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0778发布日期:2018-11-16 20:2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播种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播种操作简便,且能够准确对位播种的手持式的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春季是播种的好时节,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其原则是使作物在田间的分布合理,地力和光能的利用充分,又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和便于栽培管理。实际生产中,除规模化生产使用机播、畜播外,撒播依然是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播种手段之一。撒播是一种古老而粗放的播种方式,大多用手工操作,简便,但种子不易分布均匀,致使后期不便管理。目前撒播主要用于中药材、水稻、油菜等作物的苗床播种或蔬菜、牧草等的播种。然而,有些种子外壳锋利,不便徒手抓捏,加上长时间的人力手工撒播,容易使人产生腰膝酸软、手臂麻困的感觉,导致撒播效果更差,严重影响播种均匀度和后期的生产管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620930781.9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持播种装置,包括种杯、阀门、转子和手动摇杆;所述种杯为一容器;所述阀门设置于种杯的底部;所述转子设置于阀门的正下方;所述手动摇杆设置于种杯的一侧,通过传动组件一与转子相连接。通过在种杯底部设置阀门实现对于种子出入的控制,通过手动摇杆控制转子转动,使得落入转子上的种子实现均匀播种。该种播种装置需要一手固定种杯,另一手摇摇杆进行播种,需双手同时操作;且手摇摇杆时一次播撒多颗种子,适用于大面积的播撒。当需要播种至精确点时,如在育苗杯或大棚的育苗海绵上进行播种时,上述播种装置就无法准确对位播种,所以,还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播种操作简便,且能够准确对位播种的手持式的播种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另辟途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播种操作简便,且能够准确对位播种的手持式的播种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播种工具,包括播种钳及存储盒,所述播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均包括手柄和钳嘴,所述钳嘴形成有导料通道;

所述存储盒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安装座内的存储壳体,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座的第一通孔通过一导管连接所述导料通道;

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手柄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带动存储壳体转动,进而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错开位置和对应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存储壳体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导管传导至导料通道,再通过导料通道输出,实现播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料通道由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钳嘴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导料通道具有一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接所述导管,所述输出口的尺寸小于待播种的种子的直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钳嘴张开时,所述输入口扩大,进而输出种子。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通道呈锥形通道,其大口为所述导料通道的输入口,其小口为所述导料通道的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钳柄的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钳柄的手柄通过一曲柄连接所述存储壳体,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通过该曲柄带动存储壳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钳柄的手柄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钳柄的手柄开设有垂直于第一方向的长槽让位孔,所述曲柄枢接于该长槽让位孔内,以让位该曲柄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移动量。

再进一步的,所述曲柄包括:固定连接存储壳体的第一连接轴、枢接于第二钳柄的手柄上的第二连接轴以及连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第一连接轴之间和/或连接杆与第二连接轴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第一连接轴和/或连接杆与第二连接轴的连接端还设有一夹紧结构,通过该夹紧结构实现连接杆与第一连接轴和/或连接杆与第二连接轴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钳柄的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存储壳体上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一齿轮,所述第二钳柄的手柄上固定有一齿带并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通过齿带带动齿轮及转轴旋转,进而带动存储壳体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上还开设有裸露区,所述存储壳体还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存储壳体的转动使第三通孔在隐藏和暴露于安装座的裸露区的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手柄之间设有一弹性件,并通过该弹性件的弹力使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手柄保持张开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需要播种时,只要单手握住播种钳的手柄,带动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相对移动,进而带动存储壳体转动,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存储壳体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导管传导至导料通道,再通过导料通道输出,实现播种。单次操作可播种1至3颗种子,且能够准确对位播种,具有结构简单,单手操作、播种操作简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播种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播种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另一方向的播种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播种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播种工具的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播种工具的曲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播种工具,包括播种钳及存储盒,所述播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所述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均包括手柄和钳嘴,即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和钳嘴112,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和钳嘴122,所述第一钳柄11的钳嘴112和第二钳柄12的钳嘴122的相对面均向内凹陷并共同围合形成一导料通道13,所述导料通道13呈圆锥体结构,其大口为所述导料通道13的输入口,其小口为所述导料通道13的输出口,所述钳嘴上开设有一连接所述输入口的连接口13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输出口的尺寸小于待播种的种子的直径,在闭合时能够卡住种子,所述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的钳嘴张开时,所述输入口扩大,进而输出种子。

