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及其培养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19107发布日期:2019-04-05 21:2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及其培养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菌丝体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及其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伞菌在泛指肉质伞状真菌,既包括鸡油菌目、蘑菇目,也包括红菇目和牛肝菌目的真菌。在系统演化上,虽然这些真菌可能是多元起源的,但由于此类真菌醒目众多且有重要经济价值,所以,很早就受到菌物学家们的重视。

土生鳞是一种大型真菌子实体所具有的潜在的真菌,大孢蘑菇作为生物媳妇剂吸附cu2+和cd2+的吸附率高于细菌。菌丝体指的是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营养体类型。菌丝体是菌丝集合在一起构成一定的宏观结构。菌丝体是可以肉眼看见的,如:放久的馒头长出来的黑色绒毛状真菌。

由于土生鳞菌丝体在生长条件较为苛刻,导致菌丝体的产率较少,同时土生鳞菌丝体的培养周期较长,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其实际的使用和利用价值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及其培养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率较少,培养周期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选料:选取形状完好、无虫害的土生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真空无氧条件下降土生鳞伞子实体用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备用;

2)组织块制作:将消毒后的土生鳞伞子实体沿着内部断面的轴向切割为3-5mm的组织块,并放到培养基中培养;

3)转管培养:待到母种的菌丝萌芽后,取菌丝的前端进行转管提纯培养,依次经过6-7次提纯,每次培养和时间为3-4天;

4)母种选取:选择无空泡的菌丝作为母种;

5)一级培养:将母种装入到发酵液中,在23-25℃的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50r/min,培养5-7天,获得一级菌种;

6)二级培养:在密封袋装入培养料,并将一级菌种装入密封袋中,在23-25℃的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20r/min,培养25-30天,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获得二级菌种。

7)获得土生鳞伞菌丝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二级菌种,并在50-55℃烘干,粉碎,过60目筛,即得土生鳞伞菌丝体。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的组分为:蛋白胨10-20份、酵母膏1-3份、麦麸5-7份、黄豆粉5-10份、蔗糖1-5份、磷酸二氢钾1-3份、维生素b15-8份。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将麦麸用纯水浸泡12-24小时,取出晾干;

b、将晾干后的麦麸放置蒸炉中蒸2-3小时,并控制蒸压为2mpa,取出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2)处理的麦麸按重量份添加黄豆粉、蔗糖、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搅拌混合,再添加蛋白胨、酵母膏再次搅拌混合,并控制ph值为7.2-7.8,冷却静置至室温,灭菌后,并于真空环境下保藏。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液的组分为:羧甲基壳聚酸1-4份、葡萄糖2-4份、磷酸氢二钾1-3份、维生素b13-5份、硫酸镁2-5份、赤霉素2-5份、黄豆粉12-15份、玉米粉12-15份、酵母膏5-7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和步骤6)中的一级培养和二级培养采用避光环境下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采用的密封袋中培养料的组分为:碎木屑12-15份、秸秆粉11-13份、麦芽糖2-5份、硫酸镁1-2份、玉米粉7-10份、石膏1-2份、白灰1-2份。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培养装置,包括摇框、底座平台、支腿和震动机构,所述摇框为框架式结构,并在所述摇框的底部设有四个支腿;

所述底座平台的四个边角部位设置有夹环,所述夹环分别套接在所述支腿上,并通过贯穿在所述夹环侧边的锁紧螺栓使底座平台沿着支腿的轴向上下运动,所述底座平台为双层结构,并且在所述底座平台的上表面中部横向设置有支撑梁,在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摇板,所述摇板的中部与支撑梁铰接;

所述摇框的中部设置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由若干组的弹性尼龙绳交织而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夹持器的四个顶角分别通过震动结构与所述摇框内侧的四个顶角相连,所述震动结构由震动器和伸缩弹簧组成;

所述摇框的顶部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罩盖。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器的边框大小小于所述摇框的边框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可大大缩短土生鳞伞菌丝体的培养周期,产率也得到提高,并且无复杂的操作工艺,同时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培养菌丝体的影响。

2、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采用的采用的培养基容易制备,成本较低,培养基相比于传统的培养基,更加适用于菌丝体的生长,并且在营养物质含量上得到提升。

