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及移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5828发布日期:2019-03-08 22:54阅读:9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及移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树木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及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杉为我国特产古老珍稀树种,在发现之前被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我国植物学者在四川万县谋道溪(今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故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水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种植易成活,生长快,干性通直挺拔,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大规模种植,是我国上个世纪70~90年代最受欢迎的造林树种及四旁绿化树种。

它树姿优美,秋色艳丽,在城乡绿化中丛植、片植、列植皆宜,尤其适合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由于上个世纪大规模种植,现各地大规格水杉存量较多,苗源充足。城市景观建设中,为满足造景立竿见影效果,大规格水杉被经常采用营造丛林景观。

水杉给人的印象是栽植易成活,这是事实,但这只是对小苗而言。当干径达6cm时,需带土球移栽成活才有保障。干径达10cm以上时,常规种植方法已经难以保证成活,随着苗木规格的增大,成活率越来越低,栽植后全部死亡在绿化工程上也不少见,尤其是干径在20cm以上的大规格水杉,更难以移栽成活,和其它种类大树相比,移植大规格水杉是绿化施工中一种高风险的项目。

水杉移植后,浇水、保湿等是日常养护中经常要做的工作。而绿化施工养护中浇水量和浇水频次难以把握,养护人员靠感觉凭经验,常常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对生发新根非常不利。浇多了土壤含水量高,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不但影响生根,还会造成烂根。水杉地上部分保湿,地下控水促发根系,保持水杉体内水分平衡,对水杉移植来说尤为重要。

由于水杉属速生性树木,木质疏松,对水分吸收和散发比一般树木快,持水能力差,耗水量相对较大,所以大规格水杉移植成活率很低。水杉是古代的孑遗植物和活化石,为国家重点保护树木之一,因此保证大规格水杉移植成活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规格水杉移植成活率低的难题,提出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及移植方法,通过设置一种智能感应控制系统来增湿、降温、控水、促生根,减少水耗,保持水杉自身水分代谢平衡,从而提高大规格水杉全冠移植时的成活率,保证景观效果,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包括种植在种植基质内的水杉、灌溉系统及感应控制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杉树上的雾化微喷头、设置在所述水杉树下土壤周围的滴管、与水源相连的水管,所述水管分滴灌管路、喷灌管路分别与滴管、雾化微喷头相连,所述滴灌管路与喷灌管路上分别设有滴灌电磁阀、喷灌电磁阀,所述感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机构以及与所述传感机构相连的控制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树下周围土壤内的水分传感器、设置在树上的空气湿度传感器和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根据传感机构的反馈参数控制所述滴灌电磁阀、喷灌电磁阀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雾化微喷头设置在水杉顶部且高出树冠约50cm;若水杉高度超过10m,则在水杉中上部设置至少一个雾化微喷头。

优选地,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微喷头前侧的增压泵。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气元件断路器、接触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讯模块、热继电器、开关电源、模拟量输入模块及触摸屏。

优选地,在所述水杉萌发前,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将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所述水杉在萌发后及夏季高温期,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将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并通过空气温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在夏季将空气温度保持在32℃以下;所述水杉在移植后前两周,通过水分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滴灌电磁阀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8.5~20%,并在移植后期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6~17.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落叶后至春季萌发前,将水杉移植在种植基质内,并对水杉进行修剪,其中,栽植前对水杉根部进行修整,并全面喷雾施生根粉,稍干后,用50%多菌灵粉剂400倍稀释液对移植水杉土球根部喷施;

b、设置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杉树上的雾化微喷头、设置在所述水杉树下土壤周围的滴管、与水源相连的水管,所述水管分滴灌管路、喷灌管路分别与滴管、雾化微喷头相连,所述滴灌管路与喷灌管路上分别设有滴灌电磁阀、喷灌电磁阀;

c、设置感应控制系统,所述感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机构以及与所述传感机构相连的控制机构,所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树下周围土壤内的水分传感器、设置在树上的空气湿度传感器和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气元件断路器、接触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讯模块、热继电器、开关电源、模拟量输入模块及触摸屏;

d、在水杉移植后半个月,用50ppm生根粉液灌根1~2次,之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维护。

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为园土与煤渣或粗砂按(2~3):1的比例混合形成。

优选地,对水杉进行修剪的步骤包括:

对伤残枝、细弱枝进行疏除,其次对过密的轮生枝进行疏除,疏剪量不少于总量的50%,保持轮生侧枝纵向间距在30cm左右,修剪后大的截口涂蜡或乳胶,并将少数长枝、强势突出枝条短截,修剪后保持原有的冠形。

优选地,在设置灌溉系统时,在水杉未立起之前,将雾化微喷头及水管通过管件连接后固定在树干上;所述雾化微喷头设置在水杉顶部且高出树冠约50cm;若水杉高度超过10m,则在水杉中上部设置至少一个雾化微喷头;树下土壤周围铺设一圈滴管,水管与水源连通;若水压不足,在将雾化微喷头进水端增设增压泵。

