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7243发布日期:2018-08-28 21:5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作物除秧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农作物被人们大面积广泛种植。到了收获季节,收获其果实、种子或花等,而将作物的秧留在地中最后统一清除。现有的一些收获机兼具收获和除秧的功能,但作物秧在未到达机器割刀前易缠绕捡拾装置,割秧效果差的情况经常出现。因此,便出现了单独进行割秧作业的机器。

现有的割秧装置主要是通过辊子和挡板的配合,以辊子将作物秧卷起由挡板挡住果实等,进而实现果实与秧苗的分离。然而,现有的这种装置经常出现切断效果不佳,秧苗未断而卡住机器的现象,需要人工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节省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秧机,其具有对辊总成,该对辊总成包括具有卷起结构的第二压辊和具有切断结构的第一压辊,第一压辊与第二压辊相对转动,通过卷起结构将作物秧苗拉至切断结构切割,以使作物秧苗与果实分离。

其中,切断结构为盘绕在第一压辊上的螺旋结构,卷起结构为设置在第二压辊上的凸起结构,螺旋结构与凸起结构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相对旋转时交错咬合。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对辊总成底部的减磨装置。

其中,减磨装置与对辊总成平行设置。

其中,对辊总成通过动力传送装置连接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

其中,对辊总成设置在悬挂架上。

其中,对辊总成有两个且呈人字形连接,第一对辊总成包括第一压辊及第二压辊,第二对辊总成包括第三压辊及第四压辊。

其中,人字形连接部位的夹角为60度。

其中,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人字形连接部位,以同时驱动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及第四压辊的旋转。

其中,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装置动力输入端的驱动齿轮、设置在第一压辊端部且与驱动齿轮啮合的惰轮、设置在第二压辊端部且与惰轮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且设置在第四压辊端部的第二锥齿轮以及设置在驱动装置壳罩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

其中,还包括动力传送装置,具有万向节及连接臂,其一端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

其中,动力传送装置与农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之间还设有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离合轴上并与农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的齿式离合器、与齿式离合器同轴设置的第一链轮,以及套设在离合轴上、一端抵顶离合轴端部另一端抵顶第一链轮的弹簧;动力传送装置的动力输入端具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相连,以将拖拉机产生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装置。

其中,还包括用于与农用拖拉机相连的固定架,悬挂架与固定架通过液压缸活动连接,通过液压缸的活塞运动抬起或放下悬挂架。

与现有除秧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除秧机具有切断迅速、作物秧不易缠绕、卡死辊子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秧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秧机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传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对辊总成的端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减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装置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第一对辊总成

11 第一压辊

111 第三传动齿轮

12 第二压辊

121 第四传动齿轮

13 减磨装置

2 第二对辊总成

21 第三压辊

211 第五传动齿轮

22 第四压辊

221 第六传动齿轮

3 动力传送装置

31 第二链轮

4 拖板

5 驱动装置

51 驱动齿轮

52 惰轮

53 第一传动齿轮

54 第一锥齿轮

55 第二锥齿轮

56 第二传动齿轮

6 悬挂架

7 液压缸

8 活动连接臂

9 固定架

10 离合装置

101 齿式离合器

102 第一链轮

103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秧机安装在农用拖拉机的前端,包括第一对辊总成1、第二对辊总成2、动力传送装置3、驱动装置5、悬挂架6、液压缸7、固定架9及离合装置10。

其中,第一对辊总成1与第二对辊总成2呈“人”字形设置,且“人”字形的连接部位夹角最佳为60度。第一对辊总成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行叠置的第一压辊11、第二压辊12及减磨装置13。第一压辊11为螺旋辊或表面具有其它刃结构能够实现切断功能的辊子,第二压辊12为鱼鳞辊或表面具有其它凸起结构能够实现卷起功能的辊子。第二压辊12与第一压辊11相对转动,使螺旋结构与凸起结构交错咬合,从而将作物秧卷起并割断。减磨装置13为固定设置在第一对辊总成1底部的装置,其作用是防止地面对第一对辊总成1中压辊的磨损。减磨装置13可以是直径等于或小于第一压辊11、第二压辊12的固定辊,也可以是板状等其它结构。

