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豆芽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1664发布日期:2018-10-02 17:54阅读:34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清洗的新型豆芽罐。



背景技术:

豆芽在发豆芽期间,需要在由10%氧气+10%二氧化碳+80%氮气组成的气相氛围内发芽最为适宜,这样发出的豆芽更脆嫩、粗壮和无侧根。

而现有的豆芽罐都是采用多孔、或者栅格式的压盘和垫板,由于压盘上的栅格和孔洞的泄露,导致豆芽生发腔内的二氧化碳过多溢出、新鲜空气的过多进入及水分的过快蒸发,从而无法保证豆芽生发腔内适宜的气相氛围和保湿效果,严重影响豆芽的生长品质;此外,采用有孔或者有栅格的压盘和垫板,会使得豆芽罐的内部结构更加复杂,豆芽的根须会钻进这些孔洞缝隙中不易清洗,导致细菌容易滋生,使得发过一次豆芽后接续再发豆芽的失败率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豆芽生长品质、且易于清洗的新型豆芽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豆芽罐,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所述的罐体内设有垫板及压盘,垫板及压盘的上下表面为密封表面,垫板及压盘的边缘与罐体内侧壁相配合,压盘与垫板之间相距一段距离,压盘位于垫板的上方,压盘、垫板及罐体的内侧壁共同围成豆芽生发腔。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罐体内设置表面密封的垫板及压盘,使得气体及水分只能从垫板和压盘的边缘与罐体内壁之间的较小缝隙流通,保证了豆芽生发腔内适宜的气相氛围和保湿效果,从而提高豆芽的生长品质,且由于垫板及压盘为密封表面,豆芽的根须只能扎在垫板及压盘外表面,使得垫板及压盘更易于清洗,减少细菌滋生,提高发豆芽的成功率。

进一步地,上述的罐体的罐底中部向上凸起,且罐体的罐底中部开设有排水通孔,垫板的底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凸环,垫板置于罐体的底部,且凸环的底端低于罐底中部的排水通孔上孔口边缘。通过罐底的排水通孔可以使得垫板以上的水分流出罐体外,防止垫板上的豆芽因长时间水浸导致腐烂;且由于罐体的罐底中部向上凸起,所以在罐底边缘至排水通孔的上孔口边缘位置会有积水,而垫板底面的凸环底端又低于排水通孔的上孔口边缘,则垫板与罐底的积水共同形成水封可隔离空气从罐底的排水通孔进入垫板上的豆芽生发腔,进一步保证了豆芽生发腔内适宜的气相氛围。

进一步地,上述的罐体的内侧壁设有压盘支撑台,压盘的边缘置于压盘支撑台上,方便对压盘的承托和安装。

进一步地,上述的罐体内腔的横截面积自下往上增大,这样更方便压盘和垫板的安装摆放。

进一步地,上述的罐体的内壁、垫板及压盘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这样清洗更容易。

进一步地,上述的垫板的上表面的高度自中部向边缘变小,可以方便垫板的排水,使得垫板上无水分留存,防止豆芽腐烂。

本实用新型的豆芽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清洗,发芽成功率高,且罐体内的排水性好,可以防止豆芽的腐烂,加上豆芽生发腔内的气相氛围和保湿效果适宜,保证了豆芽的生长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豆芽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豆芽罐,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1,罐体1内设有垫板2及压盘3,垫板2及压盘3的上下表面为光滑、无通孔、不透水的密封表面,垫板2的上表面的高度自中部向边缘变小,即是垫板2的上表面中部鼓起,可以方便垫板2的排水,使得垫板2的上表面无水分留存,防止豆芽腐烂,垫板2及压盘3的边缘与罐体1内侧壁间隙配合,使得气体及水分能从垫板和压盘的边缘与罐体内壁之间的缝隙流通,而压盘3与垫板2之间相距一段距离,压盘3位于垫板2的上方,压盘3、垫板2及罐体1的内侧壁共同围成豆芽生发腔4;上述的罐体1的罐底中部向上凸起,且罐体1的罐底中部开设有排水通孔11,排水通孔11的孔径不宜太大,使罐体1内的液面高度缓慢下降为宜,垫板2的底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凸环21,垫板2置于罐体1的底部上方,且凸环21的底端低于罐底中部的排水通孔11上孔口边缘。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罐体1内设置表面密封的垫板2及压盘3,使用时,将干豆子或者已经泡发的豆子置于豆芽生发腔4内,往压盘3上方注入清水,清水从压盘3的边缘与罐体1内侧壁之间缝隙流下,待注入的清水的水面高于压盘3的高度时,则停止注水,此时罐内的全部豆子得到了清水的淹没和浸透,随着清水不断从罐体1的罐底中部的排水通孔11流出罐外,罐内的清水液位不断下降,直至最后罐内垫板2以上部分的清水全部流出,此时,罐体1的垫板2以上无任何积水,而垫板2以下在罐底边缘至排水通孔11的上孔口边缘位置会有积水,凸环21的底端则浸没在该积水液面下形成水封机构,隔离空气从罐底的排水通孔11进入垫板2上的豆芽生发腔4内,这样的环境可以保证豆子(豆芽)表面一直保持着润湿的状态,并且通过表面密封的压盘3及罐底的水封机构,尽可能较小了豆芽生发腔4内的空气流动,所以随着豆芽自己产生了二氧化碳后,罐内气相中含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而氧气逐渐减少,达到或接近无根豆芽生长所需的气相氛围。

上述的罐体1内腔的横截面积自下往上增大,这样方便压盘3和垫板2的安装摆放,且罐体1内侧壁的中部位置设有压盘支撑台12,压盘3的边缘置于压盘支撑台12上,方便对压盘3的承托和安装;此外,上述的罐体1、垫板2及压盘3可采用麦饭石、青石、上釉陶瓷、紫砂以及食品级塑料等材料制造,可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清洗起来更容易,且密封性较好。

本实施例的豆芽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容易实现,可以保证适宜的气相氛围和保湿效果,非常适宜发豆芽,豆芽的生长品质好。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