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蒡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5300发布日期:2019-03-30 08:1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蒡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采收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牛蒡收获机。



背景技术:

牛蒡也叫东洋参,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也是一种中药材,它含有大量的菊糖和纤维素以及蛋白质,人们食用以后,可以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也能延缓衰老。但是牛蒡从地里采收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牛蒡长得很长很细,平均长度一米以上。人工的话先挖掉牛蒡周围的土,至少要向地下挖半米深,再弯腰把牛蒡拔出来,劳动强度相当大,采收效率也很低。现在中国人口逐渐往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牛蒡的市场越来越大,现有人工采收牛蒡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市场。之前也有一些人做了牛蒡采收的机器,但是自动化程度太低,最后还是由人来去把牛蒡拔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蒡收获机,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牛蒡的快速采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收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牛蒡收获机,包括车架、安装车架的左侧的左行进履带、安装在车架右侧的右行进履带、安装在车架上用于驱动左行进履带转动的左驱动电机、安装在车架上用于驱动右行进履带转动的右驱动电机;所述车架的前端安装有松土组件,所述车架的后端安装有回收箱;所述车架上在松土组件和回收箱之间安装有收获组件,以及用于将收获组件上的牛蒡送至回收箱内的传送组件;

所述松土组件包括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右下连杆、上横杆、下横杆、左竖直板、右竖直板,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的左支撑架板和右支撑架板;所述左上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左支撑架板上、另一端与上横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下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左支撑架板上、另一端与下横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上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右支撑架板上、另一端与上横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下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右支撑架板上、另一端与下横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左竖直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横杆的左端,所述下横杆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左竖直板上;所述右竖直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横杆的右端,所述下横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右竖直板上;所述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左支撑架板、左竖直板之间,以及所述右上连杆、右下连杆、右支撑架板、右竖直板之间均形成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的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左竖直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左转轴,所述左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左锯齿转盘、另一端安装有左下链轮;所述上横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上链轮,所述左上链轮和左下链轮之间设有左传动链;所述右竖直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右转轴,所述右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右锯齿转盘、另一端安装有右下链轮;所述上横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右上链轮,所述右上链轮和右下链轮之间设有右传动链;所述左支撑架板和右支撑架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右支撑架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主动带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上横杆上安装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设有传动带;所述左上连杆和右上连杆之间设有架杆,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架框,所述架框上铰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架杆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牛蒡收获机工作时,通过左驱动电机驱动左行进履带、右驱动电机驱动右行进履带使得采收机运动到牛蒡处,使牛蒡位于左锯齿转盘和右锯齿转盘之间,首先控制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转动时通过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带动上横杆转动,上横杆转动时通过左上链轮、左传动链、左下链轮、左转轴带动左锯齿转盘转动,通过右上链轮、右传动链、右下链轮、右转轴带动右锯齿转盘转动;接着控制液压缸伸出,通过架杆、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右下连杆、左竖直板、右竖直板使左锯齿转盘和右锯齿转盘竖直向下运动,对牛蒡两侧泥土进行松动;接着收获机带动松土组件向前运动,同时带动收获组件向运动,然后收获组件将松动泥土中的牛蒡取出并送至传送组件,由传送组件将牛蒡送入回收箱内。该牛蒡收获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牛蒡的快速采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收效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竖直板上设有左撑板,右竖直板上设有右撑板,所述左撑板和右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振动轴,所述右撑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振动轴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振动轴上安装有离心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松土组件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振动轴转动,振动轴转动时驱动离心锤转动,进而带动左锯齿转盘和右锯齿转盘上下振动,就可以把牛蒡抖出地面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获组件包括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收获框,所述收获框沿车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左锯齿转盘和右锯齿转盘之间,所述收获框的后端铰接在车架上、前端中部设有倾斜的铲板;所述收获框后端的左侧安装有左电机、右侧安装有右电机,所述左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沿收获框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旋钻头,所述第一螺旋钻头位于收获框内,所述右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沿收获框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旋钻头,所述第二螺旋钻头位于收获框内;所述收获框内在第一螺旋钻头和第二螺旋钻头之间设有中间传送架,所述中间传送架上安装有传送链带、以及用于驱动传送链带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车架上在收获框的左侧铰接有左液压缸、在收获框的右侧铰接有右液压缸,所述左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在收获框的左侧,所述右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在收获框的右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收获组件工作时,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伸出,使收获框绕其与车架的铰接轴转动,收获框的前端落下,随着收获机的前进收获框将泥土中的牛蒡铲出,左电机带动第一螺旋钻头转动,右电机带动第二螺旋钻头转动,进而将收获框上面的泥土运送至后面去,同时第三电机带动传送链带运动,把牛蒡输送至后面的传送组件内;在收获机行走的时候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收缩,进而带动收获框绕铰接轴提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架设在车架上的传送板,所述传送板的上端位于回收箱的上端开口处、下端位于传送链带的输出端处;所述传送板的下端在靠近传送链带输出端处设有过渡板,所述传送板上在过渡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一转轮、在过渡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一转轮;所述传送板的上端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左二转轮和右二转轮,所述传送板上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左三转轮和右三转轮,且所述左三转轮和右三转轮靠近过渡板;所述传送板上在左一转轮、左二转轮、左三转轮之间设有左传送带、在右一转轮、右二转轮、右三转轮之间设有右传送带;所述传送板的下侧在左二转轮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左齿轮、在右二转轮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左齿轮啮合的右齿轮,所述传送板的下侧设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左齿轮转动的第四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组件工作时,第四电机带动左齿轮转动,左齿轮转动时带动左二转轮转动,同时通过右齿轮带动右二转轮转动,左二转轮转动时驱动左传送带转动,右二转轮转动时驱动右传送带反向转动,从而将收获组件送来的牛蒡压紧在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之间,送至回收箱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送板上在左传送带内设有用于张紧左传送带的左张紧轮、在右传送带内设有用于张紧右传送带的右张紧轮;所述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上均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橡胶夹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上设置橡胶夹块,能够更好地压着牛蒡往上传送。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牛蒡收获机工作时,通过左驱动电机驱动左行进履带、右驱动电机驱动右行进履带使得采收机运动到牛蒡处,使牛蒡位于左锯齿转盘和右锯齿转盘之间,首先控制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转动时通过主动带轮、传动带、从动带轮带动上横杆转动,上横杆转动时通过左上链轮、左传动链、左下链轮、左转轴带动左锯齿转盘转动,通过右上链轮、右传动链、右下链轮、右转轴带动右锯齿转盘转动;接着控制液压缸伸出,通过架杆、左上连杆、左下连杆、右上连杆、右下连杆、左竖直板、右竖直板使左锯齿转盘和右锯齿转盘竖直向下运动,对牛蒡两侧泥土进行松动;接着收获机带动松土组件向前运动,同时带动收获组件向运动,然后收获组件将松动泥土中的牛蒡取出并送至传送组件,由传送组件将牛蒡送入回收箱内。该牛蒡收获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牛蒡的快速采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中牛蒡收获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牛蒡收获机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牛蒡收获机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中牛蒡收获机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11是本发明中收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13是本发明中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3所示,一种牛蒡收获机,包括车架1、安装车架1的左侧的左行进履带101、安装在车架1右侧的右行进履带102、安装在车架1上用于驱动左行进履带101转动的左驱动电机103、安装在车架1上用于驱动右行进履带102转动的右驱动电机104;所述车架1的前端安装有松土组件,所述车架1的后端安装有回收箱2;所述车架1上在松土组件和回收箱2之间安装有收获组件,以及用于将收获组件上的牛蒡送至回收箱2内的传送组件。

