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495发布日期:2018-12-11 19:3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是一项增产技术。该项技术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引进我国。这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不仅使经济作物大幅度增产,应用于干旱及半旱地区和高寒地区,能使各种作物获得丰收。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地膜量最大的国家。由于我们使用的地膜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是一种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故长期地膜覆盖的农田,土壤中的残膜就会越积越多,致使耕地质量下降,土壤的通透性变差,从而妨碍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利用,直接影响下茬作物出苗及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由于气候、作物不同,地膜使用年限、规格及回收方式差异较大,农田残膜污染程度差异也较大。例如:北疆某团场,2015-2016年,全面推广厚度不小于0,01毫米的地膜,宽度2050毫米,用量5.2千克/亩,较0.008毫米厚度地膜重量增加25%。当季残膜回收率达75%,耕层残膜量普遍超过15千克/亩。由于地膜回收效果不佳,耕层地膜含量与地膜使用年限成正比。初步估计,1984-1916年33年间该团15万亩棉田土壤0-30厘米耕层残膜量平均为27.83千克/亩。

目前,主要以以“机械回收为主,人工拣拾为辅”的方式清理耕层残膜。机械回收主要有3种机型,分别为分流式平土框带扎膜辊、圆片式联合整地机带扎膜轮和双排齿悬挂搂膜机。这3种机型只能进行浅表层(0-5厘米深度)残膜清理,回收量有限,作业效果不佳,而且不带集膜箱,拣拾的残膜随时有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的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包括机架,沿本装置前进方向,在机架的前端设置有牵引架,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传动系统、入土深度调节机构、起膜铲刀、膜土输送机构以及集膜箱,所述传动系统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膜土输送机构,所述入土深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起膜铲刀之间高度差可调,所述膜土输送机构前端设置有所述起膜铲刀,后端设置有所述集膜箱。

进一步地,所述起膜铲刀与所述膜土输送机构通过漏土栅条机构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膜土输送机构为多级,各级所述膜土输送机构在所述起膜铲刀与所述集膜箱之间沿本装置前进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膜土输送机构包括驱动轮、传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动轮上的输送带,在所述输送带上还设置有杆条,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动系统链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膜土输送机构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对所述输送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在所述杆条上设置有杆齿。

进一步地,所述入土深度调节机构包括液压油缸与前行走轮,所述液压油缸输出端与所述前行走轮之间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起膜铲刀上方的拨土辊,所述拨土辊包括辊轴与设置在所述辊轴上的刀片,所述拨土辊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膜土输送机构上方的碎土辊,所述碎土辊包括驱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外的边板,在所述边板上设置有圆管,所述碎土辊与所述膜土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碎土辊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调节方便、针对性强,由于起膜铲刀入土深度可以调节,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拣拾浅表层地膜,而且还可以拣拾0-20厘米耕层的地膜,采用多级输送兼带碎土辊,使得土及杂物清理充分,拣拾的地膜含杂率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工作状态下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工作状态下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运输状态下结构图;

其中:

1-牵引架、2-机架、3-齿轮箱、4-传动轴、5-链传动装置、6-集膜箱、7-后行走轮、8-起膜铲刀、9-连接架、10-液压油缸、11-连杆机构、12-前行走轮、13-刀片、14-辊轴、15-栅条轴、16-栅条、17-前托轮、18a、18b-输送带、19a、19b-杆条、20a、20b-驱动轮、21-前托轮、22-杆齿、23-支撑轮、24-边板、25-圆管、26-松紧调节机构、27-间隙调节机构、28-张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包括机架2,沿本装置前进方向区分前后,在机架2的前端设置有牵引架1,在机架2的后端底部设置有后行走轮7,在机架2上还设置有传动系统、入土深度调节机构、起膜铲刀8、膜土输送机构以及集膜箱6,传动系统与外部驱动机构连接,传动系统驱动膜土输送机构,入土深度调节机构与起膜铲刀8之间高度差可调,膜土输送机构前端设置有起膜铲刀8,后端设置有集膜箱6,其中,起膜铲刀8与膜土输送机构通过漏土栅条机构过渡。

