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粉末状肥料喷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413发布日期:2018-10-30 21:1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粉末状肥料喷施机。



背景技术:

在施加粉末状肥料时,如果采用人工抛洒的方式,劳动量大,容易造成扬尘污染。但是,现有的施肥机具普遍是中大型器械,适用于较大面积的耕地施肥,对于小面积的作业面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粉末状肥料喷施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小面积作业面,使用方便灵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粉末状肥料喷施机,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四角分别固定有滚轮组,车体底部中心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千斤顶,千斤顶的活塞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销柱,车体顶部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有旋转柱,旋转柱上固定有肥料罐,肥料罐底部设置有喷嘴,车体上设置有环形通槽,喷嘴活动插接在环形通槽内,车体上固定安装有压缩空气罐,压缩空气罐通过减压阀连接至肥料罐,肥料罐上安装有手柄;滚轮组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顶板,顶板底部轴接有两个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之间通过第一弹簧体连接,第一连杆底端连接有车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底端通过万向节连接有车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相互活动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与万向节连接,外套管与顶板轴接,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通过第二弹簧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肥料罐与车体分离设置,在车体移动过程中,肥料罐可以围绕旋转柱转动,从而实现喷嘴不同方位的均匀喷射。利用压缩空气对肥料进行驱动,通过调节减压阀可以实现施肥量的控制。当需要进行掉头时,使用千斤顶将车体顶起,销柱插入土壤进行固定,然后将车体进行旋转至正确的行进方向,再将车体下方,便可完成原地掉头,无需额外空间,特别适用于25-100平方米的小面积耕地施肥。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由两个活动连接的车轮组成,第一连杆可伸缩,可以提高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稳定性,便于车体跨越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滚轮组的结构图。

图中:1、车体;2、滚轮组;3、千斤顶;4、活塞;5、销柱;6、第二轴承;7、旋转柱;8、肥料罐;9、喷嘴;10、环形通槽;11、压缩空气罐;12、减压阀;13、手柄;14、顶板;15、第一连杆;16、第一弹簧体;17、车轮;18、万向节;19、内套管;20、外套管;21、第二弹簧体;22、第一轴承;23、滑槽;24、橡胶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底部四角分别固定有滚轮组2,车体1底部中心通过第一轴承22连接有千斤顶3,千斤顶3的活塞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销柱5,车体1顶部通过第二轴承6连接有旋转柱7,旋转柱7上固定有肥料罐8,肥料罐8底部设置有喷嘴9,车体1上设置有环形通槽10,喷嘴9活动插接在环形通槽10内,车体1上固定安装有压缩空气罐11,压缩空气罐11通过减压阀12连接至肥料罐8,肥料罐8上安装有手柄13;滚轮组2包括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顶板14,顶板14底部轴接有两个第一连杆15,第一连杆1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体16连接,第一连杆15底端连接有车轮17。通过将肥料罐8与车体1分离设置,在车体1移动过程中,肥料罐8可以围绕旋转柱7转动,从而实现喷嘴9不同方位的均匀喷射。利用压缩空气对肥料进行驱动,通过调节减压阀12可以实现施肥量的控制。当需要进行掉头时,使用千斤顶3将车体顶起,销柱5插入土壤进行固定,然后将车体1进行旋转至正确的行进方向,再将车体1下方,便可完成原地掉头,无需额外空间,特别适用于小面积的耕地施肥。第一连杆15底端通过万向节18连接有车轮17。第一连杆15包括相互活动套接的内套管19和外套管20,内套管19与万向节18连接,外套管20与顶板14轴接,内套管19和外套管20之间通过第二弹簧体21连接。滚轮组2由两个活动连接的车轮17组成,第一连杆15可伸缩,可以提高车轮17与地面的接触稳定性,便于车体1跨越障碍物。

另外,在外套管20的外侧壁设置有滑槽23,滑槽23内滑动设置有橡胶滑块24,第一弹簧体16连接在橡胶滑块24上。在第一连杆15发生转动和伸缩的过程中,第一弹簧体16可以随着橡胶滑块24产生对应的连接角度变化,从而提高第一连杆15之间的受力的均匀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