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5032发布日期:2018-09-21 19:4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生活健康及精神需求,很多消费者喜欢在家里或办公场所栽培植物,回归自然,享受植物带来的无限乐趣。然而由于培养方式不合理,消费者不能准确把握植物对水分、养料及光照的需求,要么加水过多,要么加水较少,照顾不周,植物往往出现枯萎甚至死亡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植物生长机设计不合理,均是储水槽直接对定植篮进行供水,供水系通简单导致水分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包括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第二水槽设于第一水槽内,第一水槽内设有空心管,第二水槽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拼接而成,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弧形面,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弧度为180°至270°,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配合形成管状的通道,通道包括第一口部和第二口部,通道的直径从第一口部到第二口部逐渐均匀变大,空心管的外壁与通道的内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植物生长机中,第一水槽为储水槽,第一水槽的下半部分用于储水,上半部分设有第二水槽,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环境变化,第一水槽中的水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二水槽内供应,再由第二水槽直接供应给植物,从而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节约用水。这种二级蓄水的结构,便于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的生长需要进行智能化管理,当检测到植物缺水或营养物时,就按时按量将相应的水和营养物从第一水槽内输送到第二水槽,第二水槽是与植物生长的定植篮直接接触的,从而定植篮中的植物可以根据需要从第二水槽中吸收水和营养物质。现有技术中,一般只有一个水槽,将植物定植篮直接置于水槽中,水槽中的水要么过多,要么过少,不方便进行加水管理,这不仅容易导致植物过旱或吸水过多,影响生长,还容易导致水和营养物质过多地流失,造成浪费。空心管的上端用于连接和安装补光灯或其他感应器,不仅能够满足植物对光照的需求,还能实时监控植物的生长状态。空心管与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水腔均防水隔开,植物生长机中的线路能够通过空心管供给上面的补光灯及其他用电部件。为了方便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的清理和维护,将第二水槽设置成拼接式,即使不用拆掉空心管上方的用电部件,也可以轻松进行第二水槽的安装和拆卸。通道的直径从第一口部到第二口部逐渐均匀变大,形成类似于微喇叭形的结构,空心管的外壁也设计成类似于微喇叭形的结构,将第二水槽拼接安装后,空心管恰好置于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围成的通道中。在安装时,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置于空心管的上端进行拼接,因为空心管上端的尺寸较小,便于置于内径较大的第二口部内,待拼接后,将第二水槽慢慢向下移动,空心管沿通道进行运动,将第二水槽套设于第一水槽内,直到空心管外壁与通道内壁配合紧密,即完成安装过程。在对第二水槽进行拆卸时,先将第二水槽向上移动,从第一水槽内缓慢移出,通道相对于空心管向上运动,从而微喇叭式通道与微喇叭式空心管慢慢脱离,待第二水槽移出到合适位置时,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拆开,从空心管上移除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管是将第二水槽进行安装还是拆卸,均省时省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弧形面的弧度为240°。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材料的弹性,方便将第一弧形面卡在空心管上,且又不至于容易从空心管上脱离,从而方便第二水槽的拼接安装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弧形面上设有第一大口部和第一小口部,第二弧形面上设有第二大口部和第二小口部,第一大口部与第二大口部相配合形成第二口部,第一小口部与第二小口部相配合形成第一口部。其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第二水槽的安装时,先将第一本体的第一大口部对应卡在空心管上较细的部位,将第一本体向空心管下部较粗的部位稍微进行移动,使第一本体卡牢在空心管上;然后将第二本体的第二弧形面对应在空心管上,与第一本体进行拼接;最后将拼接后的第二水槽沿空心管向下移动,使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配合紧密即可,整个安装拼接过程方便省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大口部的开口尺寸与空心管的插入端的外径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安装时,便于将第一本体的第一大口部卡在空心管的插入端上;拆卸时,便于将第一本体从空心管的插入端取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上设有两块第一隔板,第一弧形面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第一隔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本体的槽壁相连接,第二本体上设有两块第二隔板,第二弧形面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第二隔板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隔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的槽壁相连接,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配合将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进行拼接固定,方便将第二水槽进行拼接或拆卸开,且两块第一隔板用于将第一弧形面进行一体固定,两块第二隔板用于将第二弧形面进行一体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上设有L形的扣件,扣件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卡槽,第二隔板与卡槽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在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进行拼接时,可以将第二本体的第二隔板贴紧第一本体的第一隔板,且第二本体偏于第一本体的下方,将第二隔板从第一隔板的扣件的下方慢慢向上推动,直到第二隔板的上沿进入卡槽内且紧紧抵住扣件内壁,如此,拼接方便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扣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隔板相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第二隔板上还设有凹槽,第一连接部与凹槽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方便将卡槽与第二隔板相配合进行连接,特别是可以将第二连接部的末端向卡槽内偏一小角度,通过材料弹性将第二连接部向外掰开,将第二隔板推进卡槽内,松开第二连接部,则第二连接部能够将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压紧,保证供水槽拼接牢固。当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完全配合时,第一连接部恰好能够坐落于凹槽内,保持第一隔板的顶部与第二隔板的顶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不但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能够配合紧密牢固,方便在供水槽上放置其他结构,而且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一端通向第二水槽,排水孔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其有益效果是,第二内多余的水能够通过排水孔排出,防止第二水槽内的水过多,造成装置故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隔板的一端形成第一折弯部,第二隔板的一端形成第二折弯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配合形成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排水孔相连,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槽相连。其有益效果是,第二水槽内多余的水由排水口流出,通过排水通道进入第一水槽备用;折弯部的形成进一步将第一大口部的开口变大,从而更加方便将第一本体通过第一大口部预套于空心管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槽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入口与第一水槽相连通,水泵的出口与第二水槽相连通。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预先设置生长模式,设置水泵的供水量,按时按量将第一水槽内的水和营养物供到第二水槽,再供与植物,实现智能化控制,使植物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的第二水槽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第二水槽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二水槽的拆开图;

