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7271发布日期:2019-04-03 03:4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深水网箱养殖类似于人工池养,它的喂养过程也是定时定期投放饵料!饵料投放多了,鱼吃不完,剩余部分就可能堆积在网箱附近海底,除了浪费饲料外,还可能造成养殖区域海洋环境污染,并可能引发病毒感染!利用声学手段来监测投饲全过程!当投放的饲料开始从网箱底部漏出时,就开始减少投放饲料,同时减缓投料速度!显然,利用声学手段监视投饵全过程,可以减少饵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有效保护网箱附近的海洋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具备饵料投放自动化、合理化、投饵效率高、投放均匀、环境污染小、且对饵料具有灭菌作用,提高饵料中香味的释放速度,加快鱼群觅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包括网箱,网箱下端设有监测系统,网箱上端设有网箱浮体,网箱浮体上方安装有水气混合输送装置与饵料搅拌箱,监测系统,包括连接于网箱下端的转轴,转轴上设有水声换能器,水声换能器下方设有导流板,水声换能器一端通过防水通信电缆与安装在网箱浮体上的中央控制单元连通。通过在网箱底部安装的导流板,导流板能够随水流流动方向,调整水声换能器指向海流的去流方向,从而使水声换能器发射波束方向随海流方向自动调整,一旦投放的饵料出现过剩,就会出现在声波的探测范围之内,当网箱内剩余饵料下落时,对发射声波的散射作用会加强,呈现正相关关系,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回声信号的强弱可以判断出网箱底部剩余饵料的多少,并调控饵料搅拌箱投饵过程,达到最合理的投放量,以此来实现饵料投放的自动化、合理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作为优选,网箱由固定架和网衣组成,网箱底部排布有沉水球。设置网箱由固定架和网衣组成,能够增加装置的稳固性的同时,还能增加箱体内水体与外加交换,增加养殖成活率,网箱底部排布的沉水球,能够使网箱沉浮于水下,增加装置抗风浪能力。

作为优选,饵料搅拌箱下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于网箱浮体上,搅拌箱一侧设有除尘烘料装置,另一侧设有抽湿器,抽湿器下方设有出料装置。搅拌箱一侧设置的除尘烘料装置,能够对搅拌箱内存放的饵料进行烘干除尘,防止饵料表面过于黏稠,不易投放,同时,还能对饵料起到高温杀菌作用,使饵料更加安全,另一侧设置的抽湿器,能够箱体内烘干产生的水气进行收集利用,抽湿器下方设有出料装置,用于将输送饵料。

作为优选,出料装置上开设有与壳体下侧方连通的输送口,出料装置内部设有转筒,转筒外均布有t形齿,出料装置内设有与t形齿相配合的齿轮滚动室,出料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内置支杆,支杆表面外接向下倾斜的螺旋型滑道。出料装置内部设置的转筒,能够将输送口中落入的饵料,经过转筒旋转将其带入出料口,转筒外均布有t形齿,出料装置内设有与t形齿相配合的齿轮滚动室,使t形齿与齿轮滚动室形成可以容纳一定量的存储室,使经t形齿转动带入出料口的饵料量被限定,防止一次性落下过多的饵料,造成浪费,还会使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出料口内置支杆,支杆表面外接向下倾斜的螺旋型滑道,能够增加下落时的距离,使饵料在投放时,更加分散,不会造成成团地投入,同时,螺旋型滑道向下倾斜的设置,又使饵料能够顺着螺旋型滑道快速投放至指定位置,提高投放效率。

