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发光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4230发布日期:2018-11-02 20:4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发光鱼竿。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光鱼竿的杆体为半透明状或透明状,杆体为空心杆体,发光装置设置在杆体的尾部且位于杆体内,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沿杆体照射到杆体的头部。发光装置发光时,光线会随着空心结构贯穿整个鱼竿。由于杆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状,光线会从空心结构穿透到杆体外,从而使垂钓者看到整根鱼竿。发光装置位于鱼竿后端的鱼竿存在以下缺陷:(1)发光装置位于竿体末端,光线传到竿体最前端时变弱,无法提供观察中鱼的有效光线;(2)当中鱼时,竿体前端发生弯曲,竿体后端发来的光照不到前端,而无法观察中鱼情况。本发明人在中国专利CN 205658223 U一种发光鱼竿中对传统发光鱼竿的结构进行改进,发光鱼竿包括杆体和发光装置,所述杆体由若干配节组成,一号节是位于杆体最前端的配节,一号节的前部为透明部分,后部为不透明部分,发光装置设置在一号节的内部。一号节透明部分采用透明玻纤制成,不透明部分采用不透明碳纤维。发光装置包括串联的LED 灯、电池和开关,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中鱼竿体发生弯曲时,光仍然可以照的竿体前端,方便观察中鱼情况。但该发光鱼竿的发光装置中LED灯、电路板A、管套A、管套B、电池、电路板B、开关构成一个回路,LED灯焊接在电路板A上,电路板A固定在管套A的前部,电池固定在管套A的后部,开关焊接在电路板B上,电路板B固定在管套B中,管套A和管套B连接固定后,开关上的不同引脚与电池及管套B连接,从而形成回路。其结构相对复杂,制作装配工序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发光鱼竿的发光装置结构复杂、制作装配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发光鱼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发光鱼竿,包括竿体和发光装置,所述杆体由若干配节组成,一号节是位于杆体最前端的配节,一号节的前部为透明部分,后部为不透明部分,发光装置设置在一号节的内部,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和电池,LED灯的前端设置有光纤,其特征是发光装置还包括连接主体和后盖,连接主体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光纤安装腔、LED灯安装腔和导通腔,后盖上设有安装电池的电池腔,光纤和LED灯分别装配在光纤安装腔和LED灯安装腔中,后盖与连接主体组装到位时电池前部插入导通腔与LED灯接通,LED灯发光。

更优地,在LED灯和电池之间设置有绝缘胶芯,绝缘胶芯装配在导通腔内,绝缘胶芯上设置有LED灯正极定位槽、LED灯负极定位槽和电池负极定位孔或电池正极定位孔, LED灯负极定位槽和电池负极定位孔相互连通,LED灯正极定位槽与电池负极定位孔绝缘间隔,电池负极为长棒状,电池前部外壳为电池正极,LED灯正极、负极以及电池负极插入绝缘胶芯后电路导通;或者LED灯正极定位槽和电池正极定位孔相互连通,LED灯负极定位槽与电池正极定位孔绝缘间隔,电池正极为长棒状,电池前部外壳为电池负极,LED灯正极、负极,电池正极插入绝缘胶芯后电路导通。

更优地,所述连接主体后端设置有后连接部,后盖前端设有前连接部,后连接部与前连接部配合将连接主体与后盖固定。

更优地,所述后连接部为外螺纹,前连接部为内螺纹。

更优地,连接主体前部形成杆体连接部,杆体连接部前端为圆台部,圆台部之后的杆体连接部凸段和凹段交替排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发光装置采用连接主体和后盖配合,在连接主体上分别设置光纤安装腔、LED灯安装腔,后盖设电池腔可实现各个组件的快速组装,其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连接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盖结构示意图。

1光纤,2连接主体,21光纤安装腔,22LED灯安装腔,23导通腔,24后连接部,25粗段,26凸段,27凹段,28圆台部,3LED灯,31 LED灯负极,32 LED灯正极,33灯管,4绝缘胶芯,41 LED灯负极定位槽,42 LED灯正极定位槽,43电池负极定位孔,5电池,51电池负极,52电池正极,6后盖,61前连接部,62电池腔。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发光鱼竿,包括竿体和发光装置,杆体可由若干配节组成,杆体结构与中国专利CN 205658223 U的相同,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发光装置包括LED灯3和电池5,LED灯3的前端设置有光纤1,其特征是发光装置还包括连接主体2和后盖6,连接主体2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光纤安装腔21、LED灯安装腔22和导通腔23,后盖6上设有安装电池5的电池腔62,光纤1和LED灯3分别装配在光纤安装腔21和LED灯安装腔22中,后盖6与连接主体2组装到位时电池5前部插入导通腔23与LED灯3接通,LED灯3发光,将后盖6与连接主体2分离或部分分离后LED灯3,电池5与LED灯3断开,LED灯3熄灭。通过在连接主体2上设置光纤安装腔21、LED灯安装腔22、导通腔23,后盖6上设电池腔62,各个组件能够快速组装,定位准确。

本实施例在在LED灯3和电池5之间设置有绝缘胶芯4,绝缘胶芯4装配在导通腔23内,绝缘胶芯4上设置有LED灯正极定位槽42、LED灯3负极定位槽和电池负极定位孔43, LED灯负极定位槽41和电池负极定位孔43相互连通,LED灯3负极和电池负极51通过LED灯3负极定位槽和电池负极定位孔43连通处接触,LED灯正极定位槽42与电池负极定位孔43绝缘间隔,电池负极51为长棒状,电池5前部外壳为电池正极52,LED灯3正极的头部露出LED灯正极定位槽42后与电池正极52接触,从而使电池5正负极与LED正负极接通,LED灯3发光。反之,将LED灯正极定位槽和电池正极定位孔相互连通,LED灯负极定位槽与电池正极定位孔绝缘间隔,电池正极为长棒状,电池前部外壳为电池负极,LED灯正极、负极以及电池正极插入绝缘胶芯后电路导通。

为了使连接主体2与后盖6快速装配,连接主体2后端设置有后连接部24,后盖6前端设有前连接部61,后连接部24与前连接部61配合将连接主体2与后盖6固定。本实施例中后连接部24为外螺纹,前连接部61为内螺纹,采用内外螺纹配合的方式,将后盖6和连接主体2快速连接。还可以将后连接部24与前连接部61设计为插接式,在后连接部24外壁上设凸棱,在前连接部61内壁设置与凸棱对应的凹槽,来实现后盖6和连接主体2快速连接。

连接主体2前部形成杆体连接部,杆体连接部前端为圆台部28,圆台部28之后的杆体连接部凸段26和凹段27交替排列。采用该结构方便连接主体2插入鱼竿杆体内,将发光装置与鱼竿组装固定。连接主体2的粗段25外径与后盖6外径相匹配,一起插入二号节内。夜晚垂钓,在组装鱼竿时,将带电池5的后盖6与连接主体2组装,电池5直接接触LED灯3触脚导电发光,光纤1端面接触LED灯管33,光纤1的侧面和端面都发光,并通过透明玻纤传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