3、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液,提高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的影响。

4、本发明提供的培养装置,可实现在较为简陋的状态下,将多组的培养瓶等装置进行摇床实验培养,以便大规模投入生产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培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培养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培养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选料:选取形状完好、无虫害的土生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真空无氧条件下降土生鳞伞子实体用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备用。

2)组织块制作:将消毒后的土生鳞伞子实体沿着内部断面的轴向切割为3mm的组织块,并放到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的组分为蛋白胨10g、酵母膏1g、麦麸7g、黄豆粉10g、蔗糖5g、磷酸二氢钾1g、维生素b18g;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将麦麸用纯水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

b、将晾干后的麦麸放置蒸炉中蒸2小时,并控制蒸压为2mpa,取出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2)处理的麦麸按重量g添加黄豆粉、蔗糖、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搅拌混合,再添加蛋白胨、酵母膏再次搅拌混合,并控制ph值为7.8,冷却静置至室温,灭菌后,并于真空环境下保藏。

3)转管培养:待到母种的菌丝萌芽后,取菌丝的前端进行转管提纯培养,装液量为80ml/250ml,依次经过6次提纯,每次培养和时间为3天。

4)母种选取:选择无空泡的菌丝作为母种。

5)一级培养:将母种装入到发酵液中,在避光环境的23℃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50r/min,培养7天,获得一级菌种;其中,发酵液的组分为:羧甲基壳聚酸4g、葡萄糖2g、磷酸氢二钾3g、维生素b15g、硫酸镁5g、赤霉素2g、黄豆粉12g、玉米粉12g、酵母膏7g。

6)二级培养:在密封袋装入培养料,并将一级菌种装入密封袋中,在避光环境的25℃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20r/min,培养30天,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60%,获得二级菌种,其中采用的密封袋中培养料的组分为:碎木屑15g、秸秆粉11g、麦芽糖5g、硫酸镁2g、玉米粉10g、石膏2g、白灰1g。

7)获得土生鳞伞菌丝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二级菌种,并在55℃烘干,粉碎,过60目筛,即得土生鳞伞菌丝体。

实施例2: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选料:选取形状完好、无虫害的土生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真空无氧条件下降土生鳞伞子实体用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备用。

2)组织块制作:将消毒后的土生鳞伞子实体沿着内部断面的轴向切割为3mm的组织块,并放到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的组分为蛋白胨13g、酵母膏1g、麦麸5g、黄豆粉7g、蔗糖2g、磷酸二氢钾2g、维生素b16g;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将麦麸用纯水浸泡14小时,取出晾干;

b、将晾干后的麦麸放置蒸炉中蒸2小时,并控制蒸压为2mpa,取出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2)处理的麦麸按重量g添加黄豆粉、蔗糖、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搅拌混合,再添加蛋白胨、酵母膏再次搅拌混合,并控制ph值为7.6,冷却静置至室温,灭菌后,并于真空环境下保藏。

3)转管培养:待到母种的菌丝萌芽后,取菌丝的前端进行转管提纯培养,装液量为90ml/250ml依次经过6次提纯,每次培养和时间为4天。

4)母种选取:选择无空泡的菌丝作为母种。

5)一级培养:将母种装入到发酵液中,在避光环境的24℃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50r/min,培养5天,获得一级菌种;其中,发酵液的组分为:羧甲基壳聚酸2g、葡萄糖3g、磷酸氢二钾1g、维生素b14g、硫酸镁2g、赤霉素5g、黄豆粉15g、玉米粉15g、酵母膏6g。

6)二级培养:在密封袋装入培养料,并将一级菌种装入密封袋中,在避光环境的25℃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20r/min,培养30天,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60%,获得二级菌种,其中采用的密封袋中培养料的组分为:碎木屑12g、秸秆粉13g、麦芽糖2g、硫酸镁2g、玉米粉9g、石膏2g、白灰2g。

7)获得土生鳞伞菌丝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二级菌种,并在50℃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60目筛,即得土生鳞伞菌丝体。

实施例3: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选料:选取形状完好、无虫害的土生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真空无氧条件下降土生鳞伞子实体用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备用。

