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869发布日期:2018-12-07 22:0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捕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捕鼠箱。



背景技术:

在地下仓库、农村家庭等地方常常会出现老鼠,老鼠生命力旺盛、数量多并且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很强,并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源,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常,人们会采用毒鼠药来消灭老鼠,但毒鼠药药性剧烈,对人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特别是当毒鼠药沾染到食物上被带入口中,或因放置不当被孩童误服,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市面上还有使用捕鼠器来灭鼠的方法,通过放置诱饵引诱老鼠进入半开放空间后再将空间密闭的方式捕获老鼠,使老鼠无法逃出。然而,现有的捕鼠器都是单次诱捕作业,针对鼠害严重的场所无法实现连续捕鼠,捕鼠效率低下。另外,这种捕鼠器通常只能捕获一个固定方向进入的老鼠,老鼠进入的可能性较小,具有局限性。

因此,亟需一种捕鼠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鼠箱,能够在捕鼠后自动复位,实现连续捕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捕鼠箱,包括中空的箱体、引导板和诱饵装置,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引导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导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并倾斜放置,所述诱饵装置与所述箱体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捕鼠箱还包括:

踏板,所述踏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

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踏板连接以驱动所述踏板转动;

复位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内壁并与所述踏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红外光传感器、与所述红外光传感器电连接的旋转电磁铁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的转动轴,所述红外光传感器穿过所述箱体且其发出的红外光位于所述诱饵装置的下方,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旋转电磁铁的旋转铁芯连接,所述踏板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的水平位置与所述引导板的最高点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踏板下方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的下表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诱饵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顶部的顶板和用于悬挂诱饵的挂杆,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挂杆设置于所述顶板且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挂杆上连接有用于悬挂诱饵的挂绳,所述挂绳穿过所述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板与所述箱体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所述引导板和所述踏板均由铝板或亚克力板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取出捕获物的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引导板,老鼠能够从两个方向进入该捕鼠箱,提高了捕鼠的成功率;通过设置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壁的踏板,老鼠在踏上踏板后能够在踏板的转动下掉入箱体内;通过设置连接于箱体上的驱动机构驱动踏板的转动,并设置连接于箱体上的复位机构使转动后的踏板复位,踏板回到水平位置后能够进行下一轮的捕鼠,实现了连续捕鼠的过程,捕鼠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捕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引导板;21、凸起;3、诱饵装置;31、顶板;32、挂杆;33、挂绳;4、踏板;5、驱动机构;51、红外光传感器;52、旋转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位词均以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工作状态为参考。

如图1所示,该捕鼠箱包括中空的箱体1、两个引导板2、诱饵装置3、踏板4、驱动机构5和复位机构。其中,箱体1顶部设有开口,两个引导板分别连接于箱体1的两侧并倾斜放置,通过在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引导板2,老鼠能够从两个方向进入该捕鼠箱,由于老鼠一般情况下均会沿墙边行走,将该捕鼠箱放置于墙边即可使经过的老鼠均进入该捕鼠箱,而不是只能从一边进入,提高了捕鼠的成功率。诱饵装置3与箱体1连接并位于箱体1的顶部,通过诱饵装置3的引诱,老鼠更容易来到该捕鼠箱的周围,增加了老鼠进入捕鼠箱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捕鼠成功率。踏板4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内壁,两个引导板2 分别位于踏板4下部的箱体1两侧,通过设置转动连接于箱体1内壁的踏板4,老鼠在踏上踏板4后能够在踏板4的转动下掉入箱体1内。驱动机构5安装于箱体1上,并与踏板4连接以驱动踏板4转动。复位机构安装于箱体1内壁并与踏板4连接,通过设置复位机构,踏板4回到水平位置后能够进行下一轮的捕鼠,实现了连续捕鼠的过程,捕鼠效率高。

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踏板4的转动,为了提高捕鼠的成功率,保证有老鼠在踏板4上时驱动机构5能够准确地运作,驱动机构5包括设置于箱体1的红外光传感器51、旋转电磁铁52和转动连接于箱体1的转动轴,红外光传感器 51穿过箱体1且其发出的红外光位于诱饵装置3的下方,旋转电磁铁52与红外光传感器51电连接,转动轴与旋转电磁铁52的旋转铁芯连接,踏板4与转动轴固定连接。红外光传感器51能够检测到老鼠进入踏板4,并将电信号反馈至旋转电磁铁52,旋转电磁铁52的铁芯旋转,使踏板4转动,老鼠随即掉落至踏板4下方的箱体1内。

为使老鼠在爬上引导板2的最高点时能够平稳地移动到踏板4上,避免由于引导板2和踏板4的高度差导致老鼠折回,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转动轴的水平位置与引导板2的最高点平齐,由此,踏板4在水平位置时与引导板2的最高点平齐,老鼠能够顺利地爬到踏板4上。

复位机构用于捕获一只老鼠后踏板4的复位。具体地,复位机构包括位于踏板4下方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箱体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踏板4 的下表面连接。为保证复位弹簧对踏板4支撑力的稳定,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侧。

诱饵装置3用于引诱老鼠进入该捕鼠箱,具体地,诱饵装置3包括安装于箱体1顶部的顶板31和用于悬挂诱饵的挂杆32,顶板31上开设有通孔,挂杆 32设置于顶板31且位于通孔的上方,挂杆32上连接有用于悬挂诱饵的挂绳33,挂绳33穿过该通孔。挂杆32还能够作用手把使用,在移动该捕鼠箱时仅抓住挂杆32即可,方便携带该捕鼠箱。

当捕鼠箱被拎起时,引导板2若仍然倾斜连接于箱体1上会造成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引导板2具有锐角,容易在被移动的过程中划伤周围的物品。因此,将引导板2设置为与箱体1铰接,当捕鼠箱被拎起时,引导板2能够自然垂下。

引导板2用于方便老鼠爬到踏板4上,引导板2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21,能够方便老鼠的行走,行走过程中不易从引导板2上滑落。

该捕鼠箱还包括箱门,箱体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取出捕获物的出口,出口处设置有箱门,箱门与箱体1铰接。在捕鼠时箱门关闭并锁死,捕鼠完毕后可以打开箱门将老鼠取出,方便使用。

该捕鼠箱的箱体1、引导板2和踏板4由铝板制成,使用铝板制成的捕鼠箱较坚固,长期使用不易损坏。另外,箱体1、引导板2和踏板4还可以由亚克力板制成,亚克力板具有轻便的特点,方便移动该捕鼠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