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宠物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5263发布日期:2018-09-21 19:45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宠物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宠物喂食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丰富自身的生活,排遣寂寞的心情,经常养些宠物来陪伴自己,如小狗、小猫、鸟等等,这些宠物都需要用盆碗之类的器具来喂养。传统的盆碗一般采用塑胶、陶瓷、玻璃等材质制造,这种传统盆碗通常都是硬质的,形状固定,导致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给储存、运输、放置等带来一定的麻烦;且由于深度、大小不能变化,在宠物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时不一定适合,另外在盛放不同食物时也会造成不便。

另外,现有的宠物盆碗结构简单,均为简单的碗状结构,使用时只能直接放置在地上或者直接放置在宠物笼内,宠物食用过程需要低下头来进食,长期低头进食影响宠物的舒适性。另外,放置在地上的宠物盆碗不稳定,宠物在进食过程经常会打翻宠物盆碗,影响周边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多功能宠物碗,其可折叠收纳,也可夹持在宠物笼上,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的:

多功能宠物碗,包括碗体,碗体包括碗口、碗身和碗底,碗身为软质的可折叠结构,碗体的顶部设有环状碗缘,环状碗缘与碗口的形状及大小配对,环状碗缘夹紧在碗口的边缘,环状碗缘包括内卡环和外卡环,内卡环配对扣合在外卡环的内壁,内卡环与外卡环的下端均为用于配对夹紧碗口边沿的夹紧部,内卡环与外卡环的上端均为用于配对扣合的扣合部,外卡环的一端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由夹持座和可调节松紧的夹持块构成,夹持座的前端为与夹持块配对组合形成夹持状态的夹持面,夹持面的中部设有螺纹孔,夹持块的后端设有往后延伸且用于配对穿入螺纹孔内的螺纹杆。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面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加夹持稳定性的波浪纹。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夹持块的前端设有便于手持操作拧动的凸起把手。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碗身包括若干层,其中最顶层与碗口连接固定,最底层与碗底连接固定,下一层碗身的外径小于上一层碗身的内径,使碗身可沿各层依次进行折叠。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卡环与外卡环均由硬质塑胶构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碗体采用食品级硅胶一体成型制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卡环的内壁设有横向设置的内凹卡槽,内卡环的外壁设有用于配对卡入内凹卡槽的凸起卡条。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碗身为软质的可折叠结构,折叠后下一层碗身缩进上一层内,这样可大大减小整个碗体的体积,从而减小占用的地方,使用、储存、清洗、搬运都更为方便,另外设置有环状碗缘,环状碗缘由内卡环和外卡环配对扣合而成,内卡环与外卡环配对扣合后同时夹紧在碗口边沿,设置往外延伸的夹持装置可直接夹持固定在宠物笼上,直接拧动夹持块即可调节夹持的松紧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夹持装置还可夹持固定在不同的物品上,确保喂食时碗体的稳定性,碗体夹持在宠物笼上可改善宠物的喂食习惯,改善宠物喂食的舒适度,同时,本碗体还可作为户外垂钓用具,用于盛装鱼食等物品,功能多样,携带方便,且便于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为碗体,2为内卡环,3为外卡环,4为内凹卡槽,5为凸起卡条,6为夹持座,7为夹持面,8为螺纹孔,9为夹持块,10为螺纹杆,11为凸起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其具体实施的多功能宠物碗包括碗体1,碗体1采用食品级硅胶一体成型制成,碗体1包括碗口、碗身和碗底,碗身为软质的可折叠结构,碗身包括若干层,其中最顶层与碗口连接固定,最底层与碗底连接固定,下一层碗身的外径小于上一层碗身的内径,使碗身可沿各层依次进行折叠。

碗体1的顶部设有环状碗缘,环状碗缘与碗口的形状及大小配对,环状碗缘夹紧在碗口的边缘,环状碗缘包括内卡环2和外卡环3,内卡环2与外卡环3均由硬质塑胶构成,内卡环2配对扣合在外卡环3的内壁,外卡环3的内壁设有横向设置的内凹卡槽4,内卡环2的外壁设有用于配对卡入内凹卡槽4的凸起卡条5,内卡环2与外卡环3的下端均为用于配对夹紧碗口边沿的夹紧部,内卡环2与外卡环3的上端均为用于配对扣合的扣合部,外卡环3的一端边沿设有往外延伸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由夹持座6和可调节松紧的夹持块9构成,夹持座6的前端为与夹持块9配对组合形成夹持状态的夹持面7,夹持面7的表面设有用于增加夹持稳定性的波浪纹,夹持面7的中部设有螺纹孔8,夹持块9的后端设有往后延伸且用于配对穿入螺纹孔8内的螺纹杆10,夹持块9的前端设有便于手持操作拧动的凸起把手1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