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73375发布日期:2020-05-26 16:07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翘嘴红鲌,又名白鱼,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和红鲌属,为优质经济鱼类之一,由于过度捕捞,翘嘴红鲌天然资源量锐减,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价格高,目前规模化人工繁殖已取得成功,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翘嘴红鲌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塘头价回归理性,养殖利润空间缩小,降低养殖成本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苗种价格长期保持高位,往往成活率低,不足50%,品质差,不耐运输,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苗种品质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故而提出一种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具备鱼苗存活率高、养殖成本低等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鱼苗存活率高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晒塘:选取深度在2.0-2.5m的池塘,将池塘水排干,若池塘底部淤泥厚度超过30cm,则先清除淤泥,使淤泥厚度为10-20cm,晒20-30天;

(2)清塘除杂:放苗前5-7天进水5-10cm,淹没池底,每亩用茶饼10-15kg杀死有害生物;

(3)培水:放苗前3天进水,且进水口用120目以上筛绢过滤,防止鱼卵和敌害生物进入池塘,直至水深50-60cm,施用有机酸解毒,并将绿色植物捆成团作为青肥浸泡于水中;每亩施10-20kg发酵粪肥和/或2-3kg发酵饲料和/或施0.5-1.5kg氨基酸肥水膏,且发酵粪肥和/或发酵饲料用编织袋装好,且编织袋上开孔,堆放在塘角;

(4)放苗:晴天上午10:00左右,于池塘上风口将装有鱼苗的氧包放入池塘,且使得氧包内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小于2℃时打开氧包,加入池塘水后再将氧包中的鱼苗从水面下倒入池塘中,且每亩放苗40-60万尾;

(5)投喂:放苗后前一周不用投喂;第8天开始每天沿塘边投喂开口料3-4次,且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2%,以及第8天开始每周内连续三天投喂所述发酵饲料;

(6)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沿塘边捞除蛙卵,晴天时于12:00-14:00以及凌晨1:00-5:00开启增氧机,观察浮游生物量,及时补肥或捞出堆放在塘角的发酵粪肥,且当捆成团浸泡于水中的绿色植物全部发黑时及时捞出;开始投喂开口料后,每天加水5-10cm直至水深1.2m米左右;放苗后第10-12天第一次杀虫,第一次杀虫后第二天杀菌,之后定期镜检寄生虫;

(7)分塘:鱼苗体长达到2-3cm时分塘,且分塘前3天将鱼苗拉至网中囤养半小时放掉,且分塘前停食一天;分塘时先泼洒抗应激药物,再将鱼苗拉起在网箱中囤养一小时左右再运输,每个网箱中囤养2.5-3万尾鱼苗[鱼苗],且囤养过程中将增氧机移至网箱附近增氧。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绿色植物包括蚕豆苗和油菜杆,且两者重量比为1:1。

优选的,步骤(4)中,放苗前1小时开启增氧机,且持续至下午15:00-16:00;放苗前0.5小时全池泼洒葡萄糖和电解多维。

优选的,步骤(4)中,放苗前先在预定区域内进行放苗试验,观察育苗成活情况。

优选的,所述开口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秘鲁超级蒸汽鱼粉10-20份、花生麸10-15份、豆粕20-40份、高筋面粉50-100份、红糖5-7份、苜蓿草粉8-10份、大蒜素0.02-0.05份、次粉3-6份、螺旋藻粉3-5份、玉米蛋白粉5-10份、啤酒酵母1-2份、防霉剂0.08-0.12份、卵磷脂2-4份、食用大豆油10-15份和预混剂3-5份;且所述开口料的制备过程包括: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充分混合,于22-26℃处堆积,初步发酵3-5天,再将初步发酵后的原料再次搅拌混合,于22-26℃的干燥避光处继续发酵一周。

优选的,所述预混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氢钙0.1-0.5份、乙氧基喹啉0.02-0.05份、氯化胆碱0.08-0.1、复合多维0.5-0.8份、胆固醇0.01-0.02份、葡聚糖0.02-0.05份、l-肉碱0.1-0.15份,一水硫酸铁0.15-0.25份、醋酸镁0.01-0.02份、l-丙氨酸0.01-0.02份、食盐0.05-0.1份及纤维素0.1-0.3份。

优选的,步骤(3)、(5)中,所述发酵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开口料20-30份、复合菌种5-10份、红糖10-20份,且所述发酵饲料的制备过程包括: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开口料与水按1:5的重量比承装在大桶中,再加入复合菌种和红糖,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5-7天,当发酵液ph值为4时即可使用。

