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6078发布日期:2018-10-16 17:0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住环境。垂直绿化在克服城市家庭绿化面积不足,改善不良环境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城市生态日益恶化。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共同主张是在城市中大力种植绿色植物,使绿色回归城市。

目前市场上较多的藤本植物绿化装置,通过引导绿植生长的方向使绿植生长美观,但通常浇水较为不便,通常采用人工控制装置浇水,浇水时间短则不一定浇透绿植使得影响绿植生长,浇水时间长则大量的水从出水口流出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对墙体和底面造成污染,如果在零度以下的天气还会使溢出的水结冰对过往人群造成安全隐患,如何使植物根据需要给予合适的水量,且不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浪费就成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解决了如何使植物根据需要给予合适的水量,且不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包括藤本绿植架本体,所述藤本绿植架本体内部的中间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花盆托板和第二花盆托板,所述第一花盆托板和第二花盆托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花盆盘,两个花盆盘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弧凹槽面,每个圆弧凹槽面的底部均固定连通有除水管,每个除水管远离圆弧凹槽面底部的一端均分别贯穿花盆盘、第一花盆托板、第二花盆托板,两个除水管分别延伸出第一花盆托板和第二花盆托板的下表面,两个花盆盘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藤本植物花盆,每个藤本植物花盆的底部均开设有两列排水孔,每列有十一个排水孔,所述藤本绿植架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蓄水缸,所述蓄水缸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藤本绿植架本体的顶部左右两端,所述蓄水缸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蓄水缸底部固定连通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远离蓄水缸的一端分别贯穿藤本绿植架本体的顶部、两个藤本植物花盆的底部、第一花盆托板和第二托板并且延伸至第二花盆托板的下表面,所述渗水管位于两个除水管的右侧,两个除水管远离圆弧凹槽面的一端均和渗水管固定连通,所述渗水管远离蓄水缸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余水回路管,所述余水回路管远离渗水管的一端贯穿藤本绿植架本体的右侧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渗水管的左右两侧各分别固定连通有两个V字型分支管,四个V字型分支管均位于两个藤本植物花盆的内部,四个V字型分支管外表面的底部均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管位于两个藤本植物花盆内部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孔,每个渗水孔均固定连通有给水短管,每个给水短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渗水海绵体。

优选的,所述蓄水缸为透明体,所述蓄水缸的形状为长方体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藤本绿植架本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除水管和花盆盘螺纹固定连通,所述除水管和渗水管螺纹固定连通,所述渗水管和余水回路管螺纹连通。

优选的,所述蓄水缸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渗水管左右两侧并位于每个藤本植物花盆内的部分均分别开设有五个渗水孔,每个V字型分支管的下表面并位于每个藤本植物花盆内的部分均开设有十二个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余水回路管远离除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动截制阀。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通过蓄水缸、渗水管、V字型分支管、渗水孔、给水短管和渗水海绵体的配合,并且蓄水缸里的水向下流动,使得水流的流经之路均可以通过渗水海绵体向藤本植物花盆内的土壤里渗水,通过排水孔、花盆盘、圆弧凹槽面、除水管、渗水管的配合,可方便的将藤本植物花盆内多余的水循环至渗水管,通过余水回路管可使水资源循环使用,从而解决了如何使植物根据需要给予合适的水量,且不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