所述松土组件包括左上连杆3a、左下连杆4a、右上连杆3b、右下连杆4b、上横杆5、下横杆6、左竖直板7a、右竖直板7b,所述车架1的前端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并排设置的左支撑架板8a和右支撑架板8b;所述左上连杆3a的一端铰接在左支撑架板8a上、另一端与上横杆5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左下连杆4a的一端铰接在左支撑架板8a上、另一端与下横杆6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上连杆3b的一端铰接在右支撑架板8b上、另一端与上横杆5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右下连杆4b的一端铰接在右支撑架板8b上、另一端与下横杆6的右端转动连接;所述左竖直板7a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横杆5的左端,所述下横杆6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左竖直板7a上;所述右竖直板7b的上端转动连接在上横杆5的右端,所述下横杆6的右端转动连接在右竖直板7b上;所述左上连杆3a、左下连杆4a、左支撑架板8a、左竖直板7a之间,以及所述右上连杆3b、右下连杆4b、右支撑架板8b、右竖直板7b之间均形成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的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左竖直板7a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左转轴9a,所述左转轴9a的一端安装有左锯齿转盘10a、另一端安装有左下链轮11a;所述上横杆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上链轮12a,所述左上链轮12a和左下链轮11a之间设有左传动链13a;所述右竖直板7b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右转轴9b,所述右转轴9b的一端安装有右锯齿转盘10b、另一端安装有右下链轮11b;所述上横杆5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右上链轮12b,所述右上链轮12b和右下链轮11b之间设有右传动链13b;所述左支撑架板8a和右支撑架板8b之间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14,所述右支撑架板8b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主动带轮14转动的第一电机15,所述上横杆5上安装有从动带轮16,所述主动带轮14和从动带轮16之间设有传动带17;所述左上连杆3a和右上连杆3b之间设有架杆18,所述车架1的前端设有架框19,所述架框19上铰接有液压缸20,所述液压缸20的伸缩端与架杆18铰接。

