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4269发布日期:2019-02-19 18:1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物覆盖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



背景技术:

在叶片为收获目标的株苗作物种植过程中,为促进株苗作物根系的发育,提高叶片的产量,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虽然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防冻,保墒防旱,排水保土、肥,驱蚜防病,消灭杂草和增强光照等多种优势,但是,随着目前在株苗作物种植过程中地膜的普遍使用,人们发现由于长期日晒雨淋,地膜易与泥土板结在一起,造成地膜难以回收,亦或难以完全回收,导致“白色污染”日趋严重。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其不仅能够完全替代地膜,促进株苗作物的发育,提高叶片的产量,又易于安放和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其要点在于:包括采用透明塑料材质的基体,该基体为下部敞口的罩盖结构,在所述基体的上端部设有具有铁磁性的吸附片。

采用以上结构,将塑料罩盖该在株苗作物上,能够起到覆盖地膜的同等效果,具有增温防冻,保墒防旱,排水保土、肥,驱蚜防病,消灭杂草和增强光照等多种效应,大幅提高株苗作物叶片的产量;并且,通过吸附片的设计,便于采用自动化工具对塑料罩进行安放和收集,大大提高了塑料罩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片粘附在基体的外壁上,在该吸附片的外围沿周向设置有圆环形的座体,该座体自基体的上端部向上延伸。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座体的设计,使塑料罩更易于被人抓取,通过座体和吸附片的配合,使塑料罩更易于被机器抓取。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片为镀锌铁片。采用以上结构,吸附片既具有强磁性,又不易被锈蚀,有效提高了塑料罩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座体的下缘阵列分布有透水孔。采用以上结构,既能够防止圆形槽状结构内积水而造成吸附片锈蚀,又便于人手指抓取。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均为长条形。采用以上结构,进一步提高了透水孔的排水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基体上端部的内壁上具有与座体相适应的凹腔。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多个塑料罩的叠放,使塑料罩在叠放时固定得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外缘向外再向上弯折形成环形槽状结构,在该环形槽状结构的槽底沿周向阵列分布有排水孔。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环形槽状结构的设计,使塑料罩能够通过覆土工序被固定得更加可靠,大幅提高了塑料罩抗大风大雨等恶劣气候的能力;同时,通过排水孔的设计,能够有效导出水分,防止基体外缘处的土壤积水,保证了株苗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孔为小圆孔。采用以上结构,既能够有效排水,又能够保证外缘的结构强度,提高塑料罩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体下端部成型有叠合结构,该叠合结构包括外延部和下延部,所述外延部自基体向外延伸,所述下延部自外延部的外缘向下延伸至基体的外缘。采用以上结构,更进一步地便于多个塑料罩的叠放,使塑料罩在叠放时固定得更加可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不仅能够完全替代地膜,促进株苗作物的发育,提高叶片的产量,又易于安放和回收,不但不会污染环境,还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免地膜株苗作物种植的塑料罩,包括基体1,该基体1采用透明塑料材质制成,并且为下部敞口的罩盖结构,即所述基体1优选为碗状或盘状结构,以便于盖在株苗作物上,起到增温防冻,保墒防旱,排水保土、肥,驱蚜防病,消灭杂草和增强光照等多种作用,大幅提高株苗作物叶片的产量。

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基体1的外缘11先向外再向上弯折形成环形槽状结构,通过环形槽状结构的设计,利于用泥土压实基体1的外缘11,以起到固定塑料罩的作用。并且,所述环形槽状结构的槽底具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排水孔12,以起到排水效果,防止环形槽状结构内积水,而影响株苗作物的生长。所述该排水孔12均为小圆孔结构,既能够有效排水,又能够保证外缘11的结构强度,提高塑料罩的使用寿命。

请参见图1,在所述基体1的上端部设有具有铁磁性的吸附片2,便于采用自动化工具对塑料罩进行安放和收集,大大提高了塑料罩使用的便捷性。需要指出的是,该吸附片2可以粘附在基体1的外壁上,也可粘附在基体1的内壁上。并且,所述吸附片2为镀锌铁片,不易被锈蚀。

请参见图1,在所述基体1上端部的外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座体13,该座体13为圆环形,并与基体1合围形成圆形槽状结构,所述吸附片2位于该圆形槽状结构的槽底,通过座体13的设计,使塑料罩更易于被人抓取,通过座体13和吸附片2的配合,使塑料罩更易于被机器抓取。并且,所述座体13的下缘阵列分布有透水孔131,该透水孔131均为长条形。通过透水孔131的设计,既能够防止圆形槽状结构内积水而造成吸附片2锈蚀,又便于人手指抓取塑料罩。

请参见图1和图2,所述基体1上端部的内壁上具有与座体13相适应的凹腔14。通过座体13和凹腔14的结构设计,当多个塑料罩叠合时,位于下方的塑料罩的座体13能够嵌入位于上方的塑料罩的凹腔14中,使塑料罩的叠合更加可靠,不易倾倒。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体1下端部成型有叠合结构15,该叠合结构15包括外延部151和下延部152,所述外延部151自基体1向外延伸,所述下延部152自外延部151的外缘向下延伸至基体1的外缘11。当多个塑料罩叠合时,位于下方的塑料罩的叠合结构15凸出的外表面能够嵌入位于上方的塑料罩的叠合结构15凹陷的内表面中,使塑料罩的叠合更加可靠,不易倾倒。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