2、该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通过使用透明体的蓄水缸,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通过进水管利用水泵等装置对蓄水缸加水,除水管与渗水管、花盆盘的螺纹连接方式以及渗水管和余水回路管的螺纹连接方式,使得便于拆卸安装和疏通管道,通过支架的使用可以更稳固的固定支撑住蓄水缸,通过手动节制阀可便于调节对土壤的给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给水短管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盆盘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藤本植物花盆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藤本绿植架本体、2第一花盆托板、3第二花盆托板、4花盆盘、 5圆弧凹槽面、6除水管、7藤本植物花盆、8蓄水缸、9进水管、10渗水管、 11余水回路管、12V字型分支管、13渗水孔、14排水孔、15给水短管、16 渗水海绵体、17支架、18手动截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藤本绿植架本体1,藤本绿植架本体1内部的中间和底部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花盆托板2和第二花盆托板3,第一花盆托板2和第二花盆托板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花盆盘4,两个花盆盘4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弧凹槽面5,每个圆弧凹槽面5的底部均固定连通有除水管6,每个除水管6远离圆弧凹槽面5底部的一端均分别贯穿花盆盘4、第一花盆托板2、第二花盆托板3,两个除水管 6分别延伸出第一花盆托板2和第二花盆托板3的下表面,两个花盆盘4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藤本植物花盆7,每个藤本植物花盆7的底部均开设有两列排水孔14,每列有十一个排水孔14,藤本绿植架本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蓄水缸8,蓄水缸8为透明体,蓄水缸8的形状为长方体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藤本绿植架本体1的顶部,蓄水缸8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出藤本绿植架本体1 的顶部左右两端,蓄水缸8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架17,两个支架17 的形状为长方体,蓄水缸8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9,蓄水缸8底部固定连通有渗水管10,渗水管10远离蓄水缸8的一端分别贯穿藤本绿植架本体1的顶部、两个藤本植物花盆7的底部、第一花盆托板2和第二托板3并且延伸至第二花盆托板3的下表面,渗水管10位于两个除水管6的右侧,两个除水管6远离圆弧凹槽面5的一端均和渗水管10固定连通,除水管6和花盆盘4 螺纹固定连通,除水管6和渗水管10螺纹固定连通,渗水管10和余水回路管11螺纹连通,渗水管10远离蓄水缸8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余水回路管11,余水回路管11远离渗水管10的一端贯穿藤本绿植架本体1的右侧并延伸至外部,余水回路管11远离除水管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动截制阀18,渗水管 10的左右两侧各分别固定连通有两个V字型分支管12,四个V字型分支管12 均位于两个藤本植物花盆7的内部,四个V字型分支管12外表面的底部均开设有渗水孔13,渗水管10位于两个藤本植物花盆7内部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渗水孔13,渗水管10左右两侧并位于每个藤本植物花盆7内的部分均分别开设有五个渗水孔13,每个V字型分支管12的下表面并位于每个藤本植物花盆7内的部分均开设有十二个渗水孔13,每个渗水孔13均固定连通有给水短管15,每个给水短管1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渗水海绵体16。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时,藤本植物花盆7内装满土壤种上藤本植物后,工作人员利用水泵等装置通过进水管9将蓄水缸8里的水加满,水流通过蓄水缸8底部固定连通的渗水管10向下流动,流经V字型分支管12再从V字型分支管12的下端流回渗水管10,当水流经过渗水孔 13时,给水短管15内的渗水海绵体16充分吸收水分,通过渗水海绵体16将水分渗透给藤本植物花盆7内的土壤,达到浇水目的,水流从渗水管10最后从余水回路管11流出被工作人员通过室内管道等的方式回收,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季节调节手动节制阀18使余水回路管11流出的水流量减少,则V字型分支管12内的水压增大从而加大对土壤灌溉的水量,反之相反,藤本植物花盆7内土壤的含水量过多时,可通过调节手动节制阀18使余水回路管11的水流量增加,减少对土壤的渗水量,并且通过排水孔将藤本植物花盆 7内的多余水排出至花盆盘4,花盆盘4通过圆弧凹槽面5和除水管6将水回流至渗水管10内即可。

综上所述,该该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通过蓄水缸8、渗水管10、V字型分支管12、渗水孔13、给水短管15和渗水海绵体16的配合,并且蓄水缸8里的水向下流动,使得水流的流经之路均可以通过渗水海绵体16向藤本植物花盆7内的土壤里渗水,通过排水孔14、花盆盘4、圆弧凹槽面5、除水管 6、渗水管10的配合,可方便的将藤本植物花盆7内多余的水循环至渗水管 10,通过余水回路管11可使水资源循环使用,从而解决了如何使植物根据需要给予合适的水量,且不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

并且,该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装置,通过使用透明体的蓄水缸8,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通过进水管9利用水泵等装置对蓄水缸8加水,除水管6与渗水管10、花盆盘4的螺纹连接方式以及渗水管10和余水回路管11的螺纹连接方式,使得便于拆卸安装和疏通管道,通过支架17的使用可以更稳固的固定支撑住蓄水缸8,通过手动节制阀18可便于调节对土壤的给水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