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蟾蜍起捕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621发布日期:2018-09-11 19:5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蟾蜍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蟾蜍起捕推车。



背景技术:

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成体蟾蜍一般生活于靠近水域的湿地草丛中,以昆虫等为食,蟾蜍跳跃能力较差,一般跳跃不高,使用蟾蜍采集制作的蟾酥是名贵的中药,蟾蜍又是受保护的动物,一般采集蟾酥需要在保护蟾蜍不受损伤的条件下进行,而采用强制捕捉蟾蜍的方法常常造成蟾蜍的损伤,不利于蟾蜍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蟾蜍起捕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蟾蜍起捕推车,其特征是推车由车杆、后挡板、侧壁挡板、车底板、加固杆、平板支撑杆、蟾蜍盛装网袋、底平板、车轮、前侧壁挡板、操纵杆、前挡板、前底平板组成,所述车杆为两支,分别位于车底板的两侧,车杆手持处为后端,车杆与车底板连接的前方为前端,车杆长于车底板1.0-1.2米,所述车底板为等腰梯形,车底板靠近车杆手持处一侧为后端,车底板后端宽0.8-1.0米,车底板前端宽1.3-1.5米,车底板长1.4-1.6米,在车底板中心处设置蟾蜍陷洞,蟾蜍陷洞为圆形,直径0.5-0.8米,蟾蜍陷洞的底端连接蟾蜍盛装网袋,蟾蜍陷洞的洞口使用网目0.08-0.12米的遮盖网覆盖,车底板的前端与底平板和前底平板的连接处衔接,车底板两侧的车杆上方设置侧壁挡板,所述侧壁挡板的长度与车底板的长度一致,侧壁挡板高为0.6-0.8米,在车底板的后端设置后挡板,后挡板的宽度与车底板后端一致,后挡板的高度为0.6-0.8米,车杆前端的下方设置车轴,车轴的两端设置车轮,车轮直径0.2-0.3米,所述车轮为橡胶轮,所述车杆及车底板的下方为底平板,底平板的前端为前底平板,所述车杆及车底板与前底平板成120-135°角,底平板呈等腰梯形,底平板靠近车杆下方的一端宽0.8-1.0米,底平板靠近车底板前端的一侧的宽度与车底板的宽度一致,底平板长0.7-1.0米,底平板后端的两侧设置平板加固杆,平板加固杆的一端连接于车杆与车底板后端的连接处的车杆上,平板加固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平板后端两侧的角上,所述蟾蜍盛装网袋的下端置于底平板上,所述前底平板为长方形,前底平板的长度与底平板前端的宽度一致,前底平板的宽为1.0-1.2米,前底平板的长边与底平板的前端连接为一体,前底平板的两侧设置前侧壁挡板,前侧壁挡板长度与前底平板的宽度一致,前侧壁挡板的高为0.6-0.8米,两侧前侧壁挡板后端的上方设置横向的加固杆,用以加工前侧壁挡板,前侧壁挡板的前端设置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为两块,每块前挡板的宽度为0.7-0.8米、高为0.6-0.8米,两块前挡板分别通过折页连接于两侧的前侧壁挡板的前端,成为能够活动的前挡板,前挡板前端的上方连接操纵杆的一端,操纵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后挡板两侧的上方,前底平板的中间设置前挡板阻挡爪,用于前挡板回归时能够使前挡板并排立于前底平板的前方,形成封闭的蟾蜍集聚场。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蟾蜍起捕推车,在蟾蜍活动期间的傍晚,把推车置于蟾蜍活动的草地上,操作操纵杆使前挡板打开,前挡板与前底平板的前方成120-135°角,形成近似弧形结构,操作车杆使前底平板的前方稍微离开地面,推车匀速前行,蟾蜍在推车的惊扰下离开栖息捕食场所,被推车的前底平板承载,在其移动过程中逐渐汇聚到推车后端,蟾蜍在爬行或轻跳中运行到蟾蜍陷洞的遮盖网上,透过遮盖网的网目进入蟾蜍盛装网袋内,当推车运行中蟾蜍集聚前底平板上来不及进入蟾蜍盛装网袋时,操作操纵杆把前挡板堵在前底平板的前方,形成封闭的蟾蜍集聚场,驱赶蟾蜍进入蟾蜍盛装网袋即可;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起捕蟾蜍损伤小,有利于保护蟾蜍,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车杆,2后挡板,3侧壁挡板,4车底板,5蟾蜍陷洞,6遮盖网,7加固杆,8平板加固杆,9蟾蜍盛装网袋,10底平板,11车轮,12前侧壁挡板,13操纵杆,14前挡板,15前底平板,16前挡板阻挡爪。