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根茎繁殖芍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6325发布日期:2019-03-22 20:32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根茎繁殖芍药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芍药种苗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芍药根茎切割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芍药(paeonialactiflora)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观赏植物,“花相”的美誉传承千载不衰,现在依然被尊为“五月花神”,从古至今始终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在国际鲜切花市场上,芍药切花大放光彩,前景广阔。然而,目前芍药种苗生产相对滞后,亟待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围绕芍药种苗繁殖开展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主要包括播种、分株、扦插(茎插、根插)、压条以及组织培养法等。由于种子播种所产生的种苗多发生遗传性状分离,不能保持原有亲本的优良特性,加之大量的优秀切花芍药品种多为重瓣或高度重瓣花型,结实率低甚至很难结实。因而播种法只在新品种培育中进行应用。分株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种质资源的优良特性,且管理方便,易于操作,因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一株3年生母株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只能获得3~4个左右的子株,因而分株法繁殖系数低,远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的鲜切花市场的需求。虽然围绕芍药的扦插和压条进行种苗繁育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但是目前依然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技术流程复杂,管理难度大,加之品种间的繁育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实践上并未有规模化的应用。近年来,芍药的组织培养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离形成完备的技术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些关键的技术,如外植体易褐化、愈伤再分化及组培苗驯化移栽困难等问题仍有待努力攻关。

因此,芍药现有的繁殖技术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芍药的繁殖效率用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明一种新的高效、可靠的芍药种苗繁殖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根茎来进行芍药快速、高效繁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截取芍药的根茎,将其切割成多个切段;

2)将所述切段进行大田种植;

所述根茎由如下方法截取得到:将芍药地下部分完整挖出,根据地上部分茎秆的生长方向判断根茎的生长方向,沿根茎生长的方向将所述地下部分进行分割,分割过程中保持根茎的完整,将根茎上附着的肉质根去除,即得。

根茎沿茎秆向下生长,沿地上茎秆的方向向下延长即为根茎的生长方向。

芍药的地下部分结构复杂,传统的研究一直认为植株深层地下部分仅为肉质根,本发明首次对地下部分的结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发现在肉质根中包裹有向地生长的根茎,而且这部分根茎具有非常强的分生能力,将其单独进行大田种植,可高效快速地繁殖芍药植株。

优选的,所述切段的长度为2~5cm。将根茎切割成长度为2~5cm的切段,可以确保每一根茎节段具有一个以上的隐芽,防止不萌芽或者萌芽困难。

优选的,所述切段的具体切割方法为,以根茎顶部的根茎芽的芽基为起点,在其下2~5cm处切割成第一段,再继续进行切割,至根茎全部切段完毕。以根茎芽为切割起始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年发育形成的根茎。

优选的,所述根茎切割时沿根茎纵轴垂直的方向切割,这样操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口面积,防止因感染而腐烂。具体操作时,切段长度可根据根茎的具体发育状况进行合理调整,上部根茎直径较细,切段可适当长切,下部根茎较粗。

优选的,切割的过程中,所述刀为不锈钢美工刀或修枝剪。新鲜根茎直接用不锈钢美工刀进行切割,刀片薄,刚度大,韧性强,刀口锋利,所切刀口平整、光滑,利于伤口愈合;老化或者失水的根茎用修枝剪进行剪割,便于用力,防止根茎组织因韧度增大而切割困难。

优选的,所述根茎取自于分株繁殖后2年以上的植株。取上述年龄的植株,可获得更多的发育良好的根茎切段。对于其他繁殖方式的芍药,一是很难出芽,二是出芽后形成根茎的生长年限较久。如对于用种子进行繁殖的实生苗,在成年后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大约需要3~4年的时间才可获得健壮的根茎。而对于分株苗而言,很容易获得大体量的根茎,而且株繁殖后2年以上的植物的生命活力强,适于进行分生。

优选的,于9~10月截取所述根茎。此时当年生的根茎已经形成,根茎中光合产物积累充足,而气温尚高,有利于促进促进伤口愈合及新根发育。

优选的,获得肉质根时,将芍药植株的茎秆在距地表8~12cm左右的位置剪除,将剩余部分连根全部取出。起苗前将茎秆剪除便于挖取;适当保留部分茎秆便于起苗过程中块根的搬运及除土操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切割前将所述根茎顶部的根茎芽在芽基以上五分之一的位置沿横轴切去芽的上部。沿横轴切割,一方面可以保证伤口面积最小,降低污染风险,防止腐烂,另一方面可以保留芽基更多的侧芽,对于芍药而言,靠近根茎的侧芽,环境耐受能力及发育成植株的能力更强。

优选的,进行大田种植前,对所述切段进行消毒处理,以降低伤口处病虫害感染的风险。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消毒处理具体为,将所述切段浸泡于多菌灵溶液中15~20min,所述多菌灵与水的体积比为1:780~820。消毒处理后的根茎自然阴凉处晾30min,保证根茎表层无明显水渍残留。上述操作可消除伤口及切段上的细菌,利于伤口愈合,保证根茎正常发育萌芽。

优选的,所述大田种植的具体操作为,将所述第一切段的切面与地面平行,其他切段的切面与地面的夹角为0~10°,将所述切段埋于土壤中。上述操作有利于根茎切块不同部位的芽都获得最适合萌发生长位置。

