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鼢鼠无损伤活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532发布日期:2018-08-07 21:4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鼢鼠无损伤活捕器。



背景技术:

鼢鼠(Myspalax cansus)隶属啮齿目(Rodentia),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鼢鼠属(Myspalax),广泛分布于北方各省区。终生营地下洞穴生活,使得鼢鼠能够在各个层次上发展出良好的低氧适应机制,目前已成为研究低氧适应的典型动物,对于一般地面活动的鼠类,早已有各式各样的捕获笼具。但对鼢鼠,由于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尚无有效的无损伤活捕技术。

目前,各地捕获鼢鼠的主要工具任然是传统弓箭、地箭及鼠夹。这种方法只能得到死鼠,为了得到可供研究用的活鼠,目前主要的采集活鼠方式为人工挖堵截,传统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不适用于高海拔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鼢鼠无损伤活捕器,主要目的是提高捕捉活鼠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鼢鼠无损伤活捕器,所述活捕器包括:筒体、触发装置、挡板装置、平衡杆和支撑杆;

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靠近第一端的筒体表面上开设第一通孔,靠近第二端的筒体表面沿其周向开设圆弧形的第二通孔,所述筒体的第一端的开口处设有与其匹配的筛网状封盖;

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挡板、与挡板连接的挡板柄及与挡板柄连接的搭接部件;

所述支撑杆插入靠近所述筒体第二端的土壤中并固定;

所述平衡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触发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所述支撑杆的杆体连接并在所述平衡杆的杆体上形成定位连接处;

所述触发装置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与所述筒体的内壁面卡接;

所述挡板装置从所述第二通孔内上提后利用所述搭接部件搭接在从所述平衡杆的定位连接处至所述平衡杆的第二端的顶部之间的杆体上;

当鼢鼠从筒体第二端的开口处进入筒体内触碰并使所述触发装置脱离所述筒体后,所述挡板装置落下并封闭所述第二端的开口以完成活捕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装置包括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筒体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圆环部件,所述挡板柄穿过所述圆环部件以对所述挡板装置形成定位;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圆环部件的材质均为钢铁。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装置包括压力弹簧和靠近所述第二通孔设置的弹簧固定部件,所述弹簧固定部件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沿其竖向直径开设条形提拉通孔,所述提拉通孔的长度小于所述挡板的直径;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在所述第二通孔的顶部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宽度小于所述提拉通孔的宽度,所述卡条的材质为钢铁。

作为优选,所述平衡杆沿其圆周方向在所述定位连接处开设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所述凹槽处与所述平衡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均为线绳或橡皮筋。

作为优选,所述封盖由不锈钢网丝制成;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长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搭接部件的形状为条形,材质为钢铁;所述触发装置设有卡口,用于与所述筒体的内壁面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柄的顶端设有提拉圆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材质为木质或钢铁;所述平衡杆的材质为木质,形状为条形;所述筒体、所述触发装置及所述挡板装置的材质均为钢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并可同时多洞设置;无损伤捕获率≧93%,可广泛用于鼢鼠的活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的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的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体,101.封盖,102.第一通孔,103.第二通孔,2.触发装置,201.卡口,3.挡板装置,301.挡板,302.挡板柄,303.搭接部件,304.支撑架,305.圆环部件,306.压力弹簧,307.弹簧固定部件,308.提拉通孔,309.卡条,4.平衡杆,401.第一连接部件,402.第二连接部件,403.定位连接处,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鼢鼠无损伤活捕器,上述活捕器包括:筒体1、触发装置2、挡板装置3、平衡杆4和支撑杆5;上述筒体的两端开口,靠近第一端的筒体表面上开设第一通孔102,靠近第二端的筒体表面沿其周向开设圆弧形的第二通孔103,上述筒体的第一端的开口处设有与其匹配的筛网状封盖101;上述挡板装置3包括挡板301、与挡板连接的挡板柄302及与挡板柄连接的搭接部件303;上述支撑杆5插入靠近上述筒体第二端的土壤中并固定;上述平衡杆4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件与上述触发装置的一端连接;上述平衡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件与上述支撑杆的杆体连接并在上述平衡杆的杆体上形成定位连接处403;上述触发装置2的另一端伸入上述第一通孔102内与上述筒体的内壁面卡接;上述挡板装置3从上述第二通孔103内上提后利用上述搭接部件303搭接在从上述平衡杆4的定位连接处至上述平衡杆4的第二端的顶部之间的杆体上;当鼢鼠从筒体第二端的开口处进入筒体内触碰并使上述触发装置2脱离上述筒体1后,上述挡板装置3落下并封闭上述第二端的开口以完成活捕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捕捉原理:平衡杆的一端受到触发装置的向下拉力,另一端受到支撑杆与第一连接部件形成的向上提拉力,此时平衡杆处于两端平衡状态,基本与筒体所在水平面平行,并且被固定在空间的某个位置,可以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撑力,此时挡板装置上的搭接部件搭接在平衡杆上,平衡杆为挡板装置提供稳固的支撑力,搭接部位必须在平衡杆的定位连接处至平衡杆的第二端的尽头端尾部位的杆体上,此时完成捕鼠器的安装调试过程;当鼹鼠感知到洞口通风时,从上述筒体的第二端的打开的端口处进入筒体,在筒体第一端的筛网状封盖附近区域活动时触碰到触发装置,触发装置因外力的扰动脱离筒体,即触发装置不卡在筒体内壁,此时,平衡杆的一端随着下拉力的消失而向上翘起,并且平衡杆对挡板装置的支撑力也消失,由于平衡杆的另一端负荷的挡板装置具有一定重量,上述挡板装置的搭接部件脱离平衡杆,挡板柄与挡板随重力作用通过第二通孔落入筒体的内,对筒体第二端口形成封闭,完成活捕鼹鼠的过程。

