极位、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

——8hz左右的天然波频,是环绕地表层源源不绝的频率,取之不尽;

——采纳纯大自然既有的效益,符合生物与自然的和谐生存道理;

——简单方便,易处理。

现今人工水产养殖的目的是希望透过人类的科学技术提供一个最佳水体环境,让各样水产能健康地繁殖和存活,然而最佳的生存环境就是大自然,但大自然与各生物的天然相互关系和种种的大自然定律,都蕴藏着微妙的奥秘,也是科学技术难以完全模仿。

『接地养殖滤波系统设备』是利用了大自然环境特性的一项科学技术的设计,透过特制滤波处理,直接得到纯天然大地的负极效应和韵频效应的各种好处,这是大自然与生物健康息息相关的一环,这项发明填补了养殖水产业界对此的空白。

大地负离子(天然负极效应)的理论

地球外核自西向东转,与内核产生磁化效应,所以地球本身就成为一颗大的磁石,其直流磁场放射出负电荷(及红外线),远达一千公里的外磁场,以便保护生物免于带正电荷(及紫外线)的太阳风侵袭。地球和电离层之间存在电场,地表是可导电及维持在负电位,一切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而赖于生存。直接接触地面可以将有益的负极离子传导各生物体内,并把体内积累了过多的正电荷、噪声等回流大地,使细胞保持电价平衡,并正常地运作。

科学家发现带正电的正磁场是顺时针转,对生物体会降低及消耗细胞组织间的氧,使代谢机能反应酸性化、产生压力、兴奋、具活化作用、加速微生物生长,増加细胞间的水肿,增加发炎作用及疼痛、也产生晦暗抑郁的感觉;带负电的负磁场是逆时针转,对生物体是增加及供给细胞组织的氧、能正常平衡碱性化,产生拉力、镇静、具抑制作用,对抗微生物的感染,能降低液体的阻延性,减少发炎症状及疼痛,促进复性休息等。

生存在地球磁能海中,不可不注意磁能带给各动植物的利害关系。白天地球放射负磁场,与阳光交集在地表,温度蓄涵而增高,生物活力增强,细胞增生,也容易代谢老化;夜晚无阳光,地球增强放射负磁极的抑制作用,让生物得以休息,得到镇静的效果;这正是自然界对各生物的平衡调节。

从植物的吸收来说,植物时时刻刻都在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如果被植物所吸收的元素离子分布不均匀的话,就会发生植物“带电”现象。另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同时会将水分子中的氧和氢分解出来,而在一定时间内,氢就会形成带有正负电的粒子,这样植物体也就“带电”了。另外,大气中带有阳电,而地面带有阴电,植物就像生长在地面上的“电线”一样,会从大气中吸收无数带电的粒子,这也会造成植物“带电”的情况。此时,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电是十分微弱的,但再给植物通上电,就会使植物发生电化学变化,从而加速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增强其新陈代谢功能。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各动植物可谓是一座真正的发电站,细胞就是无数台发电机,不断产生着电能,即生物电能。如果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电能就无法释放,对生物健康有害的正离子就会屯积起来,这跟电器须要用接地方法处理是同一道理;电器接地除了可降低漏电时的伤害,还可把噪声谐波及累积过多的电荷回流大地。

大地超低波频(elf)7hz-8hz(天然韵频效应)的理论

地核中的电磁变化而产生地磁气,地磁气往天空散发,在距离地表约100公里处,与来自太阳的太阳风射线、月亮、银河星体来的射线相遇交会,再加上地球自转公转的影响,形成了一层在天空中的电离层(ionosphere),它会随着日光强弱发生变化,与地球表面刚好形成一个类如空穴谐振器(cavityresonator)的空间。大气内的各种震动频波与电波,包括雷暴所产生的闪电活动,会不停地于其间到处传播,有的愈传愈弱,终至销声匿迹;有的则发生谐振而持续存在。在本实施例中有一种波会愈走愈强,或至少强度稳定,并永远存在不消失;当它从地球上的某一点出发,环绕地球一周回到相等一点后,仍会与最初出发时的波步调一致(即「同步」;电学上称之「相」);其波长等于地球周长(或其整数倍)时,地球波导作用就像一个共振器,闪电辐射被放大。考虑到地球为球形波导、传播中的损耗以及各向异性的电离层、边界层影响,从波导理论中换算成谐振频率约8hz(赫兹)左右。这种在地表上持续永恒不断发放8hz左右的天然低频,被德国物理学家舒曼(w.o.schumann)发现并于1954年发表理论,其后经仪器量度证实,学界就被命名为舒曼谐振(schumannresonance)。

