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4126发布日期:2019-04-17 02:38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卉栽培领域,具体地指是一种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月季是世界三大切花花卉之一,主要是情人节、婚庆和部分活动用花,但近年来,由大众消费市场“造节”而兴起的“520”以及传统的“七夕节”,都成了月季的销售高潮,同时也带动了月季切花产业的发展。我国切花月季生产起步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开始了温室切花月季生产,九十年代末月季生产与销售基本保持了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全国切花月季种植面积增加到20万亩,销售量50亿枝,月季切花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种植面积占全国鲜切花面积的三分之一,稳居第一位,总体来讲,月季切花在数量上有很大飞跃,但单位面积销售量和切花质量仍需大力提高,因此种植技术有待提升。

虽然全国月季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荷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相比,云南因其较长的光照时间和海拔高度,成为本土月季的最佳种植地,但月季栽培特殊,属于一年多茬且连作时间2-3年以上,加上不合理施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肥力差及易受土传病害的侵害,培育出的月季叶片小,植株木质化,生长缓慢且刺多,影响花的产量和质量,给花农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月季鲜切花土壤栽培存在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切花月季栽培技术中存在的土壤连作、施肥问题和植株病害造成减产、切花质量下降、不利于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节水、节肥、省药、节省人工、实现绿色健康栽培、适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大幅提高切花月季产量和品质的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栽培架

温室大棚内过道宽90cm;在过道两侧建造栽培架,栽培架一端高70cm,逐渐向另一端降低,最后高40cm,栽培架长度≤35m,宽40-45cm,每间隔80cm长设立1个支撑柱,在所有支撑柱上放置平板连接固定;栽培架的高端安装进水口,低端底部安装排水口,并将温室大棚内分区域的所有栽培架的进水与主供水管接通、排水连接到回收池,每个栽培架接通两条滴灌带,通过管网使其与施肥中心、排水系统循环连接;

b、栽培槽

栽培槽长度同栽培架长一致,宽40cm、高度25cm,并放置于栽培架上整理固定;

c、栽培基质

基质组成成分按体积份数为:椰康8-12份,珍珠岩1-2份;其中椰康,ph=5.5-6.5、ec<0.4ms/cm,栽培前采用过滤干净水浸泡吸透,并多次水洗至椰糠ec值符合栽培要求,将上述椰康与珍珠岩混合拌均,之后将处理好的基质装入栽培槽;

d、月季定植

定植时间为每年3-10月,月季种苗为基质袋装苗,根系发达,株高10cm以上,植株无病害,将月季种苗连同基质袋定植到基质中即可,定植株行距为每个栽培槽2行行间距为12-15í20cm;安装上滴灌带即可进行浇定根水和肥;

e、施肥中心

施肥中心配智能施肥机,设定不同种植区域,3-5个温室大棚为一灌区,ph值设定6.0,ec根据不同种植需要设定在0.8、1.2、1.6ms/cm;通过管网与各灌区支网和栽培架连接,实现供肥和循环;营养液的配制要求如下:每1吨营养液内含有硝酸钙572.0-715.0g、硝酸钾120.0-150.0g,硫酸铵26.4-33.0g、硫酸钾246.0-308.0g、硫酸镁58.4-73.0g、磷酸二氢钾160.0-200.0g,铁含量:≥6.0%的螯合铁48.0-60.0g、硼酸0.8-1.0g、硫酸锰0.44-0.55g、硫酸锌1.16-1.45g、硫酸铜0.42-0.53g、钼酸钠0.1-0.12g;

f、栽培管理

a、光照、温湿度和温室管理

光照:使用70%-75%遮光网;

温度:夏季白天不超过30℃;冬季夜温不低于5℃;

湿度:低于70%;

温室控制:冬季早晨气温回升时打开天窗、侧窗通风排湿20-30min,及时关闭,之后每3-4个小时排湿操作一次;夏季晴天白天天窗常开,侧窗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通风30min,雨天过后及时开窗排湿;

b、营养生长阶段

肥水: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

管理:及时摘除小苗长出的花蕾;50-60天时植株高度55-65cm,枝条由基部3-5cm处进行压枝形成营养枝,营养枝使用压条绳压成60o的角,整个枝条低于栽培槽;

c、花枝生长阶段

肥水:压枝或采收修剪后前2-3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3-4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8min,ec值=1.2,ph值=6.0;现蕾开始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8min,ec值=1.6,ph值=6.0;