在安装捕鼠器的过程中,支撑杆需要稳固的插入筒体第二端附近的土壤中以为平衡杆提供可靠的向上拉力,平衡杆通过第二连接部件可在支撑杆杆体的任意部位形成连接,只要支撑杆可以为平衡杆形成需要的拉力即可;触发装置的结构设计只要能与筒体内壁卡接并留有一部分在筒体内以供鼹鼠活动触碰即可;挡板装置的挡板需要与筒体内部尺寸匹配,薄厚不定,挡板的设计在落下时需可以挡住筒体第二端开口以防止鼹鼠逃脱即可,挡板是否需要完全提出筒体不定,但最好是刘一部分与筒体内接触,以防止不能准确落入筒体;第二通孔的弧度和弧长以及通孔的宽度不定,只要挡板可以顺利落入并且鼹鼠不能从上述第二通孔逃跑即可;搭接部件只要可以凸出于挡板柄搭接于平衡杆上即可,或者为一凸出的杆体或板体;封盖主要可透风透光即可,筛网孔径大小不限定,封盖可嵌入筒体第一端口内,也可从筒体外面盖在筒体上;封盖与筒体的连接可为焊接,挡板柄与挡板的连接可为焊接,搭接部件与挡板柄为焊接;筒体、挡板及平衡杆的尺寸不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来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挡板装置3包括设置于靠近上述第二通孔103的筒体上的支撑架304,上述支撑架304的顶部设有圆环部件305,上述挡板柄302穿过上述圆环部件305以对上述挡板装置3形成定位;上述支撑架304和上述圆环部件305的材质均为钢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挡板装置包括压力弹簧306和靠近上述第二通孔设置的弹簧固定部件307,上述弹簧固定部件307与上述筒体固定连接,上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上述弹簧固定部件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挡板柄连接。弹簧固定部件为一圆弧形铁杆,铁杆两端分别焊接在筒体的两侧面,在弧形铁杆与筒体顶端表面之间留有孔隙,压力弹簧的一端可挂钩在该孔隙中,另一端可焊接在挡板柄的合适位置;上述压力弹簧的作用是当挡板装置搭接在平衡杆上时,压力弹簧被拉伸并对整个挡板装置形成向下拉伸力,当挡板装置失去支撑力时,挡板整体在自身重力与弹簧的向下拉伸力的双重作用力下快速落下以封闭筒体第二端口防止鼹鼠逃跑。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挡板沿其竖向直径开设条形提拉通孔308,上述提拉通孔308的长度小于上述挡板的直径;沿上述筒体的轴向在上述第二通孔的顶部设有卡条309,上述卡条309的宽度小于上述提拉通孔308的宽度,上述卡条309的材质为钢铁。上述提拉通孔和卡条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当挡板装置上提搭接时,卡条穿过挡板竖向直径方向的提拉通孔,并卡在由于提拉通孔长度小于挡板直径形成的部位即提拉通孔的最低端部位的表面,如此设计可避免安装不当将挡板提出通孔而要重新放入再提拉的现象,通过横向卡条卡在竖向提拉通孔内,挡板提拉时被定位在第二通孔内即挡板的最低端有一部分是留在筒体内的,以方便挡板上提定位和顺利落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平衡杆4沿其圆周方向在上述定位连接处开设凹槽,上述第二连接部件在上述凹槽403处与上述平衡杆4连接。开设上述凹槽的目的是便于平衡杆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防止第二连接部件大化脱离原位造成平衡杆该端的向上拉力的大小,凹槽深度不限。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第一连接部件401和上述第二连接部件402均为线绳或橡皮筋;当平衡杆在凹槽部位通过线绳和支撑杆连接时,平衡杆可以通过将线绳沿其杆体圆周方向缠绕在杆体上而实现调整线绳的长度,线绳长度不同,其对平衡杆的拉力不同,同样,橡皮筋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并且橡皮筋具有一定弹力更利于整个装置受力和失力。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封盖101由不锈钢网丝制成;上述筒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长方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搭接部件303的形状为条形,材质为钢铁;在挡板柄的顶部可以设置一提拉圆环,方便进行整个挡板装置的提拉操作;上述触发装置2的上端设有通孔,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件,触发装置的下端设有卡口,用于与上述筒体的内壁面卡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支撑杆5的材质为木质或钢铁;上述平衡杆4的材质为木质,形状为条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上述筒体1、上述触发装置2及上述挡板装置3的材质均为钢铁。

本实用新型的鼢鼠无损伤捕鼠器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并可同时多洞设置;无损伤捕获率≧93%,可广泛用于鼢鼠的活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