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业节水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5072发布日期:2018-10-12 21:2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水利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农业节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现有的灌溉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对农田进行水利灌溉,水资源浪费较大,且现有的施肥和播撒农药还多是人力施肥和播撒农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农业节水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灌溉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对农田进行水利灌溉,水资源浪费较大,且现有的施肥和播撒农药还多是人力施肥和播撒农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包括清水箱,所述清水箱的左侧安装有土壤水分传感器,所述清水箱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液泵,所述清水箱的顶部连接有农药箱,所述农药箱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抽液泵,所述清水箱的底部连接有化肥箱,所述化肥箱的底部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化肥箱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抽液泵,所述第一抽液泵、第二抽液泵和第三抽液泵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右端通过管道均匀连接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的前表面连接有喷洒管道,所述喷洒管道的前表面连接有喷头,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第一抽液泵、第二抽液泵、第三抽液泵和增压泵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洒管道与喷头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液泵、第二抽液泵、第三抽液泵和增压泵的外壁均涂覆有过氯乙烯防腐漆层。

优选的,所述清水箱、农药箱和化肥箱均为不锈钢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土地的水分情况,当土地缺水时,利用喷头喷喷水,以便能够精准的进行补充土地水分,节约水资源,同时利用喷头对农作物进行施肥和喷洒农药,节约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中:1清水箱、2土壤水分传感器、3第一抽液泵、4第一抽液泵、5第二抽液泵、6化肥箱、7控制开关、8第三抽液泵、9增压泵、10出液管道、11喷洒管道、1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农业节水灌溉装置,包括清水箱1,清水箱的左侧安装有土壤水分传感器2,清水箱1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抽液泵3,清水箱1的顶部连接有农药箱4,农药箱4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抽液泵5,清水箱1的底部连接有化肥箱6,化肥箱6的底部连接有控制开关7,化肥箱6的右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抽液泵8,第一抽液泵3、第二抽液泵5和第三抽液泵8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增压泵9,增压泵9的右端通过管道均匀连接有出液管道10,出液管道10的前表面连接有喷洒管道11,喷洒管道11的前表面连接有喷头12,土壤水分传感器2、第一抽液泵3、第二抽液泵5、第三抽液泵8和增压泵9均与控制开关7电性连接。

其中,喷洒管道11与喷头12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第一抽液泵3、第二抽液泵5、第三抽液泵8和增压泵9的外壁均涂覆有过氯乙烯防腐漆层,清水箱、农药箱4和化肥箱6均为不锈钢箱体。

工作原理:将土壤水分传感器2的检测探头插接在地面上,对土壤水分传感器2进行极限值设定,当土壤水分传感器2检测到土壤内的水分接近土壤水分传感器2的设定值时,土壤水分传感器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控制第一抽液泵3将清水箱1内的水抽出,经过增压泵9增压后,经由喷头12喷洒出来,为土壤增加水分,当土壤内水分充足时,土壤水分传感器2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控制第一抽液泵3停止抽水,停止对土壤进行补水,当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撒农药和施肥时,控制开关7控制第二抽液泵5和第三抽液泵8将第一抽液泵4和化肥箱6内经过配比的农药和肥料抽出,经过增压泵9加压后,经过喷头12喷洒出来,对农作物进行播撒农药和施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