抹芽:2周后,基部发出2-5个小芽,抹去弱芽,保留健壮的小芽;

修剪:摘除营养枝上的花蕾和花朵;修剪生长过旺的营养枝,营养枝较弱重新压枝,保留3-4枝;切花枝全部采收完后,及时统一对全部桩进行修剪,保留相对较好的腋芽;

d、病虫害:病害重点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花,加强通风换气,空气湿度保持为50%-70%;

g、采收

压枝、采收或修剪后夏季50-60天,冬季80-90天,花朵开花指数1~3,花朵饱满,花枝高度45cm以上,无病斑、叶片清洁;植株基部留2-3个节剪下切花;放入水中保鲜剂处理;加强培养下一茬花,实现周年循环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切花月季定植在基质内,透气性、持水性好,根系可吸收充足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氧气、水等,可刺激根和植株同时生长,因此生长迅速、健康、粗壮。

2.本发明切花月季栽培种植于基质内,与土壤栽培生长大量杂草相比,避免了除草的人工投入。

3.本发明栽培系统根据切花月季生长阶段提供所需营养,由智能施肥机完成,便于操作利于节省劳力,实现规模化生产。

4.本发明按照植株生长空间设计了栽培密度、压枝和修剪技术,满足花枝生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5.本发明切花月季一次种植,可采收3-5年,一年循环采收5茬以上。每次采收植株留2-3个节,同时营养枝为全株提供养分,不会损害切花月季生长的主根系,有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保证循环生产。每茬每667㎡切花产量达1.28万枝-1.44万枝,全年产量为7.68万枝-8.64万枝,相比土壤栽培年多采收2茬以上,产量提高产量40%以上,市场平均单枝花价1.5-1.8元,每667㎡产值为1.9万元,全年产值11.5万元以上。本发明可节水肥50%以上,栽培、除草、施肥、打药管理省工80%以上。本发明用药减少,栽培槽高度适合人工站立操作,工人在棚内操作环境明显改善。

6.本发明具有节水、节肥、省药、节省人工,实现绿色健康栽培,适合进行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栽培架

温室大棚内过道宽90cm;在过道两侧建造栽培架,栽培架一端高70cm,逐渐向另一端降低,最后高40cm,栽培架长度≤35m,宽40cm,每间隔80cm长设立1个支撑柱,在所有支撑柱上放置平板连接固定;栽培架的高端安装进水口,低端底部安装排水口,并将温室大棚内分区域的所有栽培架的进水与主供水管接通、排水连接到回收池,每个栽培架接通两条滴灌带,通过管网使其与施肥中心、排水系统循环连接;

b、栽培槽

栽培槽长度同栽培架长一致,宽40cm、高度25cm,并放置于栽培架上整理固定;

c、栽培基质

基质组成成分按体积份数为:椰康8份,珍珠岩1份;其中椰康,ph=5.5-6.5、ec<0.4ms/cm,栽培前采用过滤干净水浸泡吸透,并多次水洗至椰糠ec值符合栽培要求,将上述椰康与珍珠岩混合拌均,之后将处理好的基质装入栽培槽;

d、月季定植

定植时间为每年3-10月,月季种苗为基质袋装苗,根系发达,株高10cm以上,植株无病害,将月季种苗连同基质袋定植到基质中即可,定植株行距为每个栽培槽2行行间距为12-15í20cm;安装上滴灌带即可进行浇定根水和肥;

e、施肥中心

施肥中心配智能施肥机,设定不同种植区域,3个温室大棚为一灌区,ph值设定6.0,ec根据不同种植需要设定在0.8、1.2、1.6ms/cm;通过管网与各灌区支网和栽培架连接,实现供肥和循环;营养液的配制要求如下:每1吨营养液内含有硝酸钙572.0g、硝酸钾120.0g,硫酸铵26.4g、硫酸钾246.0g、硫酸镁58.4g、磷酸二氢钾160.0g,铁含量:≥6.0%的螯合铁48.0g、硼酸0.8g、硫酸锰0.44g、硫酸锌1.16g、硫酸铜0.42g、钼酸钠0.1g;

f、栽培管理

a、光照、温湿度和温室管理

光照:使用70%遮光网;

温度:夏季白天不超过30℃;冬季夜温不低于5℃;

湿度:低于70%;

