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人工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9150发布日期:2019-03-19 23:15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鳊鱼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鳊鱼亦称武昌鱼,比较适于净水性生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鳊鱼的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备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传统的养殖鱼类(如草鱼、鲤鱼、鳊鱼等)由于养殖产量不断的增加和消费的普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价格出现下滑,导致养殖者利润下降,养殖热情受挫。而在淡水鱼类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70%,随着鱼价的下跌,饲料的价格也一路下滑。近年来,由于饲料中植物蛋白和一些低值原料的使用,一些养殖鱼类的诱食性和生长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死亡率偏高,在正常养殖周期内达不到商品规格,进一步影响了养殖利润,此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淡水鱼养殖业和饲料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14585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鳊鱼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鱼苗放养前对鱼池进行清塘消毒处理;向鱼池注水;注水一周后放养鱼苗;将虾和螺蛳放养于鱼池中;对鱼苗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34%的混合饲料;根据鱼池水质情况按照每亩10~20kg的量用生石灰调控水质;定期向鱼池中补充新鲜水。该发明提供的鳊鱼人工养殖方法,配合饲料中加有添加剂,具有诱食促生长的作用,添加剂原料来源稳定,可以满足鳊鱼对配合饲料的嗅觉和味觉要求,明显加快摄食速度和提高摄食量;然而,该发明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待提高,且饲料添加剂不具备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其次,该发明在对鱼池消毒方面不明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鳊鱼人工养殖方法,养殖期间对鳊鱼鱼苗投喂的复合饲料中含半胱胺盐酸盐,经生物膜包被处理后,饲料适口性好、饲料消化吸收率高、安全性高,有利于增强鳊鱼的摄食欲望增加其摄食量,促进鳊鱼生长;对鳊鱼养殖池塘接种光合细菌,既能够净化水质,还有利于增强鱼苗免疫力,提高鱼苗的成活率。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鳊鱼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池塘选择: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为3-5亩的椭圆形池塘,池塘深度为1.5-2.2m;按照每亩设置2-3台微孔增氧机,溶解氧达4mg/l;步骤二、池塘准备:养殖前10-15天将池水抽干,经过日晒自然杀灭寄生虫、细菌等病害生物;养殖前3-5天用200-300目筛网过滤,用0.05-0.2ppm的二氧化氯处理进水,并在池塘中每亩施尿素1-2kg、磷肥0.5-1kg;步骤三、放养鱼苗:鳊鱼与少量鲫鱼、草鱼混养,鳊鱼与鲫鱼、草鱼的混养尾数比为4-5:1:1;步骤四、投饲管理:对鱼苗投喂鳊鱼复合饲料;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随着鱼苗长大,蛋白含量适当减少;步骤五、水质管理:根据鱼池水质情况按照每亩5-6kg的量用生石灰调控水质;要求水质长期保持肥、活、鲜,隔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30cm,并保持水体呈微流水状态。作为优选,放养鱼苗前,可在池塘中接种1×104/ml以上量的光合细菌,尤其是红螺菌科假单胞菌属的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在进行自身同化代谢的过程中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降低养殖池塘中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还能降解水体中残存的饵料、鱼的粪便及其它有机物等,达到有效净化水质;同时,保持水体中有益菌的生长,从而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有利于增强鱼苗免疫力,预防鱼苗发育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且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不污染水体,能够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以及促进其生长发育;此外,含有红螺菌的水体具有一定的颜色,有助于改善水体透明度,合理利用光强,促进幼体发育。作为优选,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为:a.将光合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组成为:经过灭菌的海水1-2l,氯化铵60-120g,磷酸氢二钾10-50g,磷酸二氢钠50-100g,醋酸钠5-10g,钼酸钠5-10g,硫酸亚铁1-5g,酵母提取液20-45g,蛋白胨25-35g,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1-20g;培养条件为:厌氧环境中,温度为25-30℃、ph为7.5-8.5、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培养5-7天;b.