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36022发布日期:2019-03-30 08:21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现代生物工程农作物种子保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种质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没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人类将无法提高生物的抗性、产量和质量。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植物种质资源许多以种子的形式存在,如何保存好种子、延长种子的寿命是种质资源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种子从收获至播种前需经过或长或短的储藏阶段,在这个阶段,种子会继续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并经历不可逆转的劣变过程。若在此期间储藏技术和条件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幼苗生长以及植物生产性能,并且加速劣变的形成。

而大麦种子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发生热、霉变和低温冻害,因此,采用合理的储藏设备和先进科学的储藏技术,人为地控制储藏条件,保障种子供应,将种子质量的变化降低到最低限度,最有效地保持旺盛的发芽率和活力,从而确保种子的播种价值。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水分、发芽率是种子国家质量种子标准之一,种子水分的高低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高低,通过控制种子水分的高低来保持种子的发芽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联产承包制,农民种田面积小,小面积种田也导致了种子繁殖基地规模小、不集中连片。种子基地涉及到繁种农户多,面积小,但农户生产种子量少却利于种子晾晒,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种子晒干,收种子时达到种子水分标准,入库后按规范的种子储藏方式来储藏。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种子法》的出台,一批大型种子企业脱颖而出,种子生产规模不断加大。近几年来,农村实行土地流转,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种子田也向种田大户集中。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传统的水稻种子生产水分控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需要。

大麦是世界第四大禾谷类作物,种植范围和用途极为广泛。大麦作为早期驯化的谷类作物,因其早熟和高度抗逆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作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谷类作物,大麦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是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的早熟前茬,有利于增加熟制,提高复种指数。

当今,由于畜牧业和啤酒工业的迅速发展,配合饲料和耕作改制的需要,适当发展大麦生产,农民并举,前景广阔。因此,做好大麦种子的选用和储藏,保障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是确保粮食安全及农业生产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麦种子的简易储藏方法,有效缓解种子收获量大与机械烘干能力不足的矛盾,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且保证种子的质量,使其满足种子生产与销售企业的种子保存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获:大麦种子成熟后5-10天,种子水分达到14%-18%时,收获;

步骤2,晾晒:将收获的种子采用自然晾晒、机械干燥、或自然晾晒与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将收获的大麦种子晾晒至含水量5%-12%之间;

步骤3,去杂:采用机械去除瘪粒、枯叶及草籽杂质至净度达97%以上;

步骤4,入库:种子编织袋堆放在仓库储藏,其堆放方式为墙式码垛;

步骤5,仓储:常温保存,每月3-5次对仓库进行排气。

优选地,所述步骤3,去杂,还包括:采用机械去除瘪粒、枯叶及草籽杂质至净度达97%以上,采用编织袋包装45-55kg/袋。

优选地,所述步骤4,入库,还包括:确保种温在10-46℃的条件下入库。

优选地,所述步骤4,入库,还包括:堆高为7袋,种子堆的周围留空间,堆垛间和沿墙壁四周留0.5-0.6m通道,同层每隔3~4个编织袋留通风道,上下两层的通风道错开。

优选地,所述步骤5,仓储还包括:夏季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8-10时,下午16-18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每次通风10-24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5,仓储还包括:在雨季,需紧闭库房门窗,不准打开。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机械烘干时,温度控制在40℃-46℃;控制水分为10%以下。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仓库为钢梁框架结构,顶层为夹芯板,基部砖墙,上部为钢板围墙,房檐下四周留环形通风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存储3-36个月的大麦种子农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在大麦制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保证了在播种时发芽率不低于95%,有效降低种子管理成本;有效缓解秋收季节人工紧张与收获时间紧张的矛盾;避免人工翻晒造成的大量人工浪费,有效避免现有的晒场不足以及因天气原因造成大量种子无法晾晒的矛盾及收获期短与晾晒烘干时间过长的矛盾。满足了种子企业的生产需要,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且保证种子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大麦种子的简易储存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1,收获:大麦种子成熟后5-10天,种子水分达到14%-18%时,收获;

步骤2,晾晒:将收获的种子采用自然晾晒、机械干燥、或自然晾晒与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将收获的大麦种子晾晒至含水量6%-9%之间;

