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栽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113发布日期:2019-01-13 16:0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栽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苗木栽种机。



背景技术:

北方地区乔灌木覆膜种植技术属于现代化农业生产领域先进生物培育技术范畴,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或苗圃种植,据权威媒体报道,中国待绿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0%以上,需要栽植数以百亿计的苗木,主要以北方干旱、半干旱土地为主,此区域内水源紧缺,难以满足数以百亿计的苗木种植需水量,在缺水地区,苗木成活率低于40%,苗木栽植适宜在3-4月份,但北方地区雨季在6-9月份,新种植苗木初期需水不能保证。

传统的苗木栽种方式多为人力栽种,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兼具挖掘种植坑、浇水和覆膜等多个栽种步骤,同时北方地区由于土质和天气等原因,若不对土地进行覆膜无法锁定土壤中的水分,导致苗木存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挖掘、浇水和覆膜为一体并且苗木存活率较高的苗木栽种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苗木栽种机,包括基座、支撑板、控制开关、立柱、固定板、挖掘系统、浇水系统和覆膜系统,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基座前端面与后端面,支撑板上开设有孔洞,固定螺栓安装在孔洞内,所述基座底端还设置有滚轮;

所述挖掘系统包括电机、螺旋钻以及蓄电池,蓄电池安装在基座内,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接,固定板通过立柱与基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螺旋钻上端与电机下端相连接,基座内开设有与螺旋钻匹配的转动圆孔,使用时,打开电机开关,电机下端安装的螺旋钻进行工作,在土地上钻出一些十一栽种苗木的大小适宜的孔;

所述浇水系统包括机架、浇水组件和控制杠杆,浇水组件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水阀,水阀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衔接处,出水管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安装架和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水阀包括阀体、阀杆、阀塞和复位弹簧,阀体包括一体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与中阀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上隔板,中阀体与下阀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可供阀杆穿过的中心通孔,上隔板上围绕该中心通孔分布有多个进水孔,下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出水孔,阀杆沿阀体的轴向贯穿设置在阀体内,阀杆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和阀塞,复位弹簧设置在上隔板与阀塞之间,阀塞与阀杆之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套设在阀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上隔板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阀塞固定连接,且下阀体的出水孔直径小于阀塞的直径,控制杠杆的一端由出水管伸入阀体内并与阀杆的下端铰接,控制杠杆的另一端从机架伸出,摇动控制杠杆,控制杠杆打开阀塞对幼苗进行浇水,在浇水的同时水阀内的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送苗结束后,送苗摇杆复位,与此同时水阀内的复位弹簧由于弹性形变开始伸展,在伸展的同时带动阀塞嵌套在阀体底部的凹槽,停止浇水,可对浇水的量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随时根据需求调节出水量的大小,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所述覆膜系统包括连接固定杆和设置在连接固定杆下侧的犁头固定连接杆,所述犁头固定连接杆上侧设有木板,连接固定杆中部设有薄膜支撑杆,所述薄膜支撑杆与连接固定杆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薄膜支撑杆表面转动设有薄膜,薄膜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犁头固定连接杆两端设有犁头,所述犁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犁头固定连接杆上,先将需要覆的薄膜穿在薄膜支撑杆上,将连接固定杆和薄膜支撑杆连接处用螺钉拧紧,之后根据薄膜宽度调整好犁头在犁头固定连接杆上的距离,用螺钉拧紧,手动将薄膜起始边固定,推动该装置,薄膜随之转动,薄膜后方的犁头翻起两侧的土壤将薄膜两边覆埋,轻松完成大片面积农田覆膜。

上述的苗木栽种机,所述浇水系统设置在固定板的上端面。

上述的苗木栽种机,所述覆膜系统可拆卸地与立柱相连。

上述的苗木栽种机,所述支撑板、孔洞以及固定螺栓均为两组,两组支撑板规格相同,两组孔洞规格相同,两组固定螺栓规格相同,立柱与固定器均为四组,四组立柱规格相同,四组固定器规格相同。

