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及应用其的植物生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4607发布日期:2018-10-23 15:4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种植机领域,特别涉及用种植机上的高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及应用其的植物生长机。



背景技术: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除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外,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园艺种植能够把人们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解救出来,从园艺种植中得到自我认同感。然而很多消费者并不善于栽培植物,导致植物营养或水分、光照上得不到满足。种植机的出现为人们栽培植物提供了大大的帮助。现有种植机一般结构简单,不论是供水上还是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上都不够智能,特别是对于将补光灯的伸缩杆设于植物生长机中间的结构,伸缩杆与下方的部件连接时易于进水,防水功能较差,存在用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及应用其的植物生长机,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高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包括,

第一水槽,设于第二水槽的内部,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相配合,第一水槽的中间设有与第一水槽一体成型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通向第一水槽的下方,第一通道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的上方;和,

第二水槽,第二水槽的中间设有与第二水槽一体成型的空心管,空心管与第一通道相配合,空心管的一端通向第二水槽的底部,空心管的另一端能够穿进第一通道内,空心管的高度高于第一水槽的高度,空心管内用于固定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植物生长机中,第二水槽为储水槽,第二水槽的下部用于储水,上部设有第一水槽,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环境变化,第二水槽中的水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一水槽内供应,由第一水槽直接供应给植物,从而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节约用水。第二水槽上的空心管用于将第二水槽下方主机中的电线供给水槽上方的用电器。空心管与第二水槽一体成型,不仅能够便于加工脱模,还能够有效将空心管与第二水槽进行防水隔开设置。将空心管从第一通道底部穿入,顶部穿出,空心管的高度高于第一水槽的高度,不管是第一水槽还是第二水槽内的水都不会流进空心管中,从而能够防止水从空心管流进主机中造成电路故障,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心管的内部设有凸起,伸缩杆上设有导轨,凸起与导轨相配合,凸起能够沿导轨进行运动。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凸起与导轨的配合,伸缩杆能够沿空心管稳定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凸起为长条状。其有益效果是,长条状的凸起增加了凸起与导轨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保证伸缩杆沿空心管的轴向进行稳定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槽上设有进水口,第二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口的一端与水泵的出口相连接,进水口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内,进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一水槽的高度。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预先设置生长模式,设置水泵的供水量,按时按量将第二水槽内的水和营养物供到第一水槽,再供与植物,实现智能化控制,使植物健康生长。进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一水槽的高度,能够保证水泵抽的水便于进入第一水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槽内还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一端通向第一水槽内,排水口的另一端通向第二水槽内,排水口的高度低于进水口的高度。其有益效果是,第一水槽内多余的水可由排水口及时排到第二水槽中,以免第一水槽内的水过多从进水口或其他结构溢出,进一步减少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槽内还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通向第一水槽的上方,第二通道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下方的第二水槽内。其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向第二水槽内加水时,可以将水注入第一水槽上的第二通道,水将由第二通道直接流入第二水槽内,从而方便为第二水槽加水,同时又不影响第一水槽内的水位,从而保证第一水槽为植物正常供水,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通道与第一水槽一体成型。其有益效果是,方便加工,且防止水从第二通道进入第一水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植物生长机,包括上述的高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设于第二水槽的外部,壳体与第二水槽密封连接,壳体与第二水槽之间设有腔体。其有益效果是,腔体内用于放置控制器和控制线路,整个腔体为密封状态,即外部通过壳体与第二水槽的紧密连接进行密封,在内部通过出线结构处密封,防止水分进入腔体,减少用电装置的安全隐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水槽的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定植篮、通孔和注水口,定植篮的篮体能够伸进第一水槽内,通孔与第一通道相配合,空心管能够从通孔中伸出,注水口与第二通道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将定植篮置于第一水槽内,直接吸收第一水槽内的水和营养物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伸缩杆和补光灯,补光灯上设有连杆,连杆的外部设有凹槽,伸缩杆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伸缩杆的杆壁内凹形成对应的凸边和导轨,伸缩杆的一端套设在连杆外,凸边与凹槽相配合,伸缩杆的一端伸进空心管内,导轨与空心管内壁上的凸起相配合。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凸边与凹槽的配合将补光灯与伸缩杆进行紧密连接,通过凸起与导轨的配合,方便伸缩杆沿空心管进行往返运动,从而能够将补光灯进行上下移动,方便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补光灯高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高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及应用其的植物生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植物生长机的拆开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植物生长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植物生长机的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配合的剖视图;

