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蜂糖李防治食心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3788发布日期:2019-04-17 02:35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蜂糖李防治食心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蜂糖李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3000m范围内山地、阳坡、砂地、丘陵和灌丛中,喜光、耐寒、耐干旱等特点,蜂糖李属强分蘖根系,庞大的根系盘根错节,纵横交错,集中分布在20~40cm的土层内,最深的可达1.5~2.0m,形成表土密集的网状结构,将20cm深土层中的浅表土壤紧紧包住,有极强的固土保水作用,适应能力强,平均单果重20g,果实纵径2.97cm,横径3.03cm,并且果实酸甜适中,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和钾、氮、钙、磷、铁、锰、锌、镁等微量元素,并含有包括赖氨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且成熟果实含糖量高达15~20%,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果奶、罐头、果脯等食品。但是在蜂糖李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病虫的侵害,常见的虫害有食心虫。食心虫是危害李树果实最严重的害虫,被害果实内呈“豆沙馅”状,并在虫孔处流出果胶,果实提早变红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虫果率在不防治情况下可达95~100%。针对这种情况,果农们为了方便和快捷,大都使用敌敌畏、敌百虫和辛硫磷杀螟松等防治剂,此类防治剂主要是用于防止珍珠李害虫的一类农药。目前,产品的品种多、产量居防治剂第一位且应用最广的一类防治剂是有机磷类防治剂,这类防治剂通常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虽然其具有杀虫快速的优点,灭杀率可到85~90%;但农药残留量大,长期食用施用过这类防治剂的食品会使人体产生慢性毒性,尤其是迟发性神经中毒等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另外,化学制剂的广泛应用危害了生态农业,对浅表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蜂糖李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利用天敌对食心虫进行防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农药残留量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蜂糖李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袋:每年11月上旬,在蜂糖李树的枝干绑上诱捕袋诱捕花蝽和食心虫,在诱捕袋内喷洒诱捕剂;步骤二、取袋:每年12月上旬取下诱捕袋,取出诱捕袋内的花蝽和食心虫的茧壳,并将茧壳剪破口后取出食心虫;步骤三、花蝽的培育和繁殖:花蝽按照10~15只/㎡的密度投入到培养箱内,培养箱内温度为22~27℃,湿度为70~80%,并保持24小时光照,每日投喂食心虫,投喂2~3日后,将茧壳喷洒水后放入到培养箱内,花蝽开始繁殖;步骤四、花蝽的释放:次年的2月将步骤三培育的花蝽释放。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由于食心虫幼虫初冬时会钻入到浅表土壤内过冬,并成为虫茧,幼虫在茧壳内变态发育为成虫,次年春季时越冬成虫出土,花蝽成虫同样在初冬时钻入到泥土内进行越冬,在春季时钻出土开始产卵。在初冬11月时,由于温度的降低,花蝽和食心虫捕食欲望降低,在蜂糖李树的枝干绑上诱捕袋,利用诱捕袋模拟泥土的环境,并在诱捕剂的引诱下使花蝽和食心虫进入,食心虫随后在诱捕袋内结茧。步骤二将茧壳剪破口后取出食心虫,将花蝽和食心虫放入培养箱内。食心虫经过一年的能量和营养储备后,此时食心虫含有生殖营养是最丰富的,而食心虫又作为花蝽日常的猎物之一,将食心虫作为天然饲料投喂给花蝽,营养全面,很好地满足南方小花蝽生殖发育所需的营养,使花蝽的体重增加快,提高其产卵能力。在光照、湿度和温度的作用下,花蝽成虫苏醒,同时生殖能力恢复,在食心虫投喂2~3日,花蝽进入到产卵期,再向茧壳喷洒水,茧壳含有丝胶成分,丝胶经湿润处理后就会融化变得有粘连,花蝽再将虫卵产入茧壳内,虫卵被丝胶粘住,而花蝽幼虫主要通过摇晃虫卵使其破裂完成孵化,虫卵被粘住使其有着力点,利于花蝽幼虫对虫卵进行摇晃,提高其孵化率,避免花蝽幼虫被困死在虫卵内。幼虫孵化后,茧壳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为幼虫提高初期营养和临时庇护,加快幼虫的发育,茧壳还能够为虫卵提供一个很好的庇护所,同时茧壳还能对虫卵进行保温。本方案通过加快花蝽的发育,提高其产卵率和孵化率来繁殖花蝽群体,在来年春季时,再将花蝽投入到蜂糖李园内,而花蝽作为食心虫的天敌,在食心虫还未破茧而出时,花蝽已经具有一定的数量,从而提高花蝽对害虫的控制作用。进一步,所述诱捕剂由糖、醋、酒和水混合而成。通过这样配置,通过酸甜酒味能够有效的吸引食心虫和花蝽。进一步,所述步骤三培养箱内的温度为27℃。温度越高,花蝽的卵期越短,高温会加快卵的孵化,但是会降低虫卵的孵化率,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花蝽生长发育,温度为27℃时,产卵前期最短,卵期最长,寿命最长,虫存活率最高。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花蝽按照15只/㎡的密度投放。花蝽的捕食受其自身密度的影响较大,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均降低,因此按照15只/㎡的密度投放较为合适。进一步,所述步骤三将茧壳取出后放入到暗室进行孵化。暗室环境利于虫卵的孵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蜂糖李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袋:每年11月上旬,在蜂糖李树的枝干绑上诱捕袋诱捕花蝽和食心虫,在诱捕袋内喷洒诱捕剂,诱捕剂由糖、醋、酒和水混合而成;步骤二、取袋:每年12月上旬取下诱捕袋,取出诱捕袋内的花蝽和食心虫的茧壳,并将茧壳剪破口后取出食心虫;步骤三、花蝽的培育和繁殖:花蝽按照15只/㎡的密度投入到培养箱内,培养箱的面积为10㎡,培养箱内温度为27℃,湿度为70%,并保持24小时光照,每日投喂450g的食心虫,投喂2日后,茧壳喷洒水后放入到培养箱内,花蝽开始繁殖,5日后每日食心虫的投喂量逐渐递增10g;步骤四、花蝽的释放:次年的2月将步骤三培育的花蝽释放。对比例1:一种用于蜂糖李防治食心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袋:每年11月上旬,在蜂糖李树的枝干绑上诱捕袋诱捕花蝽,在诱捕袋内喷洒诱捕剂,诱捕剂由糖、醋、酒和水混合而成;步骤二、取袋:每年12月上旬取下诱捕袋,取出诱捕袋内的花蝽;步骤三、花蝽的培育和繁殖:花蝽按照15只/㎡的密度投入到培养箱内,培养箱的面积为10㎡,培养箱内温度为27℃,湿度为70%,并保持24小时光照,每日投喂450g的蚜虫,投喂2日后,黄豆芽作为产卵基质放入到培养箱内,花蝽开始繁殖,5日后每日蚜虫的投喂量逐渐递增10g;步骤四、花蝽的释放:次年的2月将步骤三培育的花蝽释放次年2月时抽样调查一个培养箱内的花蝽数量得到以下数据:花蝽数量(只/㎡)实施例144对比例11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通过饲喂食心虫和将茧壳作为花蝽的产卵地,能够显著加快花蝽的发育,提高其产卵率和孵化率来繁殖花蝽群体。实施例2:通过将500只花蝽在2月时放入到蜂糖李园内,对比例2:采用辛硫磷杀螟松对食心虫进行防治。通过在每年6月抽样调查蜂糖李树上的食心虫,抽样调查每10㎡的范围内食心虫的数量,并检测土壤中药物的残留量得到以下数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花蝽能够有效的杀灭食心虫。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