所述存储盒包括安装座20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安装座20内的存储壳体30,所述安装座20和存储壳体30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所述安装座20的第一通孔21通过一导管40连接连接口131,进而连接所述导料通道13的输入口。

所述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固定有一安装架60,所述安装座21通过螺栓61固定螺接于该安装架60上,进而与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通过一曲柄50连接所述存储壳体30,所述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的相对移动,通过该曲柄50带动存储壳体30转动,进而使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在错开位置和对应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相对应时,存储壳体30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31、第一通孔21及导管40传导至导料通道13,再通过导料通道13输出,实现播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开设有垂直于第一方向的长槽让位孔123,所述曲柄50枢接于该长槽让位孔123内,以让位该曲柄5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移动量。因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和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的动作是直线运动,而曲柄50的动作是圆弧,如此设置,可同时满足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与曲柄50的动作,相互不干涉。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也可以无需设置长槽让位孔123,只是在按压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和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时,具有一定的弧度偏移,操作不便,且播种钳的手柄结构在设计上也要满足能够弧形移动,如将手柄的材质采用能够弯曲一定角度的材质替代,如橡胶等。

再进一步的,所述曲柄50包括:固定连接存储壳体30的第一连接轴51、枢接于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上的第二连接轴5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轴51和第二连接轴52之间的连接杆53,所述连接杆53与第一连接轴51之间和连接杆53与第二连接轴52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即连接杆5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31和第二连接孔532,所述第一连接轴51和第二连接轴52插设固定于连接杆53两端的第一连接孔531和第二连接孔532内,方便组装更换。再具体的,所述连接杆53与第一连接轴51的的连接端还设有一夹紧结构,该夹紧机构包括由第一连接孔531延伸出的二弹性舌片533以及穿设于二弹性舌片533之间的紧固螺锁件534,所述紧固螺锁件534对二弹性舌片533进行压合或松开,进而实现夹紧结构对第一连接轴51的夹紧或松开,如此设置,可实现调整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与存储壳体30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的相对位置,方便调试。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曲柄5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是所述连接杆53与第一连接轴51之间或连接杆53与第二连接轴52之间的其中一个形成可拆卸连接,又或者是连接杆53与第二连接轴52的连接端设置夹紧结构等均可。此时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的,在此不再详述。

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20为一圆筒形沿直径方向切除一半的结构,所述安装座20的一端连接有底座,所述曲柄50的第一连接轴51穿设于底座与存储壳体30连接;所述安装座20已切除的另一半形成裸露区,所述存储壳体30还开设有第三通孔32,所述存储壳体30的转动使第三通孔32在隐藏和暴露于安装座20的裸露区的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三通孔32对应第二通孔31,如此设置,若种子卡在第一通孔21或第二通孔31上时,可通过第三通孔32进行处理异常,处理方便。具体的,该第三通孔32在正常工作时可通过一柱塞密封,不会导致种子撒落。在其他实施例中,裸露区也可以是由安装座20的侧壁上开设一窗口形成。

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壳体30为具有一开口的圆柱形中空壳体,该开口形成入料口,该开口盖合一密封盖301。

其具体操作如下:将种子放入存储壳体30内,需要播种时,只要单手握住播种钳的手柄,带动所述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相对移动,进而带动存储壳体30转动,使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31相对应,存储壳体30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31、第一通孔21及导管40传导至导料通道13,再通过导料通道13输出,实现播种。单次操作可播种1至3颗种子,且能够准确对位播种,具有结构简单,单手操作、播种操作简便等特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播种工具,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将实施例一中的曲柄结构替换成:所述存储壳体30上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一齿轮,所述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上固定有一齿带并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的相对移动,通过齿带带动齿轮及转轴旋转,进而带动存储壳体30转动。如此,也可以实现带动存储壳体转动,结构更为简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的移动带动存储壳体30转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现有技术中将直线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的结构,此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实现,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播种工具,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的手柄之间设有一弹性件,如扭簧等,并通过该弹性件的弹力使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的手柄保持张开状态。使用时,手握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和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向内压,以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进行相向移动,实现播种,完成后,只要取消施加的力,第一钳柄11的手柄111和第二钳柄12的手柄121之间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重新张开。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