2)组织块制作:将消毒后的土生鳞伞子实体沿着内部断面的轴向切割为3mm的组织块,并放到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的组分为蛋白胨20g、酵母膏1g、麦麸5g、黄豆粉8g、蔗糖2g、磷酸二氢钾4g、维生素b18g;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将麦麸用纯水浸泡14小时,取出晾干;

b、将晾干后的麦麸放置蒸炉中蒸2小时,并控制蒸压为2mpa,取出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2)处理的麦麸按重量g添加黄豆粉、蔗糖、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搅拌混合,再添加蛋白胨、酵母膏再次搅拌混合,并控制ph值为7.6,冷却静置至室温,灭菌后,并于真空环境下保藏。

3)转管培养:待到母种的菌丝萌芽后,取菌丝的前端进行转管提纯培养,装液量为100ml/250ml,依次经过6次提纯,每次培养和时间为4天。

4)母种选取:选择无空泡的菌丝作为母种。

5)一级培养:将母种装入到发酵液中,在避光环境的24℃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50r/min,培养5天,获得一级菌种;其中,发酵液的组分为:羧甲基壳聚酸2g、葡萄糖4g、磷酸氢二钾2g、维生素b14g、硫酸镁2g、赤霉素2g、黄豆粉14g、玉米粉12g。

6)二级培养:在密封袋装入培养料,并将一级菌种装入密封袋中,在避光环境的25℃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20r/min,培养25天,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53%,获得二级菌种,其中采用的密封袋中培养料的组分为:碎木屑15g、秸秆粉13g、麦芽糖4g、硫酸镁2g、玉米粉8g、石膏1g、白灰2g。

7)获得土生鳞伞菌丝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二级菌种,并在50℃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60目筛,即得土生鳞伞菌丝体、酵母膏6g。

实施例4: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选料:选取形状完好、无虫害的土生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真空无氧条件下降土生鳞伞子实体用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备用。

2)组织块制作:将消毒后的土生鳞伞子实体沿着内部断面的轴向切割为3mm的组织块,并放到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的组分为蛋白胨10g、酵母膏3g、麦麸:6g、黄豆粉10g、蔗糖1g、磷酸二氢钾2g、维生素b15g;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将麦麸用纯水浸泡24小时,取出晾干;

b、将晾干后的麦麸放置蒸炉中蒸2小时,并控制蒸压为2mpa,取出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2)处理的麦麸按重量g添加黄豆粉、蔗糖、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搅拌混合,再添加蛋白胨、酵母膏再次搅拌混合,并控制ph值为7.6,冷却静置至室温,灭菌后,并于真空环境下保藏。

3)转管培养:待到母种的菌丝萌芽后,取菌丝的前端进行转管提纯培养,装液量为80ml/250ml,依次经过6次提纯,每次培养和时间为4天。

4)母种选取:选择无空泡的菌丝作为母种。

5)一级培养:将母种装入到发酵液中,在避光环境的25℃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50r/min,培养5天,获得一级菌种;其中,发酵液的组分为:羧甲基壳聚酸4g、葡萄糖2g、磷酸氢二钾3g、维生素b13g、硫酸镁4g、赤霉素3g、黄豆粉13g、玉米粉13g、酵母膏5g。

6)二级培养:在密封袋装入培养料,并将一级菌种装入密封袋中,在避光环境的24℃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20r/min,培养26天,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55%,获得二级菌种,其中采用的密封袋中培养料的组分为:碎木屑14g、秸秆粉11g、麦芽糖5g、硫酸镁2g、玉米粉7g、石膏2g、白灰1g。

7)获得土生鳞伞菌丝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二级菌种,并在50℃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60目筛,即得土生鳞伞菌丝体。

实施例5: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选料:选取形状完好、无虫害的土生鳞伞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在真空无氧条件下降土生鳞伞子实体用浓度为80%的酒精溶液浸泡消毒,备用。

2)组织块制作:将消毒后的土生鳞伞子实体沿着内部断面的轴向切割为3mm的组织块,并放到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的组分为蛋白胨18g、酵母膏2g、麦麸7g、黄豆粉5g、蔗糖5g、磷酸二氢钾1g、维生素b16g;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将麦麸用纯水浸泡20小时,取出晾干;

b、将晾干后的麦麸放置蒸炉中蒸3小时,并控制蒸压为2mpa,取出冷却至室温;

c、将步骤2)处理的麦麸按重量g添加黄豆粉、蔗糖、磷酸二氢钾、维生素b1搅拌混合,再添加蛋白胨、酵母膏再次搅拌混合,并控制ph值为7.6,冷却静置至室温,灭菌后,并于真空环境下保藏。

