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05836发布日期:2019-02-10 12:59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粉碎还田装置是以一种用来粉碎秸秆、苞叶、杂草等物,并把切碎物抛落地面还田的装置,可使秸秆内含有的有益元素重新还田。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秸秆直接铺撒入田以及将秸秆粉碎后直接入田,秸秆内含有的分解菌类较少,以及秸秆的体积较大,内部细胞未被破坏,导致还田分解速率慢,在田地再次使用时容易残留过多秸秆残渣,使用不便,且秸秆不经过预处理时容易导致秸秆粉碎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秸秆分解菌含量少、秸秆细胞完整导致分解效率低和秸秆不经过预处理导致粉碎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浸水五分钟,水中含有分解菌,使分解菌和水份进入秸秆内部,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

s2:将s1中浸泡后的秸秆通过零下两百至三百摄氏度的干冰中冷冻十分钟,使秸秆内水份冷冻成冰,从而使秸秆内部细胞涨破,破坏秸秆内部结构,方便粉碎和分解;

s3:将s2中冷冻后的秸秆剪切为小段,冷冻后的秸秆更容易被粉碎,提高秸秆的粉碎效率;

s4:将s3中剪切为小段的秸秆通入高效秸秆还田装置内;

其中,s4中所使用的高效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底座、框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固连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框体内设有粉碎单元;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入料上板、入料下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粉碎轮、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所述入料上板和入料下板形状相同,最上端均位于框体上方,且两者最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最上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入料上板的下表面和入料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凸齿;所述第一粉碎轮位于入料上板和入料下板最下端之间,且第一粉碎轮的直径大于入料上板和入料下板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一粉碎轮表面均匀设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粉碎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框体侧壁;所述第一转轴穿出框体设置,且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表面均匀布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表面均匀布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第二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框体侧壁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开口;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通过对应开口穿入框体内;所述第二转轴于框体内均固定套接有第二粉碎轮;所述第三转轴于框体内均固定套接有第三粉碎轮;所述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交错布置;所述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三凸齿;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为齿轮形设计;所述开口侧壁设有齿条,齿条与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相啮合;所述框体外壁设有传动单元,可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对和相背运动,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对和相背移动时,可使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正转和反转,且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秸秆破碎更彻底;所述粉碎单元下方设有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主动辊和副动辊;所述主动辊和副动辊均转动连接于框体内壁,且主动辊和副动辊表面共同套接有第一皮带;所述主动辊通过电机带动,用于运输粉碎后的秸秆;使用时,电机带动主动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和副动辊逆时针转动,第一皮带逆时针转动可输送粉碎后的秸秆,副动辊转动通过传动单元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对和相背运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相对运动时第二粉碎轮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下移,第三粉碎轮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上移,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背运动时,可使第二粉碎轮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上移,第三粉碎轮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下移,通过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移动的同时转动,对秸秆进行粉碎,通过第一凸齿和第三凸齿相互之间配合碾压研磨秸秆,使秸秆粉碎更彻底,同时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上下移动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秸秆堆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固连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位于输送单元右侧;所述第三固定杆左侧侧壁固连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内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滑动设置有刮杆;所述刮杆一端穿入挤压杆内,与挤压杆底部固连有第二弹簧,另一端倾斜设置并接触第一皮带;所述主动辊和副动辊之间设有挤压辊,挤压辊转动连接于框体侧壁;所述挤压辊为骨头形设计,且挤压辊两侧均固连有气缸,气缸与挤压杆的空腔连通;所述气缸的伸出端均固连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半圆弧形设计,使第一皮带可调动挤压辊正常转动的同时,不影响气缸的伸缩;所述第一皮带上方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第四凸齿;所述第一皮带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五凸齿;使用时,第一皮带转动,当刮杆接触第五凸齿时,刮杆挤压空腔,使气缸伸出,从而使第五凸齿接触第四凸齿,通过第四凸齿和第五凸齿的错位啮合,对秸秆进行二次研磨破碎,当第五凸齿转离刮杆时气缸收缩,通过气缸的伸缩,使第四凸齿和第五凸齿配合碾压秸秆的同时,可对秸秆进行切割,提高粉碎效率,同时刮杆接触第一皮带表面,可有效防止秸秆粘连。