将步骤a中培养得到的光合细菌通过梯度培育方法进行培育,连续传代5-6代后,在25-30℃,ph为7-8,光照强度为5000-8000lx的条件下继续培养,所用培养基组成为:鳊鱼养殖水域底泥0.5-0.8l,氯化铵50-80g,硫酸镁5-10g,谷氨酸15-35g,硫酸亚铁1-5g以及鳊鱼养殖海水0.5-1l;培养10-14天。作为优选,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由待培养光合细菌菌泥和保护剂组成,占比分别为90-99%和1-10%;保护剂优选为短叶苏木酚羧酸和fe3+;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通过预冻处理和冻干处理制备:预冻温度为-30~-35℃、时间为5-12h;冻干机真空度为0.06-0.08mba,冻干时间为12-24h;采用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作为光合细菌培养基组成的一部分,既为细菌培养提供了亲源环境,能够降低细菌生长的适应性因子,又保证了培养基环境的抗污染性,有益于提高光合细菌的存活率和培养效率;短叶苏木酚羧酸和fe3+的特殊存在,一是能够提供电子,有利于抑制或杀灭外界细菌的侵染,保护光合细菌菌剂的纯度;同时,在冻干处理中,有利于从组织中拉伸水分子,破坏水分子的结冻,从而避免水分子结冰对菌剂细胞的损伤,提高了菌剂细胞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可延长菌剂的使用寿命;二是为菌剂提供了一定的骨架,有利于其分散及溶解,提高了菌剂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梯度培育方法为:第1-2代培养时:保持厌氧环境,培养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为1000-3000lx;第3-4代培养时:提供微氧环境,培养温度为28-30℃、光照强度为2000-4000lx;第5-6代培养时:保持厌氧环境,培养温度为30-35℃、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通过循序式梯度培养,逐渐提高光合细菌的耐生长性;以及调控温度、光照强度等,逐步加强光合细菌的生长代谢,使其保持快速高活性生长,使得培养得菌株具有更强的应激适应性,有利于其在鳊鱼养殖水域中存活与生长。作为优选,复合饲料包含5-8%的诱食剂,该诱食剂按所占诱食剂总重量百分比包括半胱胺盐酸盐0.01-0.02%,谷氨酸10-15%,甘氨酸5-15%,天门冬氨酸1-5%,其余为脱脂米糠;半胱胺盐酸盐具有调节动物内分泌系统、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沉积、提高酶的活性以及提高血液和消化道的igg水平,因此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鳊鱼生长;各种氨基酸,则有利于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鳊鱼肉的风味,还能促进脂肪乳化与脂类的吸收、参与免疫与抗氧化等。作为优选,半胱胺盐酸盐经生物膜包被处理;鉴于半胱胺盐酸盐稳定性差、适口性差、过量使用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等弊端,采用可降解的生物膜对其包被处理,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控制其在动物消化道内缓慢释放,解决了半胱胺盐酸盐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难题,使得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利用率高。更优选地,半胱胺盐酸盐经以下预处理,再进行生物膜包被:将半胱胺盐酸盐溶解于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001-0.01%和0.005-0.01%的碱性混合溶液中,在10-50℃条件下反应1-10h,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烘干;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具有协同功效,一是能够将半胱胺盐酸盐分散并进行粘附,能更好地控制半胱胺盐酸盐缓慢释放,因而能够控制半胱胺盐酸盐在动物消化道内的含量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至于造成毒害,提高了半胱胺盐酸盐使用的安全性;二是基于半胱胺盐酸盐释放量的控制和稳定性,对动物生长抑素合理地耗竭,从而对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生长激素活性地激活,从而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等,促进动物生长。本发明将含半胱胺盐酸盐、风味氨基酸作为诱食剂添加到饲料中,不仅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更有利于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利于增强鳊鱼的摄食欲望增加其摄食量,促进鳊鱼生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鳊鱼人工养殖方法,鳊鱼饲料中含有诱食剂,其成分包含半胱胺盐酸盐、风味氨基酸等,不仅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更有利于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利于增强鳊鱼的摄食欲望增加其摄食量,促进鳊鱼生长;2)本发明将半胱胺盐酸盐采用可降解的生物膜进行包被处理,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控制其在动物消化道内缓慢释放,解决了半胱胺