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与钓竿一体化并实现钓竿自动起竿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钓鱼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娱乐、休闲和竞赛活动,而在钓鱼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钓竿来捕获鱼,在此过程中,想要提高中鱼率,除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和诱饵外,最主要的还是人对钓竿操作的各种技巧。譬如:当鱼上钩时,在起竿前,鱼儿有一个挣脱过程,此时,需要讲究人对钓竿操作的迅速反应,以及鱼线收放适度,这样才有可能成功钓到鱼,否则鱼儿很容易挣脱逃掉。由此可见,钓鱼需要以人手起竿,并配合一定的控竿技巧来完成,因此,针对那些控竿技巧不高,耐性不足的人群来说,想成功钓到鱼相对比较困难,而且随着漫长等待和时间流逝,人们对钓鱼的兴趣、热情和心情逐渐磨灭,娱乐性也会大打折扣。基于此,为了提高中鱼率,捕获更多的鱼,以及提高钓鱼时的娱乐性和乐趣,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自动钓竿,当有鱼儿上钩时,能够迅速的自动起竿,而且还能实现一人多竿操作。该类自动钓竿一方面能弱化控竿技巧,另一面能有效提高中鱼率,以及以较高的效率捕获更多的鱼,大大增大钓鱼的娱乐性和乐趣,比较适合大众人群。例如以下公开的专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告号:CN204579585U)公开了一种自动海竿,包括:非一体连接的把手和伸缩竿体,分别与把手和伸缩竿体对接端连接的下座套管和上座套管,以及构成上下结构的拉力机构和自锁触发机构,其中,拉力机构能使下座套管和上座套管在折叠状态下迅速回弹并拉直锁紧,它包括弹簧、旋转摆臂和拉力片等部分;自锁触发机构能使下座套管和上座套之间锁定成一定角度和触发回弹,它包括:导块、固定块、连杆和自锁触发片,导块和固定块之间通过一块连接块连接并使导块能作折叠活动,导块上设有一滑槽,连杆的一端边部在该滑槽内滑动,而另一端端部与固定块作活动连接,自锁触发片为“L”型”,设有锁扣端和触发端,此外,锁触发片与导块之间还设有一条使其保持悬挂状态和复位的小弹簧,而所述锁扣端与导块的一端作活动连接并与连杆的边部配合锁扣,所述触发端设置有一条可拆装的触发拉杆,并且在该触发端上从右至左预设高、中、低三个档次的灵敏度调节孔,当调节灵敏度时,需要将所述触发拉杆安装在相应的调节孔上。此自动海竿在实际使用过程会存在如下不足:1、灵敏度触发机构不能根据鱼的大小、活跃程度或者挣脱行程长短来微调触发,具体地说,自锁触发片是利用杠杆的力臂距离长短来控制触发灵敏度,而且在自锁触发片上还设有一个复位小弹簧,在一定程度会产生拉动的阻力,在此种情况下,当力臂短时,灵敏度自然低,需要拉动触发的力气越大,对于一些小鱼或不活跃的鱼来说,则需要用较大力气才能触发或者触发不了,反之,虽然力臂长,灵敏度高,触发的力气相对较小,但是,自锁触发片摆动弧度反而增大,鱼儿游走一段距离后才会触发,从而达不到按行程需求控制触发或及时触发的目的;2、在抛鱼线或者渔轮收线过程中,鱼线很容易飘到触发拉杆上,导致缠绕卡线问题;3、连杆外形采用一端为活动连接的“L”或“U”型杆体,该“L”或“U”型杆体生产精度不高,出来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容易变形,安装难度大,这些缺陷会使连杆安装后的位置出现误差,导致与自锁触发片扣不住或扣不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为了解决上述自动起竿装置不能根据鱼的大小、活跃程度或者挣脱行程长短进行按需微调触发,从而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触发困难或不能触发的问题,以及鱼线出缠绕现卡线和连杆扣不住或扣不上等问题,提供一种与钓竿一体化的自动起竿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以折叠方式活动的下座管体和上座管体,以及设于两管体上部的拉力机构和下部的自锁触发机构,所述自锁触发机构包括:导向座、锁扣杆体、触发机构和灵敏度调节机构,所述导向座上设有与下座管体的外壁面形成封闭的导向槽,所述锁扣杆体的一端与上座管体以转动方式活动连接,而另一端置于导向槽内活动,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拉杆、触发钩体和扭簧,所述触发拉杆设于导向座的侧面,并且一端与导向座活动连接,所述触发钩体设于导向座内并活动连接,而且其钩部经转动能在导向槽内钩住或松开锁扣杆体,同时,触发钩体的柄部末端与触发拉杆的活动端上部形成接触点,所述扭簧设于使触发钩体的钩部形成回弹力的部位,所述灵敏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滑槽、限位杆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滑槽竖向设于导向座表面,所述限位杆设于导向座内,并且其杆身与触发拉杆的活端下部形成接触点以限制其转动幅度,同时,限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插入调节滑槽内与限位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