温室控制:冬季早晨气温回升时打开天窗、侧窗通风排湿20-30min,及时关闭,之后每3-4个小时排湿操作一次;夏季晴天白天天窗常开,侧窗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通风30min,雨天过后及时开窗排湿;

b、营养生长阶段

肥水: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

管理:及时摘除小苗长出的花蕾;50-60天时植株高度55-65cm,枝条由基部3-5cm处进行压枝形成营养枝,营养枝使用压条绳压成60o的角,整个枝条低于栽培槽;

c、花枝生长阶段

肥水:压枝或采收修剪后前2-3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3-4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8min,ec值=1.2,ph值=6.0;现蕾开始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8min,ec值=1.6,ph值=6.0;

抹芽:2周后,基部发出2-5个小芽,抹去弱芽,保留健壮的小芽;

修剪:摘除营养枝上的花蕾和花朵;修剪生长过旺的营养枝,营养枝较弱重新压枝,保留3-4枝;切花枝全部采收完后,及时统一对全部桩进行修剪,保留相对较好的腋芽;

d、病虫害:病害重点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花,加强通风换气,空气湿度保持为50%-70%;

g、采收

压枝、采收或修剪后夏季50-60天,冬季80-90天,花朵开花指数1~3,花朵饱满,花枝高度45cm以上,无病斑、叶片清洁;植株基部留2-3个节剪下切花;放入水中保鲜剂处理;加强培养下一茬花,实现周年循环生产。

实施例2

一种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栽培架

温室大棚内过道宽90cm;在过道两侧建造栽培架,栽培架一端高70cm,逐渐向另一端降低,最后高40cm,栽培架长度≤35m,宽43cm,每间隔80cm长设立1个支撑柱,在所有支撑柱上放置平板连接固定;栽培架的高端安装进水口,低端底部安装排水口,并将温室大棚内分区域的所有栽培架的进水与主供水管接通、排水连接到回收池,每个栽培架接通两条滴灌带,通过管网使其与施肥中心、排水系统循环连接;

b、栽培槽

栽培槽长度同栽培架长一致,宽40cm、高度25cm,并放置于栽培架上整理固定;

c、栽培基质

基质组成成分按体积份数为:椰康10份,珍珠岩1份;其中椰康,ph=5.5-6.5、ec<0.4ms/cm,栽培前采用过滤干净水浸泡吸透,并多次水洗至椰糠ec值符合栽培要求,将上述椰康与珍珠岩混合拌均,之后将处理好的基质装入栽培槽;

d、月季定植

定植时间为每年3-10月,月季种苗为基质袋装苗,根系发达,株高10cm以上,植株无病害,将月季种苗连同基质袋定植到基质中即可,定植株行距为每个栽培槽2行行间距为14í20cm;安装上滴灌带即可进行浇定根水和肥;

e、施肥中心

施肥中心配智能施肥机,设定不同种植区域,4个温室大棚为一灌区,ph值设定6.0,ec根据不同种植需要设定在0.8、1.2、1.6ms/cm;通过管网与各灌区支网和栽培架连接,实现供肥和循环;营养液的配制要求如下:每1吨营养液内含有硝酸钙643.5g、硝酸钾135.0g,硫酸铵29.7g、硫酸钾277.0g、硫酸镁65.7g、磷酸二氢钾180.0g,铁含量:≥6.0%的螯合铁54.0g、硼酸0.9g、硫酸锰0.50g、硫酸锌1.30g、硫酸铜0.48g、钼酸钠0.11g;

f、栽培管理

a、光照、温湿度和温室管理

光照:使用75%遮光网;

温度:夏季白天不超过30℃;冬季夜温不低于5℃;

湿度:低于70%;

温室控制:冬季早晨气温回升时打开天窗、侧窗通风排湿20-30min,及时关闭,之后每3-4个小时排湿操作一次;夏季晴天白天天窗常开,侧窗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通风30min,雨天过后及时开窗排湿;

b、营养生长阶段

肥水: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

管理:及时摘除小苗长出的花蕾;50-60天时植株高度55-65cm,枝条由基部3-5cm处进行压枝形成营养枝,营养枝使用压条绳压成60o的角,整个枝条低于栽培槽;

c、花枝生长阶段

肥水:压枝或采收修剪后前2-3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3-4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8min,ec值=1.2,ph值=6.0;现蕾开始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8min,ec值=1.6,ph值=6.0;

抹芽:2周后,基部发出2-5个小芽,抹去弱芽,保留健壮的小芽;

