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缠线立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5437发布日期:2018-09-07 21:51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钓具,尤其是鱼漂。



背景技术:

立漂在垂钓中为常用基本工具,传统的立漂与鱼线之间的固定只通过鱼漂底部固定在鱼线上,即只通过一个点固定。由于立漂不断改进,现有的立漂的长度在不断增加,普遍达到30-50cm,如此长度的立漂只通过一个点与鱼线固定,在抛线的过程中,立漂很容易与鱼线缠绕在一起,不好解开,同时立漂在抛线的过程中,上下翻动会形成阻力,也影响了抛点落钓的准确性,尤其是在竞技钓鱼中,每分钟抛竿几十次,对操作的精确性影响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漂,该立漂通过增加八字环将立漂底部与中部均与鱼线固定,防缠线、抛线精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防缠线立漂,包括漂身8、漂座5、漂脚4,其特征在于:在飘身8下部的漂脚4上固定有漂豆2,八字环1一端穿在漂豆2和漂身8之间。

八字环1为两端中空的“8”字形结构,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漂豆2为球形凸起,其截面直径大于八字环1中空部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立漂上增加了漂豆和八字环,将鱼漂的底部和中部都与鱼线固定,在抛线的过程中鱼漂不会产生翻转,不缠线。且鱼漂不左右晃动,大大提高了抛线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使用时,首先将八字环1的其中一个中空环从漂座4底部穿入,沿漂座4穿过漂豆2,由于漂豆2为球形凸起,固定在漂脚5上且在漂身8的下部,漂身8为突出的结构,这样漂身8与漂豆2之间就形成一个卡槽状结构。漂豆2截面直径大于八字环1中空部的内径。八字环1由软质弹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稍微用力八字环1就会穿过漂豆2进入卡槽状结构中。此时上下两端都会有阻挡,不会轻易脱出。鱼线3从八字环1另一端的中空部穿过后,漂座5与鱼线通过传统的方法固定,比如插入套在鱼线1上的固定圈等。这样鱼漂与鱼线之间就通过底部的漂座4和中部的八字环1两个点固定,可防止鱼漂翻转,防缠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