图4为图1所示第二水槽的第二本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的第一水槽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机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植物生长机的水槽脱离结构。如图所示,该植物生长机包括壳体1、第一水槽2、第二水槽3、水泵4、盖板5、定植篮6和补光灯7。第一水槽2设于壳体1内,且与壳体1密封相连。第一水槽2与壳体1之间设有腔体11,腔体11内可设有控制整个装置运行的控制主板和线路。第二水槽3上还设有通道33,通道33由第二水槽3下方的第一水槽2通向第二水槽3的上方。第一水槽2上设有空心管21,空心管21的一端通向第一水槽2的下方的腔体11。将第二水槽3套接于第一水槽2内时,空心管21的另一端恰好能够穿过第一通道33。空心管21的上端用于连接和安装补光灯7或其他感应器,空心管21与第一水槽2和第二水槽3的水腔均防水隔开,从而植物生长机中的线路通过此空心管21、第一通道33可以供到供水槽的上方,给供水槽上方的用电部件,如补光灯7,方便防水。盖板5上还设有通孔51,通孔51与通道33的口部相配合。设有通道33且通道33与第二水槽3的腔内相互防水连接,空心管21由第二水槽3的通道33穿出,进而再由盖板5上的通孔51穿出,配合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机中,第一水槽2为储水槽,第一水槽2的下半部分用于储水,上半部分设有第二水槽3。第一水槽2内设有水泵4,水泵4的入口与第一水槽2相连通,水泵4的出口41与第二水槽3相连通。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环境变化,第一水槽2中的水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二水槽3内供应,再由第二水槽3直接供应给植物,从而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节约用水。这种二级蓄水的结构,便于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的生长需要进行智能化管理,当检测到植物缺水或营养物时,就按时按量将相应的水和营养物从第一水槽1内输送到第二水槽3,第二水槽3是与植物生长的定植篮6直接接触的,尤其是定制蓝6上开有吸水孔61,从而定植篮6中的植物可以根据需要从第二水槽3中吸收水和营养物质。现有技术中,一般只有一个水槽,将植物定植篮6直接置于水槽中,水槽中的水要么过多,要么过少,不方便进行加水管理,这不仅容易导致植物过旱或吸水过多,影响生长,还容易导致水和营养物质过多地流失,造成浪费。