观乎地球乃至微观世界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物质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粒子所组成,粒子运动的能量从电磁波频谱来看,都是以旋转波动的形式传递。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正说明了「物质就是能量」。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debroglie)提出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这两种象性,即宇宙中的任何物质每时每刻都在振动,从生物到非生物亦然。他因此夺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共振是指一个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具有相同振动频率的另一个物体也发生振动的现象。例如,音响喇叭的「共鸣」和振荡电路的「谐振」都是一种共振现象。地球的地表就像一个巨型的喇叭,它所传出的8hz频率跟万物本身的频率都不停地产生共振。大自然里的频率跟各动植物都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紫外线是日光中波长10至400nm的电磁波频,当接触到时,就会和身体的某些频率产生共振,进而启动身体的某些机制,皮肤黑色素的沉淀,而黑色素主要保护皮肤,不要被紫外线进一步伤害皮肤的真皮层,以及将皮下的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

科学及医学已经证实,8hz左右的频率能使生物会显得放松、专注、平静;同时能使能量加大或加速能量转变形式,而能量又是生长、活动、维持体温、与各种生理运作所需。因此产生这有益的生物频率共振时,将有如下生理机能效应:

-适温效应

因细胞能量在共振时加大或加速转形,增加组织细胞分子的振奋与激动,带动温度微幅上升,进而促进循环和新陈代谢,强化细胞的生命力和活动力,增强各组织功能。

-活化细胞细胞膜的水渗透功能效率,跟水质有很大关系;水分子团越细,更容易渗透至各组织细胞之间,使细胞的活动更加活泼活跃。水分子的共振频越少,水分子团就越细,一般认为水分子的振频在100hz以下是为优质水。接触天然8hz左右波频,能跟体内液体产生共呜共振,会有助把体内水分子拆细,促进细胞活化。

-激化神经功能

神经系统,其末梢神经分布于生物皮肤与各器官组织,当共振时,就会激化末梢神经,增进神经功能,使各组织细胞活动更加灵活。

『接地养殖滤波系统』运作原理:

由于大地处于负极相位,而且不断持续地发送超低频7-8hz讯号;此发明是利用3支或以上铜柱11作围绕式打入地内,并以铜线作环状式接驳,经特制滤波器(无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专利号:cn201710400475.3)直接导接地表的超低频和负极离子,透过1奥姆以下电阻,以保持低电流通路及抑制杂波频讯,再接到特制滤波器(太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专利号:cn201710399595.6),以清除噪声、杂频和杂波,然后经铜线接出,直接接驳至养殖池31内的水殖铜棒。最终使养殖水体跟大地处于同一相位极位,同步同相,同样发放纯大地频率8hz左右波频和天然负极离子。而水中生物所释放的噪声杂波也会经这水殖铜棒传回到特制滤波器内纯化,然后返回大地。(跟电器接地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

『接地养殖滤波系统』,共包括以下部分:

接地针模组1、滤波分支模组2、铜棒水殖模组3。

1.接地针模组1

每支铜柱11的放置位置以围绕形设计,数量3支或以上直径(5cm以上)长度7m铜棒藏入地深7m;以藏于地下每支铜柱11长度7m作为7m圆周半径,幅盖的半圆内称为弧圆效应。弧内范围为主要的收放区;收放效果会随着铜棒数量增加而越多;每支铜柱11相距约3m或以上;铜线(包胶)则作环状式设计联接各铜柱11顶部,每支铜棒顶部铜线联接位每边各有一个特制滤波器,由其中之一支的铜柱11并出铜线(包胶),延伸至另一端设备;即每支铜柱11各有2个特制滤波器,而并出铜线的铜柱11才会有3个特制滤波器;特制滤波器采用无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专利号:cn201710400475.3;铜棒顶部会以圆形塑料盖15掩蔽,铜线会穿塑料管并藏地;以作屏蔽保护。铜柱11的围绕式分布和铜线(包胶)的环状式接驳,可以更有效、平均和稳定地于弧圆收放区内接放频波和负离子。

2.滤波分支模组2

由接地针伸延来的铜线(包胶)接驳到这滤波系统;先接1个含1奥姆以下的电阻,然后接上1个特制滤波器,并出铜线(包胶)后,直接接驳至养殖池31中的水殖铜棒。若多于一个养殖塘,可先接分支器。例如:若有4个养殖池31,可先接1出4的分支器,共4组分支器;每组分支器上各先接1个含1奥姆以下的电阻,然后接上1个特制滤波器,并出铜线(包胶)后,各直接接驳至养殖池31中的水殖铜棒。(特制滤波器采用太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专利号:cn201710399595.6)

3.铜棒水殖模组3

由滤波设备器伸延来的铜线(包胶)直接接驳到这水殖铜棒;水殖铜棒固定在石屎平托上,并放置在养殖池31中央。(石屎平托按水体容量配以合适重量)水殖铜棒约长106cmx直径3cm圆头水殖铜棒一端用以接驳铜线,另一端是圆头形设计。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