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开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2198发布日期:2018-11-23 18:29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雏鸡开食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雏鸡开食槽。



背景技术:

我国是鸡蛋和鸡肉的消费大国也是蛋鸡和肉鸡的养殖大国,鸡蛋和鸡肉的每年消费量现已居世界第一位。由于雏鸡前期体型太小和育雏舍内高温高湿的环境,雏鸡前期必须人工喂食,开食的行业用语是指雏鸡孵化出壳后第一日或前几日采食。现有雏鸡开食时使用的都是开始盘,形状规格不同但都是平面的,这样的结构在实用时会产生四大问题:一、浪费饲料,雏鸡在开始盘中采食时是进入到开始盘中的,雏鸡在采食的过程中是不断运动的,这样会让一部分饲料抛洒到开始盘外边,造成饲料浪费。由于雏鸡是进入开始盘内采食的,雏鸡的粪便也会排在开始盘中与饲料混在一起,雏鸡最后也不能把饲料完全吃完,这样也形成了饲料的浪费。二、造成疾病传播,由于雏鸡是进入开始盘内采食的,雏鸡的粪便也会排在开始盘中与饲料混在一起,开始盘不能有效阻隔因粪便传染的疾病,如果雏鸡个别有疾病,其它健康的雏鸡会在采食的过程中通过与粪便的接触被传染。三、费工费时。现有技术产品一次不能添加过多的饲料,添加过多的饲料会形成更加严重的浪费,因为一次不能添加过多的饲料,就会在短时间内多次上料,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也增加了用工成本。四、饲料容易变质,平面开食盘由于饲料大面积与鸡舍内高温高湿环境接触,饲料容易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雏鸡开食槽,克服了原有的设备普遍存在的浪费饲料、雏鸡粪便与饲料混合在一起、工人需频繁喂料、饲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易变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雏鸡开食槽包括槽体,分别置于槽体长形两端的一侧挡壁及另侧挡壁,在槽体内设有底部宽上口窄成内倾结构的食物槽,在开食槽的开口处上方置有一个挡鸡杆。

进一步,食物槽的上端部距离底部的长度为4-5cm;食物槽长侧壁上端与挡鸡杆下端之间的间隙为3-3.5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开食槽是立体结构,并且雏鸡采食时身体不能进入到开食槽内,不会对饲料造成浪费和污染,一次可以添加足够的饲料减少用工,而且开食槽密闭性好,饲料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不变质。

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疾病传播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槽体,2—一侧挡壁,3—挡鸡杆,4—食物槽,5—另侧挡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根据图1—图3所示,该雏鸡开食槽包括槽体1,分别置于槽体1长形两端的一侧挡壁2及另侧挡壁5,在槽体1内设有底部宽上口窄成内倾结构的食物槽4,形成一个向内倾斜的角度,饲料在雏鸡采食时就不会抛洒到外边形成浪费;在开食槽的开口处上方置有一个挡鸡杆3,让雏鸡头部能进去采食身体不能进入,这样设计雏鸡的粪便就不会排泄在开食槽内,对饲料形成污染,减少疾病的传播。整个槽体的设计给饲料提供良好的密闭性,让饲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变质。

作为优选,食物槽4的上端部距离底部的长度为4-5cm;食物槽4长侧壁上端与挡鸡杆3下端之间的间隙为3-3.5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通过限制让雏鸡的头部只能进入采食槽内进行采食,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减少疾病传播、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整个槽体的设计给饲料提供良好的密闭性,让饲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变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一、开食槽内添加饲料;二、放入雏鸡笼内;三、雏鸡采食;四、用完后清洗。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