优选的,所述第三凸齿两侧均弧形凹陷设计,且表面为刀刃形;使用时,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移动过程中转动,使第二凸齿转动,通过第二凸齿转动过程中可勾住秸秆,且第二凸齿之间可相互配合,对秸秆进行切割的同时研磨粉碎,同时防止秸秆缠绕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且第三凸齿可与第一凸齿配合使秸秆粉碎更彻底。

优选的,所述齿条与开口内壁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均匀布置;使用时,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上下移动过程中,弹簧为齿条提供缓冲,防止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下移动和转动时卡住齿条,导致装置秸秆切割效率低。

优选的,所述副动辊左侧设有动力轮;所述动力轮表面均匀固连有动力杆,且动力轮的转轴穿出框体设置;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滚轮,滚轮与动力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使用时,第一皮带逆时针转动使粉碎后的秸秆撞击动力杆,从而使动力轮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第二皮带使滚轮逆时针转动,带动装置右移,使粉碎秸秆均匀铺撒与土地表面,同时装置右移不影响秸秆的铺撒。

优选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圆盘、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所述圆盘固连于副动辊穿出框体外部分;所述第一摆动杆一端偏心转动连接于圆盘表面,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粉碎轮穿出框体部分;所述第二摆动杆数量为二,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第一粉碎轮穿出框体部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一端;所述框体内壁开设有滑口,第一粉碎轮滑动于滑口内;使用时,副动辊转动,带动圆盘转动,由于第一摆动杆偏心设置,圆盘转动过程中使第二摆动杆相对和相背摆动,从而使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相对和相对移动,同时第一摆动杆摆动过程中可使第一粉碎轮前后移动,可使秸秆堆积于入料上板和入料下板之间,使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对秸秆进行充分粉碎,且第一粉碎轮移动过程中可将秸秆推至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之间,加强搅拌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通过将秸秆在含有分解菌的水溶液中浸泡,使分解菌和水份进入秸秆内部,再通过干冰冷冻使秸秆内水份冷冻成冰,从而使秸秆内部细胞涨破,破坏秸秆内部结构,再将冷冻后的秸秆剪切为小段,方便粉碎。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所使用的高效秸秆还田装置,通过设置粉碎单元和传动单元,通过第一粉碎轮、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的配合,使秸秆完全粉碎,且粉碎过程中可实现对秸秆的切割,有效防止秸秆缠绕,同时第一粉碎轮可使秸秆堆积与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之间,使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上下过程中切割碾压秸秆,提高秸秆粉碎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所使用的高效秸秆还田装置,通过设置输送单元、挤压板、气缸和刮杆,通过刮杆剐蹭第一皮带表面秸秆残留时,可使气缸伸缩,从而配合挤压板使第四凸齿和第五凸起啮合,对秸秆进行第二次的剪切和研磨破碎。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所使用的高效秸秆还田装置,通过动力轮、动力杆和滚轮,在秸秆运输中撞击动力杆,带动动力轮转动,从而使滚轮转动,实现装置的自动行走,节省人力的同时可使秸秆均匀铺撒回田,防止秸秆堆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高效秸秆还田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高效秸秆还田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d-d处剖视图;

图8是图3中e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底座1、第三固定杆11、挤压杆12、空腔13、刮杆14、第二弹簧15、挤压辊16、气缸17、挤压块18、挤压板19、框体2、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23、开口24、齿条25、第一弹簧26、粉碎单元3、入料上板31、入料下板32、第一固定杆33、第二固定杆34、第一粉碎轮35、第二粉碎轮36、第三粉碎轮37、第一凸齿38、第三凸齿39、传动单元4、圆盘41、第一摆动杆42、第二摆动杆43、滑口44、输送单元5、主动辊51、副动辊52、第一皮带53、动力轮54、动力杆55、滚轮56、第二皮带57、四凸齿58、第五凸齿5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秸秆回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秸秆浸水五分钟,水中含有分解菌,使分解菌和水份进入秸秆内部,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