优选的,所述复合菌种按重量份计,包括:枯草芽孢杆菌0.2-0.25份、地衣芽孢杆菌0.2-0.25份、乳酸菌0.2-0.3份以及酵母菌0.15-0.25份。

优选的,步骤(4)中,放苗后一周内在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且种植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20%-25%。

优选的,步骤(6)中,定期向池塘引进活水以及定期打捞水面藻类及水上杂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该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通过晒塘除去了杂鱼杂菌对鱼苗的危害,保证了鱼苗的健康生活成长环境,使得鱼苗的成活率提高至90%以上,且大幅降低了鱼苗培育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翘嘴红鲌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晒塘:选取面积为20亩左右、深度在2.0-2.5m的池塘,将池塘水排干,若池塘底部淤泥厚度超过30cm,则先清除淤泥,使淤泥厚度为10-20cm,晒20-30天,直至出现2-3cm宽的裂缝、无深黑色淤泥则已晒好,由此将池底的有机物彻底氧化;

(2)清塘除杂:放苗前5-7天进水5-10cm,淹没池底,每亩用茶饼

10-15kg杀死有害生物(包括野杂鱼和敌害生物),同时采用百必除、菌立克等广普杀虫药杀灭各种寄生虫、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

(3)培水:放苗前3天进水,且进水口用120目以上筛绢过滤,防止鱼卵和敌害生物进入池塘,直至水深50-60cm,施用有机酸(苹果酸、山梨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几种)解毒,并将绿色植物捆成团作为青肥浸泡于水中,所述绿色植物包括蚕豆苗和油菜杆,且两者重量比为1:1;每亩施10-20kg(优选为15kg)发酵粪肥和/或每亩施2-3kg发酵饲料(优选为2.5kg)和/或每亩施0.5-1.5kg(优选为1.0kg)氨基酸肥水膏,且发酵粪肥和/或发酵饲料用编织袋装好,且编织袋上开孔,堆放在塘角,使得其中的发酵粪肥和/或发酵饲料通过孔缓慢释放至水中;优选的,所述编织袋开孔密度为1个/平方厘米,且孔的直径为2-3mm;由此,可通过有机酸对养殖池塘老化、发热、水温分层以及因地理环境造成的矿物质超标起到良好的降解、改良作用,并可迅速消除因水质严重污染、用药不当、余氯、重金属、抗菌素残留造成的鱼虾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等中毒现象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青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可自然降解以及作为鱼苗的食物来源,防止水体污染;

(4)放苗:步骤(4)中,放苗前1小时开启增氧机,且持续至下午15:00-16:00,使上下层水体交换,既增加底层溶氧,又可有效预防气泡病;晴天上午10:00左右,于池塘上风口将装有鱼苗的氧包放入池塘,且使得氧包内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小于2℃时打开氧包,加入池塘水后再将氧包中的鱼苗从水面下倒入池塘中,放苗前0.5小时全池泼洒葡萄糖和电解多维,且每亩放水花苗40-60万尾(优选为50万尾);此外,为准确掌握投放的密度,可在放苗前先在预定区域内进行放苗试验,观察育苗成活情况,以此决定放苗密度;放苗后一周内在池塘内种植水生植物(包括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以及苦菜中的一种或几种),且种植面积为池塘总面积的20%-25%,以降低水体温度,净化水体,并提供植物饵料;

(5)投喂:放苗后前一周不用投喂;第8天开始每天沿塘边投喂开口料3-4次,且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12%(优选为10%),以及第8天开始每周内连续三天投喂发酵饲料;

(6)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沿塘边捞除蛙卵,晴天时于12:00-14:00以及凌晨1:00-5:00开启增氧机,观察浮游生物量,及时补肥或捞出、翻动堆放在塘角的发酵粪肥,且当捆成团浸泡于水中的绿色植物全部发黑时及时捞出,防止腐烂沉底坏水;开始投喂开口料后,每天加水5-10cm直至水深1.2m米左右;放苗后第10-12天第一次杀虫,第一次杀虫后第二天杀菌,之后定期镜检寄生虫,及时了解车轮虫等寄生虫虫情,同时定期向池塘引进活水以及定期打捞水面藻类及水上杂草;

(7)分塘:经过25~30天培育,鱼苗体长达到2-3cm时分塘,且分塘前3天将鱼苗拉至网中囤养半小时放掉,且分塘前停食一天;分塘时先泼洒抗应激药物(包括高稳vc、泼洒姜等),再将鱼苗拉起在网箱中囤养一小时左右再运输,每个网箱中囤养2.5-3万尾(优选3万尾)鱼苗,且囤养过程中将增氧机移至网箱附近增氧。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秘鲁超级蒸汽鱼粉10份、花生麸10份、豆粕25份、高筋面粉80份、红糖5份、苜蓿草粉8份、大蒜素0.02份、次粉5份、螺旋藻粉4份、玉米蛋白粉10份、啤酒酵母1.5份、防霉剂0.08份、卵磷脂3份、食用大豆油12份和预混剂3份;且所述开口料的制备过程包括: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各原料充分混合,于22-26℃处堆积,初步发酵3-5天,再将初步发酵后的原料再次搅拌混合,于22-26℃的干燥避光处继续发酵一周。