为了方便第一水槽2和第二水槽3的清理和维护,将第二水槽3设置成拼接式,即第二水槽3由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拼接而成。第一本体31上设有第一弧形面312,第二本体32上设有第二弧形面322,第一弧形面312弧度大致为240°,第一弧形面312和第二弧形面322配合形成管状的通道33。通道33包括第一口部331和第二口部332,通道33的直径从第一口部331到第二口部332逐渐均匀变大,形成类似于微喇叭形的结构,空心管21的外壁也设计成类似于微喇叭形的结构。空心管21的外壁与通道33的内壁相配合,将第二水槽3拼接后,空心管21恰好置于第一弧形面312和第二弧形面322围成的通道33中。第一弧形面312上设有第一大口部313和第一小口部314,第二弧形面322上设有第二大口部323和第二小口部324,第一大口部313与第二大口部323相配合形成第二口部332,第一小口部314与第二小口部324相配合形成第一口部331。第一大口部313的开口尺寸与空心管21的插入端22的外径相配合,安装时,便于将第一本体31的第一大口部313卡在空心管21的插入端22上。

在进行第二水槽3的安装时,先将第一本体31的第一大口部313对应卡在空心管21上的插入端22,将第一本体31向空心管21下部较粗的部位稍微进行移动,使第一本体31卡牢在空心管21上;然后将第二本体32的第二弧形面322对应在空心管21上,与第一本体31进行拼接;最后将拼接后的第二水槽3沿空心管21向下移动,使第一水槽2与第二水槽3配合紧密即可,整个安装拼接过程方便省力。在对第二水槽3进行拆卸时,先将第二水槽3向上移动,从第一水槽2内缓慢移出,通道33相对于空心管21向上运动,从而微喇叭式通道33与微喇叭式空心管21慢慢脱离,待第二水槽3移出到合适位置时,将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拆开,从空心管21上移除即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管是将第二水槽3进行安装还是拆卸,均省时省力,即使不用拆掉空心管21上方的用电部件,也可以轻松进行第二水槽3的安装和拆卸。

第一本体31上设有两块第一隔板311,第一弧形面312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第一隔板31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隔板311的另一端与第一本体31的槽壁相连接,第二本体32上设有两块第二隔板321,第二弧形面322的两端分别与一块第二隔板3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隔板321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32的槽壁相连接,第一隔板311与第二隔板321相配合。通过第一隔板311和第二隔板321的配合将第一本体31和第二本体32进行拼接固定,方便将第二水槽3进行拼接或拆卸开,且两块第一隔板311用于将第一弧形面312进行一体固定,两块第二隔板321用于将第二弧形面322进行一体固定。

为了保证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拼接更加牢固,第一隔板311上设有L形的扣件315。扣件315包括第一连接件3151和第二连接件3152,第一连接件3151的一端与第一隔板311相连接,第一连接件315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152相连接。扣件315与第一隔板311之间形成卡槽316,第二隔板321与卡槽316相配合。在将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进行拼接时,可以将第二本体32的第二隔板321贴紧第一本体31的第一隔板311,且第二本体32偏于第一本体31的下方,将第二隔板321从第一隔板311的扣件315的下方慢慢向上推动,直到第二隔板321的上沿进入卡槽316内且紧紧抵住扣件315内壁,如此,拼接方便牢固。另外,通过第一连接件3151和第二连接件3152的的配合方便将卡槽316与第二隔板321相配合进行连接,特别是可以将第二连接件3152的末端向卡槽316内偏一小角度,通过材料弹性将第二连接件3152向外掰开,将第二隔板321推进卡槽316内,松开第二连接件3152,则第二连接件3152能够将第二隔板321与第一隔板311压紧,保证供水槽拼接牢固。

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拼接更加完美,第二隔板321上还设有凹槽325,第一连接件3151与凹槽325相配合。当第二隔板321与第一隔板311完全配合时,第一连接件3151恰好能够坐落于凹槽325内,保持第一隔板311的顶部与第二隔板321的顶部以及第一连接件3151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不但使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能够配合紧密牢固,方便在供水槽上放置其他结构,而且更加美观。

第一隔板311的一端形成第一折弯部317,第二隔板321的一端形成第二折弯部326,第一折弯部317和第二折弯部326配合形成排水通道34,第一折弯部317和第二折弯部326的水平部分均设有排水孔35,排水通道34的一端与排水孔35相连,排水通道34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槽2相连通。第二水槽3内多余的水由排水口流出,通过排水通道34进入第一水槽2备用,防止第二水槽3内的水过多,造成故障。另外折弯部的形成进一步将第一大口部313的开口变大,从而更加方便将第一本体31通过第一大口部313预套于空心管21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