s2:将s1中浸泡后的秸秆通过零下两百至三百摄氏度的干冰中冷冻十分钟,使秸秆内水份冷冻成冰,从而使秸秆内部细胞涨破,破坏秸秆内部结构,方便粉碎和分解;

s3:将s2中冷冻后的秸秆剪切为小段,冷冻后的秸秆更容易被粉碎,提高秸秆的粉碎效率;

s4:将s3中剪切为小段的秸秆通入高效秸秆还田装置内;

其中,s4中所使用的高效秸秆还田装置,包括底座1、框体2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装置工作;所述框体2固连于底座1上表面;所述框体2内设有粉碎单元3;所述粉碎单元3包括入料上板31、入料下板32、第一固定杆33、第二固定杆34、第一粉碎轮35、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所述入料上板31和入料下板32形状相同,最上端均位于框体2上方,且两者最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最上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入料上板31的下表面和入料下板32的上表面均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凸齿38;所述第一粉碎轮35位于入料上板31和入料下板32最下端之间,且第一粉碎轮35的直径大于入料上板31和入料下板32之间的最短距离;所述第一粉碎轮35表面均匀设有第二凸齿;所述第一粉碎轮35通过第一转轴21转动连接于框体2侧壁;所述第一转轴21穿出框体2设置,且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所述第一固定杆33表面均匀布置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与第一固定杆3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4表面均匀布置有第三转轴23,第三转轴23与第二固定杆34转动连接;所述框体2侧壁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开口24;所述第二转轴22和第三转轴23均通过对应开口24穿入框体2内;所述第二转轴22于框体2内均固定套接有第二粉碎轮36;所述第三转轴23于框体2内均固定套接有第三粉碎轮37;所述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交错布置;所述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表面均均匀布置有第三凸齿39;所述第二转轴22和第三转轴23均为齿轮形设计;所述开口24侧壁设有齿条25,齿条25与第二转轴22和第三转轴23相啮合;所述框体2外壁设有传动单元4,可使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相对和相背运动,在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相对和相背移动时,可使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正转和反转,且第一粉碎轮35和第二粉碎轮36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秸秆破碎更彻底;所述粉碎单元3下方设有输送单元5;所述输送单元5包括主动辊51和副动辊52;所述主动辊51和副动辊52均转动连接于框体2内壁,且主动辊51和副动辊52表面共同套接有第一皮带53;所述主动辊51通过电机带动,用于运输粉碎后的秸秆;使用时,电机带动主动辊5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53和副动辊52逆时针转动,第一皮带53逆时针转动可输送粉碎后的秸秆,副动辊52转动通过传动单元4使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相对和相背运动,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相对运动时第二粉碎轮36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下移,第三粉碎轮37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上移,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相背运动时,可使第二粉碎轮36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上移,第三粉碎轮37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下移,通过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移动的同时转动,对秸秆进行粉碎,通过第一凸齿38和第三凸齿39相互之间配合碾压研磨秸秆,使秸秆粉碎更彻底,同时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上下移动过程中可有效防止秸秆堆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连有第三固定杆11;所述第三固定杆11位于输送单元5右侧;所述第三固定杆11左侧侧壁固连有挤压杆12;所述挤压杆12内开设有空腔13,且空腔13内滑动设置有刮杆14;所述刮杆14一端穿入挤压杆12内,与挤压杆12底部固连有第二弹簧15,另一端倾斜设置并接触第一皮带53;所述主动辊51和副动辊52之间设有挤压辊16,挤压辊16转动连接于框体2侧壁;所述挤压辊16为骨头形设计,且挤压辊16两