作为优选,除尘烘料装置通过上下水平设置的热气输送管与吸尘管分别连通饵料搅拌箱,且连接处设有饵料隔离网安装于饵料搅拌箱内侧壁,除尘烘料装置下端连接有与吸尘管连通的集尘管。除尘烘料装置通过上下水平设置的热气输送管与吸尘管,一方面通过吸尘管对除尘烘料装置中空气里的灰尘进行吸附,另一方面通过热气输送管对除尘烘料装置中进行热气输送,达到饵料烘干的目的,同时,也保持了除尘烘料装置内的气压稳定,设置的饵料隔离网,能够防止饵料被吸入吸尘管中,设置除尘烘料装置下端连接有与吸尘管连通的集尘管,用于收集灰尘,且可拆卸清洗,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饵料搅拌箱上端设有与内部设置的搅拌装置连接的电机,搅拌装置下方设有向出料装置倾斜的导热板,导热板位于除尘烘料装置下方,导热板下表面安装于振动棒,饵料搅拌箱近抽湿器一侧上方设有湿度传感器。通过在饵料搅拌箱上端设有与内部设置的搅拌装置连接的电机,可以通过电机运转带动饵料搅拌箱内的搅拌装置对饵料进行搅拌,搅拌装置下方设置的向出料装置倾斜的导热板,能够加速对饵料的烘干,同时倾斜设置,方便饵料在自身重力下下落至出料口,设置导热板位于除尘烘料装置下方,便于热气在导热板上方循环,加速导热板上的饵料烘干,导热板下表面安装的振动棒,能够对导热板表面进行抖动,加快饵料下落速度,防止贴合导热板的饵料烘焦,饵料搅拌箱近抽湿器一侧上方设置的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饵料搅拌箱内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预设值时,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抽湿器进行抽湿工作。

作为优选,搅拌装置,包括与电机连接的伸缩搅拌轴,伸缩搅拌轴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上搅拌盘与下搅拌盘,下搅拌盘内设有连接杆环布连接于伸缩搅拌轴表面,连接杆设有通槽,上搅拌盘表面环布连接有搅拌弧条一端,搅拌弧条另一端穿过连接杆中的通槽,连接通槽内下方设置的滚球,滚球的球径与通槽宽度比为1.2-1.5:1,通过设置上搅拌盘、下搅拌盘、搅拌弧条,在伸缩搅拌轴的作用下,能够对饵料搅拌箱内的饵料进行上下,以及横向搅拌,作用范围广,搅拌均匀,搅拌效率高,同时,设置搅拌弧条另一端穿过连接杆中的通槽,连接通槽内下方设置的滚球,在伸缩搅拌轴的作用下,滚球被旋转挤压,由于搅拌弧条的弹性,滚球在连接杆中的通槽内来回滑动,对导热板上的饵料来回挤压,使一些表面形状大小不一的饵料,棱角被打磨均匀,滚球在导热板上的来回摩擦,增加了高温下对饵料的杀菌作用,同时,还能提升饵料遇水后的膨胀速度,加快雾化,提高饵料中香味的释放速度,继而加快了鱼群觅食。

作为优选,水气混合输送装置一侧与设于网箱浮体上方的出料管连通,出料管下端分布多个出料分管,出料分管连通网箱内部,水气混合输送装置另一侧上方通过输气管与抽湿器连接,下方设有与水面连接的抽水管。通过设置水气混合输送装置一侧与设于网箱浮体方的出料管连通,出料管下端分布多个出料分管,使水气能够夹带饵料通过各个分支出料分管,均匀投放至网箱内,设置水气混合输送装置另一侧上方通过输气管与抽湿器连接,下方设有与水面连接的抽水管,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需要分别控制抽水管与输气管,进行水或气体对饵料的输送,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搅拌箱一侧设置的除尘烘料装置,能够对搅拌箱内存放的饵料进行烘干除尘,另一侧设置的抽湿器,能够箱体内烘干产生的水气进行收集利用;2)设置的搅拌装置,能够对饵料搅拌箱内的饵料进行上下,以及横向搅拌,作用范围广,搅拌均匀,搅拌效率高,同时,还能提升饵料遇水后的膨胀速度,加快雾化,提高饵料中香味的释放速度,继而加快了鱼群觅食;3);网箱底部设置的监测系统,能够将饵料剩余情况反馈至中央控制单元,并调控饵料搅拌箱投饵过程,达到最合理的投放量,以此来实现饵料投放的自动化、合理化;4)设置的水气混合输送装置,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需要分别控制抽水管与输气管,进行水或气体对饵料的输送,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网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饵料搅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水气混合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网箱;2网箱浮体;3中央控制单元;4监测系统;5防水通信电缆;6转轴;7固定架;8水声换能器;9导流板;10沉水球;11出料装置;12出料管;13出料分管;15支撑杆;16饵料搅拌箱;17电机;18湿度传感器;19转筒;20t形齿;21支杆;22螺旋型滑道;23抽湿器;24水滴管;25输气管;26水气混合输送装置;27抽水管;29出料口;30输送口;31除尘烘料装置;311吸尘管;312热气输送管;313饵料隔离网;33导热板;35振动棒;36集尘管;41搅拌装置;411上搅拌盘;412搅拌弧条;413下搅拌盘;414连接杆;415伸缩搅拌轴;416通槽;417滚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包括网箱1,网箱1下端设有监测系统4,网箱1上端设有网箱浮体2,网箱浮体2上方安装有水气混合输送装置26与饵料搅拌箱16,监测系统4,包括连接于网箱1下端的转轴6,转轴6上设有水声换能器8,水声换能器8下方设有导流板9,水声换能器8一端通过防水通信电缆5与安装在网箱浮体2上的中央控制单元3连通。通过在网箱底部安装的导流板,导流板能够随水流流动方向,调整水声换能器指向海流的去流方向,从而使水声换能器发射波束方向随海流方向自动调整,一旦投放的饵料出现过剩,就会出现在声波的探测范围之内,当网箱内剩余饵料下落时,对发射声波的散射作用会加强,呈现正相关关系,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回声信号的强弱可以判断出网箱底部剩余饵料的多少,并调控饵料搅拌箱投饵过程,达到最合理的投放量,以此来实现饵料投放的自动化、合理化,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网箱1由固定架7和网衣组成,网箱1底部排布有沉水球10。设置网箱由固定架和网衣组成,能够增加装置的稳固性的同时,还能增加箱体内水体与外加交换,增加养殖成活率,网箱底部排布的沉水球,能够使网箱沉浮于水下,增加装置抗风浪能力。

