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5955发布日期:2018-11-20 18:50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塑料花盆,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在做一种花箱的内胆或者放在高架桥上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绿化的普及,现在的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居住环境,自然对各种绿化设备和设施要求也会提高。现在花箱作为提高道路绿化普及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公园、小区甚至是室内被广泛运用。市场上现在常用的塑料花盆采用pp材质,pp全称是聚丙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

但是现在市场上作为花箱内胆的PP塑料花盆是只要放进花箱或者铁架内,填上土浇水之后,就没有办法很方便的连着土一起拿出来,如果强行拿出来会造成花盆的损坏,如果要换花卉就非常的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使填土浇水之后能够方便的连着土一起拿出来,并且不会造成花盆的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对可拆卸可活动的拉手,拉杆与支杆固定连接,支杆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拉杆和连接杆背部设有等边三角形加强筋,支杆背部设有纵向直线式加强筋,不管是提起或者放下都很方便,而且不会因为土壤和水分的重量而破裂,作为花箱的内胆或放高架桥上结构稳固,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包括盆体和安装在盆体侧壁的拉手;所述拉手包括:拉杆、支杆和连接杆,所述拉杆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通过所述支杆底部的插口与所述连接杆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侧壁包括:向花盆内部凹陷形成的凸体,所述凸体顶部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杆穿过限位孔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拉杆位于限位孔顶部,所述连接杆位于限位孔底部。

优选的,盆沿设有均匀分布的侧部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拉杆和所述连接杆背部设有等边三角形加强筋,所述支杆背部设有纵向直线式加强筋,保证了拉手部分强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有与所述插口匹配的凹槽,凹槽下方设有镂空孔,当盆内泥土和苗木过重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从连接杆的底部向上安装螺丝加固,保证拉手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盆体底部中间凸起形成凸台,所述凸台周围形成储水槽,所述凸台上设有储存土壤装置、排水孔和溢水孔。

优选的,所述储存土壤装置为具有底面的锥筒结构,所述储存土壤装置能固定储存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储存土壤装置侧壁呈放射状分布有若干细缝,既能方便排水又能供植物呼吸。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是由若干小孔组成,既可以缓慢排出土壤多余的水分,而且根系呼吸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废气,水分的下渗会将土壤中的废气向下压,然后把废气从花盆的排水孔排出来,实现土壤换气,水分向上蒸发的过程中,同样会从花盆的排水孔吸入新鲜空气,供植物根部呼吸。

优选的,所述溢水孔位于所述凸台底面中间位置,且数量大于或等于一个,溢水孔是对于水位的控制,如果土壤中的水位过高,高于溢水孔顶部位置时,土壤中的水分就会直接从溢水孔排出至花盆外部。

优选的,所述储存土壤装置周围设有若干个所述排水孔。

优选的,储水槽能够将多余的水分储藏在花盆底部周围的凹槽中,保证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可以调用这部分水分保证土壤湿度。

优选的,储水槽底面设有若干圆孔,圆孔顶部高于储水槽底面,低于凸台顶部,当储水槽水位超过圆孔顶部,多余的水分会直接从圆孔排出。

优选的,花盆采用聚丙烯即pp塑料材质,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使花盆不易损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具体是做花箱的内胆或放在高架桥上,通过在花盆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体上设有限位孔,供安装的一对拉手活动,不管是提起还是放下花盆,都不会因为土壤和水分的重量而破裂,而且排水性能很好,提高了便利性、牢固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俯视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拉手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拉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拉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拉手连接杆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7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盆透视图。

在图1中:

1为盆体、11为侧壁、111为凸体、12为盆沿、121为侧部加强筋、13为凸台、131为储存土壤装置、132为排水孔、133为溢水孔、14为储水槽、2为拉手。

在图2中:

14为储水槽、141为圆孔。

在图3中:

21为拉杆、22为支杆、221为插口。

在图4中:

23为连接杆、231为凹槽、232为镂空孔。

在图5中:

21为拉杆、22为支杆、221为插口。

在图6中:

23为连接杆、231为凹槽。

在图7中:

11为侧壁、111为凸体、22为支杆、23为连接杆。

在图8中:

1111为限位孔、141为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通过在花盆盆沿设有均匀分布的侧部加强筋,而且在花盆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凸体顶部设有限位孔,供安装的拉手活动,不管是提起还是放下花盆,都不会因为土壤和水分的重量而破裂,提高了便利性、牢固性和实用性。

参见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花盆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包括:盆体1、侧壁11、凸体111、盆沿12、侧部加强筋121、凸台13、储存土壤装置131、排水孔132、溢水孔133、储水槽14、拉手2。参见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花盆俯视图,储水槽14均匀设有六个圆孔141。

参见附图3和附图4为拉手2结构示意图,拉手2包括:拉杆21、支杆22和连接杆23,拉杆21与支杆22固定连接,支杆22通过支杆22底部的插口221与连接杆23组成可拆卸式连接;参见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壁结构示意图,侧壁11包括:向花盆内部凹陷形成的凸体111;参见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凸体111顶部设有限位孔1111;支杆22穿过限位孔1111与连接杆23连接,拉杆21位于限位孔1111顶部,连接杆23位于限位孔1111底部。参见附图5和附图6为拉手背部结构示意图,拉杆21和连接杆23背部设有等边三角形加强筋,支杆22背部设有纵向直线式加强筋。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盆沿12设有均匀分布的侧部加强筋12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23设有与插口221匹配的凹槽231,凹槽231下方设有镂空孔23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盆体1底部中间凸起形成凸台13,凸台13周围形成储水槽14,凸台13上设有储存土壤装置131、排水孔132和溢水孔133。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储存土壤装置131为具有底面的锥筒结构,储存土壤装置131的侧壁呈放射状分布有若干细缝。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孔132是由若干小孔组成,组合呈圆形。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储存土壤装置131周围设有四个排水孔13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溢水孔133位于凸面13底面中间位置,数量设置有两个。

需要说明的是,花盆采用聚丙烯即pp塑料材质,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使花盆不易损坏。储存土壤装置131能固定储存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储存土壤装置131侧壁呈放射状分布有若干细缝,既能方便排水又能供植物呼吸。排水孔132既可以进行土壤呼吸又可以排水,但是由于孔比较小所以排水量较小,如果土壤中的水位过高,高于溢水孔133顶部的位置,土壤中的水分就会直接从溢水孔133排出。而且,花盆储水槽14将多余的水分储藏在花盆底部周围的凹槽中,保证在天气干旱的时候可以调用这部分水分保证土壤湿度。储水槽14底面设有六个圆孔141,当储水槽14水位超过圆孔141顶部,多余的水分会直接从圆孔141排出。

本实用新型用于花箱的内胆或者铁架内,当需要取出花盆或者更换花卉时,把力作用于拉手2的拉杆21,垂直向上拉,拉手2向上移动,就可以方便的取出花盆。当盆内泥土和苗木过重的情况下,花盆设有镂空孔232,可以方便的从连接杆23的底部向上安装螺丝加固,保证拉手的强度。而且,当作用于设有侧部加强筋121的花盆盆沿12的时候,提起还是放下都不易损坏花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pp塑料花盆,采用可拆卸可活动拉手,盆边加了加强筋,便利性和牢固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做花箱的内胆或者放在高架桥上,都不易损坏,实用性强,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