具体的,入土深度调节机构包括液压油缸10与前行走轮12,液压油缸10输出端与前行走轮12之间通过连杆机构11连接,连杆机构11与机架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杆机构11通过连接架9与机架2连接,液压油缸10与牵引农田耕层残膜回收机的拖拉机的液压系统连接,对液压油缸10进行驱动,通过拖拉机液压系统操纵液压油缸10活塞杆的伸缩,经连杆机构11使前行走轮12抬起和下落从而使前行走轮12和起膜铲刀8高度差发生变化,高度差小,起膜深度小,高度差大,起膜深度大。

起膜铲刀8与所述机架2固定设置,且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所述起膜铲刀8与所述膜土输送机构通过漏土栅条机构过渡,漏土栅条机构包括栅条轴15与栅条16,栅条16为多条,栅条16焊接在栅条轴15上,两根栅条16之间有一定距离。

膜土输送机构为多级,各级膜土输送机构在起膜铲刀8与集膜箱6之间沿本装置前进方向依次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膜土输送机构为两级设计,膜土一级输送装置由驱动轮20a、前托轮17、输送带18a及杆条19a组成,杆条19a为多个,杆条19a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送带18a上。膜土一级输送装置设有松紧调节机构26,可以调节输送带的松紧度。膜土二级输送装置由驱动轮20b、前托轮21、支撑轮23、输送带18b及杆条19b组成,杆条19b为多个,杆条19b固定在输送带18b上,杆条19b每间隔一根外侧固定有杆齿22,杆齿为多个,杆齿22防止在输送过程中残膜从杆条19b上脱落。膜土二级输送装置设有松紧调节机构26,可以对输送带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各级膜土输送装置的驱动轮20a、20b均通过链传动装置5与传动系统的传动轴4连接,传动轴4驱动各级膜土输送装置的驱动轮20a、20b转动。在链传动装置5上设有张紧机构28,张紧机构28可以对链传动装置5的松紧度进行调整。

在起膜铲刀8上方设置有拨土辊,拨土辊包括辊轴14与设置在辊轴14上的刀片13,拨土辊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具体的,拨土辊由刀片13和辊轴14构成,刀片13为多组,每组至少有2个刀片,刀片13通过螺栓与辊轴14连接,或者刀片13也可以焊接在辊轴14上。

碎土辊设置在膜土输送机构上方,碎土辊包括驱动轴以及设置在驱动轴外的边板24,在边板24上设置有圆管25,碎土辊与膜土输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可调,碎土辊通过传动系统驱动。具体的,圆管25为多个,圆管25焊接在边板24外围,焊接后整体呈圆柱状。碎土辊设在膜土一级输送装置后上方。碎土辊设有间隙调节机构27,根据土块大小调整碎土辊和膜土一级输送装置之间间隙,将土块碾碎,以便于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牵引架1与拖拉机牵引装置连接,用万向节传动轴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和齿轮箱3,将拖拉机液压系统与液压油缸10连接。拖拉机动力经万向节传动轴、齿轮箱3、传动轴4分3路同时传至膜土一级输送装置、碎土辊、膜土二级输送装置及拨土辊,其中碎土辊和拨土辊是一路。

如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起膜铲刀8入土,将残膜和土铲起,拖拉机牵引本实用新型向前行进,一方面膜土因惯性在栅条16上向后滑,同时拨土辊也将膜土向后拨送,膜土很快到达膜土一级输送装置杆条19上并向后输送,土及小土块被分离,较大的土块到达碎土辊处被碾压变成碎土,残膜、碎土等杂物进入膜土二级输送装置,碎土、杂物在此处被进一步分离,残膜被输送到集膜箱6,集膜箱6集满后,将残膜卸下。

起膜深度可通过入土深度调节装置调整起膜铲刀8入土深度来实现,具体就是通过拖拉机液压系统操纵液压油缸10活塞杆的伸缩,经连杆机构11使前行走轮12抬起和下落从而使前行走轮和起膜铲刀高度差发生变化,高度差小,起膜深度小,高度差大,起膜深度大。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运输状态时,控制液压油缸10活塞杆伸长到最大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