步骤3,去杂:采用机械去除瘪粒、枯叶及草籽杂质至净度达97%以上,采用编织袋包装50kg/袋;

步骤4,入库:种子编织袋堆放在仓库储藏(入库前,确保种子本身的温度不能过高,一定要在种温不超过46℃的条件下入库,否则很容易造成库内种子局部发热,而使种子产生霉变),其中,堆放方式为墙式码垛,堆高为7袋,种子堆的周围留空间,堆垛间和沿墙壁四周应留0.5-0.6m通道,同层每隔3~4个编织袋留通风道,上下两层的通风道错开;

步骤5,仓储:常温保存,每月3-5次对仓库进行排气,夏季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8-10时,下午16-18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给种子创造低温、干燥的贮藏条件。在雨季,空气湿度较大,不要打开库房门窗,以免加大库房湿度,加大种子含水量,而造成霉变。

步骤2中:机械烘干时,温度控制在44℃-46℃,优选为46℃;控制水分为12%以下,优选为9%。

步骤5中:仓库高10m、宽12m、长60m,为钢梁框架结构,顶层为夹芯板,基部4米为砖墙,上部为钢板围墙,房檐下四周留有28-32cm环形通风带(优选为30cm)。

步骤5中:种子入库后,堆高为7袋,种子堆的周围留空间,堆垛间和沿墙壁四周应留0.5-0.6m通道,同层每隔3~4个编织袋留通风道,上下两层的通风道错开。

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存储3-36个月的大麦种子农产品。

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如前述任一项所述大麦种子的简易存储方法在大麦制种中的应用。

实施例1:将新收获的同一品种大麦种子,采用机械烘干的方式干燥,其中,烘干机械的温度分别设定为45℃、46℃、47℃、48℃、49℃,分别取新收获的同一批种子各100kg(含水量20%),按设定的温度均烘干至含水量12%。随机取900粒种子,3次重复,每次重复300粒,7d记录发芽率,记录各样品的烘干时间,检测各样品的发芽率。

结果如表1表明,温度为设定为45℃时,烘干后发芽率最高,但所需时间最长;温度为设定为46℃时,烘干后发芽率与温度为设定为45℃和47℃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后温度设定的发芽率,且烘干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选择机械烘干温度为46℃。

表1实验中水稻种子发芽率情况

实施例2:将新收获的大麦种子50kg去杂后(当年10月份),分别于46℃下烘干至含水量为5%、7%、9%、12%、14%、17%后,分别用编织袋包装并置于仓库内,各处理分别用薄膜覆盖,常温保存。

次年4月份分别检查发芽率。取出种子室内回湿2d,然后把种子围成一圈,中间吊一条湿毛巾,外部用塑料布盖好,回湿1d,在按照发芽要求做发芽,发芽温度为20℃,砂作发芽床。4次重复,每次重复300粒,7d记录发芽率,结果如表2所示:含水量为7%、9%、12%时,发芽率均为96.7%以上;含水量为5%、14%、17%时,发芽率最高为81%,且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考虑到其他风险因素及成本因素,确定大麦种子含水量在7%-12%之间为最适宜的存储含水量。

表2实验中水稻种子发芽率情况

实施例3:将新收获的同一品种的大麦种子3000公斤去杂后(当年10月份),46℃机械烘干至含水量12%,采用编织袋包装,每袋50kg,分为3批(每批1000公斤)贮存于同一仓库中,每批种子采用1种码垛方式:码垛方式1采用墙式码垛,每层留通风洞;码垛方式2采用墙式码垛,每层不留通风洞;码垛方式3为紧密堆放。

次年4月份检查种子发芽率。取出种子室内回湿2d,然后把种子围成一圈,中间吊一条湿毛巾,外部用塑料布盖好,回湿1d,在按照发芽要求做发芽,发芽温度为20℃,砂作发芽床。3次重复,每次重复300粒,7d记录发芽率,结果如表3所示,码垛方式1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达到98.7%以上;码垛方式2次之,种子发芽率在90%左右;码垛方式3效果最差,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86.7%。

表3实验中水稻种子发芽率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