进一步的,所述预混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氢钙0.1份、乙氧基喹啉0.02份、氯化胆碱0.085、复合多维0.6份、胆固醇0.02份、葡聚糖0.05份、l-肉碱0.12份,一水硫酸铁0.2份、醋酸镁0.01份、l-丙氨酸0.02份、食盐0.08份及纤维素0.2份。

步骤(3)、(5)中,所述发酵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开口料20份、复合菌种8份、红糖15份,且所述发酵饲料的制备过程包括: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将开口料与水按1:5的重量比承装在大桶中,再加入复合菌种和红糖,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5-7天,当发酵液ph值为4时即可使用;优选的,所述复合菌种按重量份计,包括:枯草芽孢杆菌0.2份、地衣芽孢杆菌0.25份、乳酸菌0.25份以及酵母菌0.18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秘鲁超级蒸汽鱼粉20份、花生麸15份、豆粕30份、高筋面粉55份、红糖7份、苜蓿草粉9份、大蒜素0.03份、次粉4份、螺旋藻粉5份、玉米蛋白粉8份、啤酒酵母1份、防霉剂0.12份、卵磷脂4份、食用大豆油15份和预混剂4份。

所述预混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氢钙0.5份、乙氧基喹啉0.03份、氯化胆碱0.09、复合多维0.8份、胆固醇0.01份、葡聚糖0.03份、l-肉碱0.14份,一水硫酸铁0.15份、醋酸镁0.02份、l-丙氨酸0.015份、食盐0.1份及纤维素0.3份。

步骤(3)、(5)中,所述发酵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开口料30份、复合菌种10份、红糖12份,所述复合菌种按重量份计,包括:枯草芽孢杆菌0.24份、地衣芽孢杆菌0.22份、乳酸菌0.28份以及酵母菌0.25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料按重量份计,包括:秘鲁超级蒸汽鱼粉15份、花生麸12份、豆粕25份、高筋面粉85份、红糖6.5份、苜蓿草粉9份、大蒜素0.04份、次粉5份、螺旋藻粉4份、玉米蛋白粉8份、啤酒酵母1.5份、防霉剂0.1份、卵磷脂3份、食用大豆油12份和预混剂4份。

所述预混剂按重量份计,包括:磷酸二氢钙0.3份、乙氧基喹啉0.03份、氯化胆碱0.08、复合多维0.6份、胆固醇0.01份、葡聚糖0.03份、l-肉碱0.12份,一水硫酸铁0.18份、醋酸镁0.02份、l-丙氨酸0.015份、食盐0.08份及纤维素0.2份。

步骤(3)、(5)中,所述发酵饲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开口料25份、复合菌种8份、红糖15份,所述复合菌种按重量份计,包括:枯草芽孢杆菌0.22份、地衣芽孢杆菌0.22份、乳酸菌0.25份以及酵母菌0.23份。

养殖试验:

在汇海集团试渔场经行人工育苗试验,于2017年6月3日,按照实施例一至三中的培育方法分别对应在三个面积均为5亩的池塘(以下简称池塘1,池塘2以及池塘3)放翘嘴红鲌水花苗,每池塘约250万尾;池塘1于6月28分塘,出苗约230万尾,成活率为92.1%,每个视野内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数量分别为0-2个、1-2个、1-2个;池塘2于7月1日分塘,共出苗约232万尾,成活率为92.8%,每个视野内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数量分别为0-1个、1-2个、0-1个;池塘3于7月2日分塘,共出苗约228万尾,成活率为91.2%,每个视野内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数量分别为0个、1-2个、0-1个;且池塘1-3中培育后的鱼苗平均规格约3000尾/斤,鱼苗体质好,分塘后基本无死亡。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晒塘、清塘除去了杂鱼杂菌对鱼苗的危害,保证了鱼苗的健康生活成长环境,且开发出专用开口料、发酵饲料,其中添加有合理配比的动物蛋白以及植物蛋白,搭配大蒜素、防霉剂等杀菌组分,可有效保证营养的充分,避免饲料发霉,同时添加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进一步提高鱼苗的免疫力,如此,鱼苗的成活率较现有技术的不到50%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大大减少了鱼苗培育的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的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