使调节杆带动限位杆移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触发拉杆、触发钩体、扭簧、调节滑槽、限位杆和调节杆之间形成的机械配合,通过控制调节杆在调节滑槽上的所在位置带动限位杆的摆动来限制触发拉杆转动幅度,从而精准控制触发钩体的钩部转动的触发距离,从而实现不同灵敏度的微调设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无论鱼的大小、活跃度,还是挣脱行程远近,均能根据实际需要求调节触发灵敏度,适用状况范围更加广,而且触发拉杆设于侧面,可以更好地避开与渔轮的安装方向,有效避免出现卡线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座管体1、上座管体2、拉力机构和自锁触发机构等部分。其中,下座管体套于钓竿的把手前端并进行固接,而且,在下座管体的上部外壁面上还设有一扣孔,上座管体套于钓竿的伸缩竿体的后端并进行固接,并且在上座管体的下部外壁面上设有一个两边对称弯折而成“U”型座4,该“U”型座伸延出一个连接座3。
拉力机构包括:拉力座体8,拉力片9、拉力弹簧13,拉力座体共设有两个,分别固于下座管体和上座管体的上部外壁面上,拉力片的一端与上座管体的拉力座铆接并使该端以转动方式活动,而另一端则设有与下座管体的扣孔配合扣锁的扣头,拉力弹簧的一端与下座管体上的拉力座体连接,另一端与拉力片的扣头上部连接,从而给下座管体和上座管体之间的连接提供强大的回弹拉力。
自锁触发机构包括:导向座15、锁扣杆体5、触发机构和灵敏度调节机构等部分。导向座采用两边对称弯曲而成的弯折体,并且弯折体在弯曲后形成夹槽,该导向座固于下座管体的下部外壁面上,导向座设有与下座管体的外壁面形成封闭的导向槽10,导向槽内的后部底边设有坡面的沟槽11,导向座的前部为两边对称弯折而成“U”型头6,该“U”型头与上座管体的“U”型座4以嵌套式铰接,经铰接后,它们两边形成两个铰接的转动轴点,配合“U”型结构后,下座管体和上座管体之间在转动折叠时能减少横向晃动,使连接更加稳固,导向座的后部侧面还设有一个半弧形窗口12。锁扣杆体5采用两边对称弯折而成槽型体,该槽型体的一端槽口与上座管体的连接座3以嵌套式铰接,以使锁扣杆体的一端能转动方式活动,槽型体的另一端槽口套在导向座上并在槽口端连接了一根轴钉7,该轴钉置于导向槽10内,并可在导向槽的范围内滑动,此外,锁扣杆体所采用的槽型能模化块生产,制造精度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差异性小,而且不易变形,组装容易,连接稳固性更加好,锁扣更自如。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拉杆14、触发钩体16和扭簧17,触发拉杆14设于导向座的侧面,并且一端位于半弧形窗口12内与导向座铰接,使触发拉杆能以其为轴心转动;触发钩体16设于导向座10所形成的夹槽内,其钩部位于导向槽的沟槽11处并与之形成锁扣区域,同时,在触发钩体上铆接一根使其转动的铆钉,通过转动方式能钩住或松开锁扣杆体(即锁扣杆体的轴钉),触发钩体的柄部尾端与触发拉杆的转动端上部之间形成接触点;扭簧17通过铆钉设于触发拉杆和触发钩体之间,其一端扭臂与触发钩体的钩部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扭臂与触发拉杆的转动轴连接,从而使触发钩体的钩部随时保持弹性,实现自动锁扣,锁扣更自如。灵敏度调节机构它包括有调节滑槽20、限位杆18和调节杆19,是用于调节触发机构的触发灵敏度的一种控制机构。调节滑槽20为弧形槽,以竖向方式设于导向座后部表面,该调节滑槽的调节精度更加高,能更好的控制触发点位置;限位杆18设于导向座的夹槽内,其杆身与触发拉杆的转动端下部形成接触点,同时,限位杆的一端铆接在导向座上,使该端以转动方式活动,并通过转动控制杆身位置限制触发拉杆转动幅度;调节杆19的一端为螺纹端,并插入调节滑槽内与限位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拧紧方式锁紧限位杆位置,以实现不同触发灵敏度的调节。
为了更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下对本实用的工作过程进一步说明。
当角度自锁时,首先一手握着钓竿的把手部分,并且用两根手指将拉力弹簧往上抬,随之带动拉力片的扣头离开扣孔,然后另一只手握着上座管体和钓竿的伸缩竿体部分并向下用力压形成折叠状态,此时,锁扣杆体在折叠力下,其轴钉沿着导向槽的一端滑动至于锁扣区域,自然而然的被触发钩体的钩部钩住,最终处于一定角度状态,一般为90度角。当触发起竿时,首先根据所需灵敏度,通过控制调节杆在调节槽的所在位置,随之,限位杆会跟随着调节杆移动限制触发拉杆的转动幅度,具体的说,调节槽的顶部为灵敏度最高点,因此,触发拉杆的转动幅度最小,与其接触的触发钩体只需转动较短距离便能松开触发拉杆实现触发,反之,调节槽的最底部为灵敏度最低点,以及调节槽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存在着其他灵敏度,以适应不同灵敏度需要求。当灵敏度调好后,鱼线绕在触发拉杆上,等有鱼拉动鱼线时,触发拉杆在鱼线的作用力下往下摆动,此时,触发拉杆的转动端定将触发钩体的尾端抬起,触发钩体的钩部自然的向下转动松开锁扣杆体,然后在拉簧的扭下复位,随之,在拉力弹簧的强大拉力下,上座管体往上弹性,拉力片重新扣在扣孔上,最终实现自动起钓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