优选地,在步骤d中,所述水杉萌发前,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将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所述水杉在萌发后及夏季高温期,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将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并通过空气温度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将空气湿度保持在32℃以下;所述水杉在移植后前两周,通过水分传感器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滴灌电磁阀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8.5~20%,并在移植后期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6~17.5%。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以智能感应控制的方法,科学精准地控制喷灌、滴灌设施,增湿、降温、灌水、促进生根、减少树体水分消耗,从而克服因树体高大,水动力不足,易造成水杉失水过多过快的问题,促进树体内水分代谢平衡,从而达到提高移植的成活率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智能感应控制系统,科学精准控制喷灌设施,将浇水、增湿、降温工作,由凭借现场施工人员的经验、感觉进行改为智能感应操控,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及经验主义的泛滥,达到按需要精准控制的目的,对促进水杉生根、树体水分达到平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发明的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及移植方法不但可提高大规格水杉移植成活率,且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优点,对景观环境建设中其它大规格、名贵树木,特别是反季节大树移植提供了可靠的有力技术支持,有利于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移植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水杉属性速生性树种,树体高大,木质疏松,和一般树木相比,它对水分吸收和散发比较快,持水能力弱,耗水量相对较大,如何保持移植后水分代谢平衡,是其成活的关键技术。本发明应用智能感应控制系统,在常规栽培养护的基础上,通过智能控制微喷和滴灌系统,做到精准增湿、降温、控水、达到促发新根、减少水分消耗,促进树体内水分代谢平衡,从而达到提高移植的成活率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移植控制结构包括种植在种植基质内的水杉1、灌溉系统及感应控制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杉1树上的雾化微喷头10、设置在所述水杉1树下土壤周围的滴管2、与水源相连的水管4,所述水管4分滴灌管路、喷灌管路分别与滴管2、雾化微喷头10相连,所述滴灌管路与喷灌管路上分别设有滴灌电磁阀8、喷灌电磁阀7,所述感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机构以及与所述传感机构相连的控制机构6,所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树下周围土壤内的水分传感器3、设置在树上的空气湿度传感器12和空气温度传感器11,所述控制机构6根据传感机构的反馈参数控制所述滴灌电磁阀8、喷灌电磁阀7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雾化微喷头10设置在水杉1顶部且高出树冠约50cm;若水杉1高度超过10m,则在水杉1中上部设置至少一个雾化微喷头10,保证夏季整个树冠及周围能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适当的温度。优选地,所述灌溉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微喷头10前侧的增压泵5。树下土壤周围铺设一圈滴管2,在需要时向树木滴灌供水。水管4与进水口9连通,进水口9接水源,如果水压不足,在雾化微喷头10进水端可以增设一个增压泵5进行增压。

如图1所示,感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机构以及与所述传感机构相连的控制机构6,所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树下周围土壤内的水分传感器3、设置在树上的空气湿度传感器12和空气温度传感器11。所述控制机构6控制箱包括电气元件断路器、接触器、可编程控制器(plc-cpu)、通讯模块、热继电器、开关电源、模拟量输入模块ai及触摸屏。

给控制机构6供电,设备运行,在触摸屏上设置好所需要的树下周围土壤水分含量数值、树体环境空气湿度和温度数值即可。水分传感器3、空气湿度传感器12和空气温度传感器11反馈到控制机构6的实测数值与事先设定数值在触摸屏直观显示。

控制机构通过树下下周围土壤水分传感器3,树顶端和中部的空气湿度传感器12和中部的空气温度传感器11,通过模拟量信号将探测采集环境水分数据传至ai模拟量模块,可编程控制器(plc-cpu)将周围土壤水分数值,树顶端、中部的空气湿度和中部温度实际值与在触摸屏的设定值比较,当数值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plc控制接触器吸合或分离,增压泵5或滴灌电磁阀8、喷灌电磁阀7得电或断电,进行滴灌或喷雾,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水分的目的,避免人为操控的不确定性,以及一些设施定时、定量供水不足,真正做到按需供水。

水杉1环境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设定,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季节气候变化和水杉生长状况进行调整,不能一成不变。优选地,在所述水杉1萌发前,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12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7将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所述水杉1在萌发后及夏季高温期,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12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7将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并通过空气温度传感器11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7将空气湿度保持在32℃以下;所述水杉1在移植后前两周,通过水分传感器3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滴灌电磁阀8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8.5~20%,并在移植后期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6~17.5%。

