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及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836发布日期:2019-01-02 21:2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及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及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收获机械,其变速箱多数采用滑动齿轮换挡方式,而这种换挡方式的结构造成谷物收获机械的不足处在于:易出现变速箱调档、脱档现象,而且换挡冲击大、噪声较大;并且传统的变速箱换挡方式,由于响应速度慢、换挡不灵活,不利于谷物收获机械的提速,渐渐无法满足客户对高性能农业机械的要求。

基于上述收获机换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及收获机,旨在解决现有收获机换挡容易造成脱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包括变速齿轮、档齿轮以及啮合套;变速齿轮包括多个;档齿轮包括多个;多个变速齿轮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并分别和多个档齿轮相啮合;啮合套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位于相邻两个变速齿轮之间,并可与变速齿轮相啮合,用于切换档位。

进一步地,变速齿轮包括I变速齿轮、II变速齿轮以及III变速齿轮;档齿轮包括I档齿轮、II档齿轮以及III档齿轮;I变速齿轮与I档齿轮相啮合;II变速齿轮与II档齿轮相啮合;III变速齿轮与III档齿轮相啮合;啮合套位于III变速齿轮和II变速齿轮之间,以及位于I变速齿轮和III变速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二传动轴;I档齿轮、II档齿轮以及III档齿轮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

进一步地,当啮合套和I变速齿轮啮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第I档;或,当啮合套和II变速齿轮啮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第II档;或,当啮合套和III变速齿轮啮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第III档;或,当啮合套未与变速齿轮啮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空档。

进一步地,变速齿轮上还设有副齿轮;副齿轮用于和啮合套相啮合,以使啮合套和变速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收获机,包括有行走系统;行走系统为上述所述的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变速箱、HST装置以及行走机构;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设置于变速箱上;变速箱通过HST装置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变速箱与行走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行走机构包括有驱动轮、支重轮、履带、托轮、导轨以及导向轮;驱动轮和导向轮分别套设于履带两端,驱动轮与变速箱传动连接;导轨设置于履带内;支重轮和拖轮通过支架设置于收获机车架上,并位于导轨内滚动。

进一步地,履带为宽幅450mm或500mm。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换挡行走系统结构布置紧凑,成本低廉,并能同时实现换挡作业和工作作业,在实现谷物收获机提速时,能够改善谷物收获机械操纵稳定性,减少掉档、脱档现象,使谷物收获机械作业速度平稳可靠,降低了工作噪音,操作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收获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HST装置;2、变速箱;3、车架;4、驱动轮;5、支重轮; 6、履带;7、托轮;8、导轨;9、导向轮;10、I变速齿轮;20、I档齿轮;30、III变速齿轮;40、III档齿轮;50、II变速齿轮;60、II档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包括变速齿轮、档齿轮以及啮合套;变速齿轮包括多个;档齿轮包括多个;多个变速齿轮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并分别和多个档齿轮相啮合;啮合套设置于第一传动轴n1上,位于相邻两个变速齿轮之间,并可与变速齿轮相啮合,用于切换档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啮合套换挡机构替换原有的齿轮换挡机构安装在变速箱箱体内,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换挡变速,有益之处在于,改变传统的齿轮啮合换挡变速,利用啮合套换挡变速,能够高效地实现换挡变速,减少掉档、脱档现象、降低噪音,使谷物收获机械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安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变速齿轮包括I 变速齿轮10、II变速齿轮50以及III变速齿轮30;档齿轮包括I档齿轮 20、II档齿轮60以及III档齿轮40;I变速齿轮10与I档齿轮20相啮合,用于驱使行走系统处于I档运行;II变速齿轮50与II档齿轮60相啮合,用于驱使行走系统处于II档运行;III变速齿轮30与III档齿轮 40相啮合,用于驱使行走系统处于III档运行;啮合套A位于III变速齿轮30和II变速齿轮50之间,以及啮合套B位于位于I变速齿轮10和III 变速齿轮30之间,分别用于和I变速齿轮10、II变速齿轮50以及III 变速齿轮30啮合,以调整换挡行走系统的档位。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二传动轴n2;I档齿轮20、II档齿轮60以及III档齿轮40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n2,第二传动轴n2起到支撑平衡的作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啮合套A和I 变速齿轮啮10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第I档;或,当啮合套B和II变速齿轮啮50合时,行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第II档;或,当啮合套A或啮合套B和III变速齿轮30啮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第III档;或,当啮合套未与变速齿轮啮合时,换挡行走系统处于空档;通过移动啮合套实现档位切换,换挡时轮齿不参与换挡,换挡时承受换挡冲击载荷的结合齿齿数较多,不会过早损坏,与齿轮啮合换挡相比换挡行程变小,提高操作舒适度,从而便于收获机械提速,满足客户对高性能农业机械的要求。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变速齿轮上还设有副齿轮;副齿轮用于和啮合套相啮合,以使啮合套和变速齿轮相啮合;换挡时轮齿不参与换挡,换挡时承受换挡冲击载荷的结合齿齿数较多,不会过早损坏。

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收获机,包括有行走系统;行走系统为上述所述的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变速箱 2、HST装置1以及行走机构;收获机换挡行走系统设置于变速箱2上;变速箱2通过HST装置1与发动机传动连接;变速箱2与行走机构传动连接;具体为,收获机动力为柴油机,发动机的输出带轮驱动,通过皮带和HST 装置中的泵使变速箱中的输入齿轮回转,动力输入变速箱,通过啮合套换挡机构实现变换变速,让通过输出齿轮将动力传送驱动轮,驱动轮驱动履带运转,实现工作状态;在动力传到变速箱后,通过驱动轮将动力传送到轮系,实现谷物收获机的前行,利用变速箱改变传动比实现换挡变速。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包括有驱动轮4、支重轮5、履带6、托轮7、导轨8以及导向轮9;驱动轮4和导向轮9分别套设于履带6两端,驱动轮4与变速箱2传动连接;导轨8 设置于履带6内;支重轮5和拖轮7通过支架设置于收获机车架3上,并位于导轨8内滚动;进一步地,履带6为宽幅450mm或500mm;行走机构的导向轮直径变大,有效防止履带脱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收获机还具备转向功能,转向功能的结构是,发动机的输出带轮驱动装HST装置动力输入带轮,通过输入齿轮将动力传入变速箱2,变速箱2分别将动力通过驱动轮4传输到两条履带6;左转向离合器制动时,转向离合器上的离合齿轮与中央齿轮分离,并通过制动摩擦片使左驱动轴停止转动,从而达到左转向;同理,当右转向离合器制动时,向右运动;当左右转向离合器同时制动时,左右驱动轴同时停止转动,有效的维持履带的正常运转;发动机的输出带轮驱动通过皮带、HST中的泵使变速箱中的输入齿轮回转,动力输入变速箱,变速箱将动力传送到两个履带,通过离合器制动实现转向。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换挡行走系统结构布置紧凑,成本低廉,并能同时实现换挡作业和工作作业,在实现谷物收获机提速时,能够改善谷物收获机械操纵稳定性,减少掉档、脱档现象,使谷物收获机械作业速度平稳可靠,降低了工作噪音,操作更加舒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