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6180发布日期:2018-11-13 19:3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设备,属于农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今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林产业进一步的扩大,各类果园林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之前人力灌溉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果园林场规模扩大带来的用水需求,如今很多林场也采用了一定的灌溉设备进行自动化灌溉,但是还是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灌溉不均匀、不精确等问题,故而智能高效的补水灌溉设备成为了一种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目前的树苗灌溉设备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水资源利用不充分,浪费情况严重;(2)无法精确灌溉,不能针对具体情况差异化补水灌溉;(3)灌溉和施肥分开进行,浪费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4) 无法整合农药喷洒,大部分不具备喷洒降温功能。故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装置成为了当下的急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设备。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设备,包括入水口、储水池、出水口、阀门、总控台、水管、智能施肥器、智能补水阀门、补水头、土壤探测器、智能喷洒阀门、喷头;入水口穿透储水池侧壁设置在储水池侧壁上端,两个出水口设置在储水池另一侧的下端,且出水口穿透储水池侧壁,两个阀门分别设置在两个出水口前端,总控台设置在储水池外侧,水管和出水口连接;智能施肥器底端和水管的一条支路连接,智能补水阀门两侧和水管的一条支路连接,智能补水阀门底端和补水头一端连接,土壤探测器设置在补水头另一端;智能喷洒阀门设置在智能补水阀门上方,并且智能喷洒阀门两侧和水管的另一条支路连接,喷头设置在智能喷洒阀门前端,并且喷头和智能喷洒阀门通过水管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储水池为开放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总控台上设置有屏幕、多个按键以及指纹识别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水管材料为PVC塑料,各段为可拆卸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施肥器正面设置有屏幕和多个控制按键,顶端设置有盖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补水阀门顶端设置有显示器和多个控制按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补水头为柔性材料,可自由弯曲。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喷洒阀门一侧设置有显示器和多个控制按键,其顶端设置有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补水灌溉设备可以收集自然降水进行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补水灌溉设备可以根据不同土壤情况调整补水量,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补水灌溉设备可以在补水灌溉过程中加入肥料,实现灌溉施肥一体化。

(4)本实用新型补水灌溉设备可以在智能喷头阀门内加入农药,实现农药喷洒自动化,并且不同的植株可进行不同的农药喷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水池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控台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施肥器、智能补水阀门、补水头智能喷洒阀门、喷头等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补水头和土壤探测器组合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施肥器和水管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喷洒阀门和喷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补水阀门和补水头连接示意图;

其中,包括1-入水口、2-储水池、3-出水口、4-阀门、5-总控台、6-水管、 7-智能施肥器、8-智能补水阀门、9-补水头、10-土壤探测器、11-智能喷洒阀门、 1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树苗补水灌溉设备,包括入水口1、储水池2、出水口3、阀门4、总控台5、水管6、智能施肥器7、智能补水阀门8、补水头9、土壤探测器10、智能喷洒阀门11、喷头12;所述入水口3穿透储水池2侧壁设置在储水池2侧壁上端,两个出水口3设置在储水池2另一侧的下端,且出水口3穿透储水池2侧壁,两个阀门4分别设置在两个出水口3前端,总控台5设置在储水池2外侧,水管6和出水口3连接;智能施肥器7底端和水管6的一条支路连接,智能补水阀门8两侧和水管6的一条支路连接,智能补水阀门8底端和补水头9一端连接,土壤探测器10设置在补水头9另一端;智能喷洒阀门11设置在智能补水阀门8上方,并且智能喷洒阀门11两侧和水管6的另一条支路连接,喷头12设置在智能喷洒阀门11前端,并且喷头12和智能喷洒阀门11通过水管6连接。

所述储水池2为开放式结构。

所述总控台5上设置有屏幕、多个按键以及指纹识别器。

所述水管6材料为PVC塑料,各段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智能施肥器7正面设置有屏幕和多个控制按键,顶端设置有盖板。

所述智能补水阀门8顶端设置有显示器和多个控制按键。

所述补水头9为柔性材料,可自由弯曲。

所述智能喷洒阀门11一侧设置有显示器和多个控制按键,其顶端设置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自然降水通过储水池2顶端开口进入储水池2,灌溉用水通过入水口1进入储水池2,灌溉用水通过阀门4流经出水口3进入水管6内,水管6分为两条支路,地面支路连接有智能施肥器7和智能补水阀门8,顶端支路连接智能喷洒阀门11。当需要进行施肥时,可以将水溶性肥料放入智能施肥器7内,智能施肥器7可控制肥料以一定的速率加入灌溉用水中,保证肥料最大程度被吸收。补水头9和土壤探测器10埋入植株根系土壤中,通过土壤探测器10探测土壤湿度从而控制智能补水阀门8,将灌溉用水将通过补水头9直接输送到植株根系处,提高灌溉用水使用率。在温度过高时可打开智能喷洒阀门11,灌溉用水将从喷头12处喷洒到植株叶片上,防止温度过高对植株造成伤害,同时在需要进行农药喷洒时,也可向智能喷洒阀门11内加入农药,智能喷洒阀门11将以设定好的速率向喷洒水中加入农药,实现农药自动化施放。通过解锁总控台5可以调节阀门4的开合,以及智能施肥器7、智能补水阀门8和智能喷洒阀门11的工作模式,以及监测各植株土壤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