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地牡丹种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433发布日期:2018-11-02 20:3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林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林地牡丹种植工具。



背景技术: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到世界各地。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根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牡丹幼苗移载时需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在林地中移栽,但现有技术中的移栽工具无法适应林地山地的复杂土壤条件,不适于牡丹幼苗的林地移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地牡丹种植工具,适用于在林地中移栽牡丹,其中可拆卸的刀具部分用于修剪牡丹根部,铲头部分便于插入砂石较多的硬质土壤中,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林地牡丹种植工具,包括把手组件、铲柄和铲头,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手柄、连接管和可拆卸的刀具,其中连接管上端与手柄固连,连接管下端与所述刀具尾部螺纹连接,所述铲柄上端套装于所述连接管上,且所述铲柄上端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和铲柄相连时,所述刀具容置于所述铲柄上端的内孔中,所述铲柄下端与所述铲头固连,在所述铲柄下部固设有脚踏件。

所述铲柄上和所述手柄上均设有防滑橡胶套。

所述铲柄下端与所述铲头焊接固连,所述脚踏件与所述铲柄焊接固连。

所述铲柄和手柄均为空心钢管制成,所述脚踏件和铲头均为条形方钢制成。

所述铲头尖部为钝尖楔形。

所述连接管与手柄呈“丁”字型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林地中移栽牡丹,其中可拆卸的刀具部分用于修剪牡丹根部,铲头部分便于插入砂石较多的硬质土壤中,工作效率高且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较大力,且不易变形,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把手组件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铲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铲头示意图。

其中,1为手柄,2为连接管,3为刀具,4为铲柄,5为脚踏件,6为铲头,7为把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把手组件7、铲柄4和铲头6,所述把手组件7包括手柄1、连接管2和刀具3,连接管2上端与手柄1中部垂直焊接固连,这样连接管2与手柄1便呈“丁”字型,连接管2下端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刀具3尾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刀具3即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所述连接管2下端的安装孔内,使用时旋拧所述刀具3尾部可将所述刀具3装上或卸下,所述铲柄4上端套装于所述连接管2上,且所述铲柄4上端内孔壁与所述连接管2下端外壁为螺纹连接,旋拧所述把手组件7即可将把手组件7与所述铲柄4连接或分离,所述连接管2和铲柄4相连时,所述刀具3容置于所述铲柄4上端的内孔中,所述铲柄4下端与所述铲头6焊接固连,另外所述铲柄4下部焊接有脚踏件5,所述脚踏件5为条状且与所述铲柄4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铲柄4和手柄1均为空心钢管制成,所述脚踏件5和铲头6均为条形方钢制成,在所述铲柄4中部和所述手柄1上均设有防滑橡胶套,如图4所示,所述铲头6尖部为钝尖楔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旋拧把手组件7将刀具3由铲柄4上端抽出,再旋拧刀具3将所述刀具3卸下,所述刀具3卸下后用于修剪待移栽的牡丹2~3年幼苗根部,修剪完毕后将把手组件7装回铲柄4上,将铲头6向下插入土壤,并用力踩踏所述脚踏件5,挖出一个种植坑,然后将1~2株牡丹幼苗放入种植坑中,保持牡丹幼苗上端露在坑外且最高端距离地表3~5cm,然后培土至坑深度的70%,再向上提拉牡丹幼苗2~3cm,继续培土,培土完成后压实土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