饵料搅拌箱16下端通过支撑杆15固定连接于网箱浮体2上,搅拌箱16一侧设有除尘烘料装置31,另一侧设有抽湿器23,抽湿器23下方设有出料装置11。搅拌箱一侧设置的除尘烘料装置,能够对搅拌箱内存放的饵料进行烘干除尘,防止饵料表面过于黏稠,不易投放,同时,还能对饵料起到高温杀菌作用,使饵料更加安全,另一侧设置的抽湿器,能够箱体内烘干产生的水气进行收集利用,抽湿器下方设有出料装置,用于将输送饵料。

出料装置11上开设有与壳体6下侧方连通的输送口30,出料装置11内部设有转筒19,转筒19外均布有t形齿20,出料装置11内设有与t形齿20相配合的齿轮滚动室,出料装置11底部设有出料口29,出料口29内置支杆21,支杆21表面外接向下倾斜的螺旋型滑道22。出料装置内部设置的转筒,能够将输送口中落入的饵料,经过转筒旋转将其带入出料口,转筒外均布有t形齿,出料装置内设有与t形齿相配合的齿轮滚动室,使t形齿与齿轮滚动室形成可以容纳一定量的存储室,使经t形齿转动带入出料口的饵料量被限定,防止一次性落下过多的饵料,造成浪费,还会使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出料口内置支杆,支杆表面外接向下倾斜的螺旋型滑道,能够增加下落时的距离,使饵料在投放时,更加分散,不会造成成团地投入,同时,螺旋型滑道向下倾斜的设置,又使饵料能够顺着螺旋型滑道快速投放至指定位置,提高投放效率。

除尘烘料装置31通过上下水平设置的热气输送管312与吸尘管311分别连通饵料搅拌箱16,且连接处设有饵料隔离网313安装于饵料搅拌箱16内侧壁,除尘烘料装置31下端连接有与吸尘管311连通的集尘管36。除尘烘料装置通过上下水平设置的热气输送管与吸尘管,一方面通过吸尘管对除尘烘料装置中空气里的灰尘进行吸附,另一方面通过热气输送管对除尘烘料装置中进行热气输送,达到饵料烘干的目的,同时,也保持了除尘烘料装置内的气压稳定,设置的饵料隔离网,能够防止饵料被吸入吸尘管中,设置除尘烘料装置下端连接有与吸尘管连通的集尘管,用于收集灰尘,且可拆卸清洗,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饵料搅拌箱16上端设有与内部设置的搅拌装置41连接的电机17,搅拌装置41下方设有向出料装置11倾斜的导热板33,导热板33位于除尘烘料装置31下方,导热板33下表面安装于振动棒35,饵料搅拌箱16近抽湿器23一侧上方设有湿度传感器18。通过在饵料搅拌箱上端设有与内部设置的搅拌装置连接的电机,可以通过电机运转带动饵料搅拌箱内的搅拌装置对饵料进行搅拌,搅拌装置下方设置的向出料装置倾斜的导热板,能够加速对饵料的烘干,同时倾斜设置,方便饵料在自身重力下下落至出料口,设置导热板位于除尘烘料装置下方,便于热气在导热板上方循环,加速导热板上的饵料烘干,导热板下表面安装的振动棒,能够对导热板表面进行抖动,加快饵料下落速度,防止贴合导热板的饵料烘焦,饵料搅拌箱近抽湿器一侧上方设置的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饵料搅拌箱内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预设值时,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抽湿器进行抽湿工作。