上述的苗木栽种机,所述控制杠杆呈S形结构,控制杠杆的中部通过定位销铰接在安装板上。

上述的苗木栽种机,所述复位弹簧为锥形弹簧,复位弹簧的小径端与上隔板固定连接,其大经端与阀塞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座内开设有与螺旋钻匹配的转动圆孔,使用时,打开电机开关,电机下端安装的螺旋钻进行工作,在土地上钻出一些十一栽种苗木的大小适宜的孔,具有打孔挖掘的功能,在控制杠杆和复位弹簧组合结构的操作下,可对浇水的量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随时根据需求调节出水量的大小,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同时覆膜系统对栽种好苗木的田地进行覆膜,以增加土壤保持较高含水量的时长,适用于提高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苗圃种植的成活率、以及改善北方地区采用该技术种植苗木的生长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挖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覆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2、3所示,

一种苗木栽种机,包括基座1、支撑板2、控制开关3、立柱4、固定板5、挖掘系统、浇水系统和覆膜系统,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基座前端面与后端面,支撑板上开设有孔洞,固定螺栓安装在孔洞内,所述基座底端还设置有滚轮;

所述挖掘系统包括电机61、螺旋钻62以及蓄电池,蓄电池安装在基座内,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接,固定板5通过立柱4与基座1固定连接,且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端面,螺旋钻上端与电机下端相连接,基座内开设有与螺旋钻匹配的转动圆孔,使用时,打开电机开关,电机下端安装的螺旋钻进行工作,在土地上钻出一些十一栽种苗木的大小适宜的孔;

所述浇水系统包括机架71、浇水组件和控制杠杆75,浇水组件包括进水管721、出水管722和水阀723,水阀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衔接处,出水管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安装架73和安装板74固定在机架上,水阀包括阀体724、阀杆725、阀塞726和复位弹簧727,阀体包括一体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与中阀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上隔板,中阀体与下阀体的连接处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可供阀杆穿过的中心通孔,上隔板上围绕该中心通孔分布有多个进水孔,下隔板的中心设置有出水孔,阀杆沿阀体的轴向贯穿设置在阀体内,阀杆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的杆体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和阀塞,复位弹簧设置在上隔板与阀塞之间,阀塞与阀杆之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套设在阀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上隔板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阀塞固定连接,且下阀体的出水孔直径小于阀塞的直径,控制杠杆的一端由出水管伸入阀体内并与阀杆的下端铰接,控制杠杆的另一端从机架伸出,摇动控制杠杆,控制杠杆打开阀塞对幼苗进行浇水,在浇水的同时水阀内的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送苗结束后,送苗摇杆复位,与此同时水阀内的复位弹簧由于弹性形变开始伸展,在伸展的同时带动阀塞嵌套在阀体底部的凹槽,停止浇水,可对浇水的量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随时根据需求调节出水量的大小,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所述覆膜系统包括连接固定杆81和设置在连接固定杆下侧的犁头固定连接杆82,所述犁头固定连接杆上侧设有木板821,连接固定杆中部设有薄膜支撑杆811,所述薄膜支撑杆与连接固定杆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薄膜支撑杆表面转动设有薄膜812,薄膜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滚轮83,所述犁头固定连接杆两端设有犁头84,所述犁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犁头固定连接杆上,先将需要覆的薄膜穿在薄膜支撑杆上,将连接固定杆和薄膜支撑杆连接处用螺钉拧紧,之后根据薄膜宽度调整好犁头在犁头固定连接杆上的距离,用螺钉拧紧,手动将薄膜起始边固定,推动该装置,薄膜随之转动,薄膜后方的犁头翻起两侧的土壤将薄膜两边覆埋,轻松完成大片面积农田覆膜。

所述浇水系统设置在固定板的上端面。

所述覆膜系统可拆卸地与立柱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板、孔洞以及固定螺栓均为两组,两组支撑板规格相同,两组孔洞规格相同,两组固定螺栓规格相同,立柱与固定器均为四组,四组立柱规格相同,四组固定器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杠杆呈S形结构,控制杠杆的中部通过定位销铰接在安装板上。

所述复位弹簧为锥形弹簧,复位弹簧的小径端与上隔板固定连接,其大经端与阀塞固定连接。

基座内开设有与螺旋钻匹配的转动圆孔,使用时,打开电机开关,电机下端安装的螺旋钻进行工作,在土地上钻出一些十一栽种苗木的大小适宜的孔,具有打孔挖掘的功能,在控制杠杆和复位弹簧组合结构的操作下,可对浇水的量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随时根据需求调节出水量的大小,从而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同时覆膜系统对栽种好苗木的田地进行覆膜,以增加土壤保持较高含水量的时长,适用于提高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或苗圃种植的成活率、以及改善北方地区采用该技术种植苗木的生长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