图7为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水槽与第二水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8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于水槽平面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及应用其的植物生长机。如图所示,该植物生长机大体为球形,包括第一水槽2、第二水槽3和壳体1,第一水槽2设于第二水槽3的内部且偏上的位置,第一水槽2的外壁和第二水槽3的内壁相配合。第一水槽2和第二水槽3的内部俯视图均大体为圆形。在植物生长机中,第二水槽3为储水槽,第二水槽3的下部用于储水,上部设有第一水槽2,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环境变化,第二水槽3中的水可以根据需要向第一水槽2内供应,由第一水槽2直接供应给植物,从而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节约用水。

第二水槽3设于壳体1内,壳体1与第二水槽3密封连接,壳体1与第二水槽3之间设有腔体11,腔体11内用于放置控制器和控制线路,整个腔体11为密封状态,即外部通过壳体1与第二水槽3的紧密连接进行密封,防止外部的水分进入腔体11,减少用电装置的安全隐患。

第一水槽2的中间设有与第一水槽2一体成型的第一通道25,第一通道25的一端通向第一水槽2的下方,第一通道25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2的上方。第二水槽3的中间设有与第二水槽3一体成型的空心管31,空心管31与第一通道25相配合,空心管31的一端通向第二水槽3的底部,空心管31的另一端能够穿进第一通道25内,空心管31的高度高于第一水槽2的高度,空心管31内用于固定伸缩杆7。第二水槽3上的空心管31用于将第二水槽3下方主机中的电线供给水槽上方的用电器。空心管31与第二水槽3一体成型,不仅能够便于加工脱模,还能够有效将空心管31与第二水槽3进行防水隔开设置。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生长机还包括补光灯8,为了方便调节补光灯8与植物之间的距离,还设有伸缩杆7。如图7所示,补光灯8上设有连杆81,连杆81的外部设有凹槽82。如图4和图5所示,伸缩杆7为空心的管状结构,伸缩杆7的杆壁内凹形成对应的凸边72和导轨71。伸缩杆7的一端套设在连杆81外,凸边72与凹槽82相配合,伸缩杆7的一端伸进空心管31内,导轨71与空心管31内壁21上的凸起32相配合。通过凸边72与凹槽82的配合将补光灯8与伸缩杆7进行紧密连接,通过凸起32与导轨71的配合,方便伸缩杆7沿空心管31稳定地进行往返运动,从而能够将补光灯8进行上下移动,方便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补光灯8高度的调节。为了进一步保证伸缩杆7沿空心管31的轴向进行稳定运动,凸起32为长条状,如图6所示,增加了凸起32与导轨71的接触面积。

如图2和图8所示,第一水槽2内还设有第二通道26,第二通道26的一端通向第一水槽2的上方,第二通道26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2下方的第二水槽3内。当需要向第二水槽3内加水时,可以将水注入第一水槽2上的第二通道26,水将由第二通道26直接流入第二水槽3内,从而方便为第二水槽3加水,同时又不影响第一水槽2内的水位,从而保证第一水槽2为植物正常供水,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第二通道26与第一水槽2一体成型,方便加工,且防止水从第二通道26进入第一水槽2。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水槽2的上方设有盖板5,盖板5上设有定植篮6、通孔51和注水口52,定植篮6的篮体能够伸进第一水槽2内,通孔51与第一通道25相配合,空心管31能够从通孔51中伸出,注水口52与第二通道26相配合。将定植篮6置于第一水槽2内,直接吸收第一水槽2内的水和营养物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如图2所示,第二水槽3内设有水泵4,水泵4的进口与第二水槽3相通,并尽量设于第二水槽3的底部,在第二水槽3内的水较少时也方便抽水。水泵4的出口41与第一水槽2上的进水口24相连通。进水口24的另一端通向第一水槽内,进水口24的高度低于第一水槽2的高度。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预先设置生长模式,设置水泵4的供水量,按时按量将第二水槽3内的水和营养物供到第一水槽2,再供与植物,实现智能化控制,使植物健康生长。进水口24的高度低于第一水槽2的高度,能够保证水泵4抽的水便于进入第一水槽2内。

如图8所示,第一水槽2上还设有排水口23,排水口23由第一水槽2通向第二水槽3。排水口23与进水口24可直接设于第一水槽2的圆柱形内壁21上,亦可像本实施例一样,在第一水槽2内另设隔板22,将排水口23与进水口24均设于隔板22上。而且,进水口24水平高度要高于排水口23的水平高度,由此才方便水从进水口24进入第一水槽2内,而多余的水由较低的排水口23排出到第二水槽3,形成水循环,以免第一水槽2内的水过多从进水口24或其他结构溢出,进一步减少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