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植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4321发布日期:2018-08-17 17:5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植栽器,尤指一种生态植栽器。



背景技术:

植栽可以达到修身养性、造景美观以及生态维护等目的,因此受到许多现代人重视,受限空间的局限,因此采用筒、罐、瓶等容器来作为盛装的载体。然而单纯的筒、罐、瓶等容器只是一种静态载体,充其量只是一种容器。

而植栽是一种植物动态性发展,与周边环境甚有关系,因此若能兼顾周边环境以及充分与环境互动,当可以使得植栽可以更丰富多元与生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植栽器,尤指一种生态植栽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提供一种生态植栽器,包括一开口朝上而具有底部板的容筒,该容筒设有复数植物穿透部,且该容筒内部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厨余容纳管,该厨余容纳管的管体设有复数蚯蚓穿伸孔。且该容筒底部设一台车体,该台车体底部设有一组轮具,以供该容筒移动而配合日照栽植施作。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自然生态共生设计,该容筒内部可以盛装土壤以供栽种植物,且土壤中容许养殖蚯蚓,蚯蚓又可以利用该厨余容纳管的蚯蚓穿伸孔进入厨余容纳管内觅食,蚯蚓可以在土壤内钻动产生松土作用,并产生排泄物为植栽肥料。兼具厨余处理以及植栽施肥的双重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厨余容纳管的底盖开放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托高状态排水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台车体底部设轮具,供该容筒移动而配合日照栽植施作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装设握持部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容筒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号说明:

1.容筒

1A.容筒

10.土壤

11.底部板

111.渗水孔

12.植物穿透部

12A.植物穿透部

13.握持部

14A.单元容皿

2.厨余容纳管

21.蚯蚓穿伸孔

22.上盖

23.底盖

4.蚯蚓

6.台车体

61.轮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配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生态植栽器,包括一开口朝上而具有底部板11的容筒1,该容筒1设有复数植物穿透部12,且该容筒1内部设有一开口朝上的厨余容纳管2,该厨余容纳管2的管体设有复数蚯蚓穿伸孔21。

请参阅图3,配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自然生态共生设计,该容筒1内部可以盛装土壤10以供栽种植物,且土壤10中容许养殖蚯蚓4,蚯蚓4又可以利用该厨余容纳管2的蚯蚓穿伸孔21进入该厨余容纳管2内觅食,蚯蚓4可以在土壤10内钻动产生松土作用,并产生排泄物为植栽肥料。兼具厨余处理以及植栽施肥的双重效用。

且该容筒1底部设一台车体6,该台车体6底部设有一组轮具61以供如图7所示该容筒1移动而配合日照栽植施作。

请参阅图2与图6所示,其中该底部板11设有一渗水孔111,以供容许水分过多时排出。

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其中该厨余容纳管2开口设有一上盖22,以供打开容许倾倒厨余入内,并将其盖住而阻绝异味逸出。请参阅图4所示,该厨余容纳管2底部设有一底盖23,可以将厨余内的自然堆肥取出运用。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中且该容筒1底部设该台车体6之后,也可以将该容筒1托高,搭培栽植的物而形成造景,并且便于将浇水过程的水分排出而盛接回收。

请参阅图8所示,其中该容筒1外侧设有一握持部13,以便于搬运或移动。

请参阅图9所示,其中容筒1A包括复数由上而下叠置的单元容皿14A,且植物穿透部12A为该单元容皿14A的顶部开放空间。可以依据不同的单元容皿14A栽植不同的植物,增加栽植的多样性。

更佳的实施例,其中该各单元容皿14A由上而下的俯视为花瓣状或其他造型,增加该容筒1A整体造型的多样性选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