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3215发布日期:2018-11-07 20:06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爬沙虫是昆虫纲广翅目齿蛉科昆虫的俗称,被称为“动物人参”,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一种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资源昆虫。现有技术中,水生昆虫采集、运输和养殖的器具较少,已有水生昆虫运输器具,针对爬沙虫及其卵块和蛹运输与储存为一体的运输器具。但是,还没有针对爬沙虫采集、运输与养殖一体的器具。

2010年曹成全等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水生昆虫运输器具》针对水生昆虫爬沙虫的运输做了较大改善,该运输器具主要包括多个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水槽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虫槽,多个虫槽并排设置成一整体形成一个运输区,运输区与水槽成一整体,每个虫槽分别与水槽想通,连通处设置有隔板,隔板上有注水孔,水槽上设置有带孔的密封罩,相邻两个运输单元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对水生昆虫尤其是爬沙虫具有比较好的运输功能。2016年曹成全等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活体爬沙虫及其卵块和蛹的运输器具》针对爬沙虫及其卵块、蛹的活体运输有了较大的改进,该运输器具包括虫体盛放装置、隔离装置和连接系统,简单高效的解决运输过程中的打斗、拥挤、适宜温湿度保持和运输量小等难题,实现了活体爬沙虫及其卵块和蛹的高效运输,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成本,促进爬沙虫产业化发展。

虽然上述两种水生昆虫运输器具已经对爬沙虫等水生昆虫的运输有比较大的完善,但功能比较单一,且在运输及储存使用中,仍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上述器具几乎只适用于爬沙虫及其卵块和蛹的运输,养殖时需要将不同阶段的爬沙虫转移到不同的器具中养殖,操作比较繁琐,转移中易造成损失。

2、现有的水生昆虫运输器具,只是针对已经收获捕捉上岸之后的虫体分隔运输,虫体捕捉时的混合、打斗依然没有解决,虫体损失较大,且虫体捕捉上岸后,进行二次分装,增加成本。

3、使用已有器具将虫体运送至目的地后,须将虫体取出养殖,虫体在养殖池中高密度混合养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虫体的损失。

4、已有运输器具各个分离小空间相互连接,给各个虫槽补水时,可能会让爬沙虫蛹和卵块保持较多的水,影响卵块和蛹的后期养殖。

5、上述水生昆虫运输器具的两个运输单元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多个运输架相互叠加运输时,对支架(尤其是底层支架)压力较大,影响下层支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生昆虫,尤其是爬沙虫采集、储存、运输及养殖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活体爬沙虫采集、储存、运输及养殖器具。本实用新型不仅考虑运输中的运输量和成活率,还解决了采集过程中的打斗、挤压等问题,且避免了养殖过程中的自相残杀。此外,该器具还适用于其它类似习性的水生昆虫,实现一种器具多种用途,提高器具的使用范围,促进爬沙虫产业化发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虫体盛放装置和连接系统;所述虫体盛放装置和连接系统相互配合;所述虫体盛放装置由按钮式指形管和细绳组成;所述的连接系统包括连接绳、挂钩、安全扣和连接扣。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式指形管的体积为50毫升,也可根据虫子的大小用合适体积的按钮式指形管代替50毫升的按钮式指形管,包括按钮式指形管管体和管盖;所述按钮式指形管的管壁上有孔透气,防止虫子因缺氧而死亡。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式指形管的管盖与另一面管壁通过细绳相连接固定以防止管盖松动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将多个按钮式指形管固定在似皮带状材料上,指形管与似皮带状材料紧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和挂钩,使用时将两端挂钩与连接扣相连固定在人的腰上。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可单独相连,固定于运输箱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活体爬沙虫的采集、运输与养殖装置,包括虫体盛放装置和连接系统,所述虫体盛放装置由按钮式指形管和细绳(或类似材料)组成。所述的连接系统是指将按钮式指形管与长条形软质韧性似皮带材料连接固定;长条形软质韧性似皮带材料两端有挂钩或扣子,使用时可相连接固定在人身上。虫体盛放装置和连接系统相互配合,可以提高捉虫的效率以及捉虫的方便性,简单高效的解决运输过程中的打斗、拥挤、适宜温湿度保持和运输量小等难题,且单头养殖避免爬沙虫养殖过程中的自相残杀,促进爬沙虫的产业化发展。

2、本实用新型中,运输器具设计为一层结构,指形管具有永久固定和可取下更换两种。在使用中不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按钮式指形管的体积大小也可选用两种不同的指形管,按钮式指形管的管壁上具有透气孔,防止虫子因缺氧死亡,提高虫体成活率。

3、本实用新型中,按钮式指形管的管壁上具有透气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入湿透海绵,在运输中可长时间保持适宜的湿度,提高活体运输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

4、本实用新型中,盛虫层大小适宜,适合携带和运输,每个盛虫按钮式指形管可较好的容纳一头虫子,对于少数体型较大的爬沙虫,可放入体积较大的按钮式指形管中。使用此虫体的运输及储存器具,更好的提高运输功能,节约空间,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按钮式指形管单独盛放一只爬沙虫,解决了爬沙虫运输中自相残杀、拥挤等问题,提高了活体运输效率。盛虫层底面具有海绵,使用时,先将海绵湿透,在运输中可长时间保持适宜的湿度。

6、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活体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及储存、养殖器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可重复利用,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及储存、养殖,对其它类似的水生昆虫也适用,适用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的养殖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可调节伸缩带,2-按钮式指形管体,3-细绳或类似材料,4-连接绳,5-按钮式指形管盖,6-腰带,7-挂钩,8-连接扣,9-安全扣,10-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爬沙虫的采集、运输和养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虫体盛放装置和连接系统;所述虫体盛放装置和连接系统相互配合;所述虫体盛放装置由按钮式指形管和细绳组成;所述的连接系统包括连接绳、挂钩、安全扣和连接扣。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式指形管的体积为50毫升,也可根据虫子的大小用合适体积的按钮式指形管代替50毫升的按钮式指形管,包括按钮式指形管管体和管盖;所述按钮式指形管的管壁上有孔透气,防止虫子因缺氧而死亡。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式指形管的管盖与另一面管壁通过细绳相连接固定以防止管盖松动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将多个按钮式指形管固定在似皮带状材料上,指形管与似皮带状材料紧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和挂钩,使用时将两端挂钩与连接扣相连固定在人的腰上。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可单独相连,固定于运输箱中。

使用该器具时,调节可调节伸缩带,将挂钩与安全扣上的连接扣连接,固定于人腰上。捉到虫子后,打开按钮式指形管盖,放入虫体并盖上,一条条带放满虫体后,取下安全扣,直接更换一条条带,连接安全扣继续捕捉。捕捉完成后,将安全扣取下留存,利用条带上的挂钩固定条带于运输箱,直接运输,之后取下条带消毒后直接放入养殖池养殖。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