所述左竖直板7a上设有左撑板21a,右竖直板7b上设有右撑板21b,所述左撑板21a和右撑板21b之间转动连接有振动轴22,所述右撑板21b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振动轴22转动的第二电机23,所述振动轴22上安装有离心锤24。

所述收获组件包括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收获框25,所述收获框25沿车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左锯齿转盘10a和右锯齿转盘10b之间,所述收获框25的后端铰接在车架1上、前端中部设有倾斜的铲板26;所述收获框25后端的左侧安装有左电机27a、右侧安装有右电机27b,所述左电机27a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沿收获框25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旋钻头28a,所述第一螺旋钻头28a位于收获框25内,所述右电机27b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沿收获框25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螺旋钻头28b,所述第二螺旋钻头28b位于收获框25内;所述收获框25内在第一螺旋钻头28a和第二螺旋钻头28b之间设有中间传送架29,所述中间传送架29上安装有传送链带30、以及用于驱动传送链带30转动的第三电机31;所述车架1上在收获框25的左侧铰接有左液压缸32a、在收获框25的右侧铰接有右液压缸32b,所述左液压缸32a的伸缩端铰接在收获框25的左侧,所述右液压缸32b的伸缩端铰接在收获框25的右侧。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架设在车架1上的传送板33,所述传送板33的上端位于回收箱2的上端开口处、下端位于传送链带30的输出端处;所述传送板33的下端在靠近传送链带30输出端处设有过渡板34,所述传送板33上在过渡板3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左一转轮35a、在过渡板3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右一转轮35b;所述传送板33的上端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左二转轮36a和右二转轮36b,所述传送板33上在靠近中间位置处设左三转轮37a和右三转轮37b,且所述左三转轮37a和右三转轮37b靠近过渡板34;所述传送板33上在左一转轮35a、左二转轮36a、左三转轮37a之间设有左传送带38a、在右一转轮35b、右二转轮36b、右三转轮37b之间设有右传送带38b;所述传送板33的下侧在左二转轮36a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左齿轮39a、在右二转轮36b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左齿轮39a啮合的右齿轮39b,所述传送板33的下侧设有电机架40,所述电机架4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左齿轮39a转动的第四电机41。

所述传送板33上在左传送带38a内设有用于张紧左传送带38a的左张紧轮42a、在右传送带38b内设有用于张紧右传送带38b的右张紧轮42b;所述左传送带38a和右传送带38b上均间隔均匀地设有多个橡胶夹块43。这里在左传送带38a和右传送带38b上设置橡胶夹块43,能够更好地压着牛蒡往上传送。

该牛蒡收获机工作时,通过左驱动电机103驱动左行进履带101、右驱动电机104驱动右行进履带102使得采收机运动到牛蒡处,使牛蒡位于左锯齿转盘10a和右锯齿转盘10b之间,首先控制第一电机15转动,第一电机15转动时通过主动带轮14、传动带17、从动带轮16带动上横杆5转动,上横杆5转动时通过左上链轮12a、左传动链13a、左下链轮11a、左转轴9a带动左锯齿转盘10a转动,通过右上链轮12b、右传动链13b、右下链轮11b、右转轴9b带动右锯齿转盘10b转动;接着控制液压缸20伸出,通过架杆18、左上连杆3a、左下连杆4a、右上连杆3b、右下连杆4b、左竖直板7a、右竖直板7b使左锯齿转盘10a和右锯齿转盘10b竖直向下运动,对牛蒡两侧泥土进行松动;另外在松土组件工作时,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振动轴22转动,振动轴22转动时驱动离心锤24转动,进而带动左锯齿转盘10a和右锯齿转盘10b上下振动,就可以把牛蒡抖出地面来。接着收获机带动松土组件向前运动,与此同时收获组件和传送组件开始工作,左液压缸32a和右液压缸32b伸出,使收获框25绕其与车架1的铰接轴转动,收获框25的前端落下,随着收获机的前进收获框25将泥土中的牛蒡铲出,左电机27a带动第一螺旋钻头28a转动,右电机27b带动第二螺旋钻头28b转动,进而将收获框25上面的泥土运送至后面去,同时第三电机31带动传送链带30运动,把牛蒡输送至左传送带38a和右传送带38b之间。第四电机41带动左齿轮39a转动,左齿轮39a转动时带动左二转轮36a转动,同时通过右齿轮39b带动右二转轮36b转动,左二转轮36a转动时驱动左传送带38a转动,右二转轮36b转动时驱动右传送带38b反向转动,从而将收获组件送来的牛蒡压紧在左传送带38a和右传送带38b之间,送至回收箱2内。该牛蒡收获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牛蒡的快速采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