水气混合输送装置26一侧与设于网箱浮体2上方的出料管12连通,出料管12下端分布多个出料分管13,出料分管13连通网箱1内部,水气混合输送装置26另一侧上方通过输气管25与抽湿器23连接,下方设有与水面连接的抽水管27。通过设置水气混合输送装置一侧与设于网箱浮体方的出料管连通,出料管下端分布多个出料分管,使水气能够夹带饵料通过各个分支出料分管,均匀投放至网箱内,设置水气混合输送装置另一侧上方通过输气管与抽湿器连接,下方设有与水面连接的抽水管,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需要分别控制抽水管与输气管,进行水或气体对饵料的输送,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施例2

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优化方案为:搅拌装置41,包括与电机17连接的伸缩搅拌轴415,伸缩搅拌轴415上下端分别安装有上搅拌盘411与下搅拌盘413,下搅拌盘413内设有连接杆414环布连接于伸缩搅拌轴415表面,连接杆414设有通槽416,上搅拌盘411表面环布连接有搅拌弧条412一端,搅拌弧条412另一端穿过连接杆414中的通槽416,连接通槽416内下方设置的滚球417,滚球417的球径与通槽416宽度比为1.3:1,通过设置上搅拌盘、下搅拌盘、搅拌弧条,在伸缩搅拌轴的作用下,能够对饵料搅拌箱内的饵料进行上下,以及横向搅拌,作用范围广,搅拌均匀,搅拌效率高,同时,设置搅拌弧条另一端穿过连接杆中的通槽,连接通槽内下方设置的滚球,在伸缩搅拌轴的作用下,滚球被旋转挤压,由于搅拌弧条的弹性,滚球在连接杆中的通槽内来回滑动,对导热板上的饵料来回挤压,使一些表面形状大小不一的饵料,棱角被打磨均匀,滚球在导热板上的来回摩擦,增加了高温下对饵料的杀菌作用,同时,还能提升饵料遇水后的膨胀速度,加快雾化,提高饵料中香味的释放速度,继而加快了鱼群觅食。

上述滚球与通槽内表面设有耐磨涂层,耐磨涂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石墨粉6-15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1-23份、助剂0.03-0.12份、二甲苯13-20份、环氧树脂38-47份、二氧化硅溶胶3-6份、六偏磷酸钠0.01-0.65份、正硅酸乙酯17-34份、环烷酸钙12-26份,六偏磷酸钠的添加能够使石墨粉表面结构改变,促进石墨粉与其他成分的官能基相容,提升涂层机械特性,改善涂层表面润湿程度,提高涂层与滚球、通槽内表面的结合性,不仅可有效增强滚球与通槽内表面的耐磨性能,还可改善滚球在通槽内表面的滚动力学性能,且该耐磨涂层分子结构稳定,可长久有效的粘结在滚球与通槽内表面,不会出现脱落、气泡、开裂的现象,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上述耐磨涂层中的各组分的优选值为:石墨粉10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助剂0.05份、二甲苯17份、环氧树脂43份、二氧化硅溶胶5份、六偏磷酸钠0.5份、正硅酸乙酯30份、环烷酸钙18份。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基于声学监测的网箱投饵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网箱1底部安装的导流板9,导流板9能够随水流流动方向,调整水声换能器8指向海流的去流方向,从而使水声换能器8发射波束方向随海流方向自动调整,一旦投放的饵料出现过剩,就会出现在声波的探测范围之内,当网箱1内剩余饵料下落时,对发射声波的散射作用会加强,呈现正相关关系,中央控制单元3根据回声信号的强弱可以判断出网箱1底部剩余饵料的多少,并调控饵料搅拌箱16投饵过程,达到最合理的投放量,以此来实现饵料投放的自动化、合理化。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