修剪:摘除营养枝上的花蕾和花朵;修剪生长过旺的营养枝,营养枝较弱重新压枝,保留3-4枝;切花枝全部采收完后,及时统一对全部桩进行修剪,保留相对较好的腋芽;

d、病虫害:病害重点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花,加强通风换气,空气湿度保持为50%-70%;

g、采收

压枝、采收或修剪后夏季50-60天,冬季80-90天,花朵开花指数1~3,花朵饱满,花枝高度45cm以上,无病斑、叶片清洁;植株基部留2-3个节剪下切花;放入水中保鲜剂处理;加强培养下一茬花,实现周年循环生产。

实施例3

一种切花月季基质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造栽培架

温室大棚内过道宽90cm;在过道两侧建造栽培架,栽培架一端高70cm,逐渐向另一端降低,最后高40cm,栽培架长度≤35m,宽45cm,每间隔80cm长设立1个支撑柱,在所有支撑柱上放置平板连接固定;栽培架的高端安装进水口,低端底部安装排水口,并将温室大棚内分区域的所有栽培架的进水与主供水管接通、排水连接到回收池,每个栽培架接通两条滴灌带,通过管网使其与施肥中心、排水系统循环连接;

b、栽培槽

栽培槽长度同栽培架长一致,宽40cm、高度25cm,并放置于栽培架上整理固定;

c、栽培基质

基质组成成分按体积份数为:椰康12份,珍珠岩2份;其中椰康,ph=5.5-6.5、ec<0.4ms/cm,栽培前采用过滤干净水浸泡吸透,并多次水洗至椰糠ec值符合栽培要求,将上述椰康与珍珠岩混合拌均,之后将处理好的基质装入栽培槽;

d、月季定植

定植时间为每年3-10月,月季种苗为基质袋装苗,根系发达,株高10cm以上,植株无病害,将月季种苗连同基质袋定植到基质中即可,定植株行距为每个栽培槽2行行间距为12-15í20cm;安装上滴灌带即可进行浇定根水和肥;

e、施肥中心

施肥中心配智能施肥机,设定不同种植区域,5个温室大棚为一灌区,ph值设定6.0,ec根据不同种植需要设定在0.8、1.2、1.6ms/cm;通过管网与各灌区支网和栽培架连接,实现供肥和循环;营养液的配制要求如下:每1吨营养液内含有硝酸钙715.0g、硝酸钾150.0g,硫酸铵33.0g、硫酸钾308.0g、硫酸镁73.0g、磷酸二氢钾200.0g,铁含量:≥6.0%的螯合铁60.0g、硼酸1.0g、硫酸锰0.55g、硫酸锌1.45g、硫酸铜0.53g、钼酸钠0.12g;

f、栽培管理

a、光照、温湿度和温室管理

光照:使用75%遮光网;

温度:夏季白天不超过30℃;冬季夜温不低于5℃;

湿度:低于70%;

温室控制:冬季早晨气温回升时打开天窗、侧窗通风排湿20-30min,及时关闭,之后每3-4个小时排湿操作一次;夏季晴天白天天窗常开,侧窗每天早上、中午、下午各通风30min,雨天过后及时开窗排湿;

b、营养生长阶段

肥水: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

管理:及时摘除小苗长出的花蕾;50-60天时植株高度55-65cm,枝条由基部3-5cm处进行压枝形成营养枝,营养枝使用压条绳压成60o的角,整个枝条低于栽培槽;

c、花枝生长阶段

肥水:压枝或采收修剪后前2-3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min,ec值=0.8,ph值=6.0;3-4周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5-8min,ec值=1.2,ph值=6.0;现蕾开始每天通过智能施肥机控制,每小时滴灌一次,每次8min,ec值=1.6,ph值=6.0;

抹芽:2周后,基部发出2-5个小芽,抹去弱芽,保留健壮的小芽;

修剪:摘除营养枝上的花蕾和花朵;修剪生长过旺的营养枝,营养枝较弱重新压枝,保留3-4枝;切花枝全部采收完后,及时统一对全部桩进行修剪,保留相对较好的腋芽;

d、病虫害:病害重点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灰霉病;虫害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蓟马;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和病花,加强通风换气,空气湿度保持为50%-70%;

g、采收

压枝、采收或修剪后夏季50-60天,冬季80-90天,花朵开花指数1~3,花朵饱满,花枝高度45cm以上,无病斑、叶片清洁;植株基部留2-3个节剪下切花;放入水中保鲜剂处理;加强培养下一茬花,实现周年循环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