侧均固连有气缸17,气缸17与挤压杆12的空腔13连通;所述气缸17的伸出端均固连有挤压块18;所述挤压块18半圆弧形设计,使第一皮带53可调动挤压辊16正常转动的同时,不影响气缸17的伸缩;所述第一皮带53上方设有挤压板19;所述挤压板19下表面均匀设置有第四凸齿58;所述第一皮带53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五凸齿59;使用时,第一皮带53转动,当刮杆14接触第五凸齿59时,刮杆14挤压空腔13,使气缸17伸出,从而通过挤压块18的运动,使第五凸齿59接触第四凸齿58,通过第四凸齿58和第五凸齿59的错位啮合,对秸秆进行二次研磨破碎,当第五凸齿59转离刮杆14时气缸17收缩,通过气缸17的伸缩,使第四凸齿58和第五凸齿59配合碾压秸秆的同时,可对秸秆进行切割,提高粉碎效率,同时刮杆14接触第一皮带53表面,可有效防止秸秆粘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凸齿39两侧均弧形凹陷设计,且表面为刀刃形;使用时,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移动过程中转动,使第二凸齿转动,通过第二凸齿转动过程中可勾住秸秆,且第二凸齿之间可相互配合,对秸秆进行切割的同时研磨粉碎,同时防止秸秆缠绕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且第三凸齿39可与第一凸齿38配合使秸秆粉碎更彻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齿条25与开口24内壁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均匀布置;使用时,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上下移动过程中,弹簧为齿条25提供缓冲,防止第二转轴22和第三转轴23上下移动和转动时卡住齿条25,导致装置秸秆切割效率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副动辊52左侧设有动力轮54;所述动力轮54表面均匀固连有动力杆55,且动力轮54的转轴穿出框体2设置;所述底座1下表面设有滚轮56,滚轮56与动力轮54之间通过第二皮带57传动;使用时,第一皮带53逆时针转动使粉碎后的秸秆撞击动力杆55,从而使动力轮54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第二皮带57使滚轮56逆时针转动,带动装置右移,使粉碎秸秆均匀铺撒与土地表面,同时装置右移不影响秸秆的铺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单元4包括圆盘41、第一摆动杆42和第二摆动杆43;所述圆盘41固连于副动辊52穿出框体2外部分;所述第一摆动杆42一端偏心转动连接于圆盘41表面,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粉碎轮35穿出框体2部分;所述第二摆动杆43数量为二,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第一粉碎轮35穿出框体2部分,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的一端;所述框体2内壁开设有滑口44,第一粉碎轮35滑动于滑口44内;使用时,副动辊52转动,带动圆盘41转动,由于第一摆动杆42偏心设置,圆盘41转动过程中使第二摆动杆43相对和相背摆动,从而使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相对和相对移动,同时第一摆动杆42摆动过程中可使第一粉碎轮35前后移动,可使秸秆堆积于入料上板31和入料下板32之间,使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对秸秆进行充分粉碎,且第一粉碎轮35移动过程中可将秸秆推至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之间,加强搅拌效果。

使用时,将秸秆在含有分解菌的水溶液中五分钟后通过零下两百至三百摄氏度的干冰中冷冻十分钟,再将冷冻后的秸秆剪切为小段通入高效秸秆还田装置内;电机带动主动辊5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53和副动辊52逆时针转动,副动辊52转动,带动圆盘41转动,由于第一摆动杆42偏心设置,圆盘41转动过程中使第二摆动杆43相对和相背摆动,从而使第二粉碎轮36和第三粉碎轮37相对和相对移动,同时第一摆动杆42摆动过程中可使第一粉碎轮35前后移动,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相对运动时第二粉碎轮36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下移,第三粉碎轮37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上移,第一固定杆33和第二固定杆34相背运动时,可使第二粉碎轮36顺时针转动的同时上移,第三粉碎轮37逆时针转动的同时下移,当刮杆14接触第五凸齿59,刮杆14挤压空腔13,使气缸17伸出,从而通过挤压块18的运动,使第五凸齿59接触第四凸齿58,当第五凸齿59转离刮杆14时气缸17收缩,第一皮带53逆时针转动使粉碎后的秸秆撞击动力杆55,从而使动力轮54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第二皮带57使滚轮56逆时针转动,带动装置右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