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9327发布日期:2018-11-09 20:0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播种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水稻种子不经过育秧和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法;该技术与栽培稻相比,使稻作过程得以简化,具有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季节矛盾,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而在稻谷进行直播栽培作业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如何采用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人们已经展开了很多研究。目前的水稻播种机大部分以纯机械式的为主,对于每一穴播种的稻粒数量控制精确度不高,而种子数量偏多或偏少都会影响播种质量,从而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如何精确的控制穴播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水稻播种机的种粒输送入口起到储存和输送稻粒的作用,如果输送不均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播种环节,严重时还会引起卡滞使播种机无法播种,因此在入口设计一种种粒输送整定装置极其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通过输送组件、震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协同工作保证种粒顺畅有序地输送,不发生卡滞,提高后续的播种质量和播种效率,促进水稻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包括输送组件、震动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输送组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震动组件上方;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进料口、滑落整定板、送粒刷,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设置,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上端上方,所述送粒刷位于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下端上方;

所述震动组件包括直线滑槽、震动电机和偏心机构;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铰接部和高度调节部,具备调节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角度的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直线滑槽滑动方向沿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方向设置,所述震动电机通过所述偏心机构与所述直线滑槽连接。

所述震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偏心机构工作,从而带动所述直线滑槽沿活动方向做往复运动,使所述进料口、所述滑落整定板、所述送粒刷一起前后震动,保证稻粒能顺畅移动不卡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滑落整定板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向下设有不少于一条并排的整定轨道,所述送粒刷与所述整定轨道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且刷毛将所述整定轨道下方及两侧边封闭,所述送粒刷由步进电机连接具备旋转的动作。

所述整定轨道的数量根据水稻品种而定,由每穴最佳播种的稻粒数量确定,一般设置3-5条;所述送粒刷由刷毛呈圆周阵列分布,每组刷毛毛尖间隔的距离为稻粒长度平均值的80%~95%,步进电机每次控制所述送粒刷转过一组刷毛,使每条所述整定轨道内仅有一个稻粒进入所述计数筛选区,由此进入所述计数筛选区的稻粒数量基本与所述整定轨道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整定轨道宽度为3mm~4mm。

稻粒宽度一般小于3mm,长度一般大于4mm,由此,所述整定轨道仅允许单颗稻粒顺序排列于所述整定轨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铰接部将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下端与所述直线滑槽上滑动块之间铰接,所述高度调节部将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上端与所述直线滑槽上滑动块之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高度调节部存在调节槽,所述滑落整定板下方连接有调节销与所述调节槽配合。

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销在所述调节槽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上端的高度,所述滑落整定板倾斜上端高度越高倾斜角度也就越大,稻粒越容易滑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偏心机构包括偏心杆和卡槽盘,所述偏心杆与所述震动电机转轴连接,所述卡槽盘通过过渡板与所述直线滑槽上滑动块连接,所述卡槽盘槽口方向与所述直线滑槽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偏心杆伸入所述卡槽盘内间隙配合。

由此,所述震动电机转动带动所述偏心杆偏心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卡槽盘移动,所述偏心杆在所述卡槽盘内与所述直线滑槽运动方向垂直方向不受约束,只会带动通过所述卡槽盘带动所述直线滑槽来回移动,从而使所述进料口、所述滑落整定板、所述送粒刷一起前后震动,保证稻粒能顺畅移动不卡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进料口包括进料栅格和挡板,所述挡板覆盖在所述进料栅格四周且向上延伸,所述进料栅格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10°,且每一栅格仅允许单颗稻粒顺序进入。

所述进料栅格每一栅格仅允许单颗稻粒顺序进入能够保证进入所述整定轨道的稻粒不会一下过多而导致堵塞,所述进料栅格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10°保证所述进料口的所述挡板内储存的稻粒向一边倾斜而影响进粒流畅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通过输送组件、震动组件和调节组件的协同工作保证种粒顺畅有序地输送,不发生卡滞,提高后续的播种质量和播种效率,促进水稻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中输送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中震动电机和偏心机构的组件图;