本发明以智能感应控制的方法,科学精准地控制喷灌、滴灌设施,增湿、降温、灌水、促进生根、减少树体水分消耗,从而克服因树体高大,水动力不足,易造成水杉失水过多过快的问题,促进树体内水分代谢平衡,从而达到提高移植的成活率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智能感应控制系统,科学精准控制喷灌设施,将浇水、增湿、降温工作,由凭借现场施工人员的经验、感觉进行改为智能感应操控,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及经验主义的泛滥,达到按需要精准控制的目的,对促进水杉生根、树体水分达到平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落叶后至春季萌发前,将水杉1移植在种植基质内,并对水杉1进行修剪,其中,栽植前对水杉1根部进行修整,并全面喷雾施生根粉,稍干后,用50%多菌灵粉剂稀释液对移植水杉1土球根部喷施。

移植时间以落叶后至春季萌发前为宜,华北地区以春季移植较佳,尽量避免反季节移植。种植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性好,不含建筑垃圾和有害物质。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为园土与煤渣或粗砂按(2~3):1的比例混合形成,以增加土壤的透水和透气性。

水杉1树形整齐,为保持树木良好的观赏效果,对树木修剪以疏枝为主、短截为辅。优选地,对水杉1进行修剪的步骤包括:

对伤残枝、细弱枝进行疏除,其次对过密的轮生枝进行疏除,疏剪量不少于总量的50%,保持轮生侧枝纵向间距在30cm左右,修剪后大的截口涂蜡或乳胶,并将少数长枝、强势突出枝条短截,以减少以树体水分蒸发,修剪后保持原有的冠形。

对于根部处理,栽植前对树根部进行一次修整,保证根系伤口平滑,便于其愈合生根,并全面喷雾施abt2号生根粉,浓度为30ppm。稍干后,用50%多菌灵粉剂400倍液,对土球根部喷施的。对于栽植深度,南方地区宜稍高栽,土球高出地面约30cm,整个围堰要稍大于树坑。北方地区土球宜与地表持平或略低于地面,并做好围堰。为防止喷雾落水,造成树下土壤过湿,可以在土壤表面铺一层草帘等材料,以控制水流下渗。

b、设置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在水杉1树上的雾化微喷头10、设置在所述水杉1树下土壤周围的滴管2、与水源相连的水管4,所述水管4分滴灌管路、喷灌管路分别与滴管2、雾化微喷头10相连,所述滴灌管路与喷灌管路上分别设有滴灌电磁阀8、喷灌电磁阀7。

在设置灌溉系统时,在水杉1未立起之前,将雾化微喷头10及水管4通过管件连接后固定在树干上;所述雾化微喷头10设置在水杉1顶部且高出树冠约50cm;若水杉1高度超过10m,则在水杉1中上部设置至少一个雾化微喷头10;树下土壤周围铺设一圈滴管2,水管4与水源连通;若水压不足,在将雾化微喷头10进水端增设增压泵5。

c、设置感应控制系统,所述感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机构以及与所述传感机构相连的控制机构6,所述传感机构包括设置在树下周围土壤内的水分传感器3、设置在树上的空气湿度传感器12和空气温度传感器11,所述控制机构6包括电气元件断路器、接触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讯模块、热继电器、开关电源、模拟量输入模块及触摸屏。所述控制机构6根据传感机构的反馈参数控制所述滴灌电磁阀8、喷灌电磁阀7的开闭。

控制机构通过树下周围土壤水分传感器3,树顶端和中部的空气湿度传感器12和中部的空气温度传感器11,通过模拟量信号将探测采集环境水分数据传至ai模拟量模块,可编程控制器(plc-cpu将周围土壤水分数值,树顶端、中部的空气湿度和中部温度实际值与在触摸屏的设定值比较,当数值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plc控制接触器吸合或分离,增压泵5或滴灌电磁阀8、喷灌电磁阀7得电或断电,进行滴灌或喷雾,从而达到精准控制水分的目的,避免人为操控的不确定性,以及一些设施定时、定量供水不足,真正做到按需供水。

d、在水杉1移植后半个月,用50ppm生根粉液灌根1~2次,之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维护。水杉1环境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设定,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季节气候变化和水杉生长状况进行调整。优选地,在所述水杉1萌发前,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12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7将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所述水杉1在萌发后及夏季高温期,通过空气湿度传感器12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7将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并通过空气温度传感器11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喷灌电磁阀7将空气湿度保持在32℃以下;所述水杉1在移植后前两周,通过水分传感器3反馈参数,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滴灌电磁阀8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8.5~20%,并在移植后期将土壤水分含量值保持在16~17.5%。

本发明通过设置移植感应控制系统来增湿、降温、控水、促生根,减少水耗,保持水杉自身水分代谢平衡,从而提高大规格水杉全冠移植时的成活率,保证景观效果,减少损失,提高效益

本发明的提高水杉移植成活率的移植控制结构及移植方法不但可提高大规格水杉移植成活率,且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优点,对景观环境建设中其它大规格、名贵树木移植提供了可靠的有力技术支持,有利于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景观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