盐酸盐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难题,使得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利用率高;3)本发明将半胱胺盐酸盐采用含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的碱性混合溶液进行预处理,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具有协同功效,一是能够将半胱胺盐酸盐分散并进行粘附,能更好地控制半胱胺盐酸盐缓慢释放,因而能够控制半胱胺盐酸盐在动物消化道内的含量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至于造成毒害,提高了半胱胺盐酸盐使用的安全性;二是基于半胱胺盐酸盐释放量的控制和稳定性,对动物生长抑素合理地耗竭,从而对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生长激素活性地激活,从而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等,促进动物生长;4)本发明对鳊鱼鱼苗养殖池塘接种光合细菌,能有效净化水质,并增强鱼苗免疫力,提高鱼苗成活率以及促进其生长发育;且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不污染水体,具有安全环保的优势。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范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鳊鱼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池塘选择: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为3亩的椭圆形池塘,池塘深度为1.6m;按照每亩设置3台微孔增氧机,溶解氧达4mg/l;步骤二、池塘准备:养殖前15天将池水抽干,经过日晒自然杀灭寄生虫、细菌等病害生物;养殖前3天用300目筛网过滤,用0.1ppm的二氧化氯处理进水,并在池塘中每亩施尿素2kg、磷肥0.8kg;步骤三、放养鱼苗:鳊鱼与少量鲫鱼、草鱼混养,鳊鱼与鲫鱼、草鱼的混养尾数比为5:1:1;步骤四、投饲管理:对鱼苗投喂鳊鱼复合饲料;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中的蛋白含量:随着鱼苗长大,蛋白含量适当减少;步骤五、水质管理:根据鱼池水质情况按照每亩5kg的量用生石灰调控水质;要求水质长期保持肥、活、鲜,隔2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20cm,并保持水体呈微流水状态。其中,在鱼苗放养前,在池塘中接种1×104/ml以上量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在进行自身同化代谢的过程中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能有效降低养殖池塘中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还能降解水体中残存的饵料、鱼的粪便及其它有机物等,达到有效净化水质;同时,保持水体中有益菌的生长,从而抑制有害细菌滋生,有利于增强鱼苗免疫力,预防鱼苗发育过程中病害的发生,且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不污染水体,能够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以及促进其生长发育;此外,含有红螺菌的水体具有一定的颜色,有助于改善水体透明度,合理利用光强,促进幼体发育;上述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方法如下:a.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组成为:经过灭菌的海水1l,氯化铵100g,磷酸氢二钾35g,磷酸二氢钠75g,醋酸钠6g,钼酸钠5g,硫酸亚铁3g,酵母提取液33g,蛋白胨32g,沼泽红假单胞菌冻干粉菌剂12g;培养条件为:厌氧环境中,温度为27℃、ph为7.5、光照强度为2000lx,培养7天;b.将步骤a中培养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通过梯度培育方法进行培育,连续传代5代后,在30℃,ph为7,光照强度为8000lx的条件下继续培养,所用培养基组成为:鳊鱼养殖水域底泥0.8l,氯化铵60g,硫酸镁8g,谷氨酸25g,硫酸亚铁2g以及鳊鱼养殖海水1l;培养14天。沼泽红假单胞菌冻干粉菌剂由97%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泥和3%的保护剂组成;保护剂为质量浓度为50g/l的短叶苏木酚羧酸和5g/l的fe3+混合溶液;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通过预冻处理和冻干处理制备:预冻温度为-30℃、时间为8h;冻干机真空度为0.07mba,冻干时间为15h;采用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作为光合细菌培养基组成的一部分,既为细菌培养提供了亲源环境,能够降低细菌生长的适应性因子,又保证了培养基环境的抗污染性,有益于提高光合细菌的存活率和培养效率;短叶苏木酚羧酸和fe3+的特殊存在,一是能够提供电子,有利于抑制或杀灭外界细菌的侵染,保护光合细菌菌剂的纯度;同时,在冻干处理中,有利于从组织中拉伸水分子,破坏水分子的结冻,从而避免水分子结冰对菌剂细胞的损伤,提高了菌剂细胞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可延长菌剂的使用寿命;二是为菌剂提供了一定的骨架,有利于其分散及溶解,提高了菌剂的利用率。梯度培育的方法为:第1-2代培养时:保持厌氧环境(在培养基表面覆盖一层或多层的pe塑料膜形成密闭环境),培养温度为26℃、光照强度为2000lx;第3-4代培养时:提供微氧环境(在塑料膜上具有10-20个针孔大小的孔隙),培养温度为29℃、光照强度为3000lx;第5-6代培养时:保持厌氧环境,培养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5000lx;通过循序式梯度培养,逐渐提高光合细菌的耐生长性;以及调控温度、光照强度等,逐步加强光合细菌的生长代谢,使其保持快速高活性生长,使得培养得菌株具有更强的应激适应性,有利于其在鳊鱼养殖水域中存活与生长。