第二对辊总成2的构成与第一对辊总成1相同,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行叠置的第三压辊21、第四压辊22及减磨装置13。第三压辊21为螺旋辊或表面具有其它刃结构能够实现切断功能的辊子,第四压辊22为鱼鳞辊或表面具有其它凸起结构能够实现卷起功能的辊子。第四压辊22与第三压辊21相对转动,使螺旋结构与凸起结构交错咬合,从而将作物秧卷起并割断。减磨装置13为固定设置在第二对辊总成2底部的装置,其作用是防止地面对第二对辊总成2中压辊的磨损。减磨装置13可以是直径等于或小于第三压辊21、第四压辊22的固定辊,也可以是板状等其它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压辊对转切割切实解决了作物秧易卡死切断装置的问题。

如图6所示,分别设置在第一对辊总成1和第二对辊总成2底部的两个减磨装置13相靠近端通过拖板4相连。拖板4为弧面板或上弯的折板,在减小行进阻力的同时也可防止辊子的磨损。本实用新型的除秧机在工作时,拖板4及减磨装置13可随推力在地上滑动,以减少地面对第二压辊12和第四压辊22的磨损。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所示,两个减磨装置13之间可连接设置行走轮,以在减磨装置13贴合地面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磨损、行走顺畅。

第一对辊总成1和第二对辊总成2连接在悬挂架6上,并通过固定架9连接在农用拖拉机的前端。悬挂架6和固定架9通过液压缸7及多个活动连接臂8相连。当液压缸7的活塞杆伸长时,悬挂架6远离固定架9而将第一对辊总成1和第二对辊总成2托起,以便于快速行驶或运输;当液压缸7的活塞杆缩短时,悬挂架6靠近固定架9而将第一对辊总成1和第二对辊总成2放下以贴合地面,从而进行作物秧的清除。

如图3所示,动力传送装置3由多个万向节和连接臂构成。其动力输入端通过离合装置10与农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动力输出端与设置在“人”字形连接部位的驱动装置5的输入端相连,以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产生的动力传递给第一对辊总成1和第二对辊总成2。

如图7所示,离合装置10包括设置在离合轴上并通过链条与农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的齿式离合器101、与齿式离合器同轴设置的第一链轮102,以及套设在离合轴上、一端抵顶离合轴端部另一端抵顶第一链轮的弹簧103;所述动力传送装置3的动力输入端具有第二链轮31,其与第一链轮102通过链条相连,以将拖拉机产生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装置。通过在离合轴端部设置弹簧可防止石块等硬物卡入而损伤机器。

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驱动装置5包括壳罩、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5输入端的驱动齿轮51、活动套设在第一压辊11端部且与驱动齿轮51相啮合的惰轮52、固定设置在第二压辊12端部且与惰轮52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53、与第一传动齿轮53同轴固定设置的第一锥齿轮54、与第一锥齿轮54相啮合且固定设置在第四压辊22端部的第二锥齿轮55以及设置在变速器壳罩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56。此外,如图3、图5所示,第一压辊11远离“人”字形连接部位的一端同轴设有第三传动齿轮111,第二压辊12远离“人”字形连接部位的一端同轴设有第四传动齿轮121,第三传动齿轮111与第四传动齿轮121相啮合。第三压辊21远离“人”字形连接部位的一端同轴设有第五传动齿轮211,第四压辊22远离“人”字形连接部位的一端同轴设有第六传动齿轮221,第五传动齿轮211与第六传动齿轮221相啮合。来自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动力经动力传送装置3输入驱动装置5并驱使驱动齿轮51旋转,经惰轮52带动第一传动齿轮53旋转,并由第一锥齿轮54带动第二锥齿轮55旋转,从而将动力一分为二。一部分动力通过第一传动齿轮53带动第二压辊12旋转并经由其端部的第四传动齿轮121带动第三传动齿轮111旋转,以实现第一压辊11和第二压辊12的相对转动;另一部分动力通过第二锥齿轮55带动第四压辊22旋转并经由其端部的第六传动齿轮221带动第五传动齿轮211旋转,以实现第三压辊21和第四压辊22的相对转动。其中,驱动齿轮51、第一传动齿轮53及第二传动齿轮56对惰轮52进行了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除秧机在工作时第一压辊11与第二压辊12相对旋转、第三压辊21与第四压辊22相对旋转,从而将作物秧向“人”字形内侧拉扯,并通过相对转动的对辊上的卷起结构和切断结构的交错咬合将作物秧与果实割断实现分离。被挡在外侧的果实,将沿着第一对辊总成1和第二对辊总成2所呈的角度滑成两列,以利于后续收捡工作的开展。

可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