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646发布日期:2018-09-18 19:4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生长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大多是采用集中喷洒药物的方式,但是采取这种操作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浪费农药,造成不必要的开支,还不能做到病虫害实时预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效果,不利于林木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取代了以往集中喷洒药物的病虫害防治方式,采用防护布套套接在林木树干上,并通过向防护布套内注入病虫害防治药物,可实现对林木的防护布套防病虫啃咬树干以及对林木树干上的病虫药物实时预防,病虫害防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树干穿接的防护布套体,所述防护布套体由设置在布块侧边上的拉链链接组成,且防护布套体上下两端部设有布袋层,所述防护布套体内表面上设有泡沫块,且防护布套体在拉链的两侧设有加药孔管,所述加药孔管与泡沫块穿接。

进一步地,所述布袋层内穿接有橡皮弹圈。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布套体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泡沫块与树干表面接触的表面平行设有若干个水平槽,且相邻的水平槽之间连接有流通凹槽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药孔管的输出管口端设置在最上部的水平槽靠两侧的槽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林木树干上套接防护布套体,用来防治害虫与林木树干的直接接触啃咬表皮,同时在防护布套体上设有加药孔管,且加药孔管与内侧面上与林木树干接触的泡沫块上的水平槽接通,通过向加药孔管内注入防病虫害的药物,药物流入至水平槽内,对林木树干表皮的病虫进行毒杀,且水平槽内的药物沿流通凹槽部向低处的水平槽流动,可对林木树干上的病虫药物实时预防,取代了以往集中喷洒药物的病虫害防治方式,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其中防护布套体套接在林木树干时,只需将防护布套体的布块侧边上拉链拉合即可,同时在防护布套体上下两端的布袋层内设置橡皮弹圈,可使防护布套体具有弹性,可随树干长粗变大,不会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1、防护布套体;2、布袋层;3、橡皮弹圈;4、拉链;5、加药孔管;6、泡沫块;7、水平槽;8、流通凹槽部;9、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树干穿接的防护布套体1,所述防护布套体1由设置在布块侧边上的拉链4链接组成,且防护布套体1上下两端部设有布袋层2,且防护布套体1在拉链4的两侧设有加药孔管5,所述布袋层2内穿接有橡皮弹圈3。

如图2、3所示,所述防护布套体1内表面上设有泡沫块6,所述加药孔管5与泡沫块6穿接,所述加药孔管5的输出管口端设置在最上部的水平槽7靠两侧的槽内,所述泡沫块6与树干表面接触的表面平行设有若干个水平槽7,且相邻的水平槽7之间连接有流通凹槽部8,所述防护布套体1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防水层9。

实施例1

本病虫害防治装置通过在林木树干上套接防护布套体1,用来防治害虫与林木树干的直接接触啃咬表皮,同时在防护布套体1上设有加药孔管5,且加药孔管5与内侧面上与林木树干接触的泡沫块6上的水平槽7接通,通过向加药孔管5内注入防病虫害的药物,药物流入至水平槽7内,对林木树干表皮的病虫进行毒杀,且水平槽7内的药物沿流通凹槽部8向低处的水平槽7流动,可对林木树干上的病虫药物实时预防,取代了以往集中喷洒药物的病虫害防治方式,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其中防护布套体1套接在林木树干时,只需将防护布套体1的布块侧边上拉链4拉合即可,同时在防护布套体1上下两端的布袋层2内设置橡皮弹圈3,可使防护布套体1具有弹性,可随树干长粗变大,不会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