优选的,相邻两个切段的间隔为5~10cm,覆土深度5~10cm。上述操作可保证在自然大田状态下维持稳定的土壤环境,利于出芽。

优选的,种植5~10天后浇水一次,一次浇透;夜间最低气温降至0℃时,浇水一次,一次浇透;气温回升土壤化冻后,除去根茎顶部3~4cm的覆土,浇水一次,一次浇透,直至芍药萌发。种植后不立即浇水有利于根茎伤口充分愈合,防止积水腐烂;冬季土壤封冻前浇水有利于提高土壤湿度,以利于芍药安全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化冻,浇水有利于根茎新根的发育和萌芽。去除根茎顶部过厚的覆土,有利于防止根茎芽种植过深而不能萌发出苗。

一般情况下,约每年的11月底气温降至0℃,来年春天气温回升。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芍药根茎切割繁殖方法流程简单,操作容易,突破传统扩繁方法的成芽出苗率低、具有品种特异性等特点,所获得的根茎节段出芽、成苗率高,繁殖效率高,是在芍药繁殖领域内的首次尝试和实践,为芍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dafugui’常规分株的子株形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fenyunu’根茎的形态结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fenyunu’第一节段根茎出芽萌发情况;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fenyunu’第二节段根茎出芽萌发情况;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fenyunu’第三节段根茎出芽萌发情况;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zhongshengfen’第二节段根茎出芽萌发情况;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芍药‘dafugui’第三节段根茎出芽萌发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于9月底10月初,对种植在国家花卉工程中心小汤山种质资源圃(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生长2年以上的分株繁殖的芍药根茎进行观察取样,此时芍药地上茎枝已经枯萎,根茎芽已经形成。

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植株发育正常,根茎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通过根茎繁殖芍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芍药品种为‘fenyunu’,

1)获取芍药发育正常的根茎:用枝剪将芍药茎秆在距地表10cm左右的位置剪除,用不锈钢叉在距茎秆20cm左右的位置,将芍药地下部分完整起挖,防止起苗过程中损伤根茎,以保证根茎结构完整。将挖起的芍药土球置于阴凉处晾晒30min,此时,表层土基本晾干,容易抖落,根茎也因部分脱水而具有一定的韧性,在叩土及搬运过程中不易折断。根据茎秆生长的方向判断根茎生长的方向,根据根茎生长的特点,按顺序将不同部位的根茎稍分开,露出肉质根,用修枝剪将根茎上的肉质根沿肉质根与根茎结合处剪除,剪除时用刀要快,保证伤口平整。

在根茎顶部根茎芽基部以下2~5cm处用刀沿根茎纵轴方向横切为第一切段,在第一切断根茎切割位置以下再横切2~5cm为第二切段,在第二切断根茎切割位置以下再横切2~5cm为第三切段,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切段,直至将剩余根茎全部切段完毕。第一切断切割时,将茎基的芽从芽基以上五分之一的位置处沿与芽的纵轴垂直方向切去芽的上部。

2)切段浸泡消毒:配制1:800多菌灵水溶液,将所获得的根茎切块组织置于其中,浸泡处理15~20min后,阴凉处晾干,以根茎表皮无明显可见水渍为宜。

3)大田种植:种植时将根茎切块切口表面与地面呈0~10°摆放,优选与地面平行摆放,带根茎芽的第一切段种植时将切口与地面平行,芽端朝上,根茎切段两两间隔5~10cm种植,覆土深度5~10cm。

种植5~10天后浇水一次,一次浇透。使根茎处于较湿润的土壤环境,利于生根出芽。当11月底,夜间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浇水一次,一次浇透,利于根茎防寒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土壤化冻后,除去根茎顶部除去3~4cm的覆土,防止芽埋土过深而影响萌动其的发育萌发。浇水一次,一次浇透,提供充足的水分,维持芽的生长需求,直至萌发。

本实施例植株的生长状态请见图2~5。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品种为‘dafugui’。本实施例植株的生长状态请见图1和7。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品种为‘zhongshengfen’。本实施例植株的生长状态请见图6。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其区别在于,根茎切割后未对切段进行消毒操作,直接进行种植,常规管理,但部分根茎伤口因病菌感染而导致整个切段腐烂不能生根、萌芽。

为与传统分株繁殖方式进行比较,根据各芍药品种株丛大小,根据芽的数量和根茎自然生长问题,按照一个子株3~4个芽,2个较粗的肉质块根进行统计(参见表1),计算获得每株理论可分子株数,计算繁殖系数。

表1

上述理论可分子株数的计算方法为:理论可分子株数=(分株前植株芽数/子株芽数)*植株数

上述理论子株繁殖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理论子株繁殖系数=理论可分子株数/植株数

上述根茎繁殖系数的计算方法为:根茎繁殖系数=根茎节段数/植株数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根茎节段进行繁殖可以显著提高芍药的繁殖系数,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各实施例品种的繁殖系数均可以提高到传统分株法的至少8倍以上。

图2~7所示分别为本实施例中芍药不同品种的不同根茎节段的芽萌发出苗情况,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各根茎节段均有多个芽萌发、出苗,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所述芍药根茎切割繁殖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从发芽情况来看,部分根茎能在根茎节段部位的多个部位同时发芽,说明该发明方法所得的繁殖系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发明人在此基础上正在继续进行芍药根茎切割方式的优化探索。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