3)转管培养:待到母种的菌丝萌芽后,取菌丝的前端进行转管提纯培养,装液量为80ml/250ml,依次经过7次提纯,每次培养和时间为5天。

4)母种选取:选择无空泡的菌丝作为母种。

5)一级培养:将母种装入到发酵液中,在避光环境的23℃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50r/min,培养7天,获得一级菌种;其中,发酵液的组分为:羧甲基壳聚酸1g、葡萄糖3g、磷酸氢二钾1g、维生素b15g、硫酸镁5g、赤霉素4g、黄豆粉12g、玉米粉14g、酵母膏7g。

6)二级培养:在密封袋装入培养料,并将一级菌种装入密封袋中,在避光环境的23℃温度下,旋转式摇床120r/min,培养29天,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60%,获得二级菌种,其中采用的密封袋中培养料的组分为:碎木屑13g、秸秆粉12g、麦芽糖3g、硫酸镁1g、玉米粉10g、石膏2g、白灰2g。

7)获得土生鳞伞菌丝体:用去离子水冲洗二级菌种,并在50℃的温度下烘干,粉碎,过60目筛,即得土生鳞伞菌丝体。

对照组:按照传统实验方式培养土生鳞伞菌,并获得菌丝体,比较各实施例的菌丝体参数,如表1所示。

如上表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培养方法中,采用的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糖原可便于培养基的制作,并且开始培养时候蔗糖的含糖量较高,可长时间培养;在发酵液中采用的葡萄糖,此时母种菌丝较小,葡萄糖作为唯一的糖源,其分子量较小,便于母种菌丝的吸收。

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搭配均匀,主要是为了提高组织块的快速成长,以便获得母种。而在发酵液中即添加了发酵成分又添加了菌丝母种生长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使得发酵和生长同步进行,加快了生长周期。

后期采用的培养料培养,在密封袋中密封培养,即给二级母种一个较为独立的生存空间,同时又可促进二级菌种适存于较为粗劣的环境,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以便后期的菌丝培养。

由上表1可知,腺苷、草酸、多糖等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土生鳞伞菌丝体的含量高,同时存在的镉、砷含量也较对照组的含量低。同时表征性为:浓密、洁白、平整;整体的产率也得到提高,在294%以上,高于传统的200%以下,同时生长周期也得到缩短。

一种制备土生鳞伞菌丝体的培养装置,包括摇框1、底座平台2、支腿3和震动机构4,摇框1为框架式结构,并在摇框1的底部设有四个支腿3;底座平台2的四个边角部位设置有夹环21,夹环21分别套接在支腿3上,并通过贯穿在夹环21侧边的锁紧螺栓22,使用时通过控制锁紧螺栓22的松紧,实现夹环21在支腿3上的固定与松弛,并使底座平台2沿着支腿3的轴向位置的改变。底座平台2为双层结构,并且在底座平台2的上表面中部横向设置有支撑梁201,在支撑梁201上设置有摇板202,摇板202的中部与支撑梁201铰接。

摇框1的中部设置有夹持器11,夹持器11的边框大小小于摇框1的边框大小,夹持器11由若干组的弹性尼龙绳交织而成的网格状结构,夹持器11的四个顶角分别通过震动结构4与摇框1内侧的四个顶角相连,震动结构4由震动器41和伸缩弹簧42组成;使用时,培养瓶的瓶口被夹持在弹性尼龙绳交织而成的网格中,并通过底座平台2使得培养瓶的底部与摇板202的上表面接触,然后通过控制震动结构4的震动器41带动伸缩弹簧42的震动,并且,每个震动器41的震动频率控制不同,以便实现夹持器11整个的整栋,带动培养瓶的摇动。并且弹性尼龙绳交织的网格数量多,可同时放置多组的培养瓶进行摇床操作

摇框1的顶部设置有相互适配的罩盖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