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蟾蜍起捕推车,其特征是推车由车杆1、后挡板2、侧壁挡板3、车底板4、加固杆7、平板支撑杆8、蟾蜍盛装网袋9、底平板10、车轮11、前侧壁挡板12、操纵杆13、前挡板14、前底平板15组成,所述车杆1为两支,分别位于车底板4的两侧,车杆1手持处为后端,车杆1与车底板4连接的前方为前端,车杆1长于车底板4 (1.0-1.2)米,所述车底板4为等腰梯形,车底板4靠近车杆1手持处一侧为后端,车底板4后端宽(0.8-1.0)米,车底板4前端宽(1.3-1.5)米,车底板4长(1.4-1.6)米,在车底板4中心处设置蟾蜍陷洞5,蟾蜍陷洞5为圆形,直径(0.5-0.8)米,蟾蜍陷洞5的底端连接蟾蜍盛装网袋9,蟾蜍陷洞5的洞口使用网目(0.08-0.12)米的遮盖网6覆盖,车底板4的前端与底平板10和前底平板15的连接处衔接,车底板4两侧的车杆1上方设置侧壁挡板3,所述侧壁挡板3的长度与车底板4的长度一致,侧壁挡板3高为(0.6-0.8)米,在车底板4的后端设置后挡板2,后挡板2的宽度与车底板4后端一致,后挡板2的高度为(0.6-0.8)米,车杆1前端的下方设置车轴,车轴的两端设置车轮11,车轮11直径(0.2-0.3)米,所述车轮11为橡胶轮,所述车杆1及车底板4的下方为底平板10,底平板10的前端为前底平板15,所述车杆1及车底板4与前底平板15成(120-135)°角,底平板10呈等腰梯形,底平板10靠近车杆1下方的一端宽(0.8-1.0)米,底平板10靠近车底板4前端的一侧的宽度与车底板4的宽度一致,底平板10长(0.7-1.0)米,底平板10后端的两侧设置平板加固杆8,平板加固杆8的一端连接于车杆1与车底板4后端的连接处的车杆1上,平板加固杆8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平板10后端两侧的角上,所述蟾蜍盛装网袋9的下端置于底平板10上,所述前底平板15为长方形,前底平板15的长度与底平板10前端的宽度一致,前底平板15的宽为(1.0-1.2)米,前底平板15的长边与底平板10的前端连接为一体,前底平板15的两侧设置前侧壁挡板12,前侧壁挡板12长度与前底平板15的宽度一致,前侧壁挡板12的高为(0.6-0.8)米,两侧前侧壁挡板12后端的上方设置横向的加固杆7,用以加工前侧壁挡板12,前侧壁挡板12的前端设置前挡板14,所述前挡板14为两块,每块前挡板14的宽度为(0.7-0.8)米、高为(0.6-0.8)米,两块前挡板14分别通过折页连接于两侧的前侧壁挡板12的前端,成为能够活动的前挡板14,前挡板14前端的上方连接操纵杆13的一端,操纵杆13的另一端连接于后挡板2两侧的上方,前底平板15的中间设置前挡板阻挡爪16,用于前挡板14回归时能够使前挡板14并排立于前底平板15的前方,形成封闭的蟾蜍集聚场。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蟾蜍起捕推车,在蟾蜍活动期间的傍晚,把推车置于蟾蜍活动的草地上,操作操纵杆13使前挡板14打开,前挡板14与前底平板15的前方成120-135°角,形成近似弧形结构,操作车杆1使前底平板15的前方稍微离开地面,推车匀速前行,蟾蜍在推车的惊扰下离开栖息捕食场所,被推车的前底平板15承载,在其移动过程中逐渐汇聚到推车后端,蟾蜍在爬行或轻跳中运行到蟾蜍陷洞5的遮盖网6上,透过遮盖网6的网目进入蟾蜍盛装网袋9内,当推车运行中蟾蜍集聚前底平板15上来不及进入蟾蜍盛装网袋时,操作操纵杆13把前挡板14堵在前底平板15的前方,形成封闭的蟾蜍集聚场,驱赶蟾蜍进入蟾蜍盛装网袋9即可;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起捕蟾蜍损伤小,有利于保护蟾蜍,效果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