图中,1-输送组件、2-震动组件、3-调节组件、11-进料口、12-滑落整定板、13-送粒刷、21-直线滑槽、22-震动电机、23-偏心机构、31-铰接部、32-高度调节部、111-进料栅格、112-挡板、121-整定轨道、122-调节销、231-偏心杆、232-卡槽盘、321-调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一种水稻种粒输送整定装置,包括输送组件1、震动组件2和调节组件3,输送组件1通过调节组件3安装于震动组件2上方;

输送组件1包括进料口11、滑落整定板12、送粒刷13,滑落整定板12倾斜设置,且进料口11位于滑落整定板12倾斜上端上方,送粒刷13位于滑落整定板12倾斜下端上方;

震动组件2包括直线滑槽21、震动电机22和偏心机构23;

调节组件3包括铰接部31和高度调节部32,具备调节滑落整定板12倾斜角度的动作。

如图1,直线滑槽21滑动方向沿滑落整定板12倾斜方向设置,震动电机22通过偏心机构23与直线滑槽21连接。

震动电机22转动带动偏心机构23工作,从而带动直线滑槽21沿活动方向做往复运动,使进料口11、滑落整定板12、送粒刷13一起前后震动,保证稻粒能顺畅移动不卡滞。

如图1、图2,滑落整定板12上表面沿倾斜方向向下设有不少于一条并排的整定轨道121,送粒刷13与整定轨道121数量相同、位置相对,且刷毛将整定轨道121下方及两侧边封闭,送粒刷13由步进电机连接具备旋转的动作。

整定轨道121的数量根据水稻品种而定,由每穴最佳播种的稻粒数量确定,一般设置3-5条;送粒刷13由刷毛呈圆周阵列分布,每组刷毛毛尖间隔的距离为稻粒长度平均值的80%~95%,步进电机每次控制送粒刷13转过一组刷毛,使每条整定轨道121内仅有一个稻粒进入计数筛选区3,由此进入计数筛选区3的稻粒数量基本与整定轨道121的数量相同。

如图1、图2,整定轨道121宽度为3mm~4mm。

稻粒宽度一般小于3mm,长度一般大于4mm,由此,整定轨道121仅允许单颗稻粒顺序排列于整定轨道121。

如图1,铰接部31将滑落整定板12倾斜下端与直线滑槽21上滑动块之间铰接,高度调节部32将滑落整定板12倾斜上端与直线滑槽21上滑动块之间连接。

如图1,高度调节部32存在调节槽321,滑落整定板12下方连接有调节销122与调节槽321配合。

通过调节调节销122在调节槽321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滑落整定板12倾斜上端的高度,滑落整定板12倾斜上端高度越高倾斜角度也就越大,稻粒越容易滑落。

如图1、图3,偏心机构23包括偏心杆231和卡槽盘232,偏心杆231与震动电机22转轴连接,卡槽盘232通过过渡板与直线滑槽21上滑动块连接,卡槽盘232槽口方向与直线滑槽21运动方向垂直,偏心杆231伸入卡槽盘232内间隙配合。

由此,震动电机22转动带动偏心杆231偏心转动,从而带动卡槽盘232移动,偏心杆231在卡槽盘232内与直线滑槽21运动方向垂直方向不受约束,只会带动通过卡槽盘232带动直线滑槽21来回移动,从而使进料口11、滑落整定板12、送粒刷13一起前后震动,保证稻粒能顺畅移动不卡滞。

如图1、图2,进料口11包括进料栅格111和挡板112,挡板112覆盖在进料栅格111四周且向上延伸,进料栅格111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10°,且每一栅格仅允许单颗稻粒顺序进入。

进料栅格111每一栅格仅允许单颗稻粒顺序进入能够保证进入整定轨道121的稻粒不会一下过多而导致堵塞,进料栅格111上表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10°保证进料口11的挡板112内储存的稻粒向一边倾斜而影响进粒流畅度。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