上述鳊鱼复合饲料中含有6%的诱食剂,该诱食剂按所占诱食剂总重量百分比包括半胱胺盐酸盐0.012%,谷氨酸13%,甘氨酸12%,天门冬氨酸3%,其余为脱脂米糠;半胱胺盐酸盐具有调节动物内分泌系统、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稳定性、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脂肪沉积、提高酶的活性以及提高血液和消化道的igg水平,因此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鳊鱼生长;各种氨基酸,则有利于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鳊鱼肉的风味,还能促进脂肪乳化与脂类的吸收、参与免疫与抗氧化等。其中,半胱胺盐酸盐先经以下预处理,再进行生物膜包被:将半胱胺盐酸盐溶解于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002%和0.008%的碱性混合溶液中(碱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在35℃条件下反应5h,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并烘干;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具有协同功效,一是能够将半胱胺盐酸盐分散并进行粘附,能更好地控制半胱胺盐酸盐缓慢释放,因而能够控制半胱胺盐酸盐在动物消化道内的含量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至于造成毒害,提高了半胱胺盐酸盐使用的安全性;二是基于半胱胺盐酸盐释放量的控制和稳定性,对动物生长抑素合理地耗竭,从而对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生长激素活性地激活,从而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等,促进动物生长。采用红细胞膜对半胱胺盐酸盐进行包被:将红细胞膜经过纳米级大小孔隙的膜挤压形成纳米红细胞小体,纳米红细胞小体再和半胱胺盐酸盐经融合、挤压形成纳米小体;鉴于半胱胺盐酸盐稳定性差、适口性差、过量使用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等弊端,采用可降解的生物膜对其包被处理,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控制其在动物消化道内缓慢释放,解决了半胱胺盐酸盐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难题,使得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利用率高。实施例2:光合细菌采用球形红假单胞菌;对半胱胺盐酸盐包被的生物膜采用内皮细胞制备得的细胞膜囊泡;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完全一致。对比例1:对鳊鱼养殖池塘不接种光合细菌,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完全一致。对比例2: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中不含保护剂,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完全一致。对比例3:半胱胺盐酸盐未进行预处理,直接进行生物膜包被;其余部分和实施例1完全一致。实施例3:进行鳊鱼养殖实验,实验设置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施例1-2、对比例1-3;将规格相近的鳊鱼鱼苗在同一个池塘中养殖,分为6个池塘,每个池塘中100尾鳊鱼鱼苗;每天投饵料2次,投饵量以使鳊鱼达到饱足为准;对照组鳊鱼养殖中,鱼池采用一般消毒液进行消毒,且未接种光合细菌,鳊鱼饲料中不含本发明诱食剂成分;实验周期为30天,实验结束后,测定鱼苗的生长情况及免疫情况,如表1所示;计算各组的死亡率以及免疫保护率,免疫保护率依下式计算:免疫保护率=[1-(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表1.鳊鱼养殖情况项目增重率/%死亡率/%免疫保护率/%对照组17.653.1-实施例135.212.376.8实施例233.515.670.6对比例129.831.939.9对比例231.126.749.7对比例324.714.872.1由表1可知,本发明鳊鱼人工养殖方法,鳊鱼饲料具有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的优点,能明显促进鳊鱼鱼苗生长;饲料中含有的半胱胺盐酸盐有助于调节动物内分泌系统、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因而对鱼苗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采用β-环糊精和脱乙酰壳多糖对半胱胺盐酸盐先进行分散溶解,能更好地控制其在生物膜中进行缓慢释放,因此能控制其释放量,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合理调控生长激素分泌;对鳊鱼养殖池塘接种光合细菌,有利于增强鱼苗免疫力,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且较一般的消毒剂相比,光合细菌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水体,因此安全高效;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利用短叶苏木酚羧酸和fe3+对光合细菌冻干粉菌剂进行保护